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解析3套(可下载打印)

更多微课点关注→ 绿色学习平台 2023-02-12

文末查看下载说明
文末查看下载说明
文末查看下载说明


八上历史期末检测题(RJ)一

(满分:6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计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中国的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以下各个方面的重大事件和主要领导人对应不正确的是(A)

A.近代史的开端——虎门销烟——林则徐

B.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奕

C.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康有为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孙中山

2.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B)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3.清政府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C)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4.(2014·四川成都)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深剧创痛,空前的民族危机,把中国人民惊醒了。”以下属于“中国人民惊醒了”的表述,错误的是(B)

A.台湾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起义

B.地主阶级开始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C.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

5.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民族危亡面前,中国多个政治团体、政党组织纷纷创办报刊杂志,宣传维新变法与革命思想。下列报刊杂志中,属于这些团体和政党机关报刊的是(A)

A.《时务报》、《民报》  B.《申报》、《民报》  C.《新青年》、《国闻报》  D.《新青年》、《申报》

6.史学家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成功论、失败论、不彻底论等。下列史实能够支持成功论的是(B)

A.1912年1月5日,孙中山为争取列强支持,宣布承认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B.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下诏退位

C.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7.“天安门”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向往的地方,它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其中发生在这里、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B)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洋务运动  D.西安事变

8.(2015·玉林)胡适回忆说:“民(国)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向国民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A)

A.国民革命        B.武昌起义  C.红军长征        D.西安事变

9.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在她成立的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A)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董必武

10.(2016·泰安)“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的历史功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C)

A.南昌起义  B.中共“一大”的召开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中共“七大”的召开

11.红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从上面歌词中可以推断出这首歌所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发生在(B)

A.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12.下列有关抗日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空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D.中国人民在没有外来援助的情况下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13.(2016·泰安)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D)

A.近代化的探索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14.(2016·泰安)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下列适合做这部小说书名的是(D)

A.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  B.我眼中的延安——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

C.中国社会转型的开端——鸦片战争  D.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

15.下列哪一社会现象,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A)

A.1905年,一位中国商人在北京东交民巷建造住宅

B.1913年的南京街头,一对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热烈握手

C.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厂生产和销售业绩良好

D.1919年6月,《申报》报道了上海工人罢工的情况

二、非选择题(共3题,计30分)

16.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纵观历史,我国悲惨的近代史是从海洋开始,而当今棘手问题亦是海洋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往事惊心泪欲潸,今朝斩浪济沧海】

(1)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用他们的坚船利炮不断地侵略中国,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及其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2分)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

 

(2)中国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创建于什么运动中?它在哪次战争遭到毁灭性的惨败?(2分)

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

 

(3)为什么近代中国“有海无防”、屡战屡败,而新中国海军却能保家卫国、遨游四海?(2分)

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民族忠魂风中立,不教胡马度阴山】

(4)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为国捐躯的一位海军将领。(2分)

邓世昌。

 

(5)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当前,周边各国不断在我国钓鱼岛、南海诸岛等海域挑起争端。面对严峻的海洋主权形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解决这些争端?(至少写出两点)(2分)

和平交流、加强对话商谈、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有理即可)。

 

 

17.(2016·娄底)探寻复兴之路,铸造新的辉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材料四: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1918年至1919年元旦,李大钊先后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改编自岳麓版历史教材八上

材料五:“中国革命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前,因为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运动结合起来,或者结合得不好,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的亏,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1935年起,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比较好的结合起来……”——毛泽东与周世钊的谈话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主要表现。(1分)

把西方先进的科技引入中国,兴办近代工业。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主张。与洋务运动相比,两者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有何不同?(2分)

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技术,戊戌变法主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的社会制度。

 

(3)材料三中的“两个主义”是指什么?为何当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了?(2分)

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18年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了什么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分)

宣传马克思主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本次会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思想路线。(1分)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6)根据上述所有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基本特点。(2分)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三: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四: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3分)

办学方针: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两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3分)

合作原因: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2分)

百团大战;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

 

(4)以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2分)

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八上历史期末检测题(RJ)二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2017·苏州)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C.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2.(2016·西宁)“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C)

A.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   B.鸦片战争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甲午战争期间

3.(2017·成都)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B)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4.(2016·泰安)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C)

      

A.虎门销烟   B.圆明园遗迹  C.侵略者坐上清朝皇帝的宝座  D.日军在旅顺的暴行5.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资产阶级孤军奋战,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最终失败,这从根本上说是因为(B)

A.中国人民觉悟程度太低   B.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

C.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破坏   D.中国自然经济残余的影响

6.(2017年·滨州)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船中继续讨论。”费正清所说的会议(A)

A.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C.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D.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7.(2017·呼和浩特)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上的这三幅浮雕反映的史实依次是(A)


A.南昌起义、五四运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B.五四运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南昌起义

C.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五四运动、南昌起义   D.南昌起义、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五四运动

8.(2016·菏泽)国民党要员郝柏村回忆到:“以武力营救蒋委员长的军事行动,幸赖蒋夫人大智、大仁、大勇的人格,使蒋委员长平安脱险,并停止了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十年内战。”他描述的事件是(B)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9.(2017·孝感)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如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C)


A.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B.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C.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0.(2014·镇江)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D)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2017·徐州)学习历史要求我们思考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以获得合理的历史解释。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C)

 

选项

A

南昌起义爆发

清王朝土崩瓦解

B

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

东北三省完全沦陷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中国民族工业处于崩溃边缘

A.A   B.B   C.C   D.D

12.(2016·潍坊)《申报》报道民国时期一场婚礼:“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C)

A.大众传媒的普及   B.男女实现了平等   

C.西方思想的影响   D.封建思想的根除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题号前括号中填写“T”,错误的填写“F”。)

(T)13.《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 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T)14.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F)15.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然后挥师北进,渡过金沙江,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6分,第18题10分,共20分。)

16.(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图一 鸦片战争穿鼻海战  图二 甲午战争黄海激战 图三 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材料二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其中任意一幅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2分)

图__一__(填写图片编号)——《__南京__条约》(或图二——《马关条约》;图三——《辛丑条约》)

(2)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你写出一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1分)

人物:邓世昌。事例: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或1894年),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全舰将士与日舰展开激战,最后壮烈牺牲。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1分)

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17.(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三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 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 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2分)

办学方针: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两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2分)

合作原因: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2分)

百团大战;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

18.(10分)(2016·资阳)李老师让同学们围绕“近代化探索”这一主题设计历史板报,请你参与完成。

栏目一:举步维艰


图一 江南制造总局   图二 汉阳铁厂 图三 京师同文馆   图四 北洋水师

(1)图一至图四反映了“近代化探索”的哪一历史事件?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指出反映了该历史事件的什么活动,并简述活动的理由。(4分)

事件:洋务运动;活动及理由(以下四项任意一项即可):图一: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洋务派为摆脱困境,强兵富国,以“自强”为口号,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推动了中国工业的近代化。图二:创办近代民用工业;洋务运动后期,为了解决军事工业资金和燃料等的不足,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推动中国工业的近代化。图三:创办新式学堂;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培养近代外交和翻译人才,推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图四:创办海军;为了增强海军军事力量,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推动中国海军的近代化。

 

栏目二:柳暗花明


(2)阅读图五及其材料,指出这一伟大人物认为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奋斗目标是否实现,为什么?(4分)

途径:广泛发动民众进行斗争;联合可以团结的国家和民族共同奋斗。没有实现。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仍然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直至孙中山逝世,“中国之自由平等”仍没有实现。

 

栏目三:旭日东升

 

陈独秀

1902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

1907年赴法国考察研究

蔡元培

1902年赴日本考察  1907年赴德国访问

1912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

胡适

1910年赴美国留学

李大钊

1913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鲁迅

1902年留学日本

(3)根据栏目三的材料,表格中人物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概括他们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2分)

原因:出国留学或考察,受西方文化影响;作用:他们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思想近代化。

 


●● END ●

怎样下载试卷文档打印?


按下面方法扫码回复

免费领取方式

识别二维码关注:绿色学习平台

关注后发送消息“八史上即可领取3套期末测试卷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可获取配套课件习题试卷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朗读试卷电子课本整套资料

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看到此文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