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2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刀尔登:“帝王师”韩非的理想国

新少数派 2022-05-19

编者案:本文摘录自刀尔登《中国好人:刀尔登读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原标题“一编书是王者师:韩非”,题目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词中有“一编书是帝王师”句,“一编书”典故源自《史记·留候世家》中“张良圯桥三进履而得奇书”的故事,意为张良得一奇书而成为帝王之师。


一编书是王者师:韩非

作者:刀尔登

来源:摘自《中国好人:刀尔登读史》


从最多的机会到最少的,从最丰富的出产到最贫乏的,从最蓬松的社会到最紧缩的,这一剧变的发生不过在百年之间,其大功告成,也只又用了两百年。韩非想像中的社会,竟得实现,只惜他没来得及眼见它实现后的实际面目。


君主的统治,多种多样,对他们而言最好的一种,当然是最彻底的,将权力越过山川,越过臣僚和地主,通向每个子民的屋室,宰制天下,如臂使指。在韩非之前,没一个人能做到;在秦始皇之后,一代代的皇帝都能做到,虽程度不能臻其极,规模已在。


韩非给君主出的主意中,对未来影响最大的,是他建议把社会“压扁”。战国时不只雄强林立,社会内部的结构,也空前复杂。这一时期的诸侯不如春秋之多,但新起的力量,足能弥补丰富性而有余。士人从宫廷剥离出来,成了独立的力量;商人使财货周流,武人四处游荡,寻找雇主。贵族结交游士,自拥兵卫,阻变王令,挑战君上的权威。

 

在韩非的理想社会,这些都不能允许。韩非建议君主除五蠹之民。哪“五蠹”呢?曰学者,曰言谈者,曰带剑者,曰患御者,曰商工之民。韩非说,重视自己生命的人,一打仗准得逃跑,要这种人有什么用?讲求学问的人,会怀疑法理,要这种人有什么用?有吃有喝且不做工的人,嘴巴能说心眼聪明的人,任侠恃武的人,这几种人都不能要,应予铲除。有用的人只两种,农民和兵士。韩记理想国的社会成分,倒真是简单呢。

处士田仲,不仰恃人而食,韩非说,这样的人如同实心葫芦,对国家一点用没有。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不听则去之。”士不为己用,是君主最痛恨的事。而一旦韩非的理想实现,哪里还会有这种事呢?用韩非自己的话说:“以天下为罗,雀不失矣。”

 

进入理想国,韩非发现了最有效的途径:消灭,或尽可能地限制中间阶层。将利益许诺给农民和兵士,使他们与君主合作,从两端挤压。著名的《孤愤》一篇,着重讲述去“重人”(权势阶层)的理由和办法。难怪秦王一读《孤愤》拍腿大叫:“嗟乎,寡人若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重人既去,在皇帝与农兵之间,就只隔着由法术之士充任的吏人了。“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今天听起来不错,是吗?在两千多年前,可不是个好消息。这一回,农兵与君主(后来定号为皇帝)的距离倒是近了,近到有机会亲口尝尝皇权的滋味。从一种压迫下解放出来,随即丢掉了进一步解放的希望。得到一世的好处,代价是两千年的前程。

 

控制这些人民,韩非也说出了不二法门,一曰威,二曰利。韩非觉得这对人民来说,也是最好的前景。“夫良药苦于口,智者劝而饮之。”这当然是好话,但如果人家不听劝怎么办?这里边的道德困境,对韩非不成问题。他举了个另一个例子:小孩子生了痈肿,父母用针挑开。小孩子不知道这是为他好,自然大哭大叫。而父母才不会去管这小孩子的“民意”,该怎么挑就怎么挑。这是为孩子好,对吧?韩非说,“圣人之治民,度于本,不从其欲,期于利民而已”。民欲不可从,因为人民如同小孩子,未必知道什么是对自己好,什么不好。那么,谁知道,谁来决定众民的利益,还用说吗?

 

孟子说:“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孟子幻想了一辈子,也没见哪个王来找他取法。“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历代帝王,表面上尊礼重儒,却无一不是韩非的弟子。就算韩子的书他们没读过,也从历代的传授中,取得其中精味。自然,后世奉行的韩非之道,是折衷过的,去掉其极端之处,再经儒家的润色,使其可行。此即所谓孔孟其表,申韩其里。

有意思的是,韩非其实是个好人,正直,高傲,聪明。他讲过几十种诈术的花样,自己却是个老实人。他的智力,远过于孟轲,也未必不及荀况。他的气概,也远非仪秦之辈可比。但某种原因不明的愤恚,笼罩他的许多篇章。是否只是因为其不得志于朝?不知道。他几乎就是个士人的叛徒,把行当的秘密,一古脑招供出来。老子讲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孔子讲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都是白说了。韩非倒不一定是有意这么做,著书的时候,自不知道自己的著作,竟会被一位君主完全理解。

 

或许他有点预感?他曾说过:“慕仁义而弱乱者,三晋也,不慕而强者,秦也。”


韩非与李斯同门,都是荀子的学生。据说李斯相秦,荀子为之不食。荀子死得早,没看到后面的事情。韩非之死,有不同的说法。李斯的死因,史有明言。他们都没听过这样一个寓言:以前的狮子,并不怎么威风。后来,狐狸到狮子那里去献计,请狮子吃掉动物来立威。狮子采纳了,并且,从你开始





刀尔登写历史人物,视角独具风格,正如著名作家《半生为人》作者徐晓所评价的,“很刁”。

张鸣说刀尔登是“都市隐者”,鬼才刀尔登惜墨如金,文章轻易不出手,常以“量莎士比亚或王国维的尺子”来要求自己,产出极低、质量极高。

◎刀尔登的文章,首先是文字清峻精炼

和菜头:“凡读过刀尔登文字的人,都会承认他的中文功底扎实,四十年下来马步极稳。一部分人会一见倾心,从此终生都做了他的粉丝。也有一部分不顾而去,因为分明感觉到了某种来自文字上的威压,觉得自己的文字很寒碜。”

◎文字背后,刀尔登征服读者的,更是他的思考力

缪哲 :“刀兄于驱遣文字时所表现出的‘洁癖’,亦自为精神之‘骨气’的宣示或对文明之信仰的一宣示。在他的清峻的文字下,是思想的通脱。”

刘瑜:“读刀尔登的文字,我没有戒备之心。在我有限的阅读体验里,这是难得的不含三聚氰胺的中国历史。岂止无毒无害,里面还加了大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这样的“修正主义”历史,才不至于读坏了肠胃。”

刀尔登先生的文字从西方经典到中国文化古书,从中国史到西方文化,人性与自我、思想与自由,天南海北无所不谈,角度睿智独到,属读过就不能忘记那种。遗憾的是,他的书有的曾绝版多时,有的又散乱各处。 
 
为此,新少数派&先知书店鼎力推荐“刀尔登精选作品集”(含签名版)。在这个语言堕落、思想浅薄的时代,用刀尔登的文字抵御有毒语言的侵害,做个坚持独立思考的少数者。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含一本签名、一本译作)。


▍延伸阅读

刀尔登:任何传统的,都是当代的

“隐世”奇人:他的书是在抵御愚蠢的荼毒

刀尔登:阴谋论能推卸责任,所以它确实让我们舒服

刀尔登:讨论中国传统的自由观,李贽为重要一环

刀尔登:世界上最愚昧的事,是允许自己处在愚昧中

语言的腐败,为文明腐败的祸首

他的文字,出乎其时代,是“文明堕落的第一阻力”
刀尔登:举报者和爱国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