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诫子书》微课视频|知识点|同步学案
课文朗读
点击上方绿标听课文朗读
电子教材+微课视频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微课视频1:
更多视频,更多的精彩,同学们可以选择观看哦!
微课视频2:
知识点讲解
第15课《诫子书》
一、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谥号忠武侯,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被称为“卧龙”。三国时蜀汉丞相,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汉末避乱南阳,躬耕隐居。他励精图治,赏罚分明,志在恢复汉室,统一中国,曾先后六次北伐中原,建兴十二年(234年)死于军中,终年五十四岁。后人辑有《诸葛亮集》。
二、故事背景
本文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
三、理解文言文
【注释】
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广才:增长才干。
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
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
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
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
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
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译文】
君子的行为,(应该)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实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怠忽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于是就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不为社会所用,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四、问题归纳
1.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
2.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作者是从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作者先从正面进行阐述,他认为: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接着又从反面进行论证,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进而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达到了论证的目的。
3.作者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 这三个条件的关系如何?
此题可用定向—分析—归纳法。① 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 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③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品德。
4.从全文看,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 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
5.文中常被人们引用作“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什么? 作为新世纪的莘莘学子,应当如何做? 结合生活实际, 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本题运用主观感受题解题法。本题属于感悟主题的,只要抓住主题,结合生活实际,理由充分即可。这两句话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现代社会变化频仍,丰富多彩,能不能在各种变化和诱惑中保持平静的心态,能不能甘于寂寞,保持清静圆满心态不停追求,是每个人都要深思的.现在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够安静下来,看一本书、听一首歌、练练书法、写一行诗、似乎也是一种奢侈。其实,只要宁静、淡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就马上活得充实、轻松,眼前的混沌也就明晰了。
五、课文主题
这篇作品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的一封家书。其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躁。
同步导学案
第15课《诫子书》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文意。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
3.感受传统文化,接受古典作品熏陶。
自主学习
1.题解。
《诫子书》是 时期著名政治家 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题目的意思是 。此文成为后世万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
2.先扫码听读,标出朗读停顿,给加点的字注音,再自己朗读。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 )/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 )慢/则不能励精,险躁( )/则不能冶( )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 )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梳理下列文言词句。
☆ 词类活用
(1)非宁静无以致远(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大目标 )
(2)非学无以广才( 形容词用作动词,增长 )
☆古今异义
(1)险躁则不能治性( 古义:修养;今义:治理 )
(2)险躁则不能治性( 古义:轻薄;今义:危险,险要 )
(3)淫慢则不能励精( 古义:懈怠;今义:速度 )
☆一词多义
(1)非学无以成学(达成,成就 ) (2 夫学须静 学习) 成遂成枯落(成为,变成 ) 学非志无以成学( 学 )
☆特殊句式
(1)判断句式:夫学须静也。(“……也” 表判断 )
(2)倒装句:将复何及!(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将复及何” )
☆名句理解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交流点拨】这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达了他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与无限期望。“淡泊”与“宁静”,是以“明志”与“致远”为终极目标和远大理想的、真正有志者的无声誓言,是积极向上和进取的,是催人奋进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贯穿诸葛亮一生,是他的精神的集中体现。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交流点拨】无论人处于什么阶段(少年、中年、晚年),学习与志向总是最重要的。诸葛亮不但告诫儿子要学习,而且还要珍惜时间,发奋学习,并要注意学习方法:要“静”、“志”。没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是不可能成就自己的学业的。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作者主要是从 修养 和 学习 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的,并把“ 静 ”与“ 躁 ”进行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从语言特点来看,本文主要运用了 整散结合的句式,增强了节奏感;从写作手法来看,本文主要运用了 正反对比 的手法,观点鲜明,说理透彻。文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非淡泊无以明志 , 非宁静无以致远 。文中表达中心思想的关键句是 静以修身 , 俭以养德。
合作探究
一、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二、本文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请找出相关语句。
①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②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③惜时:年与日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四、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示,由此你联想到了那些名人名言?推荐给大家,并结合自己体验送给大家一句你最喜欢的话。
警句推荐:
【交流点拨】A.淡泊: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白居易);心闲天地本来宽。(陆游)
B.立志:(1)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2)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小确立大志,否则人生就没有了方向。周总理在12岁的时候就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这一崇高的志向激励着他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惜时:(1)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的时间踟蹰接近,现在的时间似矢飞去,过去的时间永远静止;(席勒)
(2)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能等到自己变老,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的岁月,那将于事无补。(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全文总结
●●● END ●●●
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