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律师眼中的:司法改革和法官去留

斯伟江 烟语法萌 2019-05-16


这几天看到一个对离开法院的法官的采访,很实在,讲到体制内的环境,让大家看到法袍里面的许多虱子,性格耿介的,或者人各有志的法官,其实,很多都已经走了,留在体制内的,不是中华憋精或忍者神龟,要不,是已经上了体制内的上升通道,对于这些人,恐怕,我们更需要鼓励他们。

 

中国法官,(检察官),最大的矛盾,是法官职业固有的属性,和体制工具之间的矛盾,有法官经常拿美国的法官比,我说,没法比,人家是法律的仆人,你们只是党的干部。前者少,如同贵族,后者是公务员,一打一打批发。权力不一样,待遇自然不一样。

 

令人惊诧的是,为什么要司法改革了,反而法官要离职?我想起那个咸鱼下饭的故事,父亲把咸鱼挂墙上,两个儿子吃饭,边吃边看,小儿子举报大儿子看了两眼,父亲说,咸死他。现在,在各种喧哗声中,父亲终于把咸鱼拿下来了。司法改革,就是那咸鱼,已经挂在墙上十几年,拿下来一看,发霉了。大儿子不干了,走人。


 

这次司法改革,依然没有改变党的干部这一工具属性,法官的上级,依然是党的官员,只不过,独任审判的小案子,似乎不需要领导审批了,审委会、检委会这些“政治局”还在,庭长、院长,这些老爷权力仍不小,司法改革,在上面已经认为我下了瓢泼大雨,到了下面,却是波澜不兴。

 

熟悉司法基本规则的人,说这次是资源倾向于办案的法官,以前一块蛋糕,干活的,不干活的,分得差不多,甚至有的不干活的多些,现在改变了,但干活的牛马还是劳动工具,只要上面的鞭子扬起来,牛依然得拉犁,马依然得拉车,哪怕,这违背牛马的内心良知判断和法律判断。但法律的上司是权力。

 

这次司法改革,将办案资源向一线法官倾向,并逐渐建立司法垂直化,对民商事审判,是有好处的,毕竟法官人数变少,可能多多少少去掉了一些不合格的法官,注意,只是可能,因为遴选机制不透明,所以,到底是劣币驱逐良币,还是倒过来,难说。所谓政治过硬,是第一条的,谁知道会如何。我看全国法官英模,大多是螺丝钉型的,不是累死,就是病死,比谁更惨。


 



但对刑事审判,本次司改基本上没戏。犹如一条河流,在上游、中游都没有改变,在下游的河水里,准备养一些锦鲤,最终,上游、中游的黑鱼、食人鱼,都会把锦鲤驯服得服服帖帖。纪委、政法委、检察院、公安,哪个是省油的灯,指望几个多收了三五斗的法官,去顶住,门都没有。多收了三五斗,或许更要保身价性命啊。说白了,在东西厂权力到达顶峰时,大理寺少卿及其下属们增加些俸禄,恐怕一样是噤若寒蝉。司法是政治体系的一部分,政治不整容,所谓司改,还是凤姐化了浓妆,而已。

 

离开的好法官,或怀了一颗破碎的心,一步一回头,离开了。好在,也还在这个体制下生活,多少也会间接地促进这个体制的进步。而千万别忘了,留下的法官,法袍里虱子不少,但依然要正襟危坐,手持法槌。可以说,留下的,如果是心怀梦想的,是更不容易。赵氏孤儿中,程婴和公孙杵臼之间,其实,选择先死的,更轻松,活着照看赵氏孤儿的,更艰难,夜夜难眠,既要担心孤儿被害,又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以对得起死去的兄弟。目前,司法体制尤其是刑事司法,这个样子,正如身在淤泥,如你心怀梦想,得有多大的坚韧,才能在之后开出莲花来?当然,熟悉并习惯于淤泥的人,恐怕也不在少数。

 

当然,有人会怀疑,体制内有没有这样的人,我相信还是有的,虽然多少带些污泥,但,需知道,这个世界上,义人本来就罕见。公门里面好修行,我在福建遇到一个师兄,夸我,我说,师兄,你才是华政的骄傲,你在一个死刑案件中,如果不顶住,人已经被杀了,这是多大的功绩。关键是看心思意念,犹如辛德勒,他或许可以救更多,但情势压力之下,或许,他只能救这么多,我认为已经是够努力了。在民事案件中,恐怕更容易坚守,主要的是法官的个人修养问题。

 

同为法律人,不管在体制内外,体制外更知易,体制内行难,因为外面看得清醒,体制内,多少被浮云遮望眼,但体制内知道阻力重重。不过,我更担心的是,那些已经习惯于淤泥的人,他们犹如泥鳅黄鳝,已经不愿意成龙。我希望体制内仍有梦想的人,能坚守下来,犹如圣经中所说,使你们无可指责,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逆的世代,作神无瑕无疵的儿女。以儒家之从道不从君,致良知,核心都在坚守原则,坚守职分。体制内,这样做更难,但从善如登,正义不是廉价的。

 

走的终会走,或许心怀梦想、或许忍无可忍;留的也在留,或许是生活压力,或许是守土有责,或许是已经习惯淤泥,体制内,不作恶作为底线,恐怕要守住,否则,你没有底线地在里面工作,满身污泥,行的也乌七八糟,还自得其乐,你说你心怀梦想,我只能引用上海女孩对某些无赖追求者的答复:七喜。(去死)。你的行为已经表现出来,你的梦是噩梦,如你尽早离开法院,恐怕是司法之幸。一样,心怀梦想的坚守者,也必须让人看得出,你的行为是善的,换言之,你得长出莲花来。

 

体制内外,都需要有一颗仁爱之心,我们国家没有陪审团,司法官员多数都有那种技术官僚的冷漠,螺丝钉化,已经很少用那颗仁爱之心,以良知和法律,独立做出判断,而敢说出来,更多的是,以老成世故,以政治“成熟”不成熟为衡量标准。



 

一位外国教授来访,谈论他所研究推广的项目,《推进中国律师的职业道德准则》,很多人都嘲笑他,中国律师目前鱼龙混杂,勾兑、骗子无数,认为这个项目毫无意义,我对他说,中国总有一天会变法治国家,律师业迟早会走向正常,还是当下这群人及其示范下的后辈,今天你做的这个项目,是一个芥菜种子,以后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当然,这中间风风雨雨,咸鱼翻身,绝对是大历史。

 

我相信,法官、检察官也一样。日后的中国法治,也是需要从目前的法律人才去实现,春日酿成秋日雨。只不过,当下,秋风秋雨愁煞人。噫!


           往期文章:司法改革道路上的三处景观大煞风景


           往期文章:陈瑞华:法官员额制改革的理论反思 | 专论


           往期文章:辞去员额法官的工作,只是为了去过自己向往的生活


            往期文章:司法责任制改革已经不可逆,而且必须成功!


            往期文章:在“暗夜”里才能真正体会到“暗夜良人”的可贵

   



       本号法律支持:姜效禹,职业法律人,微信号sdyt86,立足烟台诚交各界朋友。本号欢迎法律网友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