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统编版 | 语文九年级(下)第一单元写作《学习扩写》图文解读+知识点导学

师生资料汇总

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预习单人教版PEP英语3-6年级初中语文数学英语预习单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更多课文回顾

第一单元1.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2.第2课《梅岭三章》3.第3课《短诗五首》4.第4课《海燕》写作《学习扩写》
第二单元5.第5课《孔乙己》6.第6课《变色龙》

第一单元写作《学习扩写》

__

图文精讲+知识点+同步练习

__

电子课本

__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知识点导学

__

写 作  学习扩写


1.了解什么是扩写,了解扩写的命题形式。

2.掌握扩写的方法与技巧。

3.写作实践,实战演练。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平时的习作常常要求内容充实,感情丰富。要做到这个,扩写就是一项基本功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扩写。了解一下什么是扩写?怎样扩写?

二、了解概念

“扩写”是把一段话或一篇篇幅较短、内容较概括的文章,扩展生发成篇幅较长、内容丰满、生动形象的文章的写作方式。

“扩写”练习提供的材料是一段文字,要对这段文字进行扩写,则必须先看懂这段文字的意思,然后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想象,进行作文。

三、扩写的技巧、方法指导

1.要忠实于原文。扩写时,要准确把握原文的中心思想,把握原文的主要内容,遵循原文的体裁,在此基础上发散思维,大胆创造,为原文“添砖加瓦”。

2.抓住扩写点。一篇文章里,并不是每一句话、每段文字都需要扩写,不要平均用力,而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找出原文中的关键语句、合适的点进行扩充。

3.注意文章内容的一致和连贯。人称和语气要保持前后一致,情节的发展或论述的推进要合乎逻辑,要有必要的过渡,增添的细节要和全文相协调,避免枝大于干。

四、扩写的命题形式及范例

1.语段扩写式

将“枯藤老树昏鸦”扩展成一段话,表现孤独寂寞的心境。

示例:秋风起,草萧瑟,青石桥边,斜阳下,一棵古槐根生于此,像一个颤巍巍的老人,向天空伸出乞求的手掌。缠绕其上的枯藤,从光秃秃的枝头上垂下。一声声乌啼,穿过空旷的荒野,让黄昏的郊外更添无限的悲凉。

2.主干扩写式

请以“你很瘦”为主题,进行扩写。

要求:①围绕中心,揭示出人物特征;②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200字。

示例:我看到你的时候着实被吓了一跳,老天对你真是太不公平了。矮个儿,脸色黄中带白,一件不合时宜的皮夹克穿在你身上,就如同挂在秋风中的枝丫上。灰色裤子穿在你身上,让我不禁想起身穿裙子的苏格兰旗手。背在你身上的包显得那么大,背带紧紧勒在你那瘦削的肩上。你站在地铁入口处,在人潮涌动中,恍若一株脆弱的蒲公英,一阵轻风便能将你带到半空。“哎,你看,那个人真是瘦。”从身边走过的两个中年妇女低声说。下车分别时,你又朝我挥了挥手,这让我想到了蚂蚁纤细的触角,不由得扑哧一笑。

3.情景扩写式

把杜甫《漫成一首》中的第一句“江月去人只数尺”扩展成内容丰富的一段文字。

建议:可以按“月形”“月色”“月光”“月神”进行扩展。

示例:一轮明月倒挂在江中,宛如一只银盘(月形),白色的光芒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江面上(月色)。微风轻拂江水,泛起涟漪丝丝,清波和着银光悠悠飘散,又缓缓聚拢(月光)。那银盘飘忽,好似一朵睡莲不胜凉风的娇羞,即便在眼前,却只能欣赏,不能把玩(月神)。

五、实战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将其扩写成一篇具体、生动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重耳和他的随从在逃难途中,经过卫国,卫文公没有以礼相待。他们从五鹿经过,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他们土块。重耳大怒,想要用鞭子打那个人。狐偃劝他说:“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呀!”重耳于是磕头致谢,收下土块,装在车上。

参考范文:

向土地跪拜

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仓皇出逃,途经卫国,卫文公看到重耳落魄的样子,对他们十分轻蔑,没有以应有的礼仪对待。他们只好拖着疲累的身体继续前行。

经过五鹿时,又累又饿的重耳想向乡下人讨点吃食。“大伯,行行好,你家里的吃食能给我们一些吗?”眼前是一个四五十岁的农民,黝黑而干瘦,身上穿着缀满补丁的粗布短衣。他看了看来讨饭吃的这群人。这一路的颠沛流离,让他们面容憔悴,嘴唇干裂,眼中也布满血丝,原本丰润的身材,稍显清瘦,尽管衣帽间藏污纳垢,但就材质和纹理来看,依然华贵无比。他不禁想到连年的战争、达官贵族的盘剥、沉重的赋税,他在生活的枷锁里努力挣扎,如今妻离子散,只剩自己在这乡下的茅屋中苟延残喘。呵,眼前这群落难的达官贵人,也知道饥饿的痛苦吗?就算自己饥饿了,他们也不会考虑到百姓的死活,这一行几十人,我哪里有这么多吃食供给?他们大概都不知道粮食是怎么得来的吧!乡下人弯下身从地上拾起土块,直接递给重耳气愤地喊道:“拿去,吃吧!”

饥饿难耐且近乎绝望的重耳怒气冲天,他举起鞭子要抽打农夫。狐偃见状,赶忙阻止了重耳。狐偃明白乡下人的苦衷,他也知道这次逃亡对重耳的意义。便说道:“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呀!说明我们复国在望。”重耳深感疑惑。狐偃径直走到这个乡下人的面前,向他致谢:“大伯,是咱们统治阶层,不知道爱惜土地和百姓,才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感谢您赐予土块,让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狐偃的话就像一根根钢针直戳重耳的心脏。于是他满脸羞愧地向老人深深地鞠了一躬,郑重地接过了土块。手捧着土块,重耳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他已经结束了流亡生涯,在狐偃、赵衰等人的陪同下,返回晋国,面南即位,他成了威震一方的霸主!他脚踏着坚实的土地,他的臣民们跪伏着向他行叩拜礼……

仔细审视着这块土块,重耳感受到了它的分量,不禁一下子跪伏在大地上,神态庄重地完成了对土地的跪拜!

蓦然间,重耳仿佛浑身充满了力量,他将土地和土地上承载的一切放进心里,继续前行。

点评:

1.中心明确,重点突出。文章以“向土地跪拜”为中心事件,依次展开情节,突出了重耳对土地的敬重与敬畏,中心明确。

2.描写恰当,想象合理。文章发挥想象,运用恰当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生动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丰满了人物形象。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深入思考,将其扩写成一篇议论性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是明代学者胡居仁撰写的对联,意在勉励自己: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就要注重平日积累,而非临时抱佛脚。持之以恒,就要注意坚持,而非一曝十寒。古今中外很多事例都告诉我们,做事情有恒心方能成功。我们在求学、成长的路途上,也应持之以恒。

参考范文:

持之以恒,方能成功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是明代学者胡居仁撰写的对联,意在勉励自己: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

历览古今中外,我们可以看到,多少仁人志士的成功都是他们经过一遍一遍地努力,持之以恒学习的结果。

医学家李时珍自小立志学医,对医学难题不断地思索与实践,花了近30年完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终成一代医学名家。

国画大师齐白石从小刻苦勤奋,对绘画的学习和创作能持之以恒,毕其一生终成一代国画大师!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成才故事总是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他自幼家贫,却刻苦勤奋,他不畏世俗和现实的压迫,执着地用他的现实之笔写出了《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不朽的戏剧大作。后人称赞他的剧作“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以上的故事,让我们理解了持之以恒勤奋学习的价值。可见持之以恒就会走向成功,相反没有持之以恒精神的人又会是什么结果呢?回顾历史,“闯王”李自成曾何等勇猛,纵横沙场,所向披靡,只因他刚愎自用,攻陷北京城后不思进取,贪图享受,毫无忧患意识,停止了攻击的步伐,以至兵败山海关,被害于九宫山。

诚然,持之以恒地做事情是不易的,只有找准奋斗的方向,并时刻提醒自己要坚持向上,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现在拥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咱们更应该养成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断汲取知识,将来为谱写祖国的华彩乐章,贡献一份青春的力量!


微课精讲

__


《学习扩写》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离线观看视频

如何用手机观看和下载教学视频?点这里


图文解读

__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温馨提示

1、课件习题文档下载地址

http://1ydt.com/(复制链接至浏览器下载)

2、扫码下载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课件习题

3、文章底部左下角,点击“阅读原文”进行下载


往期精彩回顾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更多课文预习

第一单元1.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微课精讲+知识点习题2.第2课《梅岭三章》微课精讲+知识点习题3.第3课《短诗五首》微课精讲+知识点习题4.第4课《海燕》微课精讲+知识点习题第二单元5.第五课《孔乙己》微课精讲+知识点习题6.第6课《变色龙》图文讲解+知识点习题
微信号:yzy5200426扫码关注我们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朗读试卷电子课本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