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面试中如何用名言警句把答案说“长”
公考面试中如何用名言警句把答案说“长”
大家都知道在面试答题时若能引用名言警句,会为答案增色不少,道理谁都明白,金句也会说一些,可是除了引用之外,剩下的就没词了,许多同学不知道如何就着名言警句把答案说“长”,把问题说透彻,这主要是缺乏分析问题的能力,再加上言语匮乏,导致回答问题“无话可说。”
砖头面试就上述问题,举三条名言警句的例子分析给大家,以供参考。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这是贾谊在总结秦亡的经验教训时所引用的一句古老谚语。这句古老的谚语,以史为鉴,总结秦亡的教训,不要重蹈秦朝覆辙。
直到今天,这句谚语对于指导我们的人生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人的习性总是喜欢向前攻略,向外索取,尤其是人的各种欲望,更是一往无前,一发而不可收拾。人们]很少在前进的路上停下来想一想,回顾一下自己或前人曾经走过的路,这样的人生必然是一种盲目的人生。
为了使人摆脱这种命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与道家都非常强调“反”的作用,老子曾经在《道德经》中说“反者道之动”,孟子也多次强调“反求诸己”,只有善于反省的人,才能做到以史为鉴,变盲目的人生为觉解的人生,才不至于犯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的愚蠢错误。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这句话是汉高祖刘邦的将领樊哙说的。项羽的鸿门宴上,刘邦借故上厕所,要不辞而别,感觉有点不光彩。樊哙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这句格言是劝人在关键的时候要懂得轻重缓急,不要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这句格言有两种不同态度,一种是肯定,主张做大事的人,应该不拘小节,否则不仅会坐失良机,而且还会追悔莫及。另一种是否定态度,强调小事的重要性,主张“千里之行始于足去下”,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要以“善小而不为,恶小而为之”。
从表面上看起来,这两种观点似乎都有道理,但其实它们都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视情况而定。当事关重大,而小节又无关紧要的时候,就应该不拘小节;当事情不是太紧急,完全可以大事小事一起做好的时候,当然要估计小节,以免“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这个故事说明,那些胸无大志、整天无所事事的人,是不可能理解那些具有远大理想的人的。同时,也说明了不管人们地位多么低下,工作多么平庸,只要胸怀大志,矢志不移,就能像陈涉那样,总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青年人来说,能够确定一个正确而远大的理想,就算是成功了一半。当然,立志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立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所立的志向一定要远大。只有具有远大理想的人,才能最终做出惊人的成就。但这并不是让人好高骛远,理想与空想是不同的,好高骛远的人所立的不切实际的目标,只能是空想,而不是理想。理想虽然很难实现,但都是一些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而最终能够实现的事情,空想却是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
其次,所立的志向一定要正确。如果确立了一个正确的人生理想,就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与生活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若目标不正确,那就只能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了,走得越远,离真正的理想就越远。
因此,人不可无志,但立志又不可不慎重。
更多公考面试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