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高法、最高检答复: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中“等”字的规范使用

法研在线 2021-09-18

(2021年1月15日发布)
最高人民法院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第1808号建议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在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中进一步规范使用“等”字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在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中规范使用“等”字,对减少或消除法律理解适用上的分歧,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维护法律权威具有重要作用。您提出的相关建议基本符合当前司法实践和司法解释工作的实际,具有积极明显的参考指引价值。
一、关于司法机关对法律中“等”字理解不一,可能引发个案上的检法冲突问题
您提出,“两高”关于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的司法解释对法律规定理解不一。针对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2018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或者采用其他使被告人在肉体上或者精神上遭受剧烈疼痛或者痛苦的方法,迫使被告人违背意愿供述的,应当认定为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六十五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刑讯逼供是指使用肉刑或者变相使用肉刑,使犯罪嫌疑人在肉体或者精神上遭受剧烈疼痛或者痛苦以逼取供述的行为。”“其他非法方法是指违法程度和对犯罪嫌疑人的强迫程度与刑讯逼供或者暴力、威胁相当而迫使其违背意愿供述的方法。”“两高”对“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的解释在表述上有所不同,实质内容是一致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规定:“采取殴打、违法使用戒具等暴力方法或者变相肉刑的恶劣手段,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遭受难以忍受的痛苦而违背意愿作出的供述,应当予以排除。”这一表述已为《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规程(试行)》第一条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2019)》第六十七条所吸收,统一了“两高”关于“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的把握。
二、关于司法解释中“等”字含义不明,引发实践中认识分歧问题
您提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对“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列举了四种主要情形,并附有“等”字的表述,不易理解。从立法本意和实际情况出发,这里的“等”字应当作等外解释。考虑到司法实践中情况复杂,为处理明确列举以外情形应留有一定裁量空间,但是同时对所涉情形要具体斟酌,准确判断是否与所明确列举的将犯罪嫌疑人约至指定地点、当场指认犯罪嫌疑人、带领侦查人员抓捕犯罪嫌疑人、提供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案件犯罪嫌疑人的重要信息等四项行为具有大致相当性,以确保对相关案件“协助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认定符合法律、切合实际。
三、今后工作中对建议方案的参考和处理
我们赞同建议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首先,目前在刑事司法解释起草中,“两高”加强了沟通协调工作,相关司法解释都互相征求对方意见,并征求全国人大法工委意见,多数司法解释由“两高”联合发布,解决了司法解释统一性的问题。其次,最高人民法院不断加强和完善司法解释管理工作,明确起草技术要精细化,尽量明确列举以减少不必要的“等”字使用,对于必须使用“等”字的,要明确“等”字语义或限制条件。再次,在司法解释起草过程中加强调研、充分沟通、广泛征求意见,以避免产生分歧、引发争议。最后,对于司法解释中因为“等”字使用引起认识分歧的,及时通过司法解释的清理、修订或发布指导性案例等形式,进一步明确相关用语含义
感谢您对人民法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0年8月21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808号建议的答复
刘华代表:
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在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中进一步规范使用“等”字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这项工作的重视!您的建议由我院与其他有关单位分别办理。我院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制定司法解释,是保障检察机关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的重要举措,对维护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促进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制定检察工作司法解释时,需要遵循立法目的、原则和原意,对检察机关如何具体应用法律作出可操作性的规定,用以指导司法实践。因此,司法解释用语应当规范严谨,表意准确,避免由于语义不明而引发认识分歧。关于“等”字的使用,司法解释中一般有两种情形,一是表示列举后煞尾,即“等内等”;二是表示列举未尽,即“等外等”。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往制定的司法解释中,“等”字多数是在第二种情况中使用,表示列举未尽。
您提出的建议指出了当前制定法律和司法解释中使用“等”字的不规范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对制定检察工作司法解释时正确使用“等”字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吸收借鉴。结合您的建议,我们在制定检察工作司法解释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规范“等”字的使用。
第一,能够通过列举方式予以确定的,应当尽量列举齐全,尽可能在司法解释中减少“等”字的使用。例如,《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高检发释字〔2019〕4号)第三十七条“本规则关于回避的规定,适用于书记员、司法警察和人民检察院聘请或者指派的翻译人员、鉴定人”的规定,就采取了全面列举的方式,对需要回避的检察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范围予以明确。
第二,确实无法列举完全,需要使用“等”字兜底的,通过前置增列法或后缀增补法的方式,尽可能明确“等”字指代内容的内涵和外延,避免适用时产生歧义。例如,《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试行)》(高检发释字〔2013〕3号)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本规则第二十五条规定的身份证明包括:(一)自然人的居民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护照等能够证明本人身份的有效证件”和第六十四条第二款“对哄闹、冲击听证场所,侮辱、诽谤、威胁、殴打检察人员等严重扰乱听证秩序的,依法追究责任”的规定,就是通过前置增列和后缀增补两种方式,明确了“等”字指代内容的准确含义,保证司法实践中统一正确适用。
第三,制定司法解释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与最高人民法院的沟通协调,注重听取和吸收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见,避免“两高”司法解释之间出现不协调不一致的现象。
第四,司法解释制定后,通过撰写文章、编写书籍、业务培训等方式,对司法解释中含有“等”字条文的理解与适用进行详细解读,并针对司法解释施行后对含有“等”字条文适用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确保司法解释相关内容得到正确贯彻实施。
再次感谢您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您如有其他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告诉我们。我们的代表委员联络专线电话是:010-65209897;本建议具体承办部门是法律政策研究室,承办人周永刚,联系电话:010-65209169。

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
2020年9月30日
(2020年12月20日公开)


2021—2025年四川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名单发布!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2021年首份回复发布!
全国仅入选20个!清华北大都没有!
四川大学法学院拟新进人员公示
国知局:全面取消对专利申请的资助!2025年以前全部取消对专利授权的各类财政资助
2021/2022年度与荷兰互换奖学金遴选工作启动

深切缅怀百岁老人方桂馥老师!

正式公示!6所“新大学”来了

2021年期刊选题指南汇总

《刑事审判参考》第125集目录

2021版: 工伤认定流程及1-10级、工亡赔偿标准+工伤认定29条规则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向10名留学生发出退学处理公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推免生工作实施细则(2020年12月修订)

优秀!毕业2年后,美女博士成清华博导

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关于拟聘任省委法律顾问的公示,含一名在读博士

温州大学法学院科研助理招聘公告

深圳大学法学院叶海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助理招聘

复旦大学法学院招聘师资博士后

四川大学关于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的通知

第七届“中国老龄事业政策法律高端论坛”预通知
首届“首信杯”全国行政法鉴定式案例研习大赛
“世界一流警察大学建设发展论坛”征文通知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公安课程建设与教法训法创新发展论坛论文征集通知
《刑事法判解》第22卷目录
《地方立法研究》2021年第1期目录与摘要
关于征集2021年江苏省司法厅法治科研项目选题建议的通知
《应用法学评论》(2019年第1辑•总第3辑)目录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返乡学子集中安排免费核酸检测
51项!2020年12月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结项名单公布!
西北政法大学校友朱雅频当选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最高检发布第二十五批指导性案例!(检例第94-97号)

学术之路2021年寒假组队学习课程(第二批)正式发布啦!

刚刚!教育部权威发布高等学校教师职称评价基本标准

不好意思,我们法学院拖后腿了!

一起奇葩的盗窃案!你怎么看?

有高校公布开学安排!这些学生暂不返校……

方乐教授出任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

“2020年度十大行政检察典型案例”发布会会议议程

2021法考时间确定!9月11、12日客观题,10月17日主观题

《法学研究》2021年第1期要目

别人的《法制与社会发展》投稿经历!

德衡律师集团第二届法律实务学术年会会议议程及直播通道

《竞争法律与政策评论》(第6卷) 目录

《金砖国家法律研究》(总第3卷•2019年)目录

首届“新时代‘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征文比赛征稿启事

《治理研究》征稿启事、《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学术之路2021年寒假组队学习课程(第一批)正式发布啦!

我,一名90后,2021年除了愁能否回家过年,还愁这些事情!

澳门大学法学院原院长莫世健性侵罪成,获刑6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简介【问津学术法学院简介系列】

欢迎扫码加入

【每天解锁一项技能(含优惠购物)群】

每天解锁一项技能,人生大变样

购物省钱、分享赚钱、京东购物必备
(不需要一分钱投入)
北京市关于留京过年介绍对象的实施细则!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