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想学观鸟看进来(续)

橘树 南橘北树
2024-09-09

      前几天发过一期《想学观鸟看进来》,今天再补充一些。

      这两三个月,我这个公号的关注人数增加了很多,大概原因一是7月23日有一次在CC讲坛的演讲《观鸟,上一条远航的贼船》;二是中秋节因为花田鸡猝死我连着发了 《 花田鸡:殒命于中秋节》等两篇;三是前几天接连讲《 你观鸟到底为了什么?!》和 《观鸟就是为了“加新”,不是么?》……

     其实这只是个个人小号,开宗明义:“下乡老知青/职业媒体人/业余观鸟者的经历与心得”,并不是专门讲观鸟的。只不过一写观鸟就涨粉,这些年的日常也是观鸟为主,而下乡的日子太久远了,当编辑的经历一般也没法写给别人看。过去每发一篇文章,就是转朋友圈,还看看是什么内容,有选择地在几个鸟类观察的读者群和观鸟大年队转发,现在关注的人多了不少,有点忐忑——期望值太高可能招架不了。

     看得出来,只要是观鸟方法/装备/攻略类的发布,浏览量就大增,说明观鸟新人进来的不少,有这个需求。我很想提醒一下, 中国的观鸟圈很大(仅北京一个沙河鸟讯分享群就470人),那么,首先,希望入门新人一定去找自己所在地的观鸟组织,积极参加当地观鸟活动。全国现在的观鸟协会、开展观鸟活动的自然教育机构已经很多了,中国观鸟组织联合行动平台=朱雀会的公众号每半个月就有一次各地观鸟组织的活动集合发布,建议关注。比如最近的 观鸟组织在行动2022.9.16-9.30,从这个链接进去,再往前翻,国内大部分活跃的观鸟组织你都能找到。各地鸟会应该是鸟友的集合地,甚至像个大家庭,找一个观鸟爱好者的家,感觉一定很好。

2018年1月的朱雀会4年总结会,各地观鸟组织负责人聚会杭州

会后的杭州观鸟加新短尾鸦雀不亦乐乎

     观鸟新人要试试自己与鸟的“缘分”,老是扫兴、沮丧伴随,就算了,换个玩法。一旦决定发展这项爱好,获得基本方法与必要的图鉴和装备后,一定要增加自己独立观鸟的时间占比,不能老跟在老师后面观鸟,那你永远不算入门。但绝不能偏废,还是要参加集体或几个人搭伴的观鸟活动,以便经常和其他鸟友交流,互相借力,共同提高。在增加与图鉴的“对话”同时,少不了鸟友间的对话,切磋。曾经有过统计,鸟友们最认可的观鸟收获之一是“交到朋友”,而且在所有因观鸟而得到的好处中,排名第一。

2004年6月第一届董寨色会上,广州、上海、北京、湖南等地的鸟友相谈甚欢

     鸟类观察这个公众号也是应该关注的,这份民间公益期刊已经办了20年,如果你“订阅”这份期刊(其实你只出邮费,刊物赠送),还可以加入读者微信群(每个群上限500人,目前有3个读者群,是我所在所有鸟友群中最活跃的,虽然经常话题跑得天涯海角了,但是乐呵),与不同地方的鸟友交流,过招儿,获取广泛的信息。最近的【新刊推介】从“沦陷”中飞起,沪上鸟翔,是今年第四期,上海专辑,已经陆续寄到读者手中。

2010年往前的《中国鸟类观察》各期封面(部分)

2017年上线的“鸟类观察”公众号封面集锦

今年第一期是新人专辑(现在订阅今年全年期刊也许还行)

    除了关注朱雀会和鸟类观察两个公众号,还有一个重要建议,是把你的观鸟记录发到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养成观鸟就发记录的好习惯——不怕只认出一种两种,慢慢来。

     我一直认为,寻找和辨识鸟种,加上去数据库发记录(使自己的观鸟记录系统化),才算是真正的观鸟。随便看看,有一搭没一搭,那不叫观鸟,也就是户外休闲。好比狗熊掰棒子,前面看,后面丢,美其名曰“常看常新”,给自己一个台阶下而已。而认真发记录,就要对自己的观察判断负责任,对数据库负责任,你这个观鸟才靠谱。而提交记录成为习惯,观鸟就成了自己生活不可轻视的一部分,作为一种重要经历被记录下来,并且汇入全国各地的记录中,成为大数据的一部分,可以翻看和检索,可以对比和分析,时隔多少年都不会丢,这个分量,比放在自己的小本子、文件夹中,重太多了。

     前两天我发海南鹦哥岭的文章《道银三日,“崩溃”之旅》,还能去记录中心截屏当年(2011)的观鸟记录。最早的记录可以找到2002年的,已经是20年前,今天看着都非常珍贵,对自己,对鸟类,都是的。

      就说眼皮底下,因为上记录中心发记录,你等于加入了一个更大的有形无形的团队,不定什么机会就来了,比如可以参加每年的团队观鸟大年活动,与认识和不认识的鸟友一起“疯狂”刷鸟,或者你的自留地记录进入全国前20,于是被《中国鸟类观察》约稿,继而有资格受邀参加某地的观鸟节……

记录中心首页截屏

     怎么用小程序发记录,我写过《婆婆妈妈:怎么用记录中心小程序(续)》,《婆婆妈妈:怎么用记录中心小程序》,而用电脑上记录中心网页版也很重要——http://www.birdreport.cn/ 可以有很多的查询,对自己的观鸟数据做一个自动的归纳统计,非常方便。

     还有一个不算过分的重要建议是,出门观鸟回来,尽量做笔记,不要只顾翻看照片。从笔记开始,到写成文章,这事情就是越写越会写,越不写越写不出来。别的不说,写作是思维整理的重要过程,缺失这一训练, 我不敢说有什么坏处,但肯定失去了一个好途径——通过写作,整理见闻素材,同时也整理自己的思想,善莫大焉。

     观鸟是一个富矿,每次出去都能有不同的见闻,值得好好记下来。不太会写的时候就记一个流水账,慢慢进步,逐渐可以突出重点,进而再有点主题思想……一旦能有针对性地,不是自说自话而是面对特定的人群构思行文,有条理地写出来,就是不错的文章了。

《中国鸟类观察》今年第一期新人专辑版面截图

     现在都可以创建自媒体,写了东西不会有不能发表的遗憾,公众号也好,美篇也好,都行。写日记只给自己看或者小范围给亲朋看也很好。总之一定要记下来,写出来,日积月累,只会受益不会后悔。

     今天摘几条【观鸟笔记】、【珍鸟收藏】和【自留地日记】等系列的链接,有很久以前写的,也有最近的笔记,不同风格,希望有所启发:

【回顾】鸟趣——公园一得

【自留地日记】又跟雕鸮确认过眼神了!!!

【自留地日记】果然春天了!

秋行晋西北(四):宁武真不错

秋行晋西北(三):“刷保”与“标红”

【珍鸟收藏】短翅鸫,你“性羞怯”?

【珍鸟收藏】黑啄木,“菜”掉了

【珍鸟收藏】彩鹬——你去哪儿了?

【观鸟笔记】吉林行

【观鸟笔记】猫与鸟及其他

【观鸟笔记】秧鸡s——北京客人

【观鸟笔记】零新种的开心之旅

【观鸟笔记】11年前阿拉善左旗观鸟记录

【观鸟笔记】西域山鹛小记一笔

【鸟事琐谈】从“专业化”想到的……

    看别人写,不如自己上手也写,这就对了。


相关链接:

想学观鸟看进来

观鸟就是为了“加新”,不是么?

你观鸟到底为了什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橘北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