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物调查 献礼建党百年 | 我院师生开启宝鸡地区不可移动革命与文物专项调查(第十期)
7月15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师生正式开启对宝鸡地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专项调查。回顾前期调查:7月15日的会议介绍和遗址参观记录,7月16日烈士陵园和纪念碑考察,7月17日陈仓区拓石村调查,7月18日革命碉堡调查,7月19日梁家崖剧场与高南村碉堡调查,7月20日陇县调查,7月21日历院师生在紫荆山会议旧址、凤翔东北竞存学校原址、川口河战斗遗址开展调查,7月22日在岐山县展开调查工作,7月23日在宝鸡市麟游县进行考察,7月24日在麟游县的慈善寺石窟和唐井、扶风县的烈士纪念碑和墓葬开展调查工作。7月25日,陕西师范大学调查团来到陕西省眉县进行考察。
点击图片回顾上期考察情况:
7月25日 Day11
天气:晴
目前未考察区域只剩下眉县、太白县与凤县,考察进程已经过半。队员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决定休整半天,睡了11天以来第一个懒觉。十点半,获得充足睡眠的队员与宝鸡市考古队刘子豪老师、陕西历史博物馆李斌老师一同出发前往眉县。
眉县文化和旅游局干事张伟岗带领我们到达扶眉战役纪念馆。扶眉战役纪念馆位于陕西省眉县常兴镇,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横穿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是为纪念在全国解放战争中西北战场上最大的一次战役——扶眉战役而壮烈牺牲的30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修建的一处烈士陵园。
一进门,眼前是开阔的纪念广场,第一野战军、西北军区军政首长雕塑正对大门。下图左起为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赵寿山,西北军区政委习仲勋,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张宗逊。
广场正中央立着庄严雄伟的烈士纪念碑。碑身由天然纯白色大理石所砌成,高19.49米,象征着战役发生于1949年。碑身正面雕刻有“扶眉战役烈士永垂不朽”十个鎏金大字,碑文位于碑身南面下方,北面刻有烈士陵园历年修建概况。部分观众正在广场上参与爱国教育主题活动,排队献花。
广场上左侧陈列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捐赠的战斗机及2015年兰州军区捐赠的装甲车、坦克、加农炮、加榴炮。
进馆后,副馆长韩伟、讲解员王瑶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扶眉战役与纪念馆相关信息。
1949年7月10日至14日,以陕西关中扶风、眉县为中心,爆发了解放战争中西北战场上国共双方投入兵力最多、规模最大、我军歼敌最多的一场战役——扶眉战役。战役中,彭德怀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分三路对从西安败退的17万国民党军发起进攻。7月13日,岐山、凤翔相继解放,7月14日凌晨宝鸡解放。此役铺平了解放大西北、进军大西南的道路,人民解放军金戈铁马自此挥师西进,所向披靡。
扶眉战役纪念馆基本陈列展以“爱我人民爱我军”为主题,分“审时度势,运筹帷幄”“诱敌深入,决战扶眉”“军民齐心,踊跃支前”“缅怀先烈,不忘初心”四个单元,展示了扶眉战役历程,讴歌第一野战军全体指战员发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勇猛顽强、连续作战的大无畏精神,以及解放区广大人民群众踊跃支前,打赢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陈列中有一件特殊的文物,由17本日记本组成,共计一百多万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军政治部宣传干事姚德怀所写。从参加革命那天起,他一直坚持写日记,把在保卫延安和解放大西北战争中的亲身经历及参加革命和祖国建设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甚至,在频繁行军战斗和物质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姚德怀把笔尖绑在蒿杆上当作笔,用颜料泡在小瓶里当墨水,记录着那段炮火硝烟中的革命历程。
摊开的那一面左页上记录了动员讲话与宣誓誓词,右页上写着自己的心动经历。去年的冬天,遇见了一个小女孩:“她才13岁,个子是很矮的。红润的脸上露出满口洁白的牙齿,在乌黑的头发下闪着一对明亮的眼睛。她很活泼、可爱,这是初见面时的感触。后来,因我们生活不在一块,但可爱已在我的心里发出了萌芽……她的文化水平远远地超过了她幼小的年龄。聪明、活泼、天才的,给我深深印下了痕迹。”但时间慢慢的又过去了,于是“又在脑海里浮起了另一个影子。表面上她比她还可爱——乌黑的头发,黑亮而深深的眼。个子也大了,文化虽不一定高,但在两年战争锻炼下的人,政治立场坚定了,忠实、朴素是她的特点。”随后感慨“如果不在一起生活的话,恋爱是很难的。”日记本最下方有一行小字“半年了呵,还是没有说话。当我见到她的时候,就又想起了她。”
牺牲时姚德怀烈士仅23岁,正处在和我们一样对恋爱感到困惑的年纪。他在日记中引用了两句话来鼓励自己:“人类生来为了幸福,宛如鸟类生来为了飞翔一样”“如果没有爱的话,宁可死,也不要去吻人。”
扶眉战役壮烈牺牲30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伤亡合计4700多人。1953年扶风、眉县、岐山三县政府联合修建扶眉战役烈士陵园;1972年省民政厅拨专款增修了战役纪念馆和烈士纪念碑,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2001年以来,在中央、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眉县县委、县政府长安大学对烈士陵园重新进行了规划设计。
今天的烈士陵园中,2160座卧碑一层层排开,向远方的台塬延展开去,肃穆、庄严,令人震撼。
陵园中心的扶眉战役群雕下,四位少先队员正在敬礼。
离开纪念馆,我们前往毛主席语录碑。常兴镇文化站站长李军林与郭何村原书记赵根发为我们口述了语录碑背后的故事。碑建在常兴镇郭何村六组街道中心的十字主道路口,位于扶眉烈士陵园西侧二百米。语录碑顶部有一五角星,两边水泥绘画为村里人剪纸所拓图案。两侧对联为毛主席语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赵根发书记回忆说:语录碑建立于1968年,原本绘有毛主席画像。村里人每天对着画像“早请示晚报告”。早上上工村民聚在碑前唱《东方红》,晚上下工就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后再回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要求“拨乱反正”,村里便将其抹掉了。后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赵书记提议重绘画像。这次采用的是喷绘技术,胶不结实,历经几年风吹雨打画像再次损毁了。
2021年1月20日,赵书记还撰写了《关于申请毛主席画像碑保护与修缮的报告》,请求将碑列入文物,予以保护保存,再者给予资助,用于修缮。
赵根发书记拍摄的毛主席画像碑照片
赵书记保护文物的心非常热切,对于我们的到来感到非常的惊喜。考察队员拜托他整理语录碑所见所闻,他给我们发了很长一段话:
告别李站长与赵书记,我们来到了东柿林知青点。东柿林村村委副书记于建林接待了我们。知青点由九孔窑洞构成,门前一块菜地,周围堆积着废弃物。一层为养猪场,右后方80米处有一座80年代的庙,部分窑洞作为柴火存储间供庙使用。于书记告诉我们,当年知青在这里做饭,所以窑洞顶部全部被熏黑了。
在金台区的时候,我们听人说将军李达是眉县人,有个儿子生活在这里。询问了当地群众后,我们去到了位于横渠乡横渠村的李达故居。但是现在的“李达将军故居”并非故居旧址,而是村里人为了纪念他划出一块公共仓库新建的纪念馆。馆内陈列着李达将军的女儿从北京寄来的照片与衣物。
村书记严春春带领我们参观了李达将军故居纪念馆,随后带我们到达李达将军孙子家。李达将军的孙子李平安正在家中。这座住宅正是在李达将军故居旧址上推翻重建的。
李平安,其后为李达将军照片
李平安家中挂着他与李达的全家福、李达将军照片等。据他所说,70年代时候父亲曾经去北京找过李达,李达问父亲想要什么,父亲说想要一辆结实的板车。李达将军便给了一辆推车,将其寄回眉县。这辆板车如今还摆在后院中。
结束对眉县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考察,考察小队直接前往太白县,并休整一天。
今日感悟
吴闻波:这两天的调查,我们都遇到了老革命的后人,而他们又都是那么的淳朴。今天在眉县调查,我们慕名来到了开国上将李达将军的家乡——横渠镇横渠村,以探访李达将军故居及其后人。初到李达将军孙子现在居住的这处农家小院,布置简单。李将军的孙子衣着朴素,见到我们面露笑容。无论是昨天见到的彭修烈士之子,还是今日所见李达将军之孙,他们不慕名利的行为与精神都着实令我敬仰。
彭龙:今天,带队的老师因临时有事暂时离开了队伍。这考验着我们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好在,整个工作流程已烙印在心里。我们熟练地在眉县开展普查工作,从扶眉战役烈士纪念馆到知青居住旧址,再到李达将军的故居。我相信,我们团队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期待太白县之行的新考验!
张杰:调研前做准备时,我把采访当地群众列入了调研任务,主要对象还是上年纪的老人家,想要通过收集口述资料,来搜寻已经被历史遗忘的记忆。然而,当我带着这样的目的来到这里时,才发现事与愿违。一来因为调研时间紧张,无法全面地对当地群众进行重点访谈,也无法完成完整对话;二来曾为亲历者或参与者的老人大多已作古,亦或因年及耄耋无法顺利进行交谈。对我们来讲,能遇到一位记忆清晰、表达清楚又具有文物保护意识的老人,真是难能可贵。他们是记录红色文化记忆的“活化石”,离开了他们,革命文物便失去了活力。因此,一定要重视红色革命家风传承以及口述历史的重要性。
张雨婷:写新闻时,我用了很长时间将姚德怀烈士的日记看了一遍,并将内容大概整理出来。写着写着不禁泪盈于睫。日记内容十分生动柔软,他虽然是一名宣传兵,参加战争记录动员讲话与宣誓誓词,却也会感慨恋爱好难,抄写抒情诗,描述他爱的那个女孩。烈士的形象第一次在我眼前丰满立体了起来——不再是冷冰冰的纪念碑,不再是黑白的遗像,烈士也都曾是一个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人啊。他牺牲时才23岁,不知道有没有和喜欢的女孩告白呢?“历史的尘埃落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扶眉战役取得伟大胜利的同时,3000多鲜活的生命永远离开了我们。多少言语都无法描述烈士们的功绩,他们有着无限可能的未来永远停留在了那一刻。也许,我们作为历史的讲述者,需要将目光从宏伟叙事上移开一些,更多地关注个人生命的历程,去感受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共鸣。
推荐阅读
革命文物调查 献礼建党百年|我院师生开启宝鸡地区不可移动革命与文物专项调查(第九期)
革命文物调查 献礼建党百年|我院师生开启宝鸡地区不可移动革命与文物专项调查(第八期)
革命文物调查 献礼建党百年|我院师生开启宝鸡地区不可移动革命与文物专项调查(第七期)
革命文物调查 献礼建党百年|我院师生开启宝鸡地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专项调查(第六期)
革命文物调查 献礼建党百年|我院师生开启宝鸡地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专项调查(第五期)
图文来源/陕西师范大学调查团
责任编辑/包珊珊
审核/李晓曼
指导老师/杨瑾
看到这里,你一定是司马君的忠实粉丝
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