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小学竟将学生分为“权势垄断部门子女”等11类!仅是一个班级存在问题?

烟语法 烟语法明 2022-12-05


11月2日,网上流传出一份《原平市第一小学11类学生情况统计》表格,发布日期为10月27日。

学校调查学生的家庭情况,将学生划分为11类,分别是:女学生、家庭离异单亲学生、辍学学生、领导子女、企业老板子女、权势垄断部门子女、家长有犯罪前科的学生、学习不好成绩差的学生、外地来的或各种关系过来的学生、谈恋爱的学生、家长有信教的学生。



曝光该表格的发帖提出质问,“原平市第一小学为什么调查在校学生家庭状况居然出现这样的字样,这明显的等级划分,带有歧视性的,对若干心灵脆弱学生势必会造成伤害,引起社会大众的普遍反感,望有关部门及时制止。”


表格曝光引发关注后,学校工作人员面对外界质疑,迅速回应,称是部分班主任没有正确领会会议精神,该做法欠妥,已对其批评警告。还表示已经停止调查学生家庭情况。

原平市教育科技局回应:“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进一步落实省、市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会议精神,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困难等需要重点关爱学生的关心帮助。原平一小安排了对重点学生的摸排工作,在落实过程中,三年级2班班主任对此项工作理解不到位、方法不恰当,造成严重的不良社会影响。


山西原平市教育科技局2日通报,10月27日,原平一小三年级2班班主任将不恰当调查表格发到班级群,引发关注。原平市教科局发现问题后责成学校纠正错误做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对原平一小校长诫勉谈话,对原平一小分管副校长警告处分,取消三年级教研组长和三年级2班班主任当年评优评模资格,当年不得晋升职称。


学校调查学生的家庭背景、家长社会职务,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之前就有人把学校给家长发的纸质调查材料发到了网上,调查家长填写自家代步车的车标;

还有的要求学生填写小区所在地;有些地方幼儿园甚至从孩子入园第一天,就灵魂拷问家长“你能为我园教育带来何种资源?”……



一上幼儿园,老师就开始问孩子,家长是做什么的。变着法儿地打听学生家庭情况,旁敲侧击摸清家长经济实力、社会能力......此次学校的调查表格可谓来的更为直接,直接到将学生粗暴划分为十一个等级,究竟意欲何为?


表格中,“领导子女”、“权势垄断部门子女”的字眼,连成年人都深感不应该如此划分的标准,是孩子们心理上应该加以区分和理解的等级观点吗?有网友直接引用了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一、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少年强则国强,老师的首要职责是“传道”,如此的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岂不是让孩子从小就培养起了社会阶层三六九等的意识?如此的划分等级观点,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平等意识、友爱意识、团结意识,如何增强社会的凝聚意识?

二、人们关心这个调查表,更多的是关心调查表背后老师、学校的真实意图。都说学校应该是社会的净土,不能够沾染铜臭气、拜金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教育应该是公平的,那学校、家长,搞这个家庭调查表,意欲何为,目的何在?家长质疑的,利用教育便利与家长进行利益交换,根据学生家庭背景分等级施教,让“家长有犯罪前科的学生”另类突兀,这是教育的本来目的吗?


三、表格引发关注后,当地通报称,“老师对上级会议精神领会不妥当”,“原平一小三年级2班班主任将不恰当调查表格发到班级群”,言下之意难道是,班主任私自制作的调查表?这是在侮辱读者的智商吗?学校的调查表格,能一个班级一个样式,老师能私自制作学生家庭调查表,如果真是如此的话,每个班级交上去的调查表格式不统一,学校能收取吗?如今,把怎么责任推到班主任的身上,怎么能让人信服?


当地的通报中,也提到“上级会议精神”的表述,却没有表明,究竟是什么样的会议精神,需要在学校里调查学生的家庭背景。学校里,自己的孩子不是一次两次被学校调查家庭背景了,却没有那个部门出来说明一下,调查的目的是什么,究竟是那个部门要求调查的。一句“班主任将不恰当调查表格发到班级群”的解释,以后还会不会改成不往班级群里发布的其他调查方式呢?

每个人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在每个孩子的心理,老师,具有崇高的地位,甚至可以引用老师的话回家批驳家长。职业分工上,老师,被冠以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一名好老师的言传身教,可以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同样的,一个坏老师的对待,也可以让一个孩子铭记一生,改变一生。


如此的调查表,难道是学校第一次出现?涉事的老师、其他的老师,为何会认为理所当然的公开发布到班级群进行布置调查,难道他们都认为这样的调查是应该的吗?如此的教育理念,会给如此信任老师的孩子们造成怎样的心理暗示和成长影响,他们,难道不考虑吗?


如此的家庭调查表,与公开普遍的教育理念根本格格不入,根本不足以回应和平复家长的质疑,是不是应该有部门出来叫停了?


  往期文章:政协委员建议取消二审改判征求一审办案人意见制度,河南高院答复:所反映的问题与省法院的要求是一致的


  往期文章:博士偷菜不予起诉:扣法条字眼有余,却忘了基本的社会常识


  往期文章:误导销售:房子买到手后1.8米门却变成1米!法院判决:开发商赔偿99万!


  往期文章:有公信力的裁判文书,应该是案件结果回归社会常识,而非靠背离社会常识


  为方便与网友沟通,法律爱好者可添加小编微信号:kelly489112(劳拉)为好友,以组建法萌法律微信群交流。请注明职业,以便分类建群。也欢迎法律网友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