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韩启德院士:衰老到底是什么?我们如何面对?

诗评万象 2022-05-20

敬请关注

本文作者


韩启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衰老是一种必然,而且是一道生命长坡。除去各种原因引起早逝的人,一般人都会经历衰老。


到底什么是衰老?

 

对于衰老,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是:“衰老是体内各种分子和细胞损伤随时间逐步积累的过程”。


著名医学人文作家葛文德表示:“衰老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功能丧失”。

 

美国的托马斯·杰佛逊在71岁时写信给78岁的老约翰·亚当斯的信中写得很形象:“我们的机器已经运转了七八十年了,可以预料到它将会损坏,这里一个轮轴,那里一个轮子的,现在一个齿轮,下次一个弹簧,都将会出现故障,虽然我们能暂时将其修理好,但终究都是会停止运转的。”


►衰老既是独立的状态,又与疾病相互依存

 

形象地说,衰老与疾病是两个轨道上跑的车,但又随时可能发生变轨、并轨。


一方面,衰老是疾病的温床,会形成、也会加速某些疾病;另一方面,疾病又可能助推衰老的进程和程度。


但无论有没有疾病,到了一定年龄,身体毫无例外地都将处于持续的衰老过程中,衰老积累到一定程度,通常会滑入“无疾而终”的境地,当然,不排除疾病在其中充当了“扳机子”,触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医学术语是由多器官衰弱演化为多器官衰竭。

 

在衰老与死亡之间,有一个时期叫深度衰老,医学上称之为生命末期,也就是安宁疗护的阶段,过去叫“临终关怀”,2016年4月政协双周会提议改为“安宁疗护”。安宁疗护非常重要,关涉每一个人生命落幕的质量。

 

►衰老是一个过程,全身各处相继发生,人与人之间只是发生早晚,与顺序有所不同

 

1. 衰老时最普遍与突出的表现是全身血管变窄,器官供血不足,由此带来各个器官的功能降低乃至衰弱,其中心脑血管严重的粥样硬化病变则导致心肌梗塞与脑卒中。

 

2. 衰老时免疫功能普遍下降,抗感染能力低下,少量病原微生物侵入就容易导致严重感染,表现在多个器官,尤其是肺部。

 

3. 衰老时多种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肌肉萎缩无力,骨质疏松,容易跌跤和骨折。

 

4. 衰老时脑细胞数量和相互间连接减少,记忆力下降,严重时导致痴呆等精神障碍,失智、失忆会相继发生。

 

5. 衰老时基因复制、转录、翻译出错机会增加,错误叠加累积,加上免疫力下降导致的纠错能力减弱,癌症发病几率会大大增加等。

 

所有这些,不仅表现为各种生理功能的下降,而且常常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可以说衰老为疾病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衰老不仅增加疾病的发生,而且使疾病的性质和病理过程发生显著的改变

 

同样的病,老年人的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和转归会与非老年人有很大差别,例如老年人即使严重感染时也可能不太发烧,白细胞数升高不明显;例如对手术打击和药物副作用的耐受性明显降低等。

 

所以对老年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也应与一般成人有所区别。

 

►衰老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多器官功能相继丢失,老年人往往有多种疾病同时存在

 

所以给老年病人看病就必须更加注重系统分析,分清主次,解决主要矛盾。如果按一个一个病分科诊治,眉毛胡子一把抓,必然顾此失彼,甚至相互冲突,带来严重后果。

 

我们现在看到很多老年人一天服7-8种乃至十几种药物,这是按分科诊治带来的结果,每科医生都只顾及某一系统、某一器官的病患,缺乏统筹。

 

凡是药物都是有毒副作用的,这些毒副作用还具有叠加效应,即使毒副作用不明显,各种药效之间也可能相互冲突。因此,多种药物同时服用常常会对身体有害。


所以,老年医学专家已达成共识,那就是老年人每天同时服用的药物不应超过5种。

 

►既然衰老时会有多器官功能丢失,其中多数无法恢复正常,我们必须学会与其“和平共处”

 

例如有研究表明,随着男性年龄的增长,前列腺中存在癌症病灶的可能性逐渐增高,在其他死因解剖的尸体中,70岁以上者前列腺癌病灶的检出率高达82%。在女性尸体解剖中发现老年人子宫颈癌、乳腺癌等病灶的存在也占据相当高的比例。

 

对于这样一些癌症病灶,在老年人身体中与其他病变相比,实在不算是什么大的问题,完全可以“和平共处”。反过来,如果我们不断对这样的病灶采取过度“围剿”治疗,有时反而会对身体和精神带来巨大的损害。

 

衰老时全身各器官功能的不断丢失,必将带来疾病,不是这里病,就是那里病;最后,不是这个重病,就是那个重病,导致我们的死亡。


其实造成我们死亡的不是具体哪个病,真正的死因是衰老,是由于我们已经损耗殆尽,注定崩溃。只是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于人为地一定要找出一个病来作为死因,而否定“死于年老”和“老死”而已。

 

我们该如何延缓衰老?


对于衰老,我们也不是完全不可作为,我们可以防止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导致的早衰,甚至一定程度上延缓衰老的过程。例如吸烟、酗酒、胡吃海喝、久坐不动等肯定会加快衰老,如果我们改变这些不良习惯,就能相对延缓衰老。

 

我们也可以积极探索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这一方面,各种介绍已经很多了,只讲一点个人的体会。


20年前,我的腰椎已经出现退行性病变,此后进行性发展,8年前出现严重症状,尽管经保守治疗症状减轻,但腰痛已成为生活常态;


自己认为“吃铁都能行”的消化吸收能力明显下降,身体越来越瘦,胳膊腿越来越细;


一直引以为豪的视力由1.5逐渐降到了0.7,并有了白内障;


体检总结报告中列有二十多处异常,包括影像学4-5个可疑阴影(其中前列腺癌高度怀疑)、多项肿瘤标记物指标升高和免疫细胞功能异常。


衰老进程的明显加快,促使我从三年前开始健身训练,每周2-3次,我高兴地看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迅速的改善,肌肉发达了,整个人挺立起来了,各方面功能得到改善,朋友们夸奖我“不见老”,我自己也觉得好像衰老的脚步慢下来了。


让我们衰老着,并快活着!


上面讲的都是生理层面的衰老问题,但我想,衰老的精神含义也需要深入探究,精神与生理是密切关联的。

 

面对同样的衰老情况,面对生理功能一项一项地丢失,面对伴随衰老而来的越来越多慢性疾病的困扰,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态度。


有人泰然接受,冷静应对,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生命的激越;也有人整天处于对身体与疾病的恐慌之中,以及对生活境遇起伏的失意、失序、失落情绪中。

 

不同的态度取决于对人生、生命和死亡的理解以及相应的精神状态;也由此影响到晚年生活的质量,乃至衰老的进程。

 

衰老伴随着一系列生理功能的丢失和疾病的痛苦。但是从精神层面而言,人生走过童年、少年、青年和中年各个阶段,见过世面,经过历练,心智与思想更加成熟,更能理解人生与生活的真谛,如果修炼得好,能够做到心静似水,荣辱不惊,超然于生活中的各种失意与失落,对世事洞若观火,对境遇甘之若饴,这样的境界是一般年轻人无法抵达的。

 

在这一方面,中国文化传统中有非常独到的洞察与表述。


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那首诗最生动地阐述了这个道理,诗的上半部分表述衰老的身体状态:“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但到了诗的下半部分,则流露出他真正的精神世界:“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是啊,夕阳晚照,红霞满天,只此青绿,往事历历,故人惜惜,放下所有,迎接新生,这是何等美好的情景!

 

亲爱的老年朋友们,

让我们衰老着并快活着!



本文发布于2022年3月29日健康报、科普中国,为韩启德在2022第四届北京大学清明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精彩推荐:

清明:梨花风起,一盏心灯祭故人

寒食丨一个被淡忘的中国传统节日

清明读诗:史上最著名的10首悼亡诗

50首最经典的清明诗词

宋词里,话清明

今日寒食:10首经典寒食诗词,满满都是思念

我们的教育应该教,而没有教的两件事

丰子恺:那时候的清明

唐诗三百首微电影合集(221—230集),收藏慢慢看

唐诗三百首微电影合集(211—220集),收藏慢慢看

首血泪斑斑的七言律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