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要目
【公安学研究】
1.网络洗钱犯罪套路及其破解邵雷、王剑辉(1)2.云南应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毒品问题影响的策略王爱芝、梁超(11)3.新时代涉藏网络舆情治理策略曾小洋、陈瑛(25)4.融媒体云直播赋能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工作流程——以M市公安公关活动为例
张萌栩、侯茂佳、唐超(34)5.后疫情时代隐性双重国籍问题的治理——以C市为例陈潞(43)6.采用谈话技术缓解警察慢性应激状态的方法刘奕男、张佳佳、刘洪广(52)【警察教育与训练】7.全警实战大练兵背景下公安院校实战化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路径黄宇、唐雪莲(61)8.公安院校刑法课程目标的建构与实现新思考王琳琳(68)【法学论坛】9.《禁止传销条例》与计酬监管的改革路径张翀(77)10.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内部制约机制探析——基于《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订的视角吕子逸(87)11.涉疫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不可抗力公证”问题探讨邓雪晴、李喜莲(100)12.环境侵权精神利益的司法保护现状与完善——基于16份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彭依晴(108)13.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一站式询问检警关系探究刘颖琪、袁崇翔(122)【公安技术】14.采用单片机与多传感器记录异常开锁多元信息系统的开发史良(132)
【公安学研究】
1.网络洗钱犯罪套路及其破解
作者:邵雷、王剑辉(四川警察学院,成都无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内容提要:近年来,犯罪团伙利用互联网进行洗钱成高发态势,治理难度加大。针对网络洗钱犯罪步骤、通道和行为模式所构成的复杂套路,应从重点行业领域多元协同监管、高危群体精准宣教、虚拟资产追踪溯源、共享反洗钱情报和构建网络反洗钱法律体系等方面着力破解。
关键词:网络洗钱犯罪套路;网络洗钱步骤;网络洗钱通道;网络洗钱模式;破解对策
2.云南应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毒品问题影响的策略
作者:王爱芝、梁超(新疆警察学院,云南警官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办公室)
内容提要: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毒品问题由来已久,该区域的毒品货源主要来自于“金三角”,中国毒品的主要来源地也是“金三角”。境内外贩毒集团利用地缘便利因素使云南成为向全中国渗透毒品的销售市场和走私贩运通道。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毒品问题主要体现在天然地理条件的特殊性、对毒品经济的依赖性大、“民地武”利用毒品掌控经济与政治命脉、“新技术+新手段”贩毒模式加大了毒品治理难度,以及毒品滥用致病致贫且恶性循环态势突出等几个方面。云南省应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毒品问题面临替代种植困难重重、周边“民地武”对我国的安全威胁长期存在、毒品滥用风险大危害多、国际禁毒合作面临的问题较多、禁毒执法安全合作法律问题亟需解决等诸多挑战,应在上述方面加强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毒品;云南
3.新时代涉藏网络舆情治理策略
作者:曾小洋、陈瑛(四川警察学院、四川省江安县公安局,四川警察学院、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互联网已成为党和政府与美西方反华势力、达赖集团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特殊战场”,党和国家对网络舆情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命题。涉藏网络舆情治理既是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内容,又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息息相关。通过对涉藏网络舆情在新时代呈现出的“三个突破”新特征及其影响的分析,从转变治理理念、健全治理机制和提高宣传引导水平三方面提出新时代涉藏网络舆情治理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涉藏;网络舆情;治理
4.融媒体云直播赋能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工作流程
——以M市公安公关活动为例
作者:张萌栩、侯茂佳、唐超(四川警察学院警察管理系,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数字传媒学院,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宣传处新媒体工作室)
内容提要:融媒体云直播作为媒介要素,具有互联网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能促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M市公安局在这方面的有益探索值得总结。其近期采用的采访、报告、记录三种形式进行的融媒体云直播取得了成效。但是,融媒体云直播的运用方式与其媒介传播优势、传播形式和传播效果还不够匹配。对此,可对准备、策划、实施、评估等四个阶段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为塑造警察组织良好形象、提高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效能提供更好支撑。
关键词:警察公共关系;融媒体;云直播;工作流程
5.后疫情时代隐性双重国籍问题的治理
——以C市为例
作者:陈潞(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区分局、四川警察学院)
内容提要:一段时期以来,大量外籍华人选择回国避疫,部分外籍华人在加入外国国籍时未办理退籍手续并注销中国户籍,依然使用中国公民身份在国内生活、工作。这严重影响我国的国籍秩序、社会秩序以及就业秩序,产生社会矛盾。如何高效治理隐性双重国籍问题,是公安机关面临的一大难题。我国应在坚持单一制国籍的前提下,从逐步完善国家移民法律体系,建立健全公安机关与驻外使领馆的外部协作和公安机关内部协作机制,加强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入手,着力解决发现难、治理难的困境,维护我国良好的国籍秩序。
关键词:隐性双重国籍;国籍法;治理
6.采用谈话技术缓解警察慢性应激状态的方法
作者:刘奕男、张佳佳、刘洪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四川警察学院警察管理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内容提要:慢性应激状态是警察心理健康领域常见的不良状态。警察心理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其工作和生活质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目前的警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方案,缺乏有针对性的应对慢性应激状态的方法。一般的心理康复或疏导谈话难以发挥有效作用。而基于语用学原理的谈话技术有助于缓解慢性应激给民警带来的身心症状与生活影响,可以给警察心理健康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带来启发。其基本模式是“打破关系预期—完成身份构建—寻找认知模式问题所在—给出建议”。
关键词:慢性应激;谈话技术;心理康复方法;语用学
【警察教育与训练】
7.全警实战大练兵背景下公安院校实战化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路径
作者:黄宇、唐雪莲(四川警察学院)
内容提要:实战大练兵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公安院校按照《关于2019年至2022年开展全国实战大练兵的指导意见》要求,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也存在训练内内容比较僵化、课程设置不尽合理、考核机制不够完善、警训课程未完全突出体能训练等问题。为落实体能大练兵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学警体能素质,应当以实战为导向,遵循体能训练的原则,在优化课程设置、深化“校局”合作、完善考核机制、引入智能技术、加强课程思政等方面积极探索、改进。
关键词:实战大练兵;公安院校;体能训练
8.公安院校刑法课程目标的建构与实现新思考
作者:王琳琳(吉林警察学院法律系)
内容提要: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公安院校刑法课程目标建构与实现的内化新要求和外化新动力。构建公安院校刑法课程目标的理念,来源于习近平法治思想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以及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背景和多元能力融合的职业岗位需求。公安院校刑法课程目标体系,应由根本目标、基础目标、核心目标和延展目标构成。其实现路径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线上线下教学一体化和警学研一体化。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公安院校;刑法课程;课程目标
【法学论坛】
9.《禁止传销条例》与计酬监管的改革路径
作者:张翀(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
内容提要:《禁止传销条例》不加区分地将具有上下线关系的团队计酬视为违法的传销方式之一,而司法解释又将形式上采取团队计酬方式,但实质上属于拉人头的传销活动,应视为犯罪。基于1242件涉传生效法律文书的实证分析表明:相比于诈骗型传销,法官对于经营型传销(有真实商品销售的团队计酬)量刑更轻,且该因素的影响力超过被告发展层级和人数等法定量刑情节。这说明法律规定与社会发展的脱节,使面临据法裁判压力的法官,只能通过自由裁量权在个案中对正义进行补救。为促进执法统一和司法公正,我们应借鉴域外经验,在立法上对计酬监管制度进行改革,包括:设定合理的拨出比例、修订完善《禁止传销条例》、探索推进网络直销立法。
关键词:电子商务;经营性传销;诈骗性传销;实证分析
10.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内部制约机制探析
——基于《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订的视角
作者:吕子逸(吉林大学)
内容提要:公安机关侦查活动内部制约机制的设置,既是侦查活动中人权保障的需要,也是公安机关在此阶段主导地位影响下的发展趋势。然而,内部制约机制主体、方式和范围设置等层面的缺陷,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这一机制的运作效果。在2020年《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三次修订的背景下,应以内部制约主体集中化、方式体系化和范围完整化为改革方向,对这一机制的完善提出较为可取的建议,以保障侦查环节的正当、有效进行,促进公安机关依法履职目标的实现以及刑事诉讼整体改革的推进。
关键词: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内部制约;线性结构;人权保障
11.涉疫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不可抗力公证”问题探讨
作者:邓雪晴、李喜莲(湘潭大学法学院,湘潭大学法学院、法治湖南建设与区域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内容提要: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和肆虐使得民众对“不可抗力公证”的需求上升。但基于目前“不可抗力公证”的制度规范不健全、理论研究欠缺、公平与效率原则失衡等原因,“不可抗力公证”的运行现状存在含义模糊、申请主体范围混乱、公证机关直接出具不可抗力证明和定式格式书第31式模板不合理等问题。为了高效化解涉疫矛盾纠纷,推动公证制度改革,有必要明确“不可抗力公证”的含义和有权申请的主体,对公证机构直接出具不可抗力证明加以限定,并对公证书格式进行完善。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不可抗力公证
12.环境侵权精神利益的司法保护现况与完善
——基于16份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
作者:彭依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环境侵权中精神利益的权利化表现包括但不限于清洁空气权、宁静权、清洁水权、风景权和亲水权。我国环境侵权精神利益损害的最普遍救济途径是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基于16个典型案例样本的分析显示,目前,我国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适用存在两个障碍,一是司法实践尚无明确、统一的赔偿数额算定方法,二是主体反应差异化障碍效应明显。为加强环境侵权精神利益的司法保护,应构建赔偿方式的多元和多样化救济渠道、加快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抚慰金算定方法的统一化进程、细化环境侵权精神损害程度认定的标准、采取归责原则上“二元论”的划分、适用合乎理性的环境侵权精神损害因果关系理论、建立社会化机制并重视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体系中存在的特殊问题。
关键词:环境侵权;精神利益;精神损害赔偿;法律适用
13.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一站式询问检警关系探究
作者:刘颖琪、袁崇翔(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未成年人检察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的办理存在特殊性,传统检警关系模式难以有效保护被害人权益,亦难以保证侦查取证的质量。检警一体化、侦诉协作、检察引导侦查等三种检警关系模式各有优劣。结合检警关系理论与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的双重功能来看,应在检察引导侦查模式下明确“提出要求”和“临场监督”等具体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实现保护性侵害未成年被害人与保证侦查取证质量两方面平衡。
关键词:性侵害未成年人;一站式询问;检警关系;检察引导模式
【公安技术】
14.采用单片机与多传感器记录异常开锁多元信息系统的开发
作者:史良(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刑警支队)
内容提要:异常开锁涉及开锁时间、震动、压力、开锁人的接近,以及开锁人的面部图像等多方面的信息,其中任意一个信息均可作为判断发案时间的参考。而如果能够收集到多个信息,则可以大大提高判断发案时间的准确率。因此,开发一种采用多传感器记录异常开锁多元信息的系统很有意义。该系统可以记录暴力开锁、插片开锁、猫眼开锁、锡纸开锁等异常开锁信息。系统由震动信息采集、红外信息采集、图像信息采集、压力信息采集、显示单元和单片机等六个部分构成。经验证该系统获得了准确度较高的输出显示。
关键词:异常开锁;物证;信息融合;传感器
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如果一个人总是记住为别人做过哪些事,那就太累了,也容易伤害自己!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资格审查初审通过名单
武汉大学2022年博士(专项)、港澳台研究生网络远程考试公告
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2022年招收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通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2年博士研究生外语水平测试(线上笔试)公告及考试指南
中国美术学院2022年援助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项攻读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优惠购物,推荐与我们一起做芬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审管理办法(试行)》最新修订
中国政法大学2022年面向港澳台研究生招生考试方案及有关事项通知,含名单
“两高”发布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司法解释(附法释〔2022〕12号全文)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刘明同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大检察官的公告
关于举办“中伦文德杯”首届东北地区卓越法治人才创新论文大赛的通知
关于“四川君合律师事务所”与“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没有任何关系的说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第一届全国环境法学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征文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