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揭晓及详解,三人系学生时代同一宿舍

烟语法明 2023-12-27

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颁奖仪式12日上午在京举行,10名“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获得者和20名提名奖获得者受到表彰。

由中国法学会组织举办的“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活动是我国法学领域的重要奖励项目。自1995年启动以来,评选产生了99位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这些获奖者,有的走上立法、执法、司法等领域重要岗位,有的成为法学教育科研领域的著名学者、学科带头人、领军人物,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法学专家,为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获得者,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涌现出的大批优秀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的代表。他们是:中国人民大学王旭、中央财经大学尹飞、北京大学吴洪淇、南京大学宋亚辉、南开大学宋华琳、西南政法大学周尚君、浙江大学赵骏、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胡健、中国社会科学院谢增毅、中国政法大学雷磊等。

据“法学学术前沿”获悉,本届中的雷磊、王旭和吴洪淇均为中国政法大学2004级硕士研究生,且同为一个宿舍的室友。

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

获得者简介




王旭



王旭,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中华法治文明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入选中央依法治国办国家级法治人才库,第九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获得者,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监察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首批杰出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学位委员会法学分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祖国完全统一研究中心副主任,《法学家》杂志编委会副主任。



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法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七十余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十余项,获“第三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六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七届全国中青年宪法学者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等科研成果奖二十余项;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特等奖”等教学奖十余项;获“中共北京市委党课宣讲优秀作品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等社会服务奖近十项。
尹 飞
尹飞,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财经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央财经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学位委员会主席;《财经法学》编委会主任;中央财经大学不动产与自然资源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在《法学研究》《法学家》《法律科学》等法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独著、合著学术专著、教材等二十余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二十余项,荣获中国法学会第九届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北京市政法委、北京市人社局、北京市法学会第二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十大杰出法学博士后”,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秀管理工作者。
吴洪淇
吴洪淇,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外法学》责任编辑,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理事;兰州理工大学法学学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法学博士,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主研证据法学、刑事诉讼法、法律职业伦理、司法制度等。
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法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在《刑事法评论》《法律方法》等核心期刊发表译文十余篇,独著、合著学术专著、教材等十余部,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第四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一等奖”“第六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首届青年法学出版基金‘金獬豸’奖”等荣誉奖励。
宋亚辉
宋亚辉,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项目青年学者,南京大学华英学者,现任南京大学经济法研究所所长,获南京大学第十六届“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入选江苏“社科优青”“青蓝工程”等人才项目。主要研究经济法、公司法、广告法、网络法等,致力于从公私法交叉融合的视角研究国家对市场行为的干预。
先后出版个人专著两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等出版物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学术成果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摘录二十余篇次。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青年项目以及江苏省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十余项。研究成果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中国环保部“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征文一等奖、教育部首届博士生学术新人奖、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一等奖、南京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奖、第七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三等奖、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等多项学术奖励。
宋华琳宋华琳,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家级人才项目青年学者,南开大学医药卫生法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网络与信息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法治体系研究”首席专家,兼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政府规制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行政法案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等。在《中国法学》《法学》《法学评论》等刊物发表文章六十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复印报刊资料》等转摘、转载近二十次。独著、合著学术专著、教材等二十余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基金项目三十余项,荣获“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第四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一届方德法治研究奖二等奖”“首届中国食品安全法治高峰论坛一等奖”等荣誉奖励。
周尚君
周尚君,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立法研究院院长,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法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副主委,重庆市政协常委,重庆市人民政府立法评审专家,重庆市法官惩戒委员会委员。
近年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发表论文 70多篇,出版专著(译著)7 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项目16项,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获第九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参与中央领导机关主持的课题起草工作,研究成果获国家级成果二等奖、省部级成果一等奖等。
赵骏
赵骏,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国际经济法、国际商法、比较法;现任职务: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浙江省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
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ChineseJournalofInternationalLaw》(《中国国际法论刊》)等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数十项具有理论创新性和学术影响力的科研成果。研究成果获浙江省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七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等多项学术荣誉。2017年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20年被授予“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法学专家”荣誉称号。
胡 健
胡健,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学士、香港大学普通法硕士、清华大学法学博士。现供职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长期从事立法研究工作,参与多部法律的起草修改。
在《中国法律评论》《比较法研究》《法学》《法制日报》等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法治评论百余篇。著有《法治的底色》《常识的力量:香港法政观察》,参著《国家对市场经济的法律规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读本》《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研究》《我国改革开放40年立法成就概述》《大智立法:新中国成立70年立法历程》以及立法法、选举法、代表法、反垄断法等法律释义,译有《美国破产法》《英国竞争法》等。
谢增毅
谢增毅,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法学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2016-2020年任全国总工会法律部副部长(兼职)。
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发表英文论文多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纸上发表文章多篇,撰写多篇研究报告,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2014年、2020年荣获中国法学会第七、九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020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国家人社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雷 磊
雷磊,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中国立法学研究会、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逻辑学会法律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第三届北京市政府立法专家委员会委员,学习强国平台法治宣传员,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校合作专家。
迄今为止发表论文100余篇,著有《规范、逻辑与法律论证》、《法律体系、法律方法与法治》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数项。曾获中国法学会第七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论文二等奖、中国法理学研究会首届“孙国华法学理论优秀青年学术成果”二等奖、中国法理学研究会第二届“孙国华法学理论优秀青年学术成果”一等奖、中国法学会第三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三等奖、第四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等。

转自:部门宪法研究

  往期文章:私搭浮桥被判“强拿硬要”,什么是强拿硬要型寻衅滋事罪?


  往期文章:忆旧时走过的浮桥,什么人能说出“绕80公里无所谓,比强行收费好”


  往期文章:骗奸、利益胁迫、女方主动、男方误解...如何理解强奸罪这些情况下的“违背妇女意志”


  往期文章:内地法学博士生行贿澳门大学导师被举报,案件移送检方...


  为方便与网沟通,法律爱好者可添加小编微信号:kelly489112(劳拉)为好友,以组建法萌法律微信群交流。请注明职业,以便分类建群。也欢迎法律网友投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