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微课视频|知识点|同步训练

更多微课点关注→ 绿色学习平台 2023-02-12

获取配套课件教案习题试卷请拉到文末


电子课本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微课视频





微课视频1:

更多视频,更多的精彩,同学们可以选择观看哦!

微课视频2:


知识点讲解





第16课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


  • 曹操

占据河南一带,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招揽人才。采取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生产,曹操势力逐渐壮大起来。

  • 袁绍

占据黄河以北,兵多粮足,实力强大。

  • 战争时间:200年。

  • 交战双方:曹操--袁绍。

  • 战争结果:袁绍失败。(以少胜多)

  • 战争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赤壁之战


  • 战争时间:208年。

  • 交战双方:曹操--孙刘联军。

  • 战争结果:曹操失败(以少胜多)。

  • 战争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国鼎立


  • 三国前:

曹操扫平关中统一北方。

刘备占领湖北、湖南和四川、云贵地区。

孙权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又抢夺了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

  •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魏: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

蜀: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吴: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在建业称帝,建立吴国。

  • 三国发展:

魏: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

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230年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蜀: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同步练习





16、《三国鼎立》同步练习

1、如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判断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顺序正确的是(   )

A.蜀、吴、魏

B.魏、蜀、吴

C.魏、吴、蜀

D.吴、魏、蜀

2、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的重要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巨鹿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3、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三顾茅庐

D.七擒孟获

4、发生在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战后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这场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5、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下列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描述不需要修改的是(   )

A.赤壁大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B.曹操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

C.刘备称帝,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D.孙权称王,定都洛阳

6、东汉末年,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其中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的(   )

A.曹操和袁绍

B.刘备和孙权

C.曹操和刘备

D.孙权和袁绍

7、《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长平之战

8、根据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哪个字母是表示促使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著名战场?


(2)结合上图将下列三国鼎立的示意图补充完整。


(3)从东汉统一政权到三国鼎立,你认为这是历史的倒退还是历史的进步?为什么?

参考答案



1-7BDBBAAC

8、(1)B

(2)魏、刘备、吴

(3)从东汉统一政权到三国鼎立,历史是在进步的,。因为从政治上看,东汉末年,由于中央政权的衰败,各地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割据局面,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三个政权,相对而言,这是一种进步;从经济上来看,由于军阀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三个相对稳定的政权可以集中时间和精力来发展经济,促进生产和社会的进步;从文化等方面来看,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并发展起来。因此,这一时期的历史是在进步。


●● END ●

怎么获取配套视频练习等资料?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免费领取方式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朗读试卷电子课本整套资料

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看到此文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