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东 | 救赎的原点,生命的启点
艺术家 魏惠东
魏惠东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浙江省版画家协会副秘书长
浙江师范大学兼职硕导
宁波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
个人官网
weihuidong.arthub.cn
超越与救赎
——魏惠东艺术观念的蜕变
文/匡景鹏
魏惠东的作品中常常会出现骷髅、孤山、荒野和扭曲的人体等形象,并且他有意将这些形象置于泼甩线或用刮刀画的线形后面,从而突出这些凌乱的线条。这些形象不是以写实的手法,而是以表现主义的手法将一些形象荒诞地并置于同一画面中。
比如说在《挽歌—矛盾存在》中就将光秃秃的孤山与飘荡地骷髅放在一起;《生命遗韵Ⅲ》好像是一处充满死亡气息的恐怖荒野,一只秃鹫从天空掠过,意欲打破这死沉沉的静寂,却更增加了一份恐怖的气氛;《生命存在Ⅰ》中红色的骷髅架子也使画面充满了鬼魅的气氛。
艺术家好像以视觉的方式呈现了自己曾经做过的一场噩梦,观者在观看这些作品时也如同进入到了他的梦境之中。
《生命遗韵Ⅲ》 100×140cm 油画 2007
《生命存在Ⅰ》 120X200cm 油画 2008
麦克·巴尔(Mieke Bal)说:梦是一部由一种独特美学构成的小说:主体为进入他的观念所进行的变形,尤其是将自己放入由自我(Ego)塑造的关于欲望和恐惧的寓言中这一过程。
这一观点也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证实了莱昂纳多所说:“所有画家都在绘制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即艺术家会将自己的观念、人生经历和自我意识等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表现。在笔者看来,魏惠东作品中梦境般的画面是对他内心深处自卑心理的呈现。
《大漠记——枯木逢春》180X200cm 大漆、草编纸、亚麻布、皮纸、敦煌土 2018
《大漠记——枯木逢春》 局部图 2018
按照阿德勒的观点,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可是魏惠东的自卑不仅仅限于人人皆有的自卑心理,他试着在艺术创作中把自卑意识与存在主义哲学相融合。在创作过程中更多思考的是人在众多物、环境里所存在的意义和位置,从而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生命以及历史的一种无奈感”。
艺术家的这种自卑心理与其说人类共同具有的一种心理,还不如说是以形而上的方式将自卑心理升华为一种悲观意识,进而拷问生命、历史以及自然的终极价值。
《致卡夫卡Ⅰ》 190X190cm 综合材料 2015
《致卡夫卡Ⅰ》 局部图 2015
魏惠东以自卑意识完成了对存在主义哲学的艺术体验,并从存在主义哲学中找到了超越自卑意识的一剂良药,可是艺术家并没有仅仅地将自己的艺术观念停留在悲观体验上,而是在思考艺术的伦理价值,思考艺术对于人类精神的意义。
阿兰·巴迪欧在《艺术如何关涉哲学》也曾提出:“艺术具有一种治疗功能,而不是启示性的认识功能。艺术不属于理论,而属于伦理,于是在对艺术的使用中,可以发现艺术的形式是为了治疗心灵的创伤。”从这角度而言,无论是“生命存在”系列,还是“生命遗韵”系列,以及《生命镜语》作品中的哲学观念并不是他艺术创作所要终极表现的。因为作品中的悲观意识仅仅是艺术家一时之困,积极寻找心灵救赎才是终极关怀。
《生命镜语》 100X120cm 油画 2008
魏惠东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使他找到了艺术与佛教的共同点,那就是“给心灵排毒”,对心灵进行自我诊疗。作品《向弘一法师致敬》中形而上的线形笔触布满画面,不断的进行符号式的反复,并深化、扩展。高密度的用刮刀形成的线形笔触把弘一法师完整的形体进行分割破坏。艺术家实则以艺术方式“诵经”。最近,魏惠东去过一次西藏,那里的藏传佛教再一次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彻底放弃了作品中的线形、笔触等形式,直接以挥洒自如的画笔表达佛教之于心灵救赎的意义。
《向弘一法师致敬Ⅰ》 180×200cm 油画 2013-2015
《致弘一系列——过客》 180×200cm 油画 2015
魏惠东在他的作品中呈现了人类内心深处的自卑,又将这种自卑升华为一种悲观意识,之后又用艺术积极探寻心灵救赎的出路。
这一过程中艺术家在实现自我蜕变,自我发展,即突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人生阶段,向着更高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人生之境转变。
艺术家的这一转变也证明了艺术不是哲学的儿子,而是通过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变形,让哲学的言说变得苍白无力,并以自己的拯救和救赎意义而存在于人类的精神世界。
《卡夫卡式的哲思Ⅰ》180×200cm 综合艺术 2017
《卡夫卡式的哲思Ⅳ》 120×180cm 综合艺术 2017
《卡夫卡式的哲思Ⅴ》 120×180cm 综合艺术 2017
Arthub:你是宁波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转到秘书长,想必工作繁忙,你是怎么协调工作和画画之间的关系?
魏惠东:工作内容越来越多,当休息的时间都变得零零散散,画画成了一件“挤时间”才能去做的事 。但就算是挤时间,我也保持着一两天创作一次的频率。
Arthub:你的作品呈现一种哲思性,能和我们分享下你创作的灵感来自于哪里吗?
魏惠东:我作品的构思很多是来自书籍的阅读与思考。卡夫卡系列是我2015年开始创作的系列,之前由于比较喜欢余华、村上春树的小说,而这两者都是受卡夫卡的影响,自然而然回到源头也阅读了一些卡夫卡的小说。西方现代文学之父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里,以寓言象征的手法,人类异化成了“非人”的甲虫,在条条框框的束缚中,深陷困境,映照出现代人的社会命运。而最近创作的《当庄子遇见卡夫卡》系列,亦是用版画活字印刷的手法,结合手抄德文版《变形记》的方式,并刷上矿物色等,以朦胧的效果呈现。同时,让“子非鱼,焉知鱼之不乐”的鱼与卡夫卡小说中人化身的甲虫并置于同一画面。“庄子和卡夫卡,两者都是以自我的处世体验切入社会观照,异曲同工,相向而求,内在追求的精神都是人生绝对自由的境界。”
《当庄子遇见卡夫卡……》90×180×2cm 综合艺术 2018
《当庄子遇见卡夫卡……Ⅱ》 90×180×2cm 综合艺术 2018
Arthub:你的作品中常常会出现骷髅、孤山、荒野和扭曲的人体等形象,为什么选择这些元素?
魏惠东:2001年和同学一起去了藏区,在那片圣洁的土地上,亲眼目睹了天葬台上堆积如山的裹尸衣物和枯骨之后,心中的问题开始渐渐显出轮廓来:生命的终点竟然是这样化为尘土,在生与死的交接中,活着,意义何在?
在此后的学习和创作中,开始尝试把疑问诉诸画笔,在线条和意象的交汇里,荒野、秃鹫、骷髅......沉重的笔调背后,是我内心对生命发出的疑问。
《拜水问道》组画 130×130cm 版画 2014
Arthub:从最早的创作作品一直到今天,你的作品在自身逻辑上是如何推进的?
魏惠东:在大学毕业后的四五年间,我没有怎么作画,而是不断的阅读,叔本华、荷尔德林、海德格尔、王国维……从文学史的角度,从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树到卡夫卡等等。卢梭曾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那么,生命个体在红尘浮世中面对各种各样的束缚与诱惑,如何解脱?在综合材料作品《束缚的形式》中,我通过画面中女模被红线的捆绑,反映了纷乱的世界中,欲望与诱惑对人的种种束缚。
在我的画作中,经常出现经文符号、甲虫、鱼形、骷髅等不断重复的意象。我试着借这些意象的重复,寓言式地显示看似反常、却能直指人心的生存真实。这些年,我的作品从 “生命存在”“生命遗韵”“生命镜语”系列到“生命的枷锁”“三十年的步履” “束缚的形式”系列,再到“生命问道”“致弘一系列”“致卡夫卡”“卡夫卡式的哲思”等等,都无一例外地是自我内心的一种对话,对生存意义的不断追问。
《生命的枷锁》组画 111×149cm 版画 2014
其他作品欣赏
《当庄子遇见当下……》 65X135cm 综合艺术 2018
《戊戌——逍遥游IV》 70X140cm 综合艺术 2018
《三十年的步履Ⅰ》120×160cm 油画 2013
《三十年的步履Ⅲ》120×160cm 油画 2013
《致弘一系列——归途》180×200cm 油画 2015
编辑:Eunice
往期回顾:
何家明 | 意象无极
周金华 | “添油加醋”的荒诞才是现实
深度好文 | 你的画为什么卖不出去?
高应文 | 寻找自我的归属
沈敬东 | 瓷化的日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