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孤独之旅》微课视频|知识点|同步学案
课文朗读
点击上方绿标听课文朗读
电子教材+微课视频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微课视频1:
更多视频,更多的精彩,同学们可以选择观看哦!
微课视频2:
知识点讲解
第16课《孤独之旅》
一、作者简介
曹文轩,江苏盐城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现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有长篇小说《草房子》等。
二、故事背景
三、理解词义
1.家底 :家里长期积累起来的财产。
2.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3.置之不理 :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例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积极 响应“光盘行动”的倡议,不能置之不理,肆意浪费。
4.嬉闹:嬉笑打闹。
5.撩逗:挑逗,招惹。
6.胆怯:胆小,畏缩。
7.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本文是指暴风雨来势猛烈,超乎平常。例句:他甚至歇斯底里地骂孩子,神经质地抱住老婆哭鼻子。
8.仓皇:匆忙而慌张。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开端:杜小康因家庭变故失学,跟父亲放鸭
第二部分(2-35)发展: 放鸭经过,描述孤独之旅
第三部分(36-49)高潮:暴风雨追鸭
第四部分(50-52)结局:杜小康觉得自己长大了,变得坚强了。鸭也长大了,下蛋了。
五、问题解疑
1. “前行是纯粹的”,这句话独立成段,有什么含义?
“纯粹”一词表明前行速度之快,强调父子俩离开油麻地是不可改变的,前行是绝对的,哪怕有痛苦,有磨难,也暗指前行是单调、寂寞。同时也含蓄地说明了父子俩对生活别无选择。
2. 鸭群向芦苇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写鸭群的叫声有什么作用?
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
3.“前行是未知的,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句中的“撩逗”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撩逗”一词准确地写出了杜小康在一个陌生地开始将对家乡的思念移情于一个全新的旅途境域——对“前方”的祈盼。
4.作者把“芦苇”“芦荡”分别比作“浪潮”“大山”,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比喻修辞表达效果分析法。运用明喻修辞,把“芦苇”比作“浪潮”,把“芦荡”比作“大山”,写出了芦荡的宽广厚重,芦荡愈幽深繁茂愈反衬出小船的孤小,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才越真切,生动地表现了陌生的环境使杜小康产生了压抑沉重的心理。
5. 阅读36自然段,“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连用四个“黑”,有什么表达效果?
突出了暴风雨到来之前天气阴沉的景象,它预示着杜小康将经受一次成长的洗礼,与后文战胜风雨后明亮的天空形成强烈对比。
6. 第36、37自然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暴风雨来临时的情景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着力描写?
“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天气的恶劣,渲染一种紧张、恐怖的气氛,预示着将要发生什么事情,而这场暴风雨也给了杜小康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7.“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这里的“哭”有什么含义?
少年杜小康战胜孤独,适应了环境。并在维系着家庭生计于一身的鸭群面临灭顶之灾时,不顾艰险疲惫,不惜受伤流血,找回了鸭群,显示了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力量、毅力与责任感,他长大成熟、坚强了。他意识到了这一点,内心翻涌着波涛,这是喜悦的泪,欣慰的泪,领会了成长真谛的泪。
8.“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请赏析这段话。
这是细节描写。母亲就代表着家,任何游子都会想念家,因为家是自己的根,心灵的港湾。孩子的心里除了家便是好朋友,好伙伴,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他这次没有哭,他已经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有了更多的独立性,能够面对现实勇敢、坚强、负责地对待,这就是心灵的成熟。
9. 本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结尾句(段)作用分析法。文章结尾用鸭的下蛋来形象地暗示杜小康在经受孤独的磨砺后终于长大了,充满了骄傲和自豪。同时,父亲的这一句话意蕴丰富,含有期盼与喜悦,还有回忆过去时的心悸。
六、课文主题
文章通过记叙杜小康随父亲放鸭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及他的情感历程,刻画了一个少年心理成长的轨迹,揭示了挫折、孤独能促进人迅速地成熟这一道理。
同步教学案
第16课《孤独之旅》
课题 | 孤独之旅 | 课型 | 新授课 | 课时安排 | 2课时 |
课时分配 |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 ||||
教 学 目 标 | 1.介绍小说三要素,让学生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和小说主题。(重点) 2.引导学生体会小说中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的作用。(难点) 3.熟读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体会杜小康成长中的感受。(重点) |
课 前 预 习 | 作者简介 |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当代作家、儿童文学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等。其中,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宋庆龄文学奖”金奖。 | |
写作背景 | 本文节选自《草房子》第八章(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选入课本时,作者做了删改,并加了标题。《草房子》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它以九章二十余万字的篇幅,以一座建着“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纸月、细马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轨迹,既弥漫着艰辛与痛苦,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 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经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富裕的生活,优异的学习成绩,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然而,一次意外变故,家道中落,他被迫辍学,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 | ||
读准字音 | 嬉闹(xī) 凹地(āo) 稠密(chóu) 雍(yōnɡ) 掺杂(chān) 胆怯(qiè) 给予(jǐ yǔ) 觅食(mì) 撩逗(liáo) 戳破(chuō) 旧茬(chá) | ||
理解词语 | 家底:家里长期积累起来的财产。厚实:丰富;富裕。 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快。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嬉闹:嬉戏打闹。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撩逗:挑逗;招惹。戳破:刺破。 乖巧:(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机灵。驱除:赶走;除掉。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广阔浩大,或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文中指暴风雨来势猛烈,超乎寻常。 | ||
新课导入 | 孤独是心头的针,会时时刺痛脆弱的心灵;孤独是炼钢的火,把我们煅烧得坚强如钢。弱者在孤独中颤抖,强者在孤独中创造人生的奇迹。孤独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人生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杜小康是怎样在孤独中战胜自己,迎来崭新的人生的。 |
新课展开 |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速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小说的情节,明确这篇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主人公):杜小康 故事情节:一位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到偏远的芦苇荡放鸭,经历了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磨练,最终在暴风雨之后“长大了,坚强了”。 环境:无边无际的芦苇地。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请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1):交代了小说的背景——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被迫辍学,随父放鸭。 第二部分(2-27):故事的发展。写杜小康父子在芦荡安家,开始了放鸭生活。 第三部分(28-49):故事的高潮。写杜小康父子俩在芦荡中放鸭、找鸭。 第四部分(50-52):故事的结局。写杜小康在芦荡中历经重重磨难后战胜了孤独,终于长大了。 【品味亮点词语】 1.“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这句中的“撩逗”一词用的极好,试说说这个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撩逗”一词非常符合少年的心理:少年的记忆力和健忘力成正比,即人在少年时期的记忆力越好,健忘力也越好,因为“前方”总有一些新奇的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所以尽管他留恋以往既成的生活,但很快会转移自己的兴趣,将对油麻地的思念之情移情到一个全新的旅途境域。当一切都与以往既成的生活全无联系之后,在“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的情况下,只有祈盼“前方”了。此时的祈盼,更能突显后文杜小康孤独的心理。 2.“他紧紧地挨着父亲,并且迟迟不能入睡”中的“紧紧”“迟迟”这两个副词,表现了主人公杜小康怎样的心理? 这两个副词生动地表现了杜小康的胆怯与恐慌。面对邈远、无声、漆黑的夜晚,杜小康的恐慌又战胜了他暂时的平静,他紧紧地挨着父亲,难以入睡。这是写杜小康心理磨炼的第一个历程——“恐慌”。这种“恐慌”是这一年龄阶段的少年学会适应生活的必经阶段。 3.“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中的“省略”的呢? 看似一种默契的“省略”,其实是一种空虚、贫乏的生活表现,在这种生活里,人的精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感悟精彩句子】 1.如何理解“前行是纯粹的”这句话? 独句成段,“纯粹”表明前行速度之快,强调父子俩离开油麻地是不可改变的,前行是绝对的,哪怕有痛苦,有磨难;也暗指前行的单调、孤寂。同时也含蓄地说明了父子俩对生活的别无选择。 2.谈谈你对“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这几句话的理解。 少年杜小康战胜孤独,适应了环境。并在维系着家庭生计于一身的鸭群面临灭顶之灾时,不顾艰险疲惫,不惜受伤流血,找回了鸭群,显示了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力量、毅力与责任感,他长大成熟、坚强了。他意识到了一点,内心翻涌着波涛,这是喜悦的泪,欣慰的泪,领会了成长真谛的泪。 【分析主体形象】 1.你认为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在困境中成长,越来越坚强的孩子。他是一个理解父母苦衷,为家庭分忧的孩子。他是一个念念不忘求学上进,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孩子。 2.文中主人公是杜小康,但作者也花了相当的笔墨来写他父亲和鸭子,这与表现杜小康的成长有什么联系? 作为成年人,经历了生活沧桑的父亲对前途未来都深感茫然和恐惧,何况小小的少年杜小康?连作为低等动物的鸭,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尚且感觉孤独害怕,此处衬托了杜小康的恐惧与茫然。因此,对这二者的描写,使得杜小康的孤独感受显得更加真实可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写父亲和鸭子,对塑造杜小康的形象起到了重要的衬托作用。杜小康失学后,放鸭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他是不能回避的;在孤独中,鸭群是他的伙伴,他也只能从鸭子身上得到心灵的慰藉;在风雨中他维护鸭群,感到成长的艰辛和喜悦;最后鸭子下蛋,不仅是放鸭的结果,也是杜小康人生的一段成果,其中的甘苦都化作“鸭下蛋了”的惊喜。 【把握文章主旨】 文中通过写杜小康“长大了”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1)体现了人的力量:人能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取得胜利,走向成熟。 (2)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孤独”是重要的一笔。 (3)人要战胜大自然,更重要的是战胜自我。 (4)青少年要面对困难,而不要躲避困难,努力赢得胜利,会有一种自豪感和成长感。 |
写作方法运用 |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环境描写出色。 (1)芦荡。芦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芦荡见证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2)暴风雨。芦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出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2.心理刻画细腻。 “孤独”是一个极为抽象的字眼,然而作者却用文字把孤独描摹得可触可感。如当小木船行驶在水面上,杜小康忽然发现自己已经身在异乡时,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感瞬间就袭遍了他的全身,这种孤独是一种对前途的恐惧与茫然;当他们到达芦荡时,他有一种永远也逃不走的感觉,这又是一种胆怯与恐慌;当他与父亲的语言被大量省略时,满世界似乎都注满了孤独,他已不堪孤独的重负;当他日甚一日地想家,在夜里哇哇大哭时,他已步入孤独的极限。小说情节一步一步地发展,孤独的感觉一点点地加剧,处处体现出生活的真实,给人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请就自己经历过的某件事情写一段细腻的心理描写。(100字左右) |
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紧扣新课标指出的尊重学生人格的原则要求,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体会文中小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变化。并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对孤独的理解。继而,紧扣小说的三个要素,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环境描写(鸭群、芦荡、暴风雨)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
方法指导:
抓住细节刻画形象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成功的细节描写,在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揭示主题思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鉴赏小说时应抓住细节描写,从而感知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精髓。
[技巧点拨]
首先,要联系细节描写的作用,结合文章作答;其次,须联系前后文,仔细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紧扣语境进行作答;再次,必须结合各种描写的具体作用,把人物放在具体文章中进行体会。
素材积累:
曹文轩的苦难观
在北大执教二十几年,曹文轩教出了一批如刘震云、陈建功那样的学生。谈到高考的残酷性,曹文轩觉得,竞争是现代社会正常而普遍的事情。要想让普通家庭的孩子通过平等自由的路径进入高校,那中国除了高考这种方式,没有别的办法。
“我的孩子高考的时候,总是叫苦。我说不要叫,你学到晚上11点,我们做家长的还来陪着你。我像你这样大的时候,还在田里割稻子呢,又有谁端着牛奶在一旁候着?”曹文轩认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苦难。有个细节总是被忽略,当下这个时代的语境,是个“享乐主义时代”的语境。我们这个时代,缺少了苦难教育,家长自己曾经经受的苦难,不愿意让孩子来承担,他们过分地渲染了孩子的苦,“但我认为,这种苦难,是不能省略的”。
●●● END ●●●
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