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市民对话一把手丨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深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 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导 读

1月5日晚,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任张维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直播间,与市民展开对话,并回应民生关切。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任 张维


01

这几年我们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方面是遵循一个什么样的思路?

Q&A

张维

向上滑动阅览

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复了新版城市总体规划之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定了第一阶段的102项重点任务,这是我们落实到2035年首都发展的“施工图”,我们这几年以钉钉子精神压茬推进。

  • 第一,完善了首都规划体系,应该说按照“一核两翼”的空间框架,我们在总体规划基础上,编制城市副中心控规和核心区控规,先后获得党中央、国务院批复,构建首都规划的“四梁八柱”。

  • 第二,创新了规划管理的模式,新版总规确定的理念、方法、原则,规划要能够层层落地,需要落到具体的指标、地块上,我们组织编制了各区的分区规划和更深一层的街区级的控规,把总规要求层层传导下去。我们还把教育、医疗、养老、交通、市政,乃至防疫等各类专项规划也进行了统筹,齐头并进,都统一到总规的思路上来。

  • 第三,实施了一系列的重点功能区、重大项目,这也是支撑高质量发展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这几年北京“三城一区”、新首钢、丽泽等重点功能区建设不断加快,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也是顺利推进,首都功能不断得到强化和提升。

  • 第四,开展了各类的专项行动,特别是“疏解整治促提升”这个重大的专项行动,已经大大改善了城市的面貌,回天地区行动计划、城南行动计划也缩小了区域发展的差距,下一步我们重点聚焦城市更新,还有整体的专项工作的推进。

  • 第五,开展了城市体检评估,我们在全国是率先开展的,作为超大城市我们连续三年完成了城市体检,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第一阶段总规整个实施的评估,建立了一整套的比较科学完善的工作模式。应该说这个体检评估的工作已经成为市委市政府做规划决策的有力参考。

02

“城市体检”是什么意思?体检哪些内容?

Q&A

张维

向上滑动阅览

这个城市应该说也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会生病,城市有时候也会得“城市病”,比如说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等,这些“城市病”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常见病,我们要解决它,就应该更注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像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尤其需要有一套科学全面的城市体检的方法,我们现在的做法有这么几个特点:

  • 一是既要有“一年一体检”,又要有“五年一评估”,“一年一体检”是考核城市的运行状态,到“五年一评估”是阶段性的总结、小结,能够看到这一时期内规划实施的成效,也能及时发现有没有偏差。应该说我们对阶段性的城市的评估和体检联合发挥作用,使规划更科学、实施更有效。

  • 二是既要有“单方自检”,就是政府为主的自我体检,也要有“多方会诊”,这个体检不能简单是自我评估、自检,还应该发挥第三方力量,特别是关注群众切身的“体感”,通过市民满意度调查、12345市民服务热线,让群众指出城市发展中的短板和不足,这样才能对城市发展状态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 三是既有“常规体检”,也有“专项体检”,“常规体检”是基于各个指标,很规范地进行年度的体检和评估,但是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看这个阶段到下一阶段有些趋势性的变化的关注,所以我们对这些比如像城市更新这种,代表发展趋势的下一阶段的工作重心,我们就作为一个专项的体检来不断地深入剖析,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指导性不断加强。

  • 四是既有“体检报告”,又要有“医治方案”。不能把问题光发现就完了,还应该对问题的解决提出意见建议,具体来说就是要制定完整的整改任务清单,要落到下一阶段的年度工作计划里面,这样把实施与逐年的“城市体检”进行挂钩,形成一种闭环的规划实施的机制,确保“城市病”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03

2021年北京已经开展了首次评估,我们的城市健康状态怎么样?

Q&A

张维

向上滑动阅览

评估的总体结果非常好,93项指标达成或者超过总规目标,102项任务阶段性目标全面完成了,市民的满意度也是逐年提升。圆满完成总规实施第一阶段任务,有力推动了北京城市战略定位转型和首都高质量发展。

  • 一是通过几年努力,北京在实现“瘦身健体”的目标上迈出了一大步,这个目标应该说是相当不易的,也是很值得我们高兴的事。城市和人一样,往往是“三高”问题很严重,超过资源的承载能力、过度肥胖。总体上来讲,我们总规到这个阶段提的目标是要减重减负,改变过去以增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要实现减量发展、减量提质,包括拆除违法建设、腾退建设用地,我们已经削减了110平方公里的城乡建设用地,为北京增加了很多宜居的生态空间,使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减量发展的特大型城市。

  • 另一个特点还要“健身”,瘦身不是最主要的目的,健康是最终的目的。我们的指标里,全员劳动生产率、地均产出、单位建筑面积的产出都大幅提升。城市虽然瘦下来了,但是瘦得很健康,真正地做到了“减量提质”。城市的格局更优美了,城市的很多功能也更完善了,包括首都功能核心区也开始静下来,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框架全面拉开,充满了活力,“一核两翼”的格局基本上凸现。城市功能从原来中心城市为主的单中心集聚、摊大饼的模式,已经转变为多组团的发展模式,中间有大尺度的绿化隔离地带,使城市更加宜居。原来中心城区人口占60%,现在占50%,新城地区人口占50%,整个空间结构更拉开了,环境更宜居。外围很多新城已经成为年轻人和新来京工作的人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04

“瘦身健体”之后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了哪些变化?

Q&A

张维

向上滑动阅览

生态环境可以比作城市的“肺功能”,这几年北京的“肺功能”更加强健了,天更蓝了,PM2.5去年全年创下了北京有监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优,水不仅清了,还多了。我们已经实现了北京五大河流全域水质改善,同时能够贯通入海,这个也是我们期盼了几十年的一个非常美好的景象。同时,地也更绿了,大片的绿化、城市森林,包括老百姓身边的街头公园越来越多,规划面积约30平方公里的温榆河公园将成为中心城区最大的“绿肺”,也成为市民朋友们喜爱的“网红打卡地”。


同时我们也关注群众身边的小微绿地,我们统计了一下,新总规实施以来,全市建设了城市休闲公园190处,小微绿地口袋公园460处,还有52片的城市森林,应该说全市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大幅上升。原来编规划之初是67%,现在已经提升到87%,应该说市民朋友们触手可及的绿地越来越多,绿色获得感不断增强。这些绿地也能让我们整体的城市越来越健康,城市越来越有韧性,城市的免疫力也不断提升,越来越安全。

05

2021年底,北京轨道交通“九线齐发”,您能介绍一下交通方面的情况吗?

Q&A

张维

向上滑动阅览

交通也是根治“城市病”的一个主要抓手,绿色出行离开轨道交通是不行的,轨道交通是主力军,这几年我们持续提升绿色出行的比例,轨道交通功不可没,这几年也是我们大发展的时期,轨道交通已经突破了1000公里的大关,应该说去年年底九条线的贯通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又增加了56公里。特别是包括贯通中轴的8号线也是一个城市南北的动脉,能够带动城南地区的发展。11号线连接首钢园,将为冬奥会赛时保障和赛后利用提供支撑。未来,还会有平谷线等一系列轨道交通建成通车,为沿途市民朋友们带来出行便利。

06

总规实施以后北京在住房方面的供应结构有什么样的变化?

Q&A

张维

向上滑动阅览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我们做好住房供应工作的总要求。从新总规实施以来,我们不断加大住房供应的力度,从地开始,我们每年供应住宅用地一千公顷以上,供应力度能够保证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从去年情况看是超额完成了任务,完成了1066公顷,其中商品住宅用地333公顷,可提供约6万套商品住房;租赁住宅用地307公顷,可提供约15万套租赁住房,相较往年大幅提高。租赁住宅主要是解决新市民、科技人才,以及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人员的住房需求。我们力争让所有来到这个城市的人都能够实现“住有所居”。


同时,为了方便大家出行,去年集中供的住宅用地中,我们是聚焦轨道交通的站点周边,包括产业园区周边交通方便的地方提供公租房,尽最大努力促进职住平衡,改善大家的居住和通行条件。

07

国内很多城市都在推进城市更新,我们北京作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减量发展的城市,咱们的城市更新跟其他城市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呢?

Q&A


张维

向上滑动阅览

城市更新有多种模式,大多数是增量模式下的更新,北京的特点是非常突出的,概括起来就九个字“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就是要通过一点一滴的城市更新提质,逐渐地改善人居环境、激发城市活力,而不是搞成片的大拆大建,比如说在老旧小区更新中,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增加居住的配套服务设施、优化小区的环境是发力点,包括加装电梯等等。在产业园区和老旧厂房的更新中注重挖掘工业遗存的文化价值,植入新的业态功能,实现“腾笼换鸟”转型升级。


首钢地区这次冬奥会就用上了,是我们重要的城市复兴新地标,也是冬奥的胜地。还有在老城胡同、平房院落更新中,我们关注一砖一瓦,每棵树都弥足珍贵,这需要精细化的城市设计,最大程度地保留住城市的历史记忆。

08

责任规划师组织公众参与,让市民群众共同参与规划实施,共建美好家园,得到很多经验,都有哪些经验做法呢?

Q&A


张维

向上滑动阅览

责任规划师在城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在北京的工作中,我们现在全市已经有301个责任规划师团队,覆盖了全市17个区、333个街道、乡镇,与属地形成了一对一的服务关系,他们能够帮助基层全面了解规划,也能帮助老百姓反映相关规划的诉求、城市治理的诉求,推动这些治理项目高质量实施,总结起来看主要有四个经验:

  • 一是他们能够起到凝聚共识的桥梁作用,比如说在核心区控规的编制中,东、西城责任规划师团队在32个街道设立微展厅,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听取群众意见,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 二是能够起到共创项目的桥梁作用。应该说很多项目的生成是责任规划师和群众一块携手孵化的,才能够确保公共空间这种项目落地落得好,实际上是问计于民,他们是最贴近群众的一个工作团队。前两天我们北京电视台《我是规划师》专门播出了一集朝阳的双井街道有一个“井点”的项目,是水井的井,把社区的边角地打造成居民喜闻乐见的城市公共“会客厅”,包括孩子的活动场所、青年人的健身场所、周边建筑工人的休息场所,体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

  • 三是发挥多元共治的桥梁作用。海淀有个街道提出了“我的城市我的事”的行动理念,让每个参与社区工作的同志都热爱城市、参与城市建设,让公众和责任规划师团队一块给街道赋能,推进精细化治理更有动力了。

  • 四是技术创新,应用智慧城市手段支撑城市治理,有很多包括大数据、无人机的技术都得到应用,我们的责任规划师在公共空间放置智能传感器,采集大数据,客观分析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解决城市问题。

09

回天地区是一个超大型居住区,规模大也意味着问题多,资源相对短缺,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Q&A


张维

向上滑动阅览

回天地区是典型的大型居住功能组团,而且基本已经是建成区,剩余可用来建设的空间资源相对紧张,我们把这样的街区定义为存量街区。去年,我们以回天地区为样板,探索存量街区“清单式”控规编制方法,通过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增加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为大型社区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首都方案。

  • 第一步,我们体检评估找问题。在编控规之初,我们开展了大量调研工作,给街区画像,确定街区到底还剩余多少资源,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要精准对接。比如,我们梳理形成300余处资源的“资源清单”,实际上已经抠得很细了,包括闲置的场地、低效的楼宇、甚至于建筑的屋顶。同时深入社区、深入企业座谈,听取意见,集中收集了两万多条意见,把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按它的强烈程度、聚集程度列出问题清单,这样把资源清单和问题清单对接之后,我们就把它的规划目标确定了,包括群众反映最集中的,像哪儿能下棋、有地方遛弯儿没有、有地儿停车没有,把问题找准。

  • 第二步,我们要配好政策,梳理出这些资源和问题之后,必须有实施的策略,整体研究了六大策略、“三十六计”。从小处着手,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

  • 第三步,我们制定计划来推实施,实施必须有计划做保证。这些措施都已经对应到了任务清单和项目清单中,我们已经梳理出了回天地区635个任务,和昌平区委区政府一块积极推进,近期要实施130个项目。

昌平区抓得也很实,这样落实到每个街道办事处,包括社区,很多工作人员都人手一册,有个治理手册,任务清单、项目清单是推动规划实施的工作指南。

10

核心区控规批复以来,核心区发生了哪些变化?

Q&A


张维

向上滑动阅览

核心区控规批复后,市委市政府精心组织实施,制定了核心区控规三年行动计划,80项重点任务,力争今年年底全部完成。去年开展了核心区控规实施首次年度体检。我们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人口规模、建设规模都得到了控制,实现了阶段性调控目标。人口、建筑、商业、旅游密度也在逐步下降,核心区正在逐步“静下来”。这里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 一个是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擦得更亮了,北京老城是中华文明的“金名片”,我们加强老城空间格局的整体保护,让这张“金名片”擦得更亮。去年,我们40多年的一个心愿实现了,原来“燕京小八景”中有一个“银锭观山”,就是在银锭桥上能看见西山。40年前站在后海的银锭桥上能一览无余西山的景观,但80年代,积水潭医院建设新北楼起来之后,西山山脊就被高楼给遮挡了,后来我们经过规划上科学地分析、论证,去年下决心拆除了这座11层的高楼,“银锭观山”的景观得以重现,现在也是网红打卡地了。

  • 第二个是通过保护修缮,让红色资源“活起来”,去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带动了许多市民朋友追寻红色的历史记忆热情。市委宣传部发布了全市31处我党早期在北京的革命活动的旧址,其中有21处在核心区,我们核心区控规把这些旧址在规划上予以重点保护,全面加强修缮和展示利用。

  • 第三个是整个民生短板逐渐地补上来了,老城特别是四合院是属于历史的,也是属于人民的,我们新版规划是把老城区的居民怎么能过上现代生活,提供现代生活的便利作为重中之重,也是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这几年我们在街区保护更新中重点补充完善了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11

副中心控规是在2018年12月获得批复的,到目前为止,规划实施情况怎么样了?

Q&A


张维

向上滑动阅览

城市副中心建设如火如荼,亮点纷呈。副中心控规获得批复后,市委市政府组织编制实施工作方案,明确了100项重点任务,细化分解成278项具体的任务,也是今年年底要力争全部完成。应该看我们在实施中是重点抓两头。

  • 一方面抓规划编制,在全市率先实现区、镇、村三级规划体系全覆盖,把规划要求传导到“最后一公里”。

  • 另一方面是抓实施,近五年累计实施市区两级重点工程项目563项,投资近5000亿元,“十四五”期间还会保持每年千亿元的投资规模。重大项目方面,标志性的像市级的行政办公区一期已经建设完成,我们已经进驻上万人,35个市级机关已经搬过来了,二期也已经全面启动建设,后续也要投入使用。同时环球主题公园去年开园了,吸引了很多人到这儿来作为旅游目的地。相信未来会给市民朋友带来更多的新的场景和体验。大尺度绿化方面,城市绿心规划面积约11.2平方公里,这么大的一个“绿肺”确实也是点睛之笔。森林入城之后,这里面规划了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文化建筑”,都是很全的,能够为市民今后休闲旅游提供服务。


12

请用一句话来展望一下今年我们生活的城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Q&A


张维

今年是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后,持续推进总规实施的第一年,我们持续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强化首都规划体系建设,更好地围绕“都”的功能谋划“城”的发展。我们相信,未来北京将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们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本内容由研究室、总体规划处、核心区规划处、详细规划处、副中心规划处、勘察设计管理处、轨道交通规划管理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处、储备中心、宣传中心提供


你可能还喜欢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实施情况的报告

一张图带你看懂《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

城市副中心 | 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打造一个不一样的和谐宜居之城

一图读懂《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规划综合实施方案(草案)》

微信

微博

今日头条

北京号


关注北京规划自然资源,解锁更多权威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