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历史】风雨俱来自有妙计——古人避雨方法详解
俗话说“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雨伴着瑟瑟秋风,更是寒意逼人。许多人惧于秋雨的寒意而拒绝出门,外出的行人们或手撑雨伞,或身披雨衣,行走在大街小巷之中。那么面对降雨,聪明的古人会采取哪些措施呢?
下面就跟随司马君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人是如何应对下雨天的吧!
手撑纸伞,诗情画意
雨伞是我们今天必不可少的雨具,但其实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就已经能制造简易的伞了。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就出现了通过在伞纸上刷桐油来防水的油纸伞。烟雨朦胧,人们手执一把油纸伞,听着雨滴掉落在伞面上的声音,漫步于青石板路上,似乎给雨水也增添了一份诗意。
俗话说“工序七十二道半,搬进搬出不肖算”,一把小小的油纸伞其制作工序却十分繁琐。从最初的选竹到之后的做骨架、上伞面,处处都蕴藏着匠心。时至今日,油纸伞已经很少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但油纸伞的制作工艺却传承至今。
图| 油纸伞传人毕六福正在为油纸伞上色
图| 为伞面涂柿子漆
身披蓑衣,实用便捷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对于古人来说,斗笠和蓑衣是外出防雨的绝佳套装。蓑衣指的是用草编织而成用来遮雨的雨具,分为上装和下装两个部分。上装是披在肩上的“蓑衣披”,下装是一件围在腰间的“蓑衣裙”。蓑衣不仅避雨效果好,而且解放了双手,便于农业耕作。同时它制作简单、原料易得,是普通家庭必备的避雨神器。
渔夫在雨雪天垂钓时也时常身披蓑衣,头戴箬笠。唐代柳宗元的诗《江雪》中就曾写道“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蓑衣在之后的两千年中成为了防雨防晒的主要工具。到了今天,蓑衣已经不适用于日常生活,转而成为旅游纪念品或室内装饰品。
足蹬木屐,不惧路滑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下雨天难免道路湿滑,这时候就轮到木屐来发挥作用了。
木屐与普通的草鞋最大的不同在于鞋底设齿。所谓齿,就是鞋底面突出的部分。鞋底设齿,一来增加了鞋底距地面的高度,使穿戴者在雨后的泥地或山道上不易滑倒;二来齿的存在减少了鞋底与路面的接触,让人行走时更加便捷。宋代张瑞义所撰的《贵耳集》中就提到苏轼曾“一日遇雨,借笠屐而归”。其实,关于木屐的诞生在历史上还有一段传说:重耳为逼介子推下山而下令放火烧山,却不幸烧死了介子推。重耳为表歉意将山上未烧尽的树木制成木屐,穿在脚下不时哀呼“足下”。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讲到的“谢公屐”是谢灵运登山时所穿的木屐,相较于普通的木屐它更加灵活,可以在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更方便走山路。如今,更加简便的雨靴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木屐,但有关木屐的一些传统习俗并没有消失。
图|新石器时代 宁波出土的木屐
巧设飞檐,独具美感
为了防止屋顶积水,屋顶的瓦片上也有一定的设计——瓦垄。瓦垄由板瓦和筒瓦组成,板瓦为仰瓦,筒瓦为覆瓦,来覆盖两瓦之间的缝隙。这种设计不仅有利于排水而且可以防止瓦面上的雨水渗入基层。在瓦顶的最下端,板瓦会向前伸,让雨水汇聚成一条直线下落。筒瓦端部会做成一个大圆饼的形状,用来防止雨水渗入屋檐。
推荐阅读
策划/宋心怡
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丁帆
审核/李晓曼
看到这里,你一定是司马君的忠实粉丝
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