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打造绿色生态新城

规划国土小编 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2021-05-31

导 读

通过坚持绿化让城市更美丽、坚持治污让城市更清洁、坚持绿色发展让城市更清新、坚持合理配套让城市更宜居,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建设成为一座人与自然、人与生态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认真处理好人与自然、生产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确保环境好生态优,是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始终追求的目标。


经过26年的发展,今天的经开区已经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和生态友好型社会:万元GDP耗能为0.1323吨标准煤,是全市的1/2;万元GDP水耗连续6年保持在2.85立方米,是全市的1/5;工业用水中再生水使用比例40%,用水效率全市最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人均公园绿地为28平方米/人,远高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一座人与自然、人与生态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屹立京华。


01

坚持绿化让城市更美丽


26年来,经开区高标准构筑经开区生态绿地系统,建设“两轴三带”的高速路防护绿轴和沿河绿色生态休闲带;大力实施绿核放射、绿楔穿插,构筑生态簇城;充分发挥河湖水系与湿地在生态环境、调节城市小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转变,实现了“绿道穿城,出门见绿,500米见园,1公里见水”目标。

凉水河公园景观提升工程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本底,经开区将落实新城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总体要求,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建设复合型绿化生态系统


一是梳理限制性要素,构建生态空间管控体系,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明确空间发展中相对重要的影响要素和一般影响要素,作为空间发展的前提。


二是构建“一廊一带,两主九副,水绿贯城”的生态结构,打造森林城市。


三是进一步加强生态控制区内的造林工作,提升道路绿化、改善厂区绿化、大幅度提升公园绿化面积,以线串点,扩点成面,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生态景观绿地系统。


四是2019年起新建工业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工业建筑二星级标准,2025年起全面执行三星级标准。同时,也将推广绿色工业建筑运营,自2025年起所有新建建筑按建设阶段确定的星级标准运营。


02

坚持治污让城市更清洁


经开区在全市率先要求企业“三废”处理与项目设计同步进行、同步完成、同步运行,实现区内污染负增长率先建成重型车管理低排区,淘汰更新企业自有和租赁国三车辆1000余辆,国四及以上车辆占比达到97.5%;率先实施最严格的环保措施,建立亿元环保专项资金,区内雨污分流率、污水管网覆盖、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实现4个100%,居全市前列。


截至目前开发区细颗粒物浓度为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7%。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分别下降13.3%、40%、5.9%。

“亦庄蓝”源自经开区对污染源的精准监管


下一步,经开区将继续坚持治污让城市更清洁


强化区域联防联控联治,坚持源头把关、过程管控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坚持多措并举、多方联动、多管齐下,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通过在建筑小区、公园绿地、道路广场等源头地区,建设下沉绿地、透水铺装、调蓄设施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加强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的自然循环;


全面实现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加快实施合流制改造工程,完善排污口整治和规范化管理措施;


充分发挥天然气在能源体系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全面提升燃气利用和设施建设水平;


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及处理处置体系,强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及处理,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网络,提高废弃物回收效率和水平,促进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03

坚持绿色发展让城市更清新


26年来,经开区通过科学划分控制区、合理安排用地,解决居住、产业、公共服务用地之间噪音的交叉干扰;通过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提高地区环境质量;通过发展新兴业态、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化、规模化、低碳化发展。通过多措并举,2018年经开区成为北京市唯一获得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的产业园区

2018年经开区成为北京市唯一获得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的产业园区


在新的起点上,经开区还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让城市更清新


深化生态工业示范区建设,加大产业准入制度建设,将节能、绿色、低碳与产业项目选择相结合,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排放产业发展;


鼓励和支持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综合改造,建立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工业企业环境管理体系;


重点推广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系统,鼓励新建建筑采用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系统,力争实现园区厂房屋顶光伏全覆盖;


积极推动“互联网+”技术在工业建筑节能领域应用,实现工业建筑能源及资源消耗精细、精准和精确管理;


严格控制企业污染排放,科学制定监管措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行政等手段,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确保经开区天更蓝、水更清、房更靓、城更美。


04

坚持合理配套让城市更宜居


以职住平衡促“宜”,经开区建立了单身蓝领公寓、单身白领公寓、人才公租房、自住型商品房、定向销售商品房、专业园区配套租赁房等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让62%的产业人口共计16万人的居住问题在区内得到解决。


以海绵城市建设促“宜”,经开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建成区域、街区和地块三级海绵项目,建成区超过30%的面积实现70%降雨就地消纳,提前完成北京市2020年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让城市与自然更和谐。


以交通便利促“宜”,经开区着力构建快线与慢道有序搭配、干路与支线高度融连、枢纽与站点布置科学的绿色出行、平安出行、便捷出行的交通体系,规划路网为342.8公里,目前已完成83%,道路实现率居全市前列,路网密度为5.71公里/平方公里,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5倍。


一个“宜”字,让经开区绿色发展更具内涵和张力。

解决住房就医难,一批民生工程明年享成果


瞄着提高城市发展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的魅力城区,经开区将继续坚持合理配套让城市更宜居


围绕经开区的产业发展特点,充分结合就业人口结构特征,合理布局各项用地,做好各类人才的住房供给,着力打造一体化的生活就业圈;


建立多方式协调发展的多层次综合交通体系,发挥交通引导和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绿色交通品质;


鼓励企业在开发区设配套生活用房,在项目周围5公里内解决员工住宿,推动各企业内部停车场、运动场地、健身设施、会议设施宜对外开放共享,着力建设高质量的节能环保城市,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块土地上落地见效,使这座新城充满活力、绿意四射、更具魅力。


本内容由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分局提供


你可能还喜欢

破解“大城市病”新探索,开发区运用“大数据”提升交通治理水平

宜业又宜居!开发区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破解“城市病”,建设宜居宜业绿色新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么规划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绿道体系规划出炉,打造城市魅力之道

微信

微博

今日头条


长按关注北京规划国土,解锁更多权威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