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史记》中30句名言和注解,句句经典

诗评万象 2024-01-10

敬请关注


1.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释:天下吵吵嚷嚷,都是为私利而来;天下拥挤奔忙,都是为私利而往。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释:桃树和李树不招引人,但人们会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自然而然地走出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3.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释:把鸟打尽了,打完了,那良弓就没有用处了;兔子已死,那狗也没用了,不如烹了吃掉;攻陷了敌国,将臣也就没用了,可以杀掉了。指一个人失去了利用价值,就可能会落得很惨的下场。


4.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释:因权势利益而结合的朋友.一旦权尽利绝,交情就会疏远。


5.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释:众口一词,能把金石熔化;多次诽谤,能把人才毁灭。


6.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释:原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待涨价卖出以获取厚利。后用来表示自己的志趣、见地与他人不同。


7.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释:意指家财富有的人常自珍爱,不自蹈险地。


8.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释:应当采取果断行动时没有果断采取,贻误了时机,反而会遭受到祸乱。


9.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释:一千张羊皮也不如一张狐狸皮;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


10.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


释:相马者往往因为马瘦而看错马的材质,相人者往往因为人穷而忽略人的才能。


11.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释:能做的人未必能说,能说的人未必能做。


1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释: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13.前虑不定,后有大患。


释:做事之前考虑不成熟,到后来就可能发生大灾祸。


14.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释:谋求小节的人不能成就荣耀的名声,以小耻为耻的人不能建立大的功业。


15.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释:家庭贫穷就想到应有贤良的妻子,国家混乱就想到要有贤能的宰相。


16.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释:运筹谋划于帷帐之中,而能决定胜利于千里以外。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释: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1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释:那些称王侯拜将相的人,天生就是好命、贵种吗?


19.富而不骄,贵而不舒。


释:很富有但不趾高气扬,富贵了也不和自己以前的亲朋好友疏远怠慢。


20.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释:善于用兵打仗的将领,不用自己的短处去攻击敌人的长处,而是以自己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


21.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释: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22.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释:得到一百斤黄金,不如得到季布一句表示允诺的话。形容季布信守诺言的可贵。


23.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释:生死关头,才能看出友情的忠贞与否;在贫富变化的时候,才能看出友情的深浅;在得势与失势的变化中,才能考验出友情的真假。


24.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释:男人愿意为赏识自己的人献身,女人愿意为欣赏自己的人精心妆扮。


25.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


释:骏马徘徊不进,不如劣马稳步向前。比喻做大事的人,不要受细小的事情所羁绊,做事情要果断。


26.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释: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27.物有必至,事有固然。


释:事物发展有它必然的归宿,人情世态有它本来的面貌。


28.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释:依靠美德的一定兴旺发达,凭借暴力的必将灭亡。


29.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释:意指将领在军队中指挥作战,君主的命令可以不接受。


3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释:鸟将要死去的时候,它的鸣叫声是悲哀的;而人将要去世之时,他的话语是善意的。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精彩推荐:

今日立冬:倏忽冬已至,故人来不来?

老祖宗留下的100句经典谚语,看完豁然开朗

季羡林: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

最美立冬诗词赏读

首血泪斑斑的七言律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