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立夏 | 春去夏犹清,问声安好,五月流年

诗评万象 2024-01-10

敬请关注



南风起,绿侵衣袂,

惜别暮春,浅夏清和

身着薄衫,步伐也变得轻盈

就这样缓缓走着

走过季节轮回,走过欢聚别离

梅子青时,岁月成酒

赏一树新丁香,听一曲旧时光

静美浅夏,问声安好,五月流年


2023年立夏是5月6日2点18分34秒,农历三月十七,星期六。

 立夏节气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时至立夏,万物繁茂。
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因此又称"春尽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夏时节,中国只有南岭以南地区呈现"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景象;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有春天的气息。
立夏这天,许多地方有吃"立夏饭"、吃蛋、秤人和尝三新等习俗。进入立夏时节,人们的新陈代谢加快,心脑血液供给不足,常使人烦躁不安,倦怠懒散。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补充营养物质,采取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  

 立夏三侯
立夏第一候,蝼蝈鸣,唤醒初夏的宁静。蝼蝈,小虫,生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谓之土狗是也。一名蝼蛄,一名石鼠,一名螜,各地方言之不同也。《夏小正》:三月螜则鸣是也,且有五能,不能成一技:“飞不能过屋;缘不能穷木;泅不能渡谷;穴不能覆身;走不能先人。”荀子在《劝学》中说:“腾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来教育人们学艺要精,也就是常说的“专注”,大凡有成就者,都绝非三心二意之人。从古至今,大国工匠无不始于静心、成于专注。滴水可以穿石,就在于它瞄准一个方向,驰而不息;铁杵能够磨成针,“功夫深”的背后更是一种恒心在支撑。专注的精神,是笃志钻研,是凝神深耕,是沉潜用心,这是处世之法,更是为人之道。古语有言,“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作为党员干部,不论在何种岗位,从事何种职业,就要成就这种“专注”精神,应对各种挑战。
立夏第二候,蚯蚓出,翻松泥土助农收。蚯蚓即地龙也(自谓与龙比,恨不头角生),民间称“曲蟺”。《历解》曰:阴而屈者,乘阳而伸见也。蚯蚓是地地道道的阴物,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当阳气极盛的时候,开始活动,也就出来“呼吸”,松动土壤,是自然的、廉价的、绿色的“翻土机”。初夏阶段,万物都非常秀美,天气温热但是不炎热。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大好季节,农谚曰“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这进一步说明了“只有不误农时,勤劳耕耘,才能有收获”。辛勤耕耘稻麦香,懒惰无为害终身;撸起袖子加油,创造美好幸福生活。不论是在乡村振兴一线、田间地头,还在工厂生产车间,讲台、讲堂、办公室…只有一份耕耘,才能有一份收获。立夏之季,情宜开怀。莫等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加油干,务必求真求实,务必奋进争先。党员干部就是要带头勤奋、勤劳、勤勉,不要有丝毫地懒惰、懈怠、怠慢、散逸、疏懒、懒散、慵懒。
立夏第三候,王瓜生,争相出土日攀长。《图经》云:王瓜处处有之,生平野、田宅及墙垣,叶似栝楼、乌药,圆无丫缺,有毛如刺,蔓生,五月开黄花,花下结子如弹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细而多糁,又名土瓜、落鸦瓜、老鸦瓜,亦曰菟瓜、萆挈。立夏第三候时,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出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就像以“雷厉风行”实现来“自强不息”。即使是恶劣环境,也要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成就一个强大的自己。若想强大自己,必须坚持,不放弃努力,并警惕于时,纵然有危险,也无可责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立德立业,忠信立德,言行立诚,以商立业。几言,知其终,则可居于义。故居上者,不可狂妄,居于下者,不必忧虑。”在历史上,儒家代表人物曾参提倡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养气平和”的政治观,“反省慎思”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在不同层面映射出“自强不息”的光芒,只努力地攀登生长,吸取营养,方可结出“瓜果”。党员干部也只有通过刻苦学习、艰苦历练,方能成长为有用之才。
 立夏习俗

迎夏仪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
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江浙一带,人们因大好的春光明媚过去了,未免有惜春的伤感,故备酒食为欢,好像送人远去,名为饯春。崔骃在赋里说:“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吴藕汀《立夏》诗也说:“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立夏日,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

尝新活动


在后世,立夏还有尝新等节日活动。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在常熟,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之说,九荤为鲫、咸蛋、螺鰤、熄(即放在微火上煨熟;一种烹调方法,用多种香料加工而成为熄鸡)鸡、腌鲜、卤虾、樱桃肉;十三素包括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笋、蚕豆、矛针、豌豆、黄瓜、莴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在南通,则吃煮鸡、鸭蛋。

要吃鸡蛋

“立夏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节吃蛋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立夏日一般在农历的四月,“四月鸡蛋贱如菜”,人们把鸡蛋放入吃剩的“七家茶”中煮烧就成了“茶叶蛋”。后来人们又改进煮烧方法,在“七家茶”中添入茴香、肉卤、桂皮、姜末,从此,茶叶蛋不再是立夏的节候食品,而成为我国传统小吃之一。

斗蛋游戏

那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
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

立夏称人

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从小数打到大数),不能外打里。
民间相传诸葛亮与孟获和刘阿斗的故事有关。据说孟获被诸葛亮收服,归顺蜀国之后,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诸葛亮临终嘱托孟获每年要来看望蜀主一次。诸葛亮嘱吒之日,正好是这年立夏,孟获当即去拜阿斗。从此以后,每年夏日,孟获都依诺来蜀拜望。过了数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掳走阿斗。而孟获不忘丞相嘱托,每年立夏带兵去洛阳看望斗,每次去则都要秤阿斗的重量,以验证阿斗是否被晋武帝亏待。他扬言如果亏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晋。晋武帝为了迁就孟获,就在每年立夏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饭给阿斗吃。阿斗见豌豆糯米饭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
孟获进城秤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几斤。阿斗虽然没有什么本领,但有孟获立夏秤人之举,晋武帝也不敢欺侮他,日子也过得清静安乐,福寿双全。这一传说,虽与史实有异,但百姓希望的即是“清静安乐,福寿双全”的太平世界。立夏秤人会对阿斗带来福气,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饮食习俗

嵊州

“拄”意支撑。苏轼《试院煎茶》有“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之句。立夏是夏季的开始,嵊州人在立夏日吃蛋拄心,吃笋拄腿,吃豌豆拄眼,秤人拄身,其目的是出于祈求身、心、腿等重要部位健康无恙,防止生病,顺利度过炎夏的愿望。旧时,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后演变改为倭豆肉煮糯米饭,菜有苋菜黄鱼羹,称吃“立夏饭”。用红茶或胡桃壳煮蛋,称“立夏蛋”,相互馈送。用彩线编织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小孩以拄立夏蛋作戏,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

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尚有以五色丝线为孩子系手绳,称“立夏绳”。

宁波

是日,宁波习俗要吃“脚骨笋”,用乌笋烧煮,每根三四寸长,不剖开,吃时要拣两根相同粗细的笋一口吃下,说吃了能“脚骨健”(身体康健)。再是吃软菜(君踏菜),说吃后夏天不会生痱子,皮肤会像软菜一样光滑[4]。

长沙

湖南长沙人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民谚云“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音为“坨”),一脚跨过河”,意喻力大无比,身轻如燕;

上海

上海郊县农民立夏日用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

上海立夏日风俗习惯中,由于此时蛋类食品正是旺季,所以立夏日总要吃蛋,孩子们的脖子上总要挂上一个用红色网套套着的蛋。上海也有“节交立夏记分明,吃罢摊菜试宝称。”的习俗,立夏之日要吃芋头和金花菜合成的煎饼,中午时无论男女老幼都要称一下体重

通山

湖北省通山县民间把立夏作为一个重要节日,通山人立夏吃泡(草莓)、虾、竹笋,谓之“吃泡亮眼、吃虾大力气、吃竹笋壮脚骨”;

福建

闽南地区立夏吃虾面,即购买海虾掺入面条中煮食,海虾熟后变红,为吉祥之色,而虾与夏谐音,以此为对夏季之祝愿。

福建闽东地区立夏以吃“光饼”(面粉加少许食盐烘制而成)为主。闽东周宁、福安等地将光饼入水浸泡后制成菜肴,而蕉城、福鼎等地则将光饼剖成两半,将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夹而食之。周宁县纯池镇一些乡村吃“立夏糊”,主要有两类,一是米糊,一是地瓜粉糊。大锅熬糊汤,汤中内容极其丰富,有肉、小笋、野菜、鸡鸭下水、豆腐,等等,邻里互邀喝糊汤。

这与浙东农村立夏吃“七家粥”风俗有点相似。“七家粥”与“七家茶”也算是立夏尝新的另一种形式,七家粥是汇集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红糖,煮成一大锅粥,由大家来分食。七家茶则是各家带了白己新烘焙好的茶叶,混合后烹煮或泡成一大壶茶,再由大家欢聚一堂共饮。这些粥或茶并不见得是多么可口的食物,但这些仪式,却可以说是过去农村社会中重要的联谊活动。

浙东

浙东农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风俗,就是务农人家左领右舍互相赠送豆、米,和以黄糖,煮成一锅粥,叫“七家粥”,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

安徽

立夏日还有忌坐门槛之说。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县志》中记载:“立夏日,取笋苋为羹,相戒毋坐门坎,毋昼寝,谓愁夏多倦病也。”说是这天坐门槛,夏天里会疲倦多病。

浙南

立夏时节,在浙南各地,每户人家还要购红花、新茶,备~年之用,有诗云:“立夏晴和四月天,与郎商酌岁支钱;红花盐菜俱难缓,更买新茶过一年。”因为那时新谷才种,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如不储备柴米,到缺时则求购价昂。同时,蚕蛾破茧而出,抽出新丝,茶叶如不采藏,过此就变为老叶。红花为妇女染衣之用,产于四月,也必须及时购买。[1]

江南

江南地区有立夏尝“三新”的俗谚。“三新”即樱桃、青梅、鲥鱼。“三新”也有指“竹笋、樱桃、梅子”,“樱桃、青梅、麦仁”,“竹笋、樱桃、蚕豆”的。总之,在立夏时节,可吃上时令新鲜的食物。


 立夏读诗

且将樱笋饯春归


立夏,四月节。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古时人们于今日备酒食为欢,好像送人远去,名为饯春。


吴藕汀《立夏》诗说:“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



少年游 立夏

(清·孙云凤)


著柳烟浓,送春雨细,犹觉峭寒生。

帘影参差,绿阴长昼,枝上杜鹃声。


去年今日阑干外,日暖午风轻。

红摘樱桃,青拈梅子,何处寄离情。


立 夏 见 三 新



樱桃的红丨此时正樱桃红熟,圆实的红肉,引得文人王国维也想学莺雏“飞来衔得樱桃去”。

梅子的青丨少女李清照写道:“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回想起青涩时期,总会想到那些不曾开口的话语。

新麦的翠丨晋南有“尝新麦”的习俗:取青麦穗煮熟,去芒谷、磨成条,成为“捻转”。意味着一岁五谷新味之始。



梅子黄时雨 立夏前一日

(清·孙云鹤)


单衣趁暖春将去。又满目吹风絮。

涨绿池塘闲院宇。

润侵屏幛,云生庭户。却似山深处。


碧芜千里天涯路。小立阑干漫凝伫。

佳节篷窗樽酒度。

几重烟水,半川云树。一霎黄梅雨。


春 去 夏 犹 清


在诗人的眼里,初夏细腻之极。杨万里在《小池》写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池树阴,几支荷叶,一只蜻蜓停靠荷尖,万物之生趣,精致而又和谐。


天仙子 立夏

(清·陈世祥)


酒恶更嗔花气袅。起把落花和露扫。

黄鹂一个上枝头,来报道。

添烦恼。今日五更春去了。


倦眼舒将烟渺渺。是处溪山今绿绕。

却拈短棹问桃源,非故道。

人间杳。繁阴如雨无啼鸟。


春 去 夏 犹 清


最爱陆游那句:“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立夏这天开始,天气变暖,雷雨渐多,万物生长便更加肆意。街边的老槐树开始渐渐茂密,早早为人们留出一方阴凉的小天地。



玉蝴蝶 立夏

(清·庄盘珠)


唤起眉间幽恨,一帘芳草。

满地斜阳。燕子衔泥重到,绿遍池塘。

乍离魂、残花恋树,

还顾影、弱絮萦窗。

怪东君,将春归去,忒也匆忙。


堪伤。

韶光九十,蜂粘屐影,蝶趁衣香。

谁把浓烟暗雨,尽付空江。

算前宵、春和梦断,

到今日、愁比春长。

漫销凝,一年一度,恼乱人肠。


夏 日 幽 赏



苏堤看新绿丨堤上青柳成绦,碧波湖风,绿侵衣袂;

三生石谈月丨携三两知己,悠坐于三生石畔,或赏月谈心、或谈禅说偈;

山晚听轻雷断雨丨于深山古刹冒雨漫步,伴着轻雷洗耳,觉然间,晚钟声过,兀坐人闲。



隔帘听

立夏日雨

(清·邹祗谟)


何事欺花赚柳,恨煞春难住。

几层烟雾空濛处。

恰盼到黄昏,潇潇神雨。

才做暖,又轻寒,梦中九十还重数。

黄蜂紫蝶,浪向荼蘼舞。

春归百计寻春补。

织尽冰丝,断肠千缕。

浑无语。道春这回真去。



宜 食 桑 椹 酒


古方《云笈七签》中曾记载:“四月(农历)望后,宜食桑椹酒,亦可选膏……每服一小杯,酒服。大治百种风疾。驱风又养血的桑葚酒,立夏后喝非常好。



浪淘沙 立夏前送妹

(清·蒋氏(元葵女))


剩得几多春。

十二时辰。满庭飞絮糁花茵。

添阵潺潺帘外雨,深院黄昏。


独坐掩重门。

愁倒芳樽,便无离别也销魂。

明日那堪南浦去,又送行人。


青 梅 酒


一颗颗灵动的青梅,是时候拿来泡上一壶陪伴夏日时光的青梅酒。心心念念的夏天,终于开始啦!



蝶恋花

立夏前一日

(清·劳纺)


剪剪东风侵绣户。

吹绿苔痕,还又吹轻絮。

蝴蝶翩跹飞不去。十分春色将如许。


燕子呢喃花外语。

商略芳春,明日归何处。

檐底蛛丝千万缕。玲珑欲罥斜阳住。



立夏仙食:松花团子


每年春尽时,是采松花的时候。松花粉是神仙的食物。做成松花团子和松花饼,食后那股齿颊间的清香,久久难忘。



念奴娇

立夏日同友人集王丹麓斋中

(清·曹尔堪)


满天飞絮,正夏初临也,晴和时节。

嘶断玉骢斜照里,乱扑银鞍如雪。

竹粉新含,蜂黄渐褪,巧剪雏莺舌。

先裁白苧,楝花开后微热。


且放小艇随流,言寻胜侣,酒茗香清绝,

鹅炙鱼羹供一饱,蔬笋不妨频摘。

剑吼龙堆,轻翻鹿苑,往事闲中说。

留春春去,似人容易离别。


静美浅夏


浅夏,需要用一种宁静的心情去欣赏,借一段时光,品一杯新茶,看花开,听风吟,用一份淡然,写一纸馨香。



满江红

立夏步冰持送春原韵

(清末民国初·潘榕)


鴂后蝉前,早又过、清和时节。

春去也、蝶犹寻梦,鹃犹啼血。

玉树歌残檀板搁,金铃索断花幡撤。

负年年、一片惜芳情,痴憨绝。


庭院静,炉香歇。

家山远,天涯客。

把吟哦借此,销磨岁月。

诗好只留供鬼唱,韵奇偏要教侬叠。

遣闲愁、字句细商量,同磋切。


流年安好


轻嗅着,淡淡的香,问声安好,五月流年。


挥手作别春天的杏花春雨

招手迎接夏天的枝繁叶茂


夏天,好久不见

春天,后会有期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精彩推荐:

古人书信里20个绝美的开头语,让表达更诗意

八大名山对联,细细品味,意蕴无穷

40个会说不会写的汉字,看到第一个就服了!

十大名言的后半句,是否出乎你的意料?

暮春时节,在这些作家的笔下挽住春天的尾巴

中国的五行,相互提携,相生相克,读懂领悟人生

有一种尴尬,叫做我认识你,却叫不出你的名字——史上最难认的39个姓氏

网络流行的30个生僻字,你知道它们的读音和本义吗?

苏轼最洒脱的十首词,却隐含了他坎坷的一生

《廊桥遗梦》经典摘录:生活结为茧壳,爱情仍在心底!

“四书五经”的开篇第一句,分别都告诉我们什么?

13个小众且惊艳的冷门成语

取名大全《诗经》:这些名人名字,尽显大家风范!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中的“弱水”是什么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