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2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人一旦开始傲慢,灾难就会随之降临

新少数派 2022-03-1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游独立评论 Author 我是北游


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圣经》箴言16:18


没有“第三者”管着,人类一定会乱来

文:我是北游  编:飞越

来源:北游独立评论(ID:beiyou-talk)


01
 
杨小凯在谈到基督教时,提到了基督教一个非常重要的“第三者功能”。
 
他的原话是:
 
“买者卖者如果没有第三者来沟通买卖双方,有时候明明是一个互利的买卖也做不成。要使一个社会运作得很成功的话,第三者的功能非常重要。宗教跟社会科学哲学都不一样,社会科学哲学都不是第三者,因为它都是在游戏中玩游戏的人。但宗教崇拜一个现在你还看不到的人,耶稣,他在天上,他跟你没有利害冲突,是真正的第三者。”
 
这段话很有意思,杨小凯其实是提到了一个参照系的问题,他无疑揭示了一个真理:

人本身是做不了公正的裁判的,只有超越人的“第三者”才可能。
 

因为人对自己肉身的义务,本质上必须自私,绝对无私是不可能的,因为人要吃饭是个颠簸不破的真理。这个真理必然导致只要以人或人的意识为参照,就无法避免不公正。
 
也就是说,指导人类秩序的参照或者说裁判,必须是超越人之上的,你才能让“公正”成为可欲。


孔夫子注重实际,他对于“怪力乱神”一贯的排斥,导致被实用主义笼罩的中国人,对于抽象的平等处于完全无法理解的状态。
 
原因很简单,因为人在客观上的不平等是一目了然的,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有的生下来就是贵族,就可能比周围人有钱,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现实存在,平等在哪里呢?
 
他们看不到,所以无法理解。
 
实际上,现代社会所说的平等,主要是指“主观平等”,是指价值诉求上的平等。
 
比如你想当音乐家,他想做大厨,我就只想做好这份工作,所有这些诉求,在现代社会看来,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现代社会承认每个人的价值诉求在他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都是最高的存在。
 
现代社会所追求的平等并不是“客观平等”,不会盲目要求客观条件上的整齐划一,因为客观平等原本就不存在,是毫无现实意义的伪概念。
 
问题就来了,只要有人有权,那么他一定会站出来告诉你,他高你低,所谓“主观平等”就不会被这种支配性的社会所承认,这是必然的。
 
要摆脱这种悲催的命运,我们必须有一个高于人的“第三者”存在,而且这个第三者并不参与人类的利益分配,才有可能是公正的。

道理很简单,一个裁判要公正,必须是跟双方球队没有利益瓜葛的第三者,才有可能。
 
02
 
霍布斯在《利维坦》里,从人的自然本性入手推论出利维坦,其实也是揭示了这个“第三者原理”:
 
如果没有一个强大无比的“第三者”管着,人类一定会乱来。
 
霍布斯的逻辑是,人类本质上是被欲望驱使的动物,在没有束缚的自然状态下,人人出于欲望都想为所欲为,同时也害怕被别人为所欲为。
 

按照这个本性,人类首先要寻求的就是“尽所可能保全自己”,为了避免所有人对所有人战争的悲惨状态,人类会寻求订立契约,来获取和平共处。
 
如同我前面所说,如果一群人都有同样的信念,比如都信基督教,都害怕上帝的惩罚,那么他们守约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真正能够保证守约的,光有信仰并不够。
 


在霍布斯看来,口是心非、狡诈阴险的人类,唯有出于对强大武力的恐惧感,才会真正做到信守约定。
 
这个观察虽然仅仅是逻辑推演的结果,却有着非常坚实的历史依据。
 
英国和欧洲为什么在中世纪后,走入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就是因为欧洲的权力均衡,因为国王力量的壮大而被改变。
 
这告诉我们,甭管有多么坚定的信念,一个人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来遏制,大概率都会作妖,这不但是历史演进的自然结果,也是现代政治秩序的稳定需要仰赖分权制衡的理论依据。
 
但是,霍布斯推演出的结果,有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利维坦只是个虚构出来的想象物,在现实政治中,利维坦的结构设想,是无法达成的。
 
因为,只要有人的利益牵扯,就不可能有一个足够公正,没有掺杂自己情绪和利益的中立集合体,它一定是个带有倾向的集合体,最后对社会的某一部分进行不恰当的压制。
 
这也是人类社会的秩序永远不会完美的真正原因,人本身不完美,就不要奢望社会的完美。
 
从这个意义上说,霍布斯要承受“极权理论”的指责,并不冤枉,因为所有乌托邦的构想,都有此嫌疑。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霍布斯推论的有效之处,那就是人类秩序的构建需要“第三者”的加入,才能得以构建。

要使秩序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需要很多“第三者”的存在,来保持力量均衡、相互竞争,从而正常有序的演进。
 
03
 
关于“第三者原理”,杨小凯说:
 
“要有一个永久的社会和平,就要有公平的政治游戏规则,它要满足模糊面纱的原则,即制定游戏规则的人不能只替自己着想,要替自己的对手着想......该原则使制定游戏规则的人,不是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要考虑自己的对手,要去照顾他们的利益。”
 
他认为,这模糊面纱的原则很难在没有宗教的情况下产生,其中的原因,我们很难用理性去说明。
 
关于非理性的力量,哈耶克也阐述过。
 
“人类的理性要理性的理解自身的局限性,这也许是一项最为艰难但相当重要的工作。我们作为个人,应当服从一些我们无法充分理解,但又是文明进步甚至延续所必须的力量和原理,这对于理性的成长至关重要。从历史上看,造成这种服从主要是宗教信仰、传统和迷信的势力,它们通过诉诸人们的情感而不是理性,使他服从那些力量。”
 
这无疑是深刻的洞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我们的行为模式并非都是理性的,我们在应对外界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的去寻求符合所处环境的行为模式,而大多数并不一定都会经过理性分析,或按照理性分析的结果去行动。
 
哈耶克的“进化理性”告诉我们,人类无不处于“适应性进化”的过程中。



跟生物界的进化论不同的是,生物仅仅是生命体的进化,而人类除了生命体的进化,还有文化上的进化。

这种进化不断在适应传统和习俗中,这些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传统和习俗,在很多时候就变化成了强大的“第三者”,在不知不觉中形塑每一个人。
 
之所以,保守主义者看重经验和传统,是因为在某种意义上,他们认为传统中所蕴含的智慧是历史上无数人的智慧结晶,远比个人的智慧强大的多,也远非个人的理性所能归纳总结。
 
无论是上帝、利维坦还是传统经验,人类社会都需要“第三者”参与其中,因为只有这样,人类才不会傲慢,才能保证足够的谦卑去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智。



历史告诉我们,人一旦开始傲慢,开始装逼,灾难就会随之降临。

只有一个足够强大,永远高高在上的存在始终压在人类头上,人类才不会自以为是,哈耶克在《科学的反革命》里引用柯恩的话说:

“科学教会了我们谦卑,我们根本不可能全知全能,无所不通。这就像一切伟大宗教的教诲一样,人不是神,也绝对不可能变成神,在神的面前,他必须俯首称臣。”

来源 | 北游独立评论(ID:beiyou-talk)

作者 | 我是北游

用哲学解构历史与政治,北游给你不一样的解读。


▍延伸阅读

看得见的科学,看不见的信仰

伟大的哈耶克,其实就说了三句大白话

读不懂“规则,就读不懂文明

人为什么需要有点信仰?

“进步主义者”的幻觉

如何正确理解“人人平等”?

哈耶克:科学走过了头,自由将无容身之地

杨小凯:我所了解的哈耶克思想

杨小凯:我的中国心 我要为你而活

历史十字路口上的“杨小凯现象”

中国情与自由梦:杨小凯和他的三次范式革命

我的老师杨小凯

杨小凯:信仰是制度的第一因

哈耶克最后的预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