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多歧路”,人生之路并不好走。面对人生的道路,我们时常不知如何选择。也许人类先贤的智慧能给我们一些启迪。那天,无意中翻看《哲学的故事》这本读过多次的书,仅仅开篇又再一次深深地震撼了我。
如果我们无法知晓每天所做所行的意义,我们也无法过好每个当下,行路难就会成为人生常态。有人说,活在当下,就是活在当下欲望的满足。然而,人不能只受欲望的驱使,无止尽地去实现个人意志,否则迟早会和魔鬼结盟。近日,有朋友想安慰一下彼此不安的良心,给我发来南北朝诗人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心中郁结之时,也许书籍是一种最好的慰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路难》,如何在行路难中获得普遍性的经验,也许就是一种哲学的故事。
值得感恩的是,有一群年轻的学生陪我一起阅读《哲学的故事》。以下是同学们的读书心得。在本章中,作者讲述了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以及他在哲学、科学等领域的伟大贡献。 第一部分 讲述了亚里士多德的出身以及青年时期的经历。他在柏拉图门下学习哲学时被柏拉图所看重,后来被马其顿国王挑选为其子亚历山大的导师,并教授给他哲学,日后为亚历山大的统治提供了支持。
亚里斯多德在教导亚历山大 尚·莱昂·杰罗姆·菲利斯(Jean Leon Gerome Ferris)绘
第二部分 讲述了他的事业。他建立了自己的学院:吕克昂,与柏拉图的阿卡德米学园相比,更专注于生物学和自然科学。他的资源非常雄厚,这些资源对他的科学研究和哲学探索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在有限的工具仪器的帮助下进行天文学研究和生物学探索,在工业上,虽然没有实验用的机器设备,但他日复一日的资料总结归纳出的数据还是为日后的科学进步打下了基础。亚里士多德著作颇丰。他创立了科学和哲学的术语体系,不像柏拉图一样喜欢用文采飞扬的文笔去写作,而是用专业、抽象的语句去表达。虽然他的书可能并非全都是自己所写,但其中的精神和思想一定是他自己的。这样一个具有严谨科学思维的头脑,是缺乏诗情画意的。我们不能指望亚里士多德能像戏剧哲学家柏拉图那样写出洋洋洒洒、文采飞扬的篇章。亚里士多德给我们的不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一般哲学在这些作品里难免被神话和传神的形象取代(或说是模糊了),他留给我们的是专业的、抽象的、荟萃的科学;如果我们读他的作品是为了娱乐消遣,那么我们一定会要求退款。相比柏拉图着意强调的遣词造句,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科学和哲学的术语体系;我们今天谈论科学几乎无法不用到他创造的语言;它们就像深埋在我们语言地层里的化石:机能、中庸、准则(亚里士多德指的是三段论式的大前提)、范畴、能力、现实性、动机、目的、原理、形式——这些表达哲学思想必不可少的词汇就是在他的头脑中最先形成的。或许,从优美对话到精准科学式论说的飞跃正是哲学发展的必经步骤;而科学作为哲学的基础和后盾,在严格的程序和表达原则生成之前是无法生长壮大的。 第三部分 介绍了逻辑学的创立。亚里士多德最为出众的一点是凭借自己的敏锐思考开创了逻辑学这门学科。这门新科学在苏格拉底、柏拉图时期已经初露端倪。他是从不断地为某样东西下定义的过程中得到启发的。他认为,合格的定义包含两部分,首先他将被定义之物划归至某一群体,这个物体就具备这个群体所具备的一般特征;同时他在相似但不同的物体之中,所独具的特征和差异性也得到了彰显。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进行过一场关于“共相”的争论,也是“唯实论者”和“唯名论者”的一场争论。他留给哲学最具特色和创意的作品是三段论学说。他指出,当一个个体具有一个群体所属的大多数品质时,认定“他具有这个群体所特有的其他品质”的假定就很可能为真。
举个例子,人是理性的动物,而苏格拉底是人,那么,苏格拉底是理性的动物。具有数学头脑的读者可能会马上发现,这与“跟同一事物相等的两个事物彼此相等”同属一类,即如果A=B且C=A,那么C=B。如上述公式所示,结论是将两个前提中的相同部分A去掉而得到的;我们的三段论结论则是把前两个命题中的相同部分“人”去掉,然后将剩余的两部分加在一起而获得的。 第四部分 介绍了科学学派。在亚里士多德之前,科学尚处在萌芽状态,随着他的出现,科学也诞生了。他涵盖、整合了物理和道德两方面,将此前积累的成果汇集成完整宏大的科学体系,通过对先人的批判阐述了自己的思想。但他在天文学领域却并未取得很大进展,他甚至认为地球上的人类文明正进行着周而复始的循环。在生物学领域,他虽然看到了生命在逐步走向复杂和强大,但却没有得到进化论般的观点,尽管他关于生物科学的许多观点都存在错误,他仍旧在其他许多方面促进了生物学的极大进步,比如胚胎学的创立。 第五部分 介绍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思想。他认为,上帝不创造世界,但他推动世界的运动,是世间一切活动的内在总动力,是生命的根源,上帝是具有自我意识的精神。或者,上帝是亚里士多德本人的翻版。我们的哲学家如此热爱深思冥想以至赋予了它神的意念。他的上帝是宁静的亚里士多德型的,毫不浪漫,逃离尘世的喧嚣,躲进象牙塔里去了;他的世界远离了柏拉图的哲学之王,远离了有血有肉直面严峻现实的耶和华,也远离了温文尔雅、牵肠挂肚的基督教父亲般的上帝。 第六部分 介绍了他的心理学思想。首先是他对意志自由和灵魂不灭的理解。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不可能仅凭意志就成为与现在的我们不同的人;但我们如果能够选择现在正在塑造我们的环境,我们可以在将来成为我们想要成为的样子,这个意义上我们是自由的。但他没有想到其实这些塑造我们自身的看似自由的选择,其实正是由我们先前的性格决定的。在灵魂的理解上,他认为灵魂是任何有机体的全部至关重要的本质,对人来说是一种理性和思考的力量。但他认为灵魂中理性力量一部分是被动的,一部分是不灭的、不会消逝的。关于心理学,他认为,艺术创新发源于造型的冲动和感情表达的渴望,美的形式从本质上是对现实的模仿,是对自然的映射;艺术应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形式上,特别是形式的统一上。艺术的目的并不是呈现事物外在的样貌,而是表达其内在的意义。 第七部分 是对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思想的介绍。他认为,生命的目标是为了寻求幸福,幸福的本质来自于内心产生的愉悦,当我们追求或捕获真理时会感受到幸福。除了某些生理上的先决条件之外,幸福主要条件是理性的生命,是专属于人的荣誉和力量。而中庸之道便是通往幸福的道路。中庸之道意味着恰当、合适,用最有效的方式取得最理想的结果。但中庸之道也并非实现幸福的全部秘密,还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物质财富,以及最高尚的外界帮助——友谊。我们还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物质财富:贫穷使人吝啬或贪婪,而财富能使人免于在意和贪念,这正是贵族式闲暇的魅力源泉所在。对实现幸福而言,最高尚的外界帮助莫过于友谊。确实,友谊对幸福之人比对不幸福之人更重要,因为幸福感因得到分享而加倍。它比公正更重要:因为“当人与人之间是朋友关系,那么正义不再必要;然而当人与人之间关系平等、公正,友谊仍是一种恩惠”。“朋友是寄居在两个身体里的同一个灵魂。”然而友谊意味着较少而不是很多的朋友,“朋友过多之人其实没有朋友”;“要与很多人做朋友、建立完美的友谊是不可能的”。 第八部分 介绍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思想。包括:法律不应轻率的改变而应该强化遵守;反对柏拉图的理想国思想,认为对个人品质、隐私和自由的重视应超过对社会效率和权力的追求;社会的罪恶不是源于财产的私有,而是源于人性的罪恶;国家应该监督管理婚姻、生育、教育。只有社会管理才能给予人美德;通过语言,人逐渐形成社会,经由社会,智慧得到了增长,继而形成了秩序,秩序最终构建成文明;等等。亚里士多德认为,最佳政体为贵族制,但不是世袭贵族制。立宪政府可能是能够实现的最优秀的城邦形式,而这个城邦能够维持下去的需要一种强势群体的支持,这种群体拥有自由、财富、文化和高贵的出身以及绝对数量的优势,或许最好的选择就是中产阶级。亚里士多德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国家所追求的目标应该由公众来决定,但实现它的途径只能由专家来决定和执行;选择的权利应该是以民主的方式广泛散布,但政府职务只能严格地由具备条件并且经过筛选的人担当。Munich: Bavarian State Library 弗里德里希·冯·盖特纳 摄最后,作者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进行了评论。虽然他身上感受不到改革激情,欠缺无畏创新、无尽幻想和无限宽容的品质,但是他冷静和批判式思维却能带给我们更多收获。他创立的哲学新派以及其中蕴含的主旨是人类智慧永恒的结晶。虽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受到了很多批评,但是仍然不能否认他造就了一个人类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极富影响力的思想体系。他之后的每个时代都从他那里汲取知识的养料,站在他的高度上继续寻求真理。“不以物喜”是亚里士多德的人生信条,因而我们也不能将其或其哲学视为一种特例。在他的身上,我们感受不到柏拉图的那种改革激情,那种对人类愤激的爱却使得这位伟大的理想主义者谴责他的同胞的复杂感情;他似乎更欠缺其老师的无畏创新、无尽幻想和无限宽容的品质。然而,较之柏拉图哲学,亚里士多德的冷静和批判式思维却能带给我们更多的益处和收获。晚年的亚里士多德因为所支持的马其顿政权的覆灭,被要求接受审判团和群众的审讯。与苏格拉底不同,他选择逃离雅典城,称自己不愿意看到雅典第二次犯下对哲学的严重罪行。这不意味着丝毫的怯懦,一个在雅典受到谴责的人永远有选择逃亡的权利。但离开几个月后,他便罹患重病,选择服毒自杀。逐渐地,希腊的光辉在冉冉升起的罗马面前渐渐暗淡,几近熄灭。之后,长达千年的黑暗笼罩了欧洲,全世界都在等待哲学的复兴。本章读书报告由吴怡萱同学撰写,经过简化与修改,分享给公众号的读者共读,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并不吝指正。引文出自 [美] 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蒋剑峰、张程程译,新星出版社,2013年版。文章头图及插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