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保自己平安】《平安经》的厅官被免职,留下了三个冷思考
书中通篇以“XX平安”为内容,如“眼平安,耳平安,鼻平安,舌平安,身平安,意平安”,再如“1岁平安,2岁平安,3岁平安,4岁平安,5岁平安”。这样的“平安体”,将世界各地地名、各种行业等名称,均列举一遍。如此低劣的创作水平,坐实让人大跌眼镜。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如此不堪的成书,居然引来了举省的赞扬声。众媒体、学者争相吹捧,先后有“中国吉林网“”“吉林应急管理”等多家吉林省当地官方微信公众号为这本《平安经》背书,发表了所谓的“拜读《平安经》感言”的文章,并且在文末向读者隆重推荐《平安经》,宣称“官员阅读此书,领悟初心使命。学者阅读此书,顿悟平安哲理。商贾阅读此书,企业平安无虞。民众阅读此书,安享世间太平。”有网友直言,一部《平安经》,一群马屁精。
7月29日,吉林省委决定,成立由省委政法委牵头,省纪委监委、省委宣传部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吉林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贺电所作《平安经》有关问题进行调查核实。
《平安经》遭热议背后的三个冷思考
一部《平安经》恰似一面照妖镜,照出了当下存在的一些歪风邪气,让人不得不警惕。
三是借书敛财。《平安经》一书定价高达269元/本。书的销量如何、“稿费”如何、是否涉嫌借书敛财等有待进一步查实,而类似借出书敛财的行为以往早有披露。比如,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张敬礼“笔耕不辍”,喜好著书立说,其中的一本卖到了566元的天价;郴州原市委书记李大伦在位时凭借《大伦书法作品集》和《岁月如诗》两本书,获取巨额“稿费”……殊不知,那些为“天价书”慷慨解囊者,并非看重书中的思想和文采,而是觊觎书之作者手中的权力,若中此“圈套”,再高雅的书籍,也难掩其“俗气”“腐气”和“铜臭味”。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诗圣杜甫之言,彰显著书立说并非易事,更不是一件人皆可穿的外衣。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于著书立说等事必须慎之又慎。首先,要有自知之明,不“犯迷糊”。要一日三省,常揽镜自照,清楚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的真才实学,切不可东施效颦,掩耳盗铃;其次要恪守常识,不“被捧杀”。懂得基本常识,拥有基本判断力,不至于被人糊弄、麻醉。因为基于权力、官威给出的赞美,很容易变成“捧杀”。须知,一旦权力的护身衣卸下,精于谄媚的马屁精撤退,“皇帝新装”般的闹剧就会上演。再者,要严以律己,不“陷囚笼”。党员干部的正常雅致爱好自然可以。但任何兴趣爱好,不能突破纪法红线,成为利益交换的载体,否则,每一个细微的兴趣爱好有可能被别有用心者利用,成为“溃堤之穴”。(王城长,转自“三湘风纪”)
往期文章:又一无间道:23年前的运钞车持枪抢劫杀人嫌犯,如今成了法院的执行局副局长
往期文章:山东高院原副院长李勇受贿案一审宣判:有期徒刑十二年半,并处罚金二百万元
往期文章:二审改判无罪:对方手持管制刀具进入自己面馆,持菜刀将其砍伤
往期文章:厅官《平安经》热火,法官应景《撤诉经》,律师高唱《胜诉经》、《无罪经》
为方便与网友沟通,法律爱好者可添加小编微信号:kelly489112(劳拉)为好友,以组建法萌法律微信群交流。请注明职业,以便分类建群。也欢迎法律网友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