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人物|齐以恒:大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专业术语是祝福也是诅咒。它的使用促进学者之间的交流……但也可能变为一个囚笼,限制学者们构想和表达思想的方法”(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椰壳碗外的人生》)。打破思维中的桎梏,在思考中不断迫近生命,本期推出保研人物齐以恒,一起分享他的经历与思考。
#人物介绍
齐以恒,陕西西安人,中共党员,现任2017级念海史学实验班班长,推免至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方向为中国近代社会史。
曾获国家奖学金、校一等优秀奖学金、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等奖项,被评为陕西师范大学优秀学生标兵等。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疯癫与文明: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精神病观念与救治制度变迁》。
# 当踏入陌生领域时,需要经过一个从逐渐熟悉到“去熟悉化”到“再熟悉化”的过程
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似乎总有些无所适从,困惑中我们向学长抛出了这个问题。
当我们进入一个陌生领域时,总是需要经过一个从逐渐熟悉到“去熟悉化”到“再熟悉化”的过程,刚入大学,难免在未知事物面前手足无措。但这都无所谓,别去评判对错,大学本身就是一种拥有无数面向的生活方式。一段日子之后,不管主动寻找还是被动接受的,多数人会找到自己“小世界”并沉浸在这舒适区中,这就是逐渐熟悉的过程。
然而就像温水煮青蛙,安于现状和缺少对生活的“去熟悉化”,会导致自己天天都呆在熟稔的世界中,也就发现不了生活中的其他可能性,看不见转变的契机。“从对大学不知所措,到太知所措,自己觉得过的很安稳,因此一些同学到了大四,会感叹自己大学生活过得毫无波澜。”
其实有时候,我们需要将自己扮作是自己生活的局外人,带着陌生的感觉去旁观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是不是被桎梏在舒适区内,不愿意跳出仅仅是在观念上给予我们虚幻的安全感的“椰壳碗”。具有“异己感”的生活意味着需要敞开自己。就像牟宗三先生讲“对于现象常有不稳之感与陌生之感”,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看到生活的更多斑斓处。
但对生活的“去熟悉化”和“异己感”太强烈,同样也会让人失去对于日常逻辑的理解能力,会开始责怪鸡毛蒜皮挤占了自我生命的向度,觉得自己足够理性的同时又处理不好有时情感的涌动。因此我们仍旧需要一个“再熟悉化”的过程,重识生活带来的秩序感,把自己重新带入到一个“人”的身份当中,不要太超然,乃至冷漠,寻找和自己、和生活相处的最优解。
从2018年赴台湾师范大学交换对人类学产生浓厚兴趣,到进入哲学书院学习,他也曾苦恼迷茫于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向,但不懈的坚持与努力终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不断的看书、获取知识资源的过程中,齐以恒学长意识到,做学术研究时要精要深,在吸收知识、获取“思想资源”与“概念工具”时却要更广更博。
学术与生活的逻辑是交织的。正如在生活中需要“去熟悉化”,跨学科学习同样鼓励我们对自己的所学进行“去熟悉化”,看到不同于以往的思考脉络,带给自己更多的思考取径和可用的解释模式。”同时学长认为,“人的精力有限,还是要明确自己关切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若将关切太过于分散就会似乎什么都知道,但又都只是会一点,那是很不利于进行知识产出的。”
关于如何确定学术方向,学长引用了胡适先生“性之所近,力之所能”这句话。他认为“性之所近”强调专业要和自己的性情相近,以兴趣为导向;“力之所能”则是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选择。“这里我想到在台湾交换的时候,台大教中国史的罗士杰老师说,做历史研究最好的年代是宋代,因为宋代史料一辈子正好能读完,不多不少刚刚好。这便正是从‘力之所能’来解释如何选方向。而就我自己而言,历史学既是自己学习的基点,同时历史也作为一种方法,构成了我学术方向选择的路径。”
“史学论文最见得功力,看了几本书、用了几分功在其中都会体现得十分明显。”所谓“一名之立,旬月踯躅”,作为本科生如何能逐渐迈上学术道路,齐以恒学长分享了他的心得与经验。学长首先强调了对“问题意识”和“对话意识”理解的重要性,认为“问题意识”并非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而是从一个问题发散到更多问题,思考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低音”。而“对话意识”是“与前人对话”“与史料对话”。不断对话前人使自己所写具备存在的必要性,不断对话史料保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同时学长分享了自己的小窍门,即对某个方面的问题做初步了解时,选取一篇较新的博士论文来翻阅综述部分,从而了解学术史的内容。选题方面学长谈到,大家都是初为“学术民工”,找到没有人做过的新领域和看到别人没有看过的新材料是一种没有必要的痴想,踏踏实实看文献才可能看到学界研究稍弱但具备研究必要的区域。“刚开始找可以做的方向其实挺难的,因为积淀太少,但未必一定要知道自己感兴趣什么再写,不感兴趣的也可以写,当做练笔就好。”“当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后,不要把它当作一个全然陌生的东西,而是要将它与自己已有的知识资源相连接,比如看到老师布置的作业,先去想想自己以前学过什么相近的内容。”因此学长认为课程论文的练习是一个不错的起点,根据老师的任务再结合自身以往的积累切入。每一学年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到两篇进行深入打磨而不是仅停留在对应付作业的满足,多与老师沟通交流、多修改,如此积累下来一定会有很明显的提高。精心准备的作品也可以投出去接受评比与检验,从而就能进步得更快。进行写作的时候可以把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放在手边随时翻阅,积累语句,想想为什么作者要用这一段材料说明问题,思考文章里的结构是怎么安排……不断的坚持、逐步的积累都是初学者最需要做的。“书籍的阅读量决定了你写论文的视野,看史料的多少决定了你写论文的深度,基本上就是这样。”
关于保研,学长主要分享了三个方面:确定方向。了解自己心仪学校老师的研究方向,确定下来报考对象。其实,“可以尝试跨专业、交叉学科等,不一定紧盯历史学,可以灵活变通地选择方向。”充分准备。“其实关于保研的准备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需要一直积累成果作为自己推免的基础。而我个人流程大致是,在大三寒假正式开始准备保研的具体事宜,先确定心仪的学校和老师,然后在去年的三月份开始打磨论文作为自己的代表作。除此之外,如果有英文面试,可以准备一分钟和三分钟的自我介绍。并且对于常问的问题比如介绍读过的书,相关领域热点问题的看法等需要有充足的准备。”另外,学长认为保研的要素中,按重要程度的排序的话应该是绩点、四六级、学术成果,所以要重视成绩,不要一味地去追求学术成果的产出。“多数本科期间的所谓产出成果,都是以后的自己不忍直视的东西。”
# 变竞争压力为动力,做一个取舍分明、断而敢行的人
“‘初学三年,打遍天下;再学三年,寸步难行。’学习贵在久久为功。如果尝试将生命与思考的逻辑交织,内化成自己的生命追求时会发现,就像生命是一个不断迫近死亡的过程,学习也在让我们不断迫近生命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并不是一出生便被赋予生命,而是逐渐习得生命何为。
史学是最为厚重的学科,‘学有余者,虽盈若亏;内不足者,急于人知’希望学弟学妹可以延续特色,更踏实,做得更好。加油!”
这也是学长在采访最后送给我们大家的共勉之语。
推荐阅读
采访/李晓曼、王心悦、曹丽洁、郝秀娟、韩雨萱
文字来源/齐以恒、曹丽洁、韩雨萱、郝秀娟
责任编辑/李晓曼
审核/李霄倩
看到这里,你一定是司马君的忠实粉丝
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