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微课视频|知识点|同步训练

更多微课点关注→ 绿色学习平台 2023-02-12

获取配套课件教案习题试卷请拉到文末


电子课本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电子教材+微课视频





微课视频1:

更多视频,更多的精彩,同学们可以选择观看哦!

微课视频2:


知识点讲解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造纸术的发明


  • 造纸术发明前

1、古人在甲骨和简帛或者在青铜器上书写刻画。

2、秦汉时期都用简帛书写,因此后人用“册”“编”“卷”来称书籍的篇幅。

  • 造纸术西汉时期,人们就懂得了造纸的方法。

  • 改进造纸术: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 造纸术发明的影响: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闻名的伟大贡献之一。



张仲景和华佗


  • 张仲景:东汉末年名医,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

代表著作:《伤寒杂病论》。

主要内容:《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了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 华佗:东汉末年名医

医术: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

医学成就:发明了“麻沸散”,还创造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健身体。



历史巨著《史记》


  • 作者:汉朝的伟大史学家司马迁

  • 体例:《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专体通史

  • 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实,肯定他们功绩也揭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

  • 文学价值:《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道教和佛教


  • 道教兴起背景: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们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

  • 道教代表:

太平道:张角创立。

五斗米道:张陵创立。

  • 佛教创立时间地点: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

  • 主张:众生平等,因此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得以传播。

  • 传入: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 发展:东汉明帝时,佛经运到洛阳,得到统治阶级的扶持,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 影响: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课重点识记内容

1、西汉时期,人们就懂得了造纸的方法。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

2、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代表著作《伤寒杂病论》。

3、东汉末年名医华佗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还创造了“五禽戏”。

4、西汉的伟大史学家司马迁著有《史记》一书。

5、《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专体通史。

6、道教:张角创立太平道;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7、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

8、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因此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得以传播。

9、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佛经运到洛阳,得到统治阶级的扶持,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同步练习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1.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始于(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2.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创作的史书被认为是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这里的“他”是(   )

A.董仲舒  B.司马迁

C.曹雪芹  D.司马光

3.2014年2月17日,新铸的“华佗钟”撞开了马年亳州药市。华佗现在已是亳州中药材产业、中药材文化的一个最著名的文化符号。下列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   )

①编著《伤寒杂病论》

②制成“麻沸散”

③提出“治未病”理论

④编制“五禽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如图是我国发行的纪念蔡伦的邮票,是《中国古代科学家》这套邮票中的一张。人们纪念蔡伦,是因为他(   )

A.造出了千里船

B.发明了造纸术

C.改进了造纸术

D.创编了五禽戏

5. 下列科技成就,对人类文明传播影响最深远的是(  )

A.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司马迁编写《史记》

C.华佗发明了“五禽戏”

D.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6.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张衡——创造“五禽戏”

C.华佗——制成“麻沸散”

D.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

7.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既在发明过程 中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对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8、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的共同点包括(  )

①都创立于东汉末年

②都以治病的方式进行传道

③对贫苦人民有吸引力

④都认为人们生来是受苦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58年考古学家、诗人郭沫若参观我国西汉一著名史 学家故 里时,留下这样的诗句:“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1)这首诗称赞的人物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鲁迅在评价这部书时,说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为何对这部书评价 这么高?

 

(3)司马迁有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对照司马迁的经历和 成就,你如何看待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出哪些人生道理?


1

参考答案



1-8:BBBCABAA

9.(1)司马迁;《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史家之绝唱”指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在所有史书中地位最高。正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谓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指《史记》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因为这部书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

(3)司马迁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的写出了《史记》,活得有价值,有意义;人活着就要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为人民多做贡献,即使死也要死得有价值。

●● END ●

怎么获取配套视频练习等资料?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免费领取方式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朗读试卷电子课本整套资料

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看到此文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