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是犹太难民纪念馆最长情的志愿者,优秀!

纵相新闻 纵相新闻 2020-02-11

编者按:


他或许从未站在聚光灯下,但他有自己的光与热。 甘于平凡,不甘于平庸,在平凡的岗位,有着不凡的坚持。


他或许没有彪炳的成绩,但他的闪光点也能成为他人的榜样,或许是坚持不懈的汗水,或许是与人为善的古道热肠,又或只是单纯的正能量。


他,就是我们要寻找的“优秀的普通人”!


爱国情,奋斗者。东方网·纵相新闻每周一推出《优秀的普通人》专栏。记录那些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默默付出的普通人。


让我们遇见一个最好的他。


稿 | 记者 程靖


上海市虹口区提篮桥一带,坐落着一栋栋灰红砖相间的欧式老房子,这里曾是二战期间两万多名犹太难民在上海的临时居所。而其中那栋尖顶红砖的三层小楼,就是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纪念馆的主楼是当年的“摩西会堂”,当时的犹太难民常常在这里举行聚会和宗教仪式,而今天,摩西会堂旧址对外开放,游客们通常在此会合,会堂成了走进纪念馆的第一站,也成了回顾那段历史的起点。

 

11月的一个下午,当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来到位于北外滩长阳路62号的纪念馆时,志愿者付思佳刚刚送走一波来自巴西的游客。这一天是他的值班日,他回到摩西会堂里,看到堂内的几排长椅子上已经坐着来着十几位中外游客,付思佳和他们搭着话,等待着整点到来。


付思佳在纪念馆内给游客讲解(图/纵相新闻)

 

每一拨游客到来时,付思佳会根据中外游客的比例来决定用汉语还是英语讲解。讲解通常从摩西会堂的历史开始,然后带着游客进入展厅。讲解从上午9:30开始,每个整点进行一次,一直到下午闭馆。


在游客络绎不绝的日子里,志愿者常常要重复五六次讲解。但付思佳乐在其中,犹太人贫民区“隔都”的地理位置、人口数量,难民们与上海人交往的故事,他都能滔滔不绝,一一道来。付思佳是这里资格最“老”的志愿者,今年已经是他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工作的第9个年头。


他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与纪念馆的结缘纯属巧合——2010年时恰逢上海举办世博会,当时“志愿者”还是个绝对时髦的概念,得知犹太难民纪念馆有志愿者需求,付思佳也想体验一把。他想到,世博会期间,可能会有大量外国游客来沪,自己英语好,可以利用语言优势来服务大家,和老外聊多了,还能提高口语水平。


澳大利亚女士父亲的旧居 图为采访对象提供

 

纪念馆的参观者中,除去对历史、宗教感兴趣的人士,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当年来到上海的犹太难民和他们的后人。


付思佳向记者回忆起了一件事。2015年的小年夜,临近过年,游客已不是很多,馆内也只有付思佳在值班。快下班时,一位40来岁的外国女士匆匆地跑到纪念馆来,“我看到她非常焦急,就想随便找她聊聊天。”原来,这位女士是来寻找她父亲当年的住址的。

 

“我一听就兴奋了,那天正好也没人了,我就突发奇想地说,’我陪你去找你父亲的住址吧’。”那位女士不会说中文,但手中攥着一张写着中文地址的纸片,就在不远处的唐山路附近。

 

付思佳带着外国女士往东长治路方向走。走到一片破旧的红砖小楼附近,远远地就就看到墙上写着大大的“拆”字,付思佳说,当时他就觉得那位女士心里可能凉了半截。找到了父亲旧居的门牌后,那位女士兴奋地两眼放光,尽管付思佳告诉她,这里的建筑要拆了,但她依然开心地和父亲的旧居合了影。

 

两人准备离开的时候,老房子的门开了,住在里面的是一个外来务工者。付思佳请求带女士进屋拍照,得到允许后,两人走进了这件狭小如楼梯间般的屋子,女士在屋子里四处看,“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十岁一样,眼睛里一直有泪光。付思佳回忆起那个场景,还是很感慨。

 

“我没法完全体会到她当时的心情,但对她来说,父亲的故事一定是成长过程中耳濡目染的。以前她对中国可能有一个模糊的印象,但亲身来到了上海,一下子就非常地清晰了,就对这里有了亲切感。”付思佳说,那件事情让他非常感动。

 

纪念馆的工作不只是给观众提供讲解服务,另一项重要的任务则是收集史料。


在成为志愿者之前,尽管付思佳很喜欢历史,但他对上海犹太难民的历史几乎一无所知。他告诉记者,在纪念馆,他第一次看到大量的史料和真实的犹太人群体,才知道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曾有过如此厚重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推行排犹、灭犹政策,大批欧洲犹太人被迫背井离乡,寻求栖身之地。


当时上海是世界上唯一不需要入境签证和财产担保的都市,因此,上海成了大批犹太人的“避难所”,在1938-1939年形成了难民潮。他们多数聚居在长阳路、舟山路、东长治路、唐山路、霍山路、高阳路、平凉路等一带的里弄街坊。

 

犹太难民在上海暂居,形成了“小维也纳”(图/纵相新闻)

 

二战期间,上海先后接纳了3万多名来自德国及德占区的犹太难民,其中数千人经上海去了第三国。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仍约有2.5万名犹太难民留在了上海。


在提篮桥一带的“隔都”区里,犹太人经商、办报、结婚、兴办学校,将香火延续下来,也积累了战后去国的资本。二战结束后,绝大多数犹太人都离开了,如今70多年过去,只有他们的旧居、旧物件和口口相传的故事还见证着那段历史。

 

付思佳说,他来到纪念馆9年多的时间里,随着收集到的材料越来越多,展览的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昔日上海犹太人及其后代来到上海,寻访故居和先辈的足迹。

 

付思佳对东方网·纵相新闻表示,“很多犹太人游客来到这里,并不是真的要听我们说,他们自己有很多故事要分享,就想找人倾诉一下。

 

付思佳觉得,在纪念馆听到的故事常常和书本上记载的史观不同,为他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纪念馆曾接待过一位德裔老先生,老先生的的家族曾经非常庞大,一战时曾为德皇效力,对德国有很高的荣誉感——他自己和家族的身份认同中,“德国人”的身份是第一位的,而犹太只是他们的血统。

 

老先生告诉他,他的家人曾以为,1930年代死灰复燃的反犹主义浪潮,可能就像历史上其他时候的浪潮一样,过一阵子就会淡化。但他的父亲做了一个冒险的决定——带着他们一家三口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中国上海。


二战时期,中国向奥地利犹太人签发了数以千计的签证(图/纵相新闻)

 

在上海生活了数年后,二战结束,德国战败。老人一家回到德国寻找当时的亲人,但所有的亲戚都杳无音讯,或许,只有自己一家人活了下来。

 

谈起这个故事,付思佳很是唏嘘,“我们过去看到的只是一些文字记载,但当时老百姓心里是怎么想的,都是通过一个个这样的小故事才知道,或是亲口诉说、或是别人收集到的,通过整理之后逐渐恢复了大的拼图的一部分,这很震撼我。


纪念馆内的名单墙(图/纵相新闻)

 

从摩西会堂穿过,面向展厅右手边的院墙上刻着的曾住在上海犹太难民们的名字。付思佳说,平时他会特别留意那些来到名单墙上仔细寻找名字的人,“他们一定有很多故事,难道有故事我们不去发掘吗?

 

就在11月,纪念馆来了一位巴西游客,也是在下班前匆匆赶来,经过一番急切的搜索,在名单墙上找到了他家人的名字。付思佳说,为了了解这位先生犹太裔祖辈的故事,在外开会的纪念馆馆长也专程回来对他进行了采访。

 

“相比于一段段书本上的文字,亲口说出来的故事更有感染力。付思佳说,“对我们来说,墙上的只是一个个名字,但对于当时的亲历者来说,这是他们家族演变的重要见证……作为一个上海人,我感到非常自豪。

 

付思佳把上海比作“大熔炉”,“现在我们看到的上海非常现代化,但在过去的困苦时光里,资源比较匮乏、社会环境处处限制,这群犹太人来到上海势必会挤占一部分社会资源,但他们的子孙亲口告诉我,他们的父辈在上海这座陌生的城市完全没有受到过歧视,上海人与他们和平相处。付思佳觉得,这是中国人崇尚和平与包容的体现。


纪念馆的老式建筑与虹口区的高楼大厦(图/纵相新闻)

 

付思佳觉得,比起其他国家的犹太人历史纪念馆,上海的纪念馆成立较晚,本身就没有了先发的优势,因此史料收集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他告诉记者,过去还常常有上海犹太难民的后裔找来探访纪念馆,但现在越来越少了,仍在世的亲历者家属也年事渐高。付思佳觉得,战争已经结束70多年了,“如果现在不再去做好这个工作,没有人再会记得这段历史了。

 

付思佳喜欢听故事,而在纪念馆不仅能听到许多故事,自己也能做一个讲述者,“现在我把纪念馆当成家,把家里发生的故事呈现给五湖四海的人。

 

付思佳在给游客讲解犹太难民历史(图/纵相新闻)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从2007年纪念馆开始招募志愿者以来,前前后后有4、500名志愿者在此服务,很多志愿者因为升学、工作变动等原因,做几年时间就走,志愿者间的流动性非常大。但付思佳是坚持最久的一位,像他这样的只有两三位。

 

现在的付思佳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而对他来说,纪念馆的工作也已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每周来一次、一个月三四次,并不会太占用我的时间。能在协调工作、家庭和生活之余还能参与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家里人也鼓励我坚持下来。

 

记者离开时,付思佳也接待完了一批游客,转身去帮助一位来应聘志愿者的女孩进行登记。就在这座小小的纪念馆里,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也有人一直坚守。付思佳也告诉记者:“如果条件允许,我想一直做下去。

 


谁是优秀的普通人?


我们为何要找“优秀的普通人”?


按照人群的正态分布,普通人才是一个社会中的“绝对主力”。普通人优秀不优秀,可能是观察社会文不文明,衡量人民幸不幸福的重要指标。


优秀的普通人,他不为大众所知,但知道他的人,都喜欢他,甚至以他为“身边的榜样”,“追赶的小目标”,“最想成为的那个人”。


70年来,新中国就是靠着千千万万“优秀的普通人”,才走到了今天的新时代。


谁是优秀的普通人?


他可以是奋斗一线的人民警察,也可以是退居幕后的退休教师,他可以是为国家鞠躬尽瘁的科学家,也可以是为家庭默默付出的家庭主妇。


只要符合“爱国、自信、靠谱、平实、努力”,你就是我们寻找的“优秀的普通人”。


如果你有这样的人选,或者你就是这样的人,欢迎将简单的人物介绍,以及联系方式,发送至:


zongxiangnews@qq.com


说不定,下一个东方网·纵相新闻报道的优秀普通人就是——你。


来源:东方网·纵相新闻
编辑:贾天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