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观察传承上师的窍诀,是否具有殊胜的加持?
如何观察传承上师的窍诀
是否具有殊胜的加持?
普巴扎西仁波切
传承上师的窍诀有没有加持力,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清净的传承法脉。
如今口传窍诀法的人比比皆是,无论宣讲什么法门,都自称是“最殊胜的法”。甚至有“上师”宣称自己所传之法非常殊胜,法得自文殊菩萨亲传,而他因珍惜之故,也只传你一人,世上仅你一人在修此法,再无他人。
当凡夫的虚荣心膨胀时,听到这样的欺骗之词反而会生起无比喜悦之心。我们真的需要辨别清楚传承法脉是否清净?是否值得信任?各式各样的话语太多了,不能轻易相信别人口中的“殊胜之法”。上师把我们可能遇到的事情罗列在这里,让我们思考平时应该怎样去从事善法?如何遣除修行中的违缘及障碍?为我们的选择指引了方向。
现今我们已在宣讲殊胜窍诀法的导师前得到了圆满传承,清净传承法脉的窍诀当然有加持力,它是历代传承祖师所传讲的诸法之精华,我们要观察自己是否得到了殊胜的加持。加持的体现仍然是出离心、菩提心、信心三大功德的增上乃至圆满,以及逆缘贪嗔痴烦恼的减少。观察自己性格是否越来越调柔,即便由于业及烦恼沉重而呈现贪嗔痴烦恼,烦恼延续的时间是否越来越短?出离心、菩提心、信心是否日日增上?
若暂时没有明显的感受,经过一段时间修行,是否有了很大的改变?殊胜加持主要讲解的是心的本性。我们把三大功德分为有缘和无缘。无缘的三大功德叫不共同之加持。无论哪种,都要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不要口中执著于自己殊胜的导师和殊胜的法,内心仍旧有着炽盛的贪嗔痴和持续短暂的出离心。
平时没什么大痛苦和大烦恼时,慈悲心就抛之脑后,只有在冬天看见老人跪在地上要饭,或者在屠宰场看见待宰动物无奈的嘶吼挣扎时,才会生起一点慈悲心。在自己心里早已对上师的行为定好规范,上师应该怎样说话,怎样走路……。信心,也只有在看到符合自己要求的导师时才会生起一点点。如果你的三大功德仅仅只有这些,即便你具备以上这些缘,我们只能说“你没有得到加持”。
我们观待那么多条件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内心。当对自己的内心没有起到作用时,一切也就那么回事。所以,我们时时都要观待自己的内心,外界的导师和教言也仅仅是一个缘而已。
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曾说过,“我为汝示解脱道,当知解脱随自转”。佛陀没有说,“你自己不去改变,法和导师可以像扔石头一般,把你扔到解脱之处”。佛陀告诫我们“自己是自己的主宰”,解脱得靠自己。
所以看看“自己的内心有多少改变”才是修法。修法真的不需要翻山越岭去很远的地方,也不需要跨越国界到一个圣地。若能赤裸心性,最清净的圣地就在我们的内心之中。
拉萨大昭寺内的觉沃佛是真正的释迦牟尼佛,我们去拉萨拜见觉沃佛,是依靠外面的缘来改变自己的内心,如果内心不能改变,天天和觉沃佛待在一起也不会改变自己的人生,善星比丘和提婆达多的公案就在诠释这个道理。所以一切都取决于自己。
以前我在北京,很多居士在朝拜释迦牟尼佛的佛牙舍利后问我,如果朝拜的佛牙舍利是个赝品,是否可以得到加持?能不能得到加持,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当你具有信心的时候,即便是赝品也能得到真品般的加持。如果你没有信心,真品也就如同赝品般,你得不到任何加持。《普贤上师言教》中有一则公案,老太婆把狗牙当做佛牙做祈祷,最终获得解脱。
所以能否得到十方三世诸佛菩萨的加持,完全取决于自己能否把信心之门打开。打开信心之门,诸佛菩萨的加持就能融入自己的内心,就会获得加持。
如果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不信仰佛教,没有信心,天天围绕在佛舍利旁只为工作和生活,我想他的内心不会有丝毫之改变。佛陀的加持一直都在,只是由于他的信心之门关着,一点缝隙都没有留下,佛陀的加持便无法融入他的心中。
以前我在亚青寺住到第六年的时候,三年闭关已经结束了,当时母亲已经去世,年迈体弱的父亲希望我能回去陪陪他。回理塘老家后大概半年左右,上师给我寄来了一封信,字里行间都是想念,还捎来一小袋甘露丸当做礼物。当时我对上师有着与释迦牟尼佛及诸佛菩萨无二的信心,拿着这一小袋上师赐予的甘露丸,就如同看见上师亲自降临身边般,高兴得不得了。这袋小小的甘露丸在我家三楼的佛堂里放着,放了大约七天后,甘露丸的香气弥漫了整栋屋子,一楼和二楼都能闻到香气。
藏地家家户户都有甘露丸,里面的原料都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加持品,制作方法也都一样,这一小袋上师赐予的甘露丸与其他甘露丸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也曾得到过很多很多甘露丸,甚至一大袋甘露丸的香气也无法与这一小袋相比,它的香气遍布在三层楼的每一个房间,而且越来越浓。究其原因,就是对上师的信心。
有很多居士,在高原地方得到的甘露丸和解脱丸长大了很多,甚至得到甘露丸的时候,家里出现很多瑞相,舍利子越来越大,数量也越来越多。我想,这一切都是缘于你的信心,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就是这样,一切靠的是自己。
修行人修行的目的是为了今生快乐、临终自在、未来获得解脱,这是我们修行的全部。能否做到这一点,取决于能否时时以诸佛菩萨的教言作为依据,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
如是行持之后福报逐渐增上,生活和事业中时时以佛教的方式面对一切,家庭会越来越和睦,做什么事情也会越来越顺利。有时候我看见足下很多弟子,全家都信仰佛教,夫妻之间非常和谐,应该这样,修法应该体现在诸多方面。
但有很多修行者,说是信仰佛教,每天进入佛堂念经打坐,现实生活当中却没有改变多少——乱糟糟的家庭关系,烦恼依旧炽盛的内心,原因就在于“修行中没有关注自己的内心”,真正的佛法没有纳入到心相续中,一切修行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行为”。
要记住,一切痛苦和不顺都源于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内心没有改变之前,一系列显现都无法改变。对于今生来说,观照自己的内心,我们的一切就会越来越好。
所以,无论是座上还是座下,真的要时时关注自己的内心。传承上师之窍诀有没有加持力,就是观待自己的烦恼有没有减少,观待自己的功德有没有增上。
在平常的家庭生活中,难免遇到磕磕碰碰,有些居士当时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事后会觉得非常惭愧。这已经很不错了,因为自己已经知道这些不对。人最怕的就是看不清自己的过错,觉得自己一切都对,不知不觉就形成了特权意识。这样的想法会导致无法改变自己的性格习气。我们修行者暂时做不到完全没有这样的情绪飘动,而“在情绪飘动的时候意识到自己不对”,先做到这个也不错。由于认识到自己的过失,调伏自己的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和谐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少,家庭就会越来越幸福,这不就是我们活在世上最大的一个目的吗?
现前的时代烦恼沉重,真的需要佛教的背景。暂且不谈来世,今生如果天天在打打闹闹之中度日,就真的事与愿违。所以只为今生也要信仰佛教。不要只在乎形式上的行为,例如朝拜四大名山等等。甚至有些人在普陀山“朝拜”的同时又品尝海鲜,这究竟是在朝圣还是在作恶?类似这样的行为,是否还叫修行?
若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无论到了什么地方,甚至哪里都不去,观待内心都是正确的修法。
——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宝藏》第三十课
【更多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