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头:本篇文章的初衷并非想要蹭热度,只是近期一些无薪实习、鸽留用的事件发生频率过高,作为一个法律类公众号,我们应有借以平台发声的义务,特别是对于在校法学生而言,希望你们不要被职场PUA,希望你们迎着光和热蓬勃向上,不要忘记当初推开法学之门时心中的那份炽热。近日,小红书上一则法律招聘刷屏各大社交平台,原来是某红圈律所发布了一则“无薪短期实习”的招聘信息。
结尾的一句“合伙人很好”显得无比讽刺,有网友说,“不知道这个好是好在哪里?好在合伙人下场亲自指导实习生吗?所以学费抵销了实习工资?”虽然舆论中的当事律所第一时间也进行了相应澄清和辟谣,但这一信息仍然引发了法律圈的热议,也引起了大家关于“白菜价的法律工作者”的共鸣。该招聘信息提到,“团队业务方向为公司并购,非应届毕业,约三个月,无薪,暂无留用安排”,同时还提出了“英语较好,通过司法考试优先”的招聘要求。除了“无薪”这一关键词直戳大家的“痛点”以外,结合“英语较好”“非应届、无留用”等字眼“刀刀致命”。不难看出,这个岗位很可能就是为了招聘短期实习生,以为团队正式员工分担一些基础的事务性工作。实际上,除律师行业以外,最早我们听到“无薪实习”一词其实更多是在金融领域,尤其是部分券商行研的“小黑工”,即不走官方的人事入职途径,没有薪资报酬,更不会签署任何的实习合同等。如今,“无薪实习”甚至是“付费实习”,在法律圈也并不鲜见。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即使是某些红圈所公开招聘的短期实习生的薪资标准,100元/天的价格也难以覆盖实习生的通勤交通及餐食费用,称之为贴钱打工也不为过。尤其是律所常常集中于寸土寸金的CBD地区,饮食成本就更为高昂。只要稍加了解这些地区的物价水平,就不难发现30元一顿的餐标往往只能吃到全碳水的粉面制品。更何况律所的工作节奏而言,也很难说同学们可以有时间赶上食堂的晚饭。一天两顿加上交通下来,工资也只能刚刚够覆盖最低的生活成本。此外,前段时间由于众所周知的疫情防控政策,很多学校并不允许学生每天校外通勤实习,但律所的实习招聘里又往往会注明“现场办公优先”“一周需至少4天现场办公”等字样,为了获得实习经历、争取到工作机会,同学们往往只能花高价在校外租房实习,这样一来成本就更为高昂。 在小编看来,这和法律圈近几年形成的实习之风密不可分。尤其是在律师行业,除了正式律师执业前的一年实习律师阶段以外,同学们往往需要通过实习来获取毕业后的工作机会。与我们通常所熟知的企业开启秋招、春招以招聘应届毕业生不同,各大律师事务所也会在每年秋季或春季开展招聘工作,但其招聘的对象往往是后一年毕业的法学生,在大家通过笔试、面试考核后,提前以在校生的身份加入团队工作,这些实习生基本承担的工作与律师助理/一年级律师无异,囊括法律检索、尽职调查、制作标书、起草法律文书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律所会以3个月或6个月左右,甚至更长时间的期限作为考察期,以审视这位同学是否符合他们的招聘用人标准,并最终决定是否发放留用Offer。但是被律所放“留用鸽子”的新闻也屡见不鲜!前段时间,法学人的朋友圈还在转载某四字律所合伙人辞退给过留用offer的应届毕业生。而这一次,事件中的法学生站起来硬刚!以实名控诉的形式予以反抗!
此外,据小编了解到,即使是获得了留用Offer,除了方达以外(在此真的要为方达打call,希望其他律所卷起来!),国内绝大部分律所都还是要求同学们持续以实习生的身份一直实习到毕业的,期间可能仅有短暂的毕业论文或答辩假期。甚至有的团队连毕业旅行假都无法应允,还会以“不要以为拿到留用Offer就是稳了”的理由进行时不时的PUA。也正是因此,法学生往往在踏入律所实习那一刻,就已经和学生身份提前做了告别。这还是律所留用实习生的实习待遇,已经算是律所实习生里金字塔级别的待遇了。据小编了解,部分红圈所在22年初的普涨薪资大潮后,留用型实习生的薪资待遇已经达到了6000元/月(实习考察期)、8000或10000元/月(拿到留用Offer后)的水平,这相比于此前的2000元/月、4000元/月已经足以算是很大的提升。但是,短期实习生“低薪”“无薪”实习的境遇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可能正是由于律所考虑到留用型实习生的成本以及正式员工的用人成本过高,往往会在业务井喷期招聘大量的短期实习生进行一些Dirty Work(指一些无需法学素养、甚至不用动脑的重复性的、对自身成长价值微乎其微的劳动)。通常而言,这些实习生一般不会被以“留用”为目标加以认真培养(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很好的合伙人团队认真对待每一位短期实习生哈),他们更多的是承担翻译合同文本、校对文书、网络核查、制作标书等不赚钱但又必须做的基础性工作,而这些工作往往需要大量人力资源的堆积。但为什么法学生们还是愿意以白菜价甚至倒贴钱去短期实习呢?大家明明知道可能承担的工作、得到的锻炼并不会太实质为何还要去卷实习呢?第一,很多法学生认为在校学不到一些实践性知识,希望以短期实习体验一下律所工作的氛围,以判定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行业和领域,为后续的正式职业选择提供一些实感体验。第二,如上所述,这和律所的以实习换取留用机会的行业招聘惯例是密不可分的。法学生们会认为如果不去短期实习,就可能错过很多团队的转长期/留用实习的机会,即使没有转长期,也可以通过短期实习为自己的简历增添一笔经历。第三,目前的招聘市场是完全的“卖方市场”,律所招聘永远不缺人,即使是“低薪”或者“无薪”也有大量的实习生会投递简历以供挑选。可叹的是,是不是法学生们拼命出卖的劳动价值拿到留用之后就会柳暗花明了呢?然而等待“无薪实习生”的可能是“白菜价律师”。除了法学生会低价进行法律实习以外,由于中国执业律师在正式执业前需要有一年的实习律师期,“白菜价”的实习律师也并不鲜见。我们也经常可以在网上看到很多二三线城市的实习律师起薪仅仅是3000元,完全无法覆盖一个已经毕业后的打工人的生活成本,甚至需要“啃老”以维持基本生活。这是因为实习律师必须依附于指导律师和律所,他们不得不低价甚至贴钱为律所打工,为了获得律师执业证的实习律师们,只能在一年的实习期里接受与自己的付出不成正比的低价薪资。可笑的是,在很多地方律所招聘实习律师的时候,招聘要求上赫然写着“有驾照会开车的优先”,所以那句“3000块钱你招不到一个司机,但是可以招到一个兼职司机的律师”盛传法律圈。法学人自我调侃的背后也透露着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