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微课视频|知识点|同步训练

更多微课点关注→ 绿色学习平台 2023-02-12

获取配套课件教案习题试卷请拉到文末



电子教材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微课视频





微课视频1:

更多视频,更多的精彩,同学们可以选择观看哦!

微课视频2:


知识点讲解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西汉建立


  • 建立者:刘邦,他就是汉高祖

  • 时间:公元前202年

  • 都城:长安

  • 西汉初期社会:到处残破荒凉,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土地荒芜,人民得不到温饱。



休养生息政策


  • 目的: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 休养生息具体措施:

1、刘邦下令“兵罢皆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劳动力。

2、鼓励人们致力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 休养生息的影响: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文景之治


  • 文景之治: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历史上称“文景之治”。

  • 文景之治形成原因:

1、文帝、景帝继续推行修养生息政策。

2、文帝、景帝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管理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3、文帝、景帝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

4、文帝、景帝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本课重点识记内容


1、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2、刘邦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3、休养生息具体措施:

①、刘邦下令“兵罢皆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劳动力。

②、鼓励人们致力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4、文景之治形成原因:

①、文帝、景帝继续推行修养生息政策。

②、文帝、景帝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管理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③、文帝、景帝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

④、文帝、景帝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同步练习





第11课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选择题:

1.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指出:“中国人至今仍然称自己为‘汉人’,他们因为是汉代首次确立的典型中国文化和帝国伟大传统的继承者而甚感骄傲。”西汉建立于(             )

A.公元前209年  B.公元前207年

C.公元前202年  D.公元202年

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3.下面不属于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是(            )

A.秦末战乱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B.汉初分封了一些诸侯王

C.吸取秦朝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

D.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的需要

4.以下三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汉高祖  ②汉景帝  ③汉文帝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5.西汉初年,由于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以德化民”的政策,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应运而生,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之治

6.《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汉高祖时期曾经大量减轻民众的田税,汉文帝甚至一度取消了田税。汉初统治者这样做的原因是(    )

A.励精图治,主张改革

B.重视“以德化民”      

C.吸取秦亡的教训

D.皇帝勤俭节约

7.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片段,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农民张三把收成的1/30交给国家       

B.县官王平因关心农桑受到汉景帝提拔

C.汉文帝的夫人因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汉文帝命人修建豪华的宫室以供享乐

8.“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稳定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9.“文景之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D.调整政策,推动生产力发展

10. 汉初的几位皇帝都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 吸取秦亡的教训

B. 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

C. 发展农业生产

D. 巩固汉朝的统治

二、非选择题

11.汉初萧条原因?采取的措施?

 

12.休养生息政策实行的原因?汉高祖的措施?影响?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兴……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选出)醇驷(颜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初年怎样的社会状况?史料中的哪句话典型地反映了这种社会状况?

 

材料二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

——班固

(2)材料二中的“与民休息”指的是西汉时期推行的什么政策?列举三位推行这种政策的统治者。

 

材料三 (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玉珠,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史记·平准书》

(3)材料三反映了文景时期的哪一措施?

 

材料四 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准书》

(4)材料四反映了“文景之治”什么样的局面?

 

(5)综合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谈一谈你的感想。

 

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B   4.C  5.A  6.C   7.D   8.A  9.D    10. D

二、非选择题

11.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

    采取措施:修生养息、轻徭薄赋、发展农业。

12.原因:巩固政权、稳定社会局势

措施:“兵皆罢归家”——士兵返乡务农;

  释放奴婢为平民  【增加农业劳动力】

  轻徭薄赋政策  【稳定民心,鼓励农产

影响: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

13.(1)经济萧条,国家贫弱。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2)政策:休养生息。

统治者: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

(3)以农为本。

(4)人民富裕;国家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5)身为统治者要重视民生,关心农民的疾苦,要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这样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社会才会出现繁荣的局面。


●● END ●

怎么获取配套视频练习等资料?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免费领取方式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朗读试卷电子课本整套资料

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看到此文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