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的下一个千亿级「平台公司」在哪里?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创投李教头 Author 创投李教头


ToB领域是否有创投圈常说的“平台公司”的机会?

来源  /    创投李教头  (ID:coachlihua)

作者 /     创投李教头



“平台”在中国创投圈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曾几何时,消费互联网时代,大家讲的都是平台。从电商到外卖,从打车到理财,背后无一例外是以互联网洗刷人口红利的逻辑。
 
后来,当消费互联网靠资本浇筑的版图形成,投资人转战ToB市场,也带着惯性踌躇满志,热衷于平台模式的故事。
 
后来的后来,创投圈的从业者也大多了解了,很多故事成了事故,还有些故事还依然是故事。
 
从平台公司的起起落落看,我短短六年的投行历程似乎已然经历了平台模式的完整的一个周期。
 
——那么,ToB领域是否有创投圈常说的“平台公司”的机会?
 
按创投的惯性逻辑,都会看历史上有没有过成功的先例。
 
如果可以谈一个ToB领域(或者叫“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成功先例,应该只有贝壳。虽然这个公司市值从曾经冲高接近千亿美金回落到现在的170亿美金(2022年5月2日数据),但仍不能阻碍这个公司不二的标杆效应。
 
贝壳所做的是房产中介市场大家都知道。贝壳进入之前和贝壳进入之后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贝壳和链家的关系大家更知道。不知道的可能是他的秘密“绝杀式武器”是“楼盘字典”(或者称十四年前的“行业大数据”)

不知道的可能是左晖的链家十几年前的业绩是“六分之一的店面、三分之一的经纪人、获得了北京50%左右的目标市场份额”(北京50%是啥概念,以及在市场代表什么,请自行脑补)
 
所以,熟悉链家也熟悉贝壳的人会说,贝壳的成功几乎不能复制。因为它是用独门绝杀武器成了“King”——“King”的逻辑就是,“不和我合作,我就干死你”——于是上进的“将士”都追随了他,“分了田地”、“封了爵”。
 
另一个角度看,又做球员又做教练还做裁判,也确实奇葩。中国的ToB的环境里似乎没有这样的先例,也容不下下一个这样的存在。
 
那么如果贝壳不可能复制,下一个“平台公司”还有机会吗?

我给出的答案是“有的”。
 
我认为平台产生有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模式。贝壳模式对于被集合的产业玩家而言,是“被动模式”。但我也看到依然存在产业玩家拥抱“产业互联网平台”的“主动模式”的机会和空间。


我用这个四象限来细化一下这另一种可能性。 当一个行业虽然混乱,但日子好过、且没有类似当时链家的“楼盘字典”这样的“核武器”的时候,所有的玩家都在一种舒适的状态。这种情况不太可能产生平台。 当一个行业虽然日子难过,但因为各种原因(或是夕阳产业,或是公认即将被整合或政策性抛弃,如燃油车市场)也无“核武器”产生,那行业玩家虽然焦虑但除非转行,似乎除了“躺平”别无选择。 当一个行业日子虽然还没糟糕到那个份上,但已经有一家不但有了“核武器”,甚至已经通过核武器有了“霸王”的江湖地位,那怎么办,选择只能是“战”或“和”。面对 “核武器”所能产生的“不对称战争”效应,似乎依然没得选。 那么,有没有可能日子好过的时候还存在“核武器”和“霸王”呢?我认为不存在这种可能性。就好像“淘金时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竞争者。市场不满足率极高、获取成本极低,是“日子好过”的时期的典型特征。
这个市场、这个时期唯一的竞争就是“时间”。我们不会在抢金子的时候去造抢金子的机器,因为造机器的时间里,别人已经多抢了太多金子。这种条件下,大家的工作方式、可支配时间基本一致,也就无法形成寡头。直到竞争激烈,内卷形成。 最后一种可能,就是我提到的可能性所处的区间。行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甚至是一过性不是周期性的(如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这时候如果有一家在研究原子弹,甚至公认很大概率能研发成,如果你是行业玩家你会怎么做?
换我一定会拜倒在这个完全有可能成为“行业之King”的石榴裙下,以“寄宿”的方式求生——因为这才是有可能跟着这种“有帝王将相之命”的人杀出泥潭的唯一机会。 恰巧的是,这种情形之下的“潜在的行业之King”,大概率也不是希望自己为王的。道理很简单,内卷已经形成。
即便你是王,也逃脱不了作为玩家之一持续被卷的宿命——你会陷入友商自杀式的价格战中,你也会陷入二号玩家孤注一掷的人才掠夺策略带来的困境,你的核武器只是一个在下行的空间里自保的“独孤求败”剑法罢了。
这也是当时左晖未雨绸缪,转做链家的本质原因。
这类玩家,大概率会举起核武器,说,兄弟们,别在这红海一片里厮杀了,和我一起去,用这玩意去打下更大的天地。所谓专业领先,所谓赋能,所谓共同富裕,这故事大家听得很多了——是的,就是“平台”的故事。而我认为,唯独在这种情况下,有机会。 举个栗子。说说建筑行业。 建筑行业的重要的下游之一房地产行业的困境大家都知道,也都听说了这市场从黄金、白银时代,未经青铜,直接跌入黑铁。
这种断崖式的拐点之下,是中国GDP的拉伸乏力、金融红利出清殆尽以及政策的强监管。
建筑行业也迅速从拉伸GDP的不二之选的“好日子”的状态,跌落神坛,日子越来越难过。 建筑行业如何能摆脱这种困境?最近创投圈的最热的关键词就能给出答案。“装配式建筑”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用产品化、预制式来乐高的方式盖房子——这个概念在中国似乎比较前卫,但在西方已经实践了五十余年。
中国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和日韩、欧美的渗透率反差鲜明,给了内卷的中国建筑行业一个清晰的“路标”。
于是,近年间,装配式建筑越来越热,被创投双侧所深度关注。从“微信指数”(微信公众号、网页、微信文章、搜一搜等反映的热度)的变化可见一斑。今年的指数平均数和去年比,目测扩大了近百倍。

那么装配式一定可以救赎建筑行业吗?我的答案是不能。
在无差异的进行装配式商业竞赛的环境下,无异于“新瓶装老酒”——行业如果大多转到这个路径上,只能带来新的一轮“内卷”。
但装配式的价值毋庸置疑,成本、效率、质量、能耗,都可能因为“从项目到产品”的变化而大大改观。
但这时候,谁能拥有新的市场新的机会下的“核武器”,就至关重要。和链家到贝壳的故事如出一辙,这样的环境下,“数字化”永远是命门。
谁能跨越传统产业的桎梏,进入数字解码的时代,就能在“成本、效率、质量、能耗”每个主题上都做到极致,也就具备了进入“王宫”的门票。 不单是我,行业也都看清了这一点——我看到,这一年中,“数字化”和“装配式”几乎如影随形,有如孪生兄弟。所有装配式项目都会大谈数字化,似乎在彰显着自己可能有的核武器的能力(抑或是虚张声势,为自己壮胆) 不过,遗憾有二。 之一是大部分还是球员,屁股决定脑袋,并不想放弃这个角色,不但很难被其他球员接纳,也无法在教练和裁判的角色上走的长远。 之二是数字化的能力并非后天习得。如果数字化不是day1就在你的基因深处,我也不太相信可以真的能做成数字化的“核武器”。试想我们那么多实业巨头斥巨资拥抱了数智化的科技创新,但似乎目前仍无一成功。 反观之,因此我觉得,在行业玩家都意识到这个核武器即将产生的情况下,真正能因为自己的基因、积累和实践得以证明这个核武器的可能性的(或是小范围实验,或是局部战争胜利),会对这行业赛道有极强的吸引力,进而促成一个平台的形成。这就是我图示中列示的第二种可能:“求生-寄宿模式”。
除了建筑领域之外,我同样也觉得软件行业的平台持续有机会。这个行业因为本就是高科技含量的附属产业,比任何一个传统产业都“卷”。
又因为智力密集、“金字塔效应”明显,一定会有在复杂变化中的核武器产生。比如低代码、比如AI、比如PRA。
当然,我更相信这市场的核武器甚至可能不是单一的,往往需要更多的复合才更具“杀伤力”。
一旦拥有这种能力的玩家证明了自己的地位(目前仍未有任何一家证明),同时“心系天下”,给行业内的生态广泛赋能,就完全可能变成软件行业的“千亿级平台”。 巧的是,软件最初的架构,就是借鉴建筑的。
今天从抛弃曾经的“三层架构”产生的低代码市场等等,也和装配式建筑市场的概念异曲同工。 溯本逐源,探求本质。这期间尽管曾经那么多的不堪历史,那么多的希望落空,在每个市场风起云涌的变化中,我依然相信、期盼并捕捉着下一个千亿平台公司的到来。





加入我们

推荐阅读

新出海时代:中国创始人,征战全世界

红杉美国最新警告:严峻考验的时刻到来

华为杀入,投了一位华科教授

如何理解资本寒冬?投资人有话说

合思·易快报马春荃:一家成功的SaaS独角兽是如何炼成的?


点个「在看」,和我们一起聊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