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学研究的中国立场 ——韩轶教授在《民大法学》创刊座谈会上的讲话

法研在线 2021-09-17

各位嘉宾、各位老师:

下午好!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自己的学术刊物《民大法学》当前正在筹备创立期间,对于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而言,这是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事件。今天我们很荣幸能请到尤老师、王老师、李老师、海路老师四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参与今天的创刊漫谈。各位专家不仅学识精湛,对于学术期刊的管理和建设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所以特别希望能听听各位专家对于《民大法学》创建和未来发展的真知灼见。当然,同各位专家所参与管理、建设的成熟期刊相比,《民大法学》目前还是一颗种子正在孕育,希望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我们能够让《民大法学》破土发芽,顺利创刊。同时,未来《民大法学》正式创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只能是一个“幼苗”,还需要各位专家学者能够常给这颗幼苗浇浇水、施施肥,让《民大法学》能够茁壮成长。

我这里抛砖引玉,也谈谈自己对于法学学术研究的简单看法。习近平总书记近期提出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这个号召背后蕴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学者应有的责任担当,法学研究的论文当然也应当遵循这样的号召,但是我们亦不能狭隘的将其理解为文章发表在国内才是“写在祖国大地上”,要真正理解其背后的内涵,关键是要处理好法学研究中的域内和域外的关系。

我国的法学研究一直离不开域外和域内两个因素。对于域外的法学,我国的学者并不陌生。以大清新刑律为标志,传统的中华法系在我国日益式微逐渐解体,我国法律的现代化历程有着鲜明的域外烙印,我国法律的现代化之路,实际上就是一个域外法律和域外理论的引入过程,甚至我国早期的部分法律,有着大量生搬硬套域外法律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域外的立法和理论的介绍,一度在我国法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我国法律体系和法学理论体系的逐步成熟,我们也逐渐发现,域外的法律和法学理论往往难以直接适用于我国实践,因此,单纯的介绍性研究逐渐不被认可,“介绍+借鉴”的比较研究,成为法学领域域外研究的主导模式。然而,这种模式也往往会陷入片面的域外优势论立场,换句话说,就是域外有的制度和理论,我国目前没有,我国就有必要借鉴、引入。当前,此类“比较研究”也日益趋冷,学界将更多的视角转向中国实际问题,这亦是中国法学逐步走向成熟和自信的正常现象。法学是一门极具实践品格的学科,单纯学习域外的理论和规则,无法有效解决中国日益复杂的法律实践问题。

所以,我国当前的法学研究已经初步具有独立性,不再亦步亦趋跟从域外,开始形成自身的中国立场,把法学研究同我国法治需求结合起来,以中国实际问题引导法学研究工作,着力解决阻碍我国法治发展的症结和困难,这才是真正的“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当然,法学研究的中国立场,并不意味着我们从此不关注域外的法学发展。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我们不能再次回到“封闭自守”的老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不等于关起门来搞法治。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法治的精髓和要旨对于各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具有普遍意义,我们要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但是这种学习和借鉴必须是站在中国自身的立场之上的,我们必须先要清醒、正确的认识到中国问题,基于为中国问题寻找答案的目标,将眼光扩展到世界范围。

与此同时,我们对于域外法学的研究可能要从借鉴理论和制度本身,向研究域外理论和制度的形成、方法和模式转化。从法学研究的视角来看,主要是研究方法的借鉴。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法学研究规范化的必经之路,应当承认,我们早期的学术论文有些过于“信马由缰”。许多学者对研究方法没有系统化的概念——对自身的论文观点可以侃侃而谈,但问及论文的研究方法时,往往笼统地说是理论研究或实证研究,然后就难以进一步细化和深入,这一点我们依然需要借鉴西方成熟的研究体系。而从法学期刊的视角来看,域外成熟的期刊管理模式同样值得我们借鉴。当然,我们现在期刊当前的许多制度,像匿名评审等,正是从域外引入的,但是个人感觉,当前的期刊匿名专家评审在专家选择的针对性、专家评审的细致性等方面,都还存在完善的空间。我和国外学者也多次交流过域外期刊的同行评议制度,国外许多JCR分区排名前列的人文期刊,外审专家都是大量启用年轻学者,选择的标准是对评审论文的相关领域是否有研究,有时甚至有意回避知名学者,鼓励新论文去质疑学术权威。而当前国内匿名评审专家选择,普遍根据学者的职称、名气等来确定,但在研究高度细分和专业化的当下,如果不去考虑过往研究背景,许多外审专家并不一定在特定的领域有所研究,即便是同一部门法领域内,也容易出现外行评内行的现象,这也就必然造成了外审意见质量不高,不细致的情况。

关于期刊的发展的建设,在座的各位专家比我更有发言权,以上我所说的是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期待听到各位专家更为专业和精彩的发言,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对《民大法学》筹备的支持,也希望各位专家在未来多多关注和帮助《民大法学》。谢谢!各位老师,周末愉快!

团队创始人、首席专家

韩轶,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武汉大学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现任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刑事法学科带头人,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顾问律师。曾任法官和安徽大学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在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政法论坛、法商研究、法学、法律科学、法学评论、环球法学评论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一百余篇,出版《刑罚目的的建构与实现》等个人专著三部。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等项目十余项。积极参加各类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倡导并践行教育公益和法律援助。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行为法学会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企业家刑事风险防控中心副主任。 

中国警察法学研究会警察行政执法专业委员会2020年年会征文通知
华东政法大学关于公布2020年度校级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专项资金项目拟立项名单的通知
刑事案件与证据训练营第三期公告、刑事案件研讨社招新公告
关于开展2020年教师风采短视频征集活动的启事

《法律科学》2020年第5期目录及内容摘要

《刑事法前沿》长期征稿中、《法庭科学文化论丛》第5辑征稿启事

关于开展“公共卫生检察监督理论与实践”主题学术论文评选活动暨研讨会的通知

西政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助力法学一流学科建设,举办“东盟官员博士班”项目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六位教师喜获  “教书育人奖”、“科研成果奖”
2020年度阿里活水计划首期入围学者和课题名单发布
西南政法大学:刊物平台凝练特色,办刊水平逐步提升!
陕西省法学会关于公布2020年度法学研究课题立项结果的通知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第二届地方立法理论与实务论坛征文
国际法学界的奥林匹克竞赛需要您的帮助!
2020年秋季学期众达《跨境法律律师实务课程》开放报名!
《河北法学》2020年第7期目录及摘要
司法部“致敬战疫英雄”征文活动开始了!

10项终止!2020年6月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结项情况

中国法学会2019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自选课题立项公示公告,含详细评分!
3项不合格!中国法学会2018年度第一批、2017年度第二批课题成果结项鉴定公告
中国法学会2018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第一批结项鉴定结果
中国法学会2017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第二批结项鉴定结果
中国法学会2019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自选课题资助公示名单
中国法学会2019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自选课题立项公示名单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