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法研在线 2021-09-17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前身是1897年成立的求是书院和育英书院的相关学科。1998年新浙江大学成立后,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四校相关学科组建为现在的人文学院。
学院现设有3个系、16个研究所、21个研究中心、1个书院,学科涵盖文、史、哲三大门类,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以及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2个教育部基础学科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4个浙江省一流学科和浙江大学一流骨干基础学科计划,1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A类研究基地。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含中国史、世界史)、哲学三大学科门类进入学校拟建一流学科行列。
学院2020年计划在哲学、文学、历史学等三个门类招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

一、招生方式
人文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有三种,分别为:直接攻博、硕博连读、普通招考,实施“申请-考核”选拔机制

二、招生计划与专业
2020年人文学院拟招收博士研究生56名(最终人数以学校正式下达招生计划为准),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各学科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学校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及生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招生专业详见《浙江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人文学院招收全日制非定向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除国家专项计划外,原则上不招收定向学术学位博士生),直接攻博生学制为5年,硕博连读生学制是硕士阶段与博士阶段合计5年,普通招考生学制为4年。


三、各类博士生的申请条件
人文学院招收的各类博士研究生除需符合国家和浙江大学博士生招生的规定条件外,外语水平原则上需符合以下任一项(成绩有效期五年,截止日为入学当年的91日):
1. 国家大学英语六级成绩460分及以上;
2. 托福(TOEFL)成绩达到80分及以上;
3. 雅思(IELTS)成绩达到5.5分及以上;
4. 入学前三年内在英语国家或地区获得过硕士及以上学位且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学位认证;
5. 报考小语种的考生具体要求如下:
1) 日语:通过日语专业四级考试或全国大学日语六级(CJT6)或日语能力测试(JLPTN2及以上;
2)德语:通过德语专业四级考试或全国大学德语六级(CGT6)或取得歌德学院B2证书(Goethe-Zertifikat B2)及以上或德福考试(TestDaF3级(TDN3)以上证书或DSH考试证书;
3)法语:通过法语专业四级考试或DELF考试B1及以上;
4)俄语:通过俄语专业四级考试或全国大学俄语六级(CRT6)或俄罗斯联邦对外俄语等级考试ТРКИ的B1及以上。
6. 少民计划、对口支援及援疆师资计划等国家专项计划要求:大学英语六级426及以上或英语专业八级合格或WSK(PETS 5)合格或在英语国家获得过学士及以上学位。
申请者在申请前应确认本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不符合申请条件者将不予录取;在学期间或毕业后如发现申请材料、前置学历学位等弄虚作假,相关后果由申请者本人承担。

四、各类博士生申请程序
(一)直接攻读博士生
直接攻博,是面向符合报考条件的校内外取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具有推荐免试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通过复试后,直接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直博生报考程序、时间安排及具体要求详见《浙江大学关于2020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研究生系统开放的通知》及人文学院相关通知。
获得2020年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本校或外校申请者按照教育部及学院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写报考志愿,并完成系统相应各环节程序。
具体根据各专业复试通知的要求,考生复试时需要携带以下纸质材料:
1. 历年在校学习成绩单、大学英语等级证书复印件、已发表过的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工作成果的复印件或证明、在曾从事过的科技活动中获奖或表现突出的书面证明;
2.须提供两位与申请学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及以上专家的“专家推荐书

(二)硕博连读博士生
硕博连读博士生,是从本院已完成规定的硕士课程学习和考核,成绩优秀,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读硕士研究生中择优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国家少数民族骨干专项计划的硕博连读生只能申请秋季入学,与普通招考的少数民族骨干生统一考核录取。
硕博连读博士生申请者经向学院相关专业线下申请及考核通过后登录学校研究生管理系统再行网上报名申请。
线下申请时间和程序:申请时间安排在202031日至325,申请程序参见《人文学院关于2020年硕博连读(硕转博)有关事项的通知》。
网上报名申请时间见《浙江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简章》的相关通知,具体申请程序参见学校研究生招生网及人文学院相关通知。
符合申请条件并有志攻读博士学位的硕士研究生需提交以下纸质材料至学院研究生科:
《硕博连读面试记录》、《浙江大学在校研究生硕博连读申请表》(见附件1)、2位专家推荐书原件(由除了本人的硕士导师、拟报考的博士导师以外的正高职称专家出具)(见附件2)、硕士期间成绩单(校自助一体机打印)、外语证书原件及一份复印件(如无证书,须从网上打印出成绩单,到本科生院盖上成绩专用章)、博士研究生期间研究计划1份(1万字以上)。
在读的少民骨干硕士研究生还须在《硕博连读申请表》上的定向、委培单位一栏签署好考生所在省民教处的意见

(三)普通招考博士生
普通招考博士生,是面向符合报考条件的校内外优秀应届或往届硕士生,或取得国外一流大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须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报告)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按二级学科(无二级学科按一级学科)选拔。详见《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实施方案》。
网上报名申请时间见《浙江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简章》的相关通知,按要求填报报考信息,20204月底前完成考核工作。
线下申请时间和程序:网上报名信息提交后,在20191125日前(以邮戳为准)向人文学院研究科寄、交下列材料:
1. 《“申请一考核”制信息登记表》(见附件3);
2. 一份包括学习以及学术研究的简要经历;
3. 攻读博士学位以前在高等院校各阶段的学习成绩单(成绩提供单位盖章);
4. 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往届生)或论文摘要和目录(应届生);
5. 学术论文代表作(不限是否发表),参与课题的证明,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
6. 一份3000字左右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书;
7. 最高学位证书的复印件(往届生)或提交所在单位研究生院提供的在读证明(应届生);
8. 两份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见附件2);
9. 外语水平证明材料;
注:
1)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2)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提交考生所在省(市、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签字盖章的“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登记表”;
3)对口支援的考生,提交由考生所在人事部门盖章的同意报考的证明;
4)以在职人员身份申请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的考生,提交由考生所在人事部门盖章的同意报考的证明,证明中同时须有 “考生被浙江大学录取后,同意该同志辞职”的说明;
5)现在读博士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名截止日前需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处提交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见附件4
6)请按材料清单(见附件5)顺序提供上述材料;
7)上述所有材料提交本院后,将不再退回。
邮寄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人文学院研究生科209办公室,邮编:310028

初审通过公布时间和方式:
初审通过的名单将于在人文学院网(http://www.ch.zju.edu.cn)―研究生教育―招生信息上公布。公布时间:2020年寒假前后。

复试考核时间:
复试包括专业笔试和面试。时间:20203月中旬-4月中旬。具体时间地点请关注学院网上通知。

五、咨询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咨询联系人:高晖老师,电话:0571-88273199,邮箱:rwbksk1@zju.edu.cn

                                                      研究生教育科

 2019.10.17

附件请点击http://www.ch.zju.edu.cn/2019/1017/c27701a1721739/page.htm下载

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不能停留在给出一个大方向就让学生自生自灭
《网络法律评论》改版公告及征稿启事
基于裁判文书数据的法学实证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数理-计量法学论坛邀请函
《法眼春秋》征稿通知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投稿须知、《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须知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投稿须知、《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须知
【距截稿日期还有14天】第十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征稿启事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9年第4期征稿启事、《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投稿须知
欢迎通过领取红包的方式支持我们
直接复制下面的这段话然后打开支付宝即可
打开支付宝首页搜“520034101”领红包,领到大红包的小伙伴赶紧使用哦!
中国法学会2019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申报公告(含课题指南)
人民论坛严正声明!
《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6-9期法学论文汇总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三周年"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农业经济》投稿须知、《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征稿启事、《商业经济研究》投稿须知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投稿须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投稿须知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第二届“法治陕西论坛”拟获奖论文终评结果公示
《北大法律评论》2019年学术研讨会暨专题征稿
中国法律逻辑专业委员会第27届学术研讨会议程
中国法治实践学派论坛暨浙江省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2019年会预通知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投稿须知、《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投稿须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关于第20届江平民商法奖学金评选的通知
《重庆高教研究》2020年征稿重点
想第一时间获取法学学术征文信息吗?方法来啦!
郭建梅:2019年诺贝尔奖得主,25年为120000名妇女提供免费法律咨询
《学术论坛》征稿启事
《中国国际法年刊》稿约
《社会科学研究》征稿启事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