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个税“补税、退税”的操作指南
注:文中蓝字为超链接部分,点击可看原文件
史上首次个人所得税汇算开始啦!最近,#个人所得税# #退税# #个人所得税多退少补指南# 等个税相关话题多次冲上新浪微博热搜,金穗源也收到很多穗友相关的咨询。文章“关于个税汇缴“退税、补税、无需申报”成因的分析”中,从需要办税的2种情形和不需要办税的情形三方面解释了个税“退税、补税”的成因。我们梳理了穗友们最关注的几个问题,希望能为大家答疑解惑。
1
怎样退税、补税?
重要提醒:如果您在2019年度有专项附加扣除没有填报,请在汇算时填报享受个税红利哦!
小贴士
1.申报完成后,如果发现申报有误,您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自行完成更正申报与作废申报。办理路径:登录个人所得税APP,点击最下方【办税】—【更正申报与作废申报】。
2.申报完成后,这样退税、补税:
① 退税 ② 补税
(点击可查看大图)
2
综合所得中的“年收入”,包括全年一次性奖金吗?
依据《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规定:①如果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选择单独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则不包括在“年收入”中;②如果选择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并入综合所得一起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则包括在“年收入”中。
重要提醒:“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税方式的选择,也会影响汇算结果。有的网友表示,选择将奖金“全部并入综合所得计税”后,退了税,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这样计算需要补缴许多税。小编提醒:各位纳税人,可以把两种方式都试一下,选择税负低的方式。仔细比对!仔细比对!仔细比对!
年终奖计税方式:
在2021年12月31日前,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税方式有两种选择:①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②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3
我要不要进行个税年度汇算?
小贴士
1.这些情形不需要办理年度汇算:
情形1.纳税人年度汇算需补税但年度综合所得收入不超过12万元的。情形2.纳税人年度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情形3.纳税人已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一致或者不申请年度汇算退税的。2.办理年度汇算不一定会产生退税、补税。具体可以参照以下3种情形判断:情形1:已预缴税额>年度应纳税额,会产生退税。情形2:已预缴税额<年度应纳税额,则需要补税。但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则不需要补税。情形3:已预缴税额=年度应纳税额,则是不退不补。
4
个税年度汇算在哪里办?
小贴士
个人所得税汇算渠道主要有以下三种:
1.网络申报:可通过下载“个人所得税”APP及登录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站进行申报(手机APP及网页端申报,提供预填服务)。2.委托申报:纳税人可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或个人完成年度汇算。3.办税服务厅申报:前往收入来源地的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进行申报,可通过12366查询主管税务机关。5
如何计算收入额?
小贴士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①工资薪金所得: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为工资、薪金所得。②劳务报酬所得:个人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包括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为劳务报酬所得。③稿酬所得: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等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为稿酬所得。④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6
不如实申报会有什么后果?
小贴士 1.依据《关于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涉及有关政策问题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94号),居民个人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存在明显错误,经税务机关通知,居民个人拒不更正或者不说明情况的,税务机关可暂停纳税人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居民个人按规定更正相关信息或者说明情况后,经税务机关确认,居民个人可继续享受专项附加扣除,以前月份未享受扣除的,可按规定追补扣除。
2.依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第二十九条规定,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责令其改正;情形严重的,应当纳入有关信用信息系统,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涉及违反税收征管法等法律法规的,税务机关依法进行处理:(一)报送虚假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二)重复享受专项附加扣除;(三)超范围或标准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四)拒不提供留存备查资料;(五)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热点文章推荐
转发文章的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实原作者姓名,还望谅解;同时,公众号插图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创人。如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通过本平台联系小编,我们将竭力尊重原创。
扫描下图二维码,关注“金穗源商学院”帮您走在成功的路上!更多精彩内容即将推出,敬请期待!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