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黄:贫困社会思维方式的改造
作者简介:朱小黄,经济学博士,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会长;原中国建设银行首席风险官、副行长,原中信银行行长、中信集团监事长。著有《远离冰山》、《价值银行》、《财富信仰》、《临渊结网》、《中国债务拐点研究》等专著和文集。
导 言
贫困所带给人类的问题远非我们想到的那么简单。除了各种物质缺乏所带来的营养不良、医疗困难、教育不足、品行不端、各种犯罪行为等,更可怕的是长期贫困所形成的文化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观察角度思维方式都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正常发展,而身在其中的人们大都意识不到这样的危害,对任何改变现状的进步因素惊恐不解甚或恨之入骨。
克服贫困思维方式是很困难却是很重要的文化改造。解决贫困问题一是市场的开放,财产的保护,贫者的行为特征产生于物质匮乏,而贫困思维方式的固化则与法制不周密切相关。二是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改变贫富差距除了分配上的结果公平更重要的是机会公平,不能让各种利益集团垄断通向社会精英的机会。
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史从根本上是追求财富、追求自由,实现平等的历史。任何形态的社会文明都是建立在财富获得与积累的物质基础上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其实只是处于不同的财富积累状态的历史时期而己。当我们从财富状态观察各个国家和地区、各种民族与种群的文化特点、习惯传统、文明程度时,实际上不同地区和囯家的文明差异只是不同财富程度的历史呈现。文明发达的国家也曾经野蛮粗暴过,如欧洲的中世纪,美国的黑奴制度时期等。要求现在物质匱乏的国家和民族完全适应发达国家的文明观是极不现实的。世界上许多冲突,表象上是所谓文明冲突,宗教差异,传统差别,其实本质上是由于贫富差距造成的。差距越大文明冲突就越大,亨延顿并没意识到这个本质。试想中亚、中东、非洲的物质水平能够接近欧美或达到中国的水平,还会有所谓“文明的冲突”吗?
中国所谓传统文化总体属于贫困文化,如清贫而高尚,俭朴而清高,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等等,都是贫困社会的精神食粮。而日本所流行清富思潮则是富裕社会的精神产品。
贫困所带给人类的问题远非我们想到的那么简单。除了各种物质缺乏所带来的营养不良、医疗困难、教育不足、品行不端、各种犯罪行为等,更可怕的是长期贫困所形成的文化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观察角度思维方式都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正常发展,而身在其中的人们大都意识不到这样的危害,对任何改变现状的进步因素惊恐不解甚或恨之入骨。
贫困社会的思维方式很广泛也很复杂,但也可以总结归纳出一些特征:
对财富的态度扭曲。因为贫困物质不足而缺乏正常的财富观念。欲望强烈而束缚不足,时不我待而追求速度,多多益善而捧求规模。急于求成而不重质量。好面子而对外豪放,爱计较而对内省敛。
追求财富向往公平,但对民主没有需求,对自由没有追求。当生存为第一要务时,本能上向往财富与公平,生存空间与质量便次而次之。贫困便无迁陡之欲,匮乏便失权利诉求。
心理敏感,因自卑而自大,因自尊而虚荣。穷而谄媚,富而炫耀。敏感易假设敌手,不断争斗。大到国家关系上的“阴谋论”“包围圈”,小到人际关系中的倾札和算计,都颇有火药味和斗争性。许多人喜权谋而好诈道,只能受赞誉,不能挨批评,受这种心态的影响,贫困社会常常缺乏战略深度,露出急于求成的浮躁。这些本质上都是贫者的战略思维方式,争取生存资源的习惯。所谓成功学就是典型的贫困思维方式的学术表达。
喜欢拜佛礼神。常算命、信大师、吃补药。因为穷怕了,心理常会留下阴影,过去艰难,取得不易,对未来的预期充满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烧香拜佛无非求财,求平安,求穏定,求长生。生育观落后,多子多孙多福寿,其实是养儿防老的生存策略。
喜欢比较。资源不足便缺乏共享精神。害怕别人领先,眼红左右发达。此乃生物之本能。贫困使人焦虑不安,很大程度是因为周围的变化所带来的生存压力。
以勤劳节俭为高尚情操。勤劳节俭虽为美德却源于贫困。在物质丰富的社会却无拔高勤劳节俭的道德地位的必要。观国家、民族、区域的差异,越贫困的越勤俭,越富裕的越悠闲。如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这两个邻国,前者地少人多,国人勤俭努力,后者地多人少,国人松驰散漫。这样的比较还有很多例子。
贫困夫妻百事哀。既使家境富裕,仍然流行妻子要求丈夫什么家务都能干,做饭、洗衣、修下水道、电器、燃气等,并以此为荣。这不过是贫困思维方式的习惯,不太容易走向花钱买服务的现代生活。须知贫困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对知识不以为然,甚至反感。贫困社会教育不发达,但贫困需要有贫困的理由。所以越是缺乏的便越是反感。如文字狱、这样的历史现象,根源上就是贫困社会的统治者所表达出来的贫困思维方式。最极端的莫如文革中取消了高等教育,灭了知识的传承。所以读书要么做官,要么无用,只是获得生存改善之道。
以钱和权为图腾,缺乏信仰,势利而无情。常常是人穷志短,利益面前亲情友情自尊心归零。圆滑自私,易生恨意,枪打出头鸟,所谓羡慕嫉妒恨亦是贫困社会的基本人情。成年人常告诫青年,人需在事中磨,听来有理。但结果往往是人在事中磨平棱角,事在磨中碾成粉末。
心理上倾向于动荡和社会运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国旧式知识份子的情怀。在贫困地区,当贫富差距达到一定程度时,公平已经严重失衡,大众心态更倾向于动荡或社会运动。所谓穷则思变是也,贫者唯恐天下不乱,诚如哲人所言:失去的只是锁链。事实上历史上的革命和起义常常发生在相对贫困地区。无恒产的人多了,贫富差距大了,公平严重失衡了,社会动荡就难以避免。
因无恒产,生活状态呈现临时性。贫困社会普遍存在居无定所的心理阴影。对未来的预期分值不高。社会决策与个人行事都缺乏稳定长期的安排,不顾后果不计未来不顾后人不讲信用,重眼前利益,喜小聪明,过一天算一天。所谓品牌的生命周期都短,甚至高楼大厦的使用期都短。
贫者往往缺乏规则话语权,无力从规则中获益,所以养成不喜欢规则,不尊重法律,向往特权的文化偏好。许多人痛批特权是因为自己没特权,一旦获得便认为天经地义。越是贫困之地,谎言越多,诚信越低,江湖越深,世道越难。
弱者不会同情弱势者。贫困社会心理上倾向于弱肉强食的森林规则。一旦占据相对的强势就会欺负更弱势,那些强拆人员、城管人员、基层警员表现出来的残酷无情,在心理层面上就是贫困社会的弱势群体的情绪表达。
喜道德高调,提倡世故圆滑。所谓三字经、弟子规、朱子家训、曾氏家书皆是此道,世人奉为圭臬至理名言。道德标准高不可及,脱离人性虚伪虚荣,以孝为纲的故事全是塑造的反人性的荒唐事。反正实际生活中都是缺少担当,见风使舵的功利选择。民粹主义高调是贫困社会最高调的虚伪。清末义和团运动便是一例。
贫困社会的特征还有很多,发达国家也会不同程度存在这些社会负面现象,区别之是在于不构成社会特征表现。社会积累财富实现平均富裕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转型,消除这些特征的过程。我们可以把社会形态分为极度贫困、较为贫困、自给自足、小康社会、富裕社会、发达社会,当今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社会目标,殊为不易,但心理上如何从贫困社会挣脱出来逐步迈入现代富裕社会,却是一个更为艰难的过程。
克服贫困思维方式是很困难却是很重要的文化改造。法制首当其冲。解决贫困问题一是市场的开放,财产的保护,贫者的行为特征产生于物质匮乏,而贫困思维方式的固化则与法制不周密切相关。二是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改变贫富差距除了分配上的结果公平更重要的是机会公平,不能让各种利益集团垄断通向社会精英的机会。
所谓改革的本质,在物质层面上就是创造新的更能获取财富的能力和管理财富的能力,在意识层面上则是摆脱贫困社会的思维方式创建富裕社会的新型思维和新的文明观念,即市场规则与法制保障。我们在贫困社会阶段所拒绝或反对的某些东西,可能正是我们走向富裕文明所需要的东西。如果你身边的亲朋好友同事同学上下级等等乃至社会环境政府政策社会治安状况让你不适不满,你应该宽宥,因为这些令人不适的东西就是这个历史的现状,无法跨越,你必须享受这段历史的全部,既包括文明进步,也包括负面不适。这些令人不适的东西其实也是你的镜子,从中也能发现一些自己的暗影。
友情提示:公众号有置顶功能啦!进入公众号“蒙格斯报告”界面,点击“置顶公众号”键,就可以将我们置顶了!
往期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