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XPM·新展预告|18位(组)中国艺术家的“分层”与“合成”

谢子龙影像艺术馆 谢子龙影像艺术馆 2020-09-17



分层与合成:中国当代摄影的两个动作及其实践

主办方:谢子龙影像艺术馆

策展人:海杰

执行策展人:盛迪杰

艺术家:蔡东东、陈维、蒋斐然、雷磊、黎朗、李郁&刘波、刘成瑞、鸟头、沈凌昊、宋兮、孙彦初、许宏翔、杨欣嘉、杨圆圆、张晋、张兰坡、张巍、张晓

纸张支持:PermaJet 帕玛杰

致谢:艾可画廊、千高原艺术空间、香格纳画廊、星空间、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展览时间:展览筹备中,开幕时间待定,敬请期待!

展览地点: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三楼5、6展厅




2020年的开头,疫情将我们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XPM延迟开馆,许多热爱艺术、支持我们的观众,都在等待着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恢复开馆的那一天。

 

春天在3月来到,大地在4月复苏。XPM即将开馆,具体时间请等待公告。

 

XPM也即将迎来2020年全新的开始,更将为观众,带来2020年全新的影像艺术展——《分层与合成:中国当代摄影的两个动作及其实践》——

 

作为XPM支持青年艺术家的一次重要发声。








分层与合成 | Stratification and Synthesis

XPM 2020


蔡东东 | 陈维

Cai Dongdong | Chen Wei

蒋斐然 | 雷磊

Jiang Feiran | Lei Lei

黎朗 | 李郁&刘波

Li Lang | Li Yu&Liu Bo

刘成瑞 | 鸟头

Liu Chengrui | Birdhead

沈凌昊 | 宋兮

Shen Linghao | Song Xi

孙彦初 | 许宏翔

Sun Yanchu | Xu Hongxiang

杨欣嘉 | 杨圆圆

Yang Xinjia |  Yang Yuanyuan

张晋 | 张兰坡

Zhang Jin |  Zhang Lanpo

张巍 | 张晓

Zhang Wei |  Zhang Xiao



18组艺术家,将近120件作品展出。以Photoshop里常用的两个动作“分层”与“合成”来表述中国当代摄影在近20年来的转向和实践。






什么是分层合成?
关于展览,关于——
照片作为现实的戏剧,照片能否作为历史的证词?


“分层”与“合成”这两个词的组合,是策展人海杰2019年在做北京三影堂摄影奖评委时,根据其中入围的作品提炼出的两个词。

它们衍生自Photoshop中常用的两个处理图像的动作——“分离图层”与“合并图层”。

中国摄影频繁的变化出现在2000年左右,而这种变化也在影响着今天的创作。艺术家就是这种变化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海杰发现,这两个词能够满足他对于中国摄影在近20年来比较主要的两条创作线索的表述。



分层合成





 创作线索1 “分层”



2018年11月23日,「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将集美.阿尔勒发现奖,颁发给了以动画作为创作主体媒介的艺术家雷磊的作品——《周末》

《周末》里,雷磊将父亲所收集的旧杂志中的模特动作和姿态的图像进行使用,利用这些旧杂志图像拼贴、剪辑而成了图像,产生了一种运动中的影像。整个创作完成过程甚至没有使用摄影机。

他的获奖,使多年来从事直接摄影的艺术家们困惑:“这还是摄影吗?”

而雷磊的推荐人董冰峰[1]在推荐语里毫不避讳:“今天摄影的问题正式让位于图像的问题。”


《庐山恋影院》,雷磊,动态影像,14'03'',2019


雷磊在2019年创作的《庐山电影院》又开始利用老照片——

一张自己童年在庐山硬板纸背景下和母亲的合影。然后使用从二手市场淘来的黑白照片、明信片、《人民画报》的封面摄影、《庐山恋》电影片段和网络上的一些随机的发现的影像,通过艺术化的处理变成了作品《庐山电影院》,再现出记忆中的1988年的庐山风景,以及由此带来的个人身份与集体记忆的问题思考。


“分层”所指的就是这种摄影的裂变。包括以档案、家庭相册、图像叙事、屏幕采集、文本等多媒介构成的创作。艺术家们常常对这些老影像进行“挪用”,把老影像当做“图像写作”的素材进行艺术加工。用一种自己的方式来展示这些照片如何被进行“第二次加工与阐释”

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家是在使用图像,而不是生产图像。

《眼睛》,蔡东东,明胶卤化银照片、摄影镜头,29.2×22.8cm×2,2020


蔡东东利用从淘宝网购来的老照片,经过篡改或者做一些有趣的处理,使照片原本的意义反水,或者产生一些别的意想不到的结果。


摄影发明之后,日积月累的影像越来越多,这些影像变成了一个艺术宝库,艺术家们从中寻找艺术表达的灵感。美国著名艺术批评家哈尔·福斯特(Hal Foster)在2004年撰文称:这种现象是当代艺术的“档案冲动”(archival impulse),并且丝毫没有消退的迹象。


在过去的16年里,艺术界充斥着档案艺术。


而摄影界最著名的展览是2008年在纽约国际摄影中心策划的重要展览《档案热:当代艺术中使用文献的现象》,策展人奥奎-恩威佐[2](OkwuiEnwezor)在前言里,指出了档案的复杂性:“标准的视野让人想起一个阴暗、发霉的地方,到处都是抽屉、文件柜和堆满旧文件的架子,是一个没有生气的历史文物储存库。与此相对,我们有另一种观点,认为档案冲动是一种塑造和构建图像意义的方式。正是后者吸引了那么多当代艺术家的注意。”




《一九七四》,黎朗,390张幻灯片、五台幻灯机播放、声音(四川话)、文本,2017 



《虚构集系列之深秋的风》,孙彦初,银盐照片、水彩、丙烯,15.2×10.3cm,2014



《调整构图后的风景》,许宏翔,布面水性写真、油彩、喷漆,180×130cm,2015


《港口的相遇》,杨圆圆,收藏级微喷摄影,100×78cm,2017-2019



当然,分层除了对老影像的挪用之外,艺术家杨欣嘉和宋兮则对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新闻图像和日常图像,展开改造与考古。



《独步者的黄昏–5》,杨欣嘉,数码图像,100×77cm,2018


《拉拜法人》,宋兮,数码图像,尺寸可变,2017-2019




 创作线索2 “合成”



合成,呈现出的是与“分层”相反的动作——它以现实为蓝本,通过设置剧情、进行布景、综合排演、行为表达,形成一套既关乎摄影本身,又携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进行现实隐喻的集合景观。


有行为、也有造景,有装置,也有物理实验,最后都汇集到影像这个载体上来。


其中最具代表的当属执导型摄影,就是艺术家相当于导演。这种创作在1990年代末期陆续出现。



《在浪里#1》,陈维,收藏级喷墨打印,150×187.5×12cm,2013



楚天都市报2008-06-22

当街热舞只为减压

昨日中午,武昌司门口解放路上,一青年男子手舞足蹈,旁若无人。他自称姓李,是一名保险业务员,因业绩太差,压力很大,便经常在街上模仿自己的偶像、美国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的舞蹈动作,以缓解压力。



楚天都市报2008-07-25 

精神病患者砸死无辜行人 

6月6日晚8时许,蔡甸区唐河收费站附近,52岁修路工人钟某被一男子持砖块砸死。警方查明,嫌疑人黄某患间歇性精神病,自去年3月离家未归,其行走时有踢腿打拳等异常行为。请知情人与赵警官、熊警官联系。



著名当代艺术家杰夫.沃尔将摄影师分成两类:猎人和农夫。


前者追踪、捕获影像,后者经年累月的培育影像,比如艺术家张兰坡创作一幅影像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合成”系列参展的艺术家,最主要的是他们的构思和计划。现代主义功能决定形式,当代主义理念决定形式。


 

《巨人传一》,张兰坡,艺术微喷,320×290cm,2018



《海市蜃楼No.91》,张晓,哑粉纸印刷,14×17.5cm×20,2014



1995年,在北京郊区的某无名山上,由左小祖咒、王世华、苍鑫、高炀、马宗垠、张洹、马六明、张彬彬、朱冥、段英梅等艺术家共同进行了名为《为无名山增高一米》的行为,10位艺术家裸体叠加的行为照片邀请摄影家吕楠拍摄,此后该照片既是行为艺术的有力视觉见证,又成为中国当代摄影的经典作品。


与世纪之交的很多摄影形态不同的是,年轻一代开始反观图像之于我们意味着什么,他们将讨论的焦点放置在恋像癖、图像与传播、图像与消费以及考现学等议题之中。



《第一次妇女集会合影》,蒋斐然,摄影,尺寸可变,2019



《鵟》,鸟头,榆木、黑白照片、丙烯颜料、中国墨、印章、码钉、鞋钉、树脂,26.3×17.3×2.5cm,2018-2020



分层像解剖,合成如收纳。“分层”与“合成”只是描述作品,绝非定义作品。


此次参展的18组艺术家,将近120件作品,这两者所涉及的艺术家的创作,共同构成了中国摄影当前的局部面貌。


本次展览试图以这18组艺术家的作品,对中国摄影频繁变化的2000年以后“分层”与“合成”这两种创作线索做出展示和梳理,表述中国当代摄影在近20年来的转向与实践。



《惩罚骄傲》,刘成瑞,行为摄影,60×90cm,2015



《时间的影子系列——我是你的影子,也是你》,沈凌昊,混合媒介装置(闪光灯、感光材料),尺寸可变,2018


《人偶文献》,张巍,数字合成摄影,165×120cm,2019



参展艺术家,都是贯穿了近20年中国当代摄影的主体面貌。展览所讨论的问题,都关乎图像、媒介、历史与记忆等最迫切的话题,因而展陈也会是立体式和部分沉浸式。

这是谢子龙影像艺术馆自主策划的第一个关于当代摄影研究型展览,也是国内第一次以对比研究进行总结展出的摄影展览。

我们十分期待,与你们的见面。



🔗注解:
 
[1] 董冰峰,独立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
[2] 奥奎 -恩威佐(Okwui Enwezor,1963-2019),出生于尼日利亚的国际策展人,曾是德国慕尼黑美术馆馆长,纽约大学艺术史学系全球杰出教授。他也是双年展策展届最有经验、最受认可的策展人之一,策划的大型国际展览包括:第二届约翰内斯堡双年展(1997)、第十一届卡塞尔文献展(2002)、第七届光州双年展(2008)、“交点6”(2011-12),巴黎东京宫的巴黎当代艺术三年展(2012),以及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2015)。






 关于策展人 

海杰 | Hai Jie


海杰,从事独立策展和影像批评。


先后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山大学、天津美术学院、厦门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院、南京艺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歌德学院(北京)等多所高校和机构做近30场学术讲座。


出版有《照镜子的人:16位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访谈录》(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8月)、《表态:与十四位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对话》(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3年6月)、《屏幕生存: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切面》(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6年6月)等书。


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推荐委员会委员(2011、2013);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术委员会委员、评委;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学术主持;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摄影组初评评委;第三届成都纵目摄影双年展学术主持(2013);首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爆名展策展人(2013);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实验展策展人(2014);集美x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策展人(2015);集美x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发现奖提名人(2016);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策展人(2017);


第六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终评评委;第六届金拴马桩奖大学生影像艺术界节终评评委;成都A4美术馆国际摄影论坛“回声”主讲嘉宾(2017);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首届AMNUA摄影展“刷屏/劳作”主策展人(2018);首届金熊猫摄影奖评委(2019);1839摄影奖联合发起人兼学术总监;第11届三影堂摄影奖评委(2019);索尼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评委(2019);瑞士机构VontobelArt Collection“新凝视”奖(A New Gaze)亚洲区提名人;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刺点摄影奖”评委(2019)。


主持微信公众平台“海杰视界观”。






「分层与合成」展览筹备中

从下周起

XPM将会持续推出更多展览内容预告

 敬请期待...






XPM「云艺术馆·ACloud」

云展览·VR全景智慧观展


🔗点击图片进入



即将开展

Coming Soon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