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转型的逻辑——‘2019年以后’的中国与中国教育应有的变革”线上学术讲座成功举办
3月19日,浙江大学教科书研究中心、教育部浙江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第20次学术讲座活动以腾讯视频会议的形式在线上成功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教授兼教育学部学术委员会主席、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檀传宝教授,为大家带来题为“范式转型的逻辑——‘2019年以后’的中国与中国教育应有的变革”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教科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浙江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正伟教授主持,线上参会师生人数达五百余名。
其次,檀教授就该现象背后的中国教育必须直面的挑战进行了分析。他指出,中国如今的教育事业发展必须直面两个方面的挑战:(1)教育需求类型的升级。正如“十九大”指出,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整个社会发生转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应教育领域便是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需求。接受教育、从事教育的心理需求类型变化,或者学习与工作动机类型的变化,正是悄然发生的时代巨变的典型表征之一。(2)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由于社会经济及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人口的社会阶层、文化素养等正在悄然发生结构性的变化,中国“中产阶级”队伍不断增加,中国受教育人口比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亦进入普及化阶段,中国人口文化素养结构,即受教育人口占比的变化已经天翻地覆。
最后,檀教授就如何应对上述挑战谈了自己的看法。第一个维度,需要扎实推进教育品质的提升。需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1)高度重视内在动机的发动;(2)认真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3)努力追求教育的公平正义。第二个维度,需要妥善处理社会与教育的关系。这意味着需要做到以下三点:(1)教育必须积极回应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2)一定要承认、坚持教育的相对独立性;(3)一定要充分尊重(儿童)发展与教育的规律性。
刘正伟教授对檀传宝教授的讲座进行了简要的点评和总结。随后进入对话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向檀传宝教授提出了何为教育基本理论的立场、如何培养教育基本理论思维、在给定教材的情况下如何面对新的教育需求类型变化、(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道德教育的世界价值等问题,檀教授一一给予深刻解答。
两个多小时的报告,檀传宝教授以其生动幽默又饱含深刻思考的语言,为线上的广大师生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讲座,师生们收获颇丰。
内容来源丨浙江大学教科书研究中心、教育部浙江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文、图丨雷鹏版面编辑丨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