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电影业洗钱的那些套路

难得君 难得书院 2018-06-22

文丨难得君


华语电影最灿烂的分支当属香港电影。50年代以后,香港逐步取代上海成为亚洲金融与贸易中心,经济的发展刺激了文化需求的增长,弹丸之地的香港电影也开始进入快车道。


50年代中期国际发行公司与邵氏父子改组,分别成为电影懋业公司和邵氏(兄弟)公司。两家资本雄厚,富有野心的公司在电影业锐意创新,主动迎合市场的需求,一是推动国语片,二是建立完善的发行网来开拓海外市场。1957年邵逸夫掌舵邵氏,以精美高质量电影横扫香港市场,获取了巨额财富。


在60-70年代,香港电影的年产量就已经达到惊人的100多部。70年代初,李小龙和嘉禾电影的崛起,将香港电影和“功夫”传遍了全世界,创造了一个不灭的神话。


到80-90年代,香港电影进入黄金时代,巨量的资金涌入电影市场,一大批影业公司诸如新艺城、德宝、永盛、嘉禾等诞生,同时一批新导演崭露头角:吴宇森、徐克、林岭东、高志森等,他们制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商业电影。而涌入电影的巨量资本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黑帮资金的进入。


香港黑帮最风光的年代是在70年代中期之前,《五亿探长雷洛传》其实就是讲的那段历史,当时香港警察就是最大的黑社会组织,到了74年港英政府成立廉政公署,缉捕四大总华探长,香港吏治才为之一清。曾志伟的父亲曾启荣就是级别比较高的队长,被通缉后逃到了台湾。


当然,黑帮介入电影,从上海滩就开始了,一是早期的电影本身就赚钱,再加上很多明星本就出身江湖,混迹社会也脱不开黑帮的庇护,但是大规模的介入,还是在香港电影时代。


大清洗之后的香港大小黑社会,手里都握着大把的黑钱,来路都有问题,进入法制时代,只有洗白了才能放心的使用。台湾学者影业的老大蔡松林曾回忆这段历史:


“当时我们一年需要200多部片子,在香港最多曾试过有100多亿台币的资金在运作拍戏,那是全盛的时候,也是最风光的时候。” 


蔡松林(右一)、王晶、刘德华


100多亿新台币,相当于四亿美元,而现在台湾一年的电影票房加起来只有80亿新台币,放在80年代末恐怕还要低得多,扣掉分成以后比例更低。这么大把的钱砸进来是为什么?


一是香港是自由港,税收低,只要洗钱手法略为高明点,政府也睁只眼闭只眼。二是电影是个非常好的洗钱工具,制作周期短,几天就可以搞定一部电影,“七日鲜”指的就是7天杀青一部电影,而且拍摄期间各种搭建、破坏、租赁设备,很好做假账。三是虚报天价明星片酬。此时,电影已不再是靠投资拍摄、然后从票房来赚钱的盈利模式,而是变成了洗钱的工具。票房的成败根本不重要,投资亏损也不重要,甚至投资方需要的就是合法的亏损,亏的越多越好!


所以,港澳台乃至整个东南亚的黑金都愿意来投资香港电影,从而制造了一大批合法富豪。


也有一些资金注册一家公司,几天时间拍部电影,每天的剧本和分镜都是导演和编剧在现场临时赶工写。用枪逼着明星出几个镜头,迅速就有买家接手。这个时代,拍电影赚钱和票房没有关系!


刘德华、成龙、李连杰等明星都有过被迫参演黑帮电影的经历,梁家辉在接受内地媒体采访时说,早期的香港,电影公司就是黑社会,你不拍,也得拍,不脱,也得脱。在台湾黑社会入侵娱乐圈期间,梁家辉更是说道,一年拍了十三部电影,同期轧三到四部,而更要命的是,差不多有三年时间没有见过自己的孩子。


1992年,梁家辉在太太江嘉年的陪同下,前往越南拍法国影片《情人》。一天凌晨,他们的房门被两个壮汉破门而入,用枪指着梁家辉,逼他去菲律宾拍戏,然后把江嘉年囚禁了起来。江嘉年说服了监视的人带她去见背后的头目,并很镇定的对他说:《情人》是一部备受中外关注的片子,拍的好他的名气会大大提升。你让他先拍完,再拍你们的,对你们票房肯定是有益无害……”经过艰难谈判,对方最终答应放人。


90年代中期,台湾打击黑金的渗透,美国好莱坞大片时代到来而重新崛起,同时港片盗版猖獗,香港电影开始走向衰落,也导致香港电影洗钱功能直线下降。


总结一下香港电影惯用的洗钱套路:


1.虚增成本


这是香港电影最常用的招数。内地学习的很好,先利用媒体吹嘘“世纪最豪华”的制作团队,耗资多少亿,媲美好莱坞。等观众看完电影才发现,全TM“五毛钱”的特效,也就海报的P图最花钱。这些所谓的大资金进入了外包公司手里,变成了清白合法的收入。


香港黑社会电影时期,很多明星号称千万片酬,实际交了税,到手也就几十万。当年,周星驰移民加拿大被拒绝,原因就是他为永盛影业拍摄了大量影片,而永盛是新义安的老大向华强兄弟控制,加拿大方面认为只要是给永盛拍戏就有洗钱嫌疑,所以拒绝了他的移民申请。


《赌神》里的龙五,就是向华强客串


向华强、向华胜的父亲向前是国民党少将,抗战时期被派到香港,并以义安公司作掩护,创立了帮会组织新义安。向氏兄弟子承父业, 是香港最大的帮派组织新义安的龙头老大。其实永盛在香港影业里面算很讲规矩的公司,所以也出了很多经典电影。


2.买断销售


电影就是产品,把指定区域的上映权卖出去,收到的钱就是合法收入。香港很多大佬在台湾、东南亚国家注册一些空壳公司,然后将黑钱注入公司,买断香港电影的销售,钱进入香港这个金融中心,就变成了销售方(发行方)的合法收入。而注册地的空壳公司利用当地的监管漏洞,虚增票房,黑钱又变成了票房收入,也成了合法收益,钱就洗白了。


现在国内,这个玩法叫做“保底发行”。所以大家明白了为什么总有XX小时破XX亿的神话不断诞生,也有隔10分钟就排一场电影的笑话,这都是为了满足票房数据的需要。



3.电影产品金融化


被查的快鹿公司,搞庞氏骗局的时候,也把电影做成了P2P骗局中的产品。先是非法集资,再高价买电影,做假票房。而电影的卖出方也是其投资控制,对卖出方而言,收到资金,算合法收益。买方手里众多小客户的理财资金就变成了卖方的合法所得。


更高级的玩法,是利用股市圈钱。其实道理和香港当年的玩法一样,天价片酬引入明星拍片(实际支付多少谁也不知道),大资金制作,高价卖出电影,虚增票房,制造市场利好,哄抬股价,推高公司估值或者股东高位出货兑现。 


香港电影,一部电影洗钱,制作方、发行方、影院、明星、买断方要严密配合,才能把钱洗得干干净净。所以往往明星实际上没有拿到虚高的片酬也只能保守秘密,因为谁也得罪不起背后的黑帮势力。因此,很多时候明星也会高调的花销,以轧平虚增的收入。世界各地的赌场往往是明星最喜欢去的地方,输了钱,谁还能找赌场查账不成?于是,好赌就成了一种圈里的共同爱好!

公众号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侵权必究

法律顾问:四川英冠律师事务所 巫江律师

热文推荐(点击即阅)

所有说“输了高考,不代表输了人生“的都是毒鸡汤!

制度设计与执行不能屡屡突破人性底线

19岁少年问“中国向何处去?”,被判10年!

用大数据驳斥最反智的谎言:学历不重要

她才是中国真正的女神,国家精神造就者!

被美女上司狂虐,副科长展开疯狂报复

现役少将看望老战友,被拆迁队打伤,军委震动...

这位正国级领导卸任后的肺腑之言,尺度惊人

北京,每天有100万人假装在谈项目

读《南渡北归》,心在滴血

泰国进口万能膏,皮炎湿疹癣病,一抹见效!

征服金庸《舌尖》大厨打造,没吃过它就不算过端午

穿上这双拖鞋,感觉踩在云朵一样爽,不臭脚!

她终身未嫁,却画出了古典女子最动人的爱情传奇

终于等到BBC《蓝色星球2》的百科图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