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玉门·玉门关历史文化考察

王心源 玉门历史文物 2023-09-19

六日一夜游记

作者  王 心 源



王心源,男,1964年6月生,安徽省六安市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遥感地学应用以及遥感考古与古环境重建、数字遗产研究。近年来,主要进行空间信息技术对自然---文化遗产的观察与认知研究。



余尝读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 1862—1943)《亚洲腹地考古图记》,以及斯文·赫定(Sven Hedin,1865---1952)《亚洲腹地探险八年》著作,深深钦佩先生们扎实的考古专业功底,细致入微的观察功力,精当刻画的文字描述能力。恨不能生在百年前,跟随先生们一起考察并向之学习。

今幸有玉门市政府立项,玉门市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局、《丝绸之路》杂志社承办,由玉门市博物馆王璞馆长、玉门市文物管理所张建军所长具体组织实施,有王子今教授、王仁湘研究员、易华研究员、王心源研究员、贾小军教授、多丽梅研究员、覃春雷馆长、戴卫红研究员、杨文远副主编、姚娅博士后等专家学者,在22日—27日期间,开展“玉门·玉门关历史文化考察”活动。我向诸先生、同仁学习许多,借此机会,特此致谢!

走在先贤们曾经考察的区域,追寻同样的线路,甚至触摸同一块文化遗存的肌肤,感到无比的兴奋。我虽非文博考古专业,亦非文化历史专家,但对于同一个地方,同一个研究对象,从遥感考古以及历史自然地理角度来学习、考察、认识,岂不快哉?!见贤思齐,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故随手在本子记录几笔。这些记录没有经过科学的严谨推敲以及相关的资料参考,仅仅一时的认识、甚至一闪念的感觉而匆匆记录,为自己留存资料而有待以后详细考察作为线索用的。

事有凑巧。这次考察,主办方要求考察团员每人写篇文章,题材不限。作为承办单位之一的《丝绸之路》杂志社副主编杨文远先生则约我以游记形式提交“作业”。作为科技工作者,一般而论是要写科技论文,要遵从科技论文的写作范式,有观点、有证据、有结论(虽然结论有的可能不实)。这次,我得到一个信马由缰写游记的机会。第一次写,一开始觉得没有多大意思,后来越写越觉得好玩,遂答应杨主编的盛情与美意,同意提交一篇“游记”。

但是需要说明,这篇游记,是没有经过深入考察、研究,有时是在飞快的汽车里隔着车窗玻璃的一瞥,心生而文的。当然,我毕竟挂着科技工作者的牌牌,也不能胡乱扯。文中比如对于地质的描述,由于手头没有资料可参,我就根据野外所见,猜测性进行描述,肯定是有许多错误----尽管对于岩石的时代我是回避不提的。考古学的两大基石之一就是地层学。我想,作为考古考察,是不能不对此作观察与考究的。

这样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地写,虽不能说是酣畅淋漓,倒也是略抒胸臆。该文时间记载从22日到27日,6日考察、1夜“梦境”,遂命名《六日一夜游记》。

第一天  6月22日  天气  北京  晴  嘉峪关  小雨

线路:北京---兰州---嘉峪关---玉门宾馆

8:50,从家里出发去北京T2航站楼。天晴,燥热。11:28分,飞机从北京机场起飞,16:15到嘉峪关。出机场,小雨,一身凉爽。路面有少量积水。乘中巴车沿连—霍高速向西驶向玉门市。

车行走在东南-西北向的河西走廊大道,隔车窗目力可及北侧黑山,南侧祁连山因能见度不够而看不到。

来接机的玉门市博物馆王璞馆长介绍:河西走廊过去是东、西方交通要道,经济贸易通道,也是文化、技术、宗教交流与融合廊道。今天,河西走廊地位更加重要。不仅交通更加繁忙---高铁、高速、国道三道并驰,而且还是能源输送大通道:沿途可见高压输电线并道而列,地面有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星罗棋布,地下埋有油、气输送管线供给东部的发展需要。

车子经过清泉乡,见到路边高台上的一个烽火台。再到河西走廊著名遗址骟马城,此时路面上仅存似乎下过一会儿小雨的痕迹。18时许,到玉门市,路面干。看来此雨是由东向西而来的太平洋水汽?我由此联想到“春风不度玉门关”诗句了!

玉门市, 2003年从老城搬迁到此的一个新建县级市。进入市区,有一高约10多米的“玉门”。大道东西笔直,两侧行道树绿色可人。建筑疏朗有致,交通从容不迫。市容整洁,偶有行人。达玉门宾馆,下车,吸到西部绿洲特有的空气味道,丝凉,清新,宜爽,还带有点泥土味。真宜居嘉地也。

吃罢晚饭,参观玉门市博物馆。此时20:30。室外气温体感微凉,空气透亮,夕阳15o斜照,正照在宾馆东侧的10米高的杨树上,树叶形成一层鹅黄,如同西方油画的那种亮黄色彩。

我们步行到路对面的玉门市博物馆。博物馆内陈列从3800多年前新石期时代到现代文物,展示此地人类活动的精彩片段,也包括当代的“中国石油工业摇篮”光荣历史。林林总总,不一而论。我尤其对军事防御体系的长城、烽燧、屯戍等遥感考古相关的内容感兴趣,拍了一些照片作为以后研究参考。

21:30,参观完毕。尚有天空余光,模糊光线尚可见物。我们借着模糊光线查看了摆放在博物馆室外的来自火烧沟岩画的原石。

感慨于祖国的幅员辽阔,感动于博物馆展示先辈们的创业事迹以及民族间交往经历的磨难。回宾馆,作七绝一首。赞之曰:

七 绝

感念先人开疆功


感念先人开疆功

筚路蓝缕难亦行

历尽纷争成兄弟

方有今日大一统

第二天  6月23日  天气  多云

线路:玉门市出发---三个墩汉代古城---花海汉长城、头墩---赤金峡谷---明清古道---赤金古城

晨5时许,听到雨打窗外钢瓦屋顶咚咚声。7:30出发,微凉。

车子先沿大道向东,过牌楼,向北去花海路进发。路两边有2-3米高、2-4行的行道树分布在灌溉沟渠内,之外为戈壁滩地。不一会见有大片耕地,郁郁葱葱。又过黑水河,再经过北山的山间东西向谷地,又走了坑坑洼洼的“搓板路”,9:30许,到达三个墩遗址。

三个墩现在仅仅可见两个墩。

我们先考察大墩。此墩是个汉代烽火台,残高8米。夯土层约20-30cm不等,有红柳、芦苇夹杂夯土中。夯土层泥土手感坚实。

在大墩NE30o,300米处,是个小墩。这个小墩,高约5米许,也呈现水平层,泥土均匀,手感松软,我判断这是个自然的沉积形成。至于这个墩子,是否前人在自然土墩基础上作为高台使用过,则无遗迹可寻了。就在这个墩子旁边,是一道高约半米的凸起,好像是城墙墙体,仔细观察实乃湖湘沉积形成的自然地层,是今天正在发育的雅丹地貌。这种地貌,往往形成如城墙的形状。上世纪初,就发生外国考古专家在新疆这种雅丹地貌当作古城墙发掘,2天后才知道被大自然所愚而“上当”的故事。

就在这个小墩子南侧数米,见到一条干沟,由流水切割露出青灰色细腻的草木灰层(20--30cm)剖面, 草木灰层覆盖在粉砂粘土层之下。看来,这里曾是一个相对静水的沉积处所,或许是个湖泊或者缓流河道所在?由于时间匆匆,未来得及详细查看。

至于人们认为这里有个古城,可能需要更多的研究。不过,从我随身携带的ipad的遥感图像上看,这里是一个消失的古绿洲。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地方!

我们驱车启程,向东过沙石滩地,进入花海乡,见到大片绿洲,主要是红柳,作物有向日葵、葡萄、棉花等。车子停在汉代长城的标识处。此处汉长城,东-西向,是河西走廊汉长城保存最好的地段之一。该长城由红柳枝、芨芨草、沙石等材料建造,最高部分可见7层,最厚处4米,每层红柳厚约0.2米,红柳层上下有芨芨草,厚约0.1米,顶部积沙层厚约0.4米。经历2000年风雨,仍然挺立着由沙土、枝草构建的长城!真钦佩先人们的伟大智慧与工匠精神!

我们又向头墩进发,驱车离头墩1里许,沙土松软,车不能行。我们沿长城保护隔离网,跨过干沟,步行到头墩。头墩烽火台也是红柳、芦苇、沙土隔层夯筑。该烽燧残高7.5米,底座平面为正方形,边长约11米。下部4.5米用土夯筑,上部3米用土坯建造。据介绍,该处发现的灰陶片、青花瓷片,始建于汉,清代做了维修。

后排左二为作者

头墩位置非常重要!在此处,长城由西南—东北走向转为西北--东南走向。且旁边是一个湖泊,在遥感图像上可见曾经湖泊的边界范围痕迹较大,呈现椭圆形,长轴约0.8km,短轴约0.6km。而现在萎缩为一个直径约150米的池塘模样。有趣且重要的是,在遥感图像上,可以见到围绕烽火台有疑似的城墙,有待验证。

回到车边, 12:30,开始午餐。每个饭盒内有三个小黄花卷,三片牛肉,一个白煮鸡蛋,外加一个小塑料袋,内有西红柿一个、黄瓜一根。

饭毕,约1:00。驱车向南前往赤关峡。

车颠簸行走于戈壁、沙地,进入花海绿洲植被封育区,大片芦苇、红柳相间分布。偶尔露出灰黄色粘土层。沟渠纵横,阡陌交通。领航人、司机均迷失路线,我们更不得而知如何寻路。反正是转来倒去。我渐入午睡佳境。醒来,司机继续在寻路。我顺眼看到一处有十几个垃圾堆的垃圾(填埋)场。心生一咯噔。

王馆长介绍,我们是沿着丝路古道向南行进。16:20,到天津卫村。只见户户门锁着,未见一人。路边水渠宽3.5米。赤金河由南而北蜿蜒流淌,流速估计每秒十几厘米。河水清澈,漫滩平展,草色壮绿。车开到赤金峡水库停下。此处如今已经是一处游览风景区。据介绍,此处的古道已经在水库的水下了。

出风景区,我们考察一处摩崖石刻。此石刻位于赤金峡口的赤峡驿站附近大墩山山崖。该石刻刻在2m*1M呈扇面被修理过的花岗岩面,坐南朝北,“柔远人”三字横排,竖排“江右张汝学重刻”“关中王珪题”。据王馆长介绍,此处石刻初刻由唐初宰相王珪,重刻为清1878年的光绪戊寅。此处在唐代是个重要的地方。

又参观土夹道遗址。该遗址被公路占用,已看不出多少名堂。仅仅一个碑立在那里向人们诉说着其曾经这里的辉煌。

车又西行一段距离,到明清古道标识牌。据介绍,此古道东--西向,通敦煌,沿途45里至少看到三个烽火台,进入赤金城区,与汉代烽燧相接。

王馆长带领我们在赤金镇一个家属院内,找到赤金堡城墙遗址。现在仅存西北角的城墙和角墩。据介绍,该城始建明代,清代重修。城有三门,旧南门,新南门,新北门,城周长2里许。而从现在残存的西墙、北墙看,损失许多了!

此区遗迹历汉、唐、明清,且相互关联,说明此位置独特、重要。需要后期多加留心、深入考察研究。

19:00许,沿高速公路西回宾馆。

第三天  6月24日  天气 晴

上午,与市政府领导以及相关部门座谈“玉门关·玉门历史文化”。具体详细内容,见专门报道,不赘。

下午 2:30 

考察线路:从宾馆出发—黄花营

汽车从宾馆出发,西行,不久进入绿洲区。此为黄花营村,含三个村民组。沿途农田种植大片小麦、向日葵,还有草滩。这里水源较充足。沿路有并行的老、新灌溉水渠。老水渠杂草丛生,已经废弃,外侧1米是用水泥修建的宽约半米的新沟渠,显然新沟渠使得水资源利用率更高了。

我们的车子北行出绿洲抵近山岗地带,爬坡进入荒漠区。在西边的山头上看到一个歪斜的如尖草帽顶放在那里的一个土堆。我们走到这个烽火台跟前查看。该烽火台建在基岩之上。岩石青灰色,新鲜面有丝绢光泽,我初步判断为绢云母片岩(?)。这是附近较大的山体,烽火台就建在此山头上。观察烽火台,同样由泥沙、碎石以及植物枝叶构筑,主要为芦苇杆,厚度为3-5根芦苇杆构成草筋层。夯土间距30-50cm不等。我们来得是12号烽火台。11号烽火台尚在东面!在向导老徐的带领下,来到11号烽燧。

老徐60来岁,据他介绍,烽火台在过去40年里,减少了4米多。一方面是风蚀、水蚀,主要是人为破坏,农民把土挖走弄到田里做肥料。

站在墩子上,用望远镜可看到刚才考察的西侧12号烽火台。目力可见到此处景观结构很有地理学意义。北侧五、六百米,是一道山梁(山前是输电线通道),再向南是条土路(路北侧有当代的坟头散布),紧邻土路的是汉长城。长城南1-2米是烽火台。再南约30米,是由红柳沙包构成的高约3米的防风挡沙堤坝。这个堤坝南侧就紧邻的一个东西向的水沟—实际是条河道(斯坦因考证为疏勒河的一个支流)。充足的水分滋养着红柳,红柳也报答这条河道不被流沙南侵掩埋,形成每年都在长的沙丘堤坝,保护南侧的河道、大片农田及村落。我怀疑这个红柳是古人有意栽种起到防风固沙作用的。

我们又查看了墙体。如今,南墙的西侧已经有块脱落。傍边尚在站立但被一个豁口隔开的一段40cm宽的墙体如不赶快保护,这个“孤独者”不久也会躺下。墙体露出当时用来加强吃力处理的草筋骨。西侧墙基露出由红柳形成的承受拉力“钢筋层”,此红柳枝条被稍微处理拍击成像麻皮样的碎条,然后搓成绳索,平铺形成持力层。

我们又查看了墙体之外的残存的长城墙体。残高不到一米,为碎石、土筑成。碎石清灰色(辉绿岩?),采自傍边的山上。碎石大者10cm,小者1mm,多为1mm-3mm。有趣的是,向东移走几步,见到的碎石却是灰红色(浅变质石英砂岩?我真需要张地质图!)。但是,两种岩石颜色、质地确是截然不同。再向西边查看,又是红柳与泥土搭建的一段。忽然联想到5年前,在瓜州考察汉长城,那是用红柳、泥土构筑,但是一段段有塌陷现象,我当时想,会否是当时修建时,工程逐段承包,在两个承包接头处,因为不是一体化而出现的后期不够牢固的现象呢?再结合此处沙石构筑的分段情景,我似乎更加推论长城当时逐段承包的设计与安排了!

18:00,乘车回。

第四天  6月25日  多云  晴

考察线路: 玉门市----黑戈壁--马鬃山玉矿。

早晨7:30出发。

车行于戈壁滩地,沿216省道向北进发。在双车道柏油马路80km/h驶行,偶尔见到北行的货车队。沿途景观单调,我亦随手翻阅有关资料,了解研究区情况。9:30,见到山顶有烽火台。黢黑的山体岩层陡立,严寒酷暑、风霜雨雪的热胀冷缩致使岩石组分之间的松动,再加上冰楔涨裂、植被根劈等地质作用最终导致岩石的碎裂。这里的岩石经历了犹如刀刻斧劈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于是形成了高高低低、起起伏伏的山峦,远观犹如一匹匹风驰的飙马,鬃毛飘逸,浪漫摇曳,好不潇洒!

10:20,车行到大戈壁滩地。这些砾石,原本是从周围山上被流水携带沉积在此。巨风吹走泥土、细沙,留下粗大、较重的砾石。长期暴晒,砾石上覆盖一层坚硬光滑的黑褐色荒漠漆皮。 环顾四周,大地似乎是个干枯的海底世界。展眼远望,天空犹如是个大穹庐。车子似乎不动,人总是在穹庐的中心。这,就是名闻遐迩的800公里黑戈壁。

黑色的一望无垠戈壁滩地,伴有低矮的黢黑、墨绿、铁红等各色浑圆山丘,配以张牙舞爪、状形神似生物的孤石、山脊,粗狂、雄浑,神秘、渴望。只要你来过一次,就会铭记一生。我这是第二次身临。第一次是1998年从酒泉乘班车去额济纳旗做博士论文时留下永远不能磨灭的戈壁印象。油然一首顺口溜形成:

我本洪荒外来客,

风吹浮尘留色身。

日曝寒冻锻肌骨,

三千大漠一风景。


10:37,车子翻越岗丘过公婆泉风电站厂。到马鬃山路牌,然后,车下坡行驶。到达公婆泉形成的小绿洲。

这里是肃北马鬃山镇镇政府所在地。全镇总面积3.2万平方公里,共有军、警、民常驻人口1400人,是“爱民固边模范镇”。车行至镇中心,在十字路口耸立着一座碑,碑上用蒙、汉文写着“三羊城”和“和泰荣兴”。碑文介绍显示此地的重要地理位置:马鬃山镇,乃昔汉、魏晋通西域之重驿。此地南望祁连山,东临内蒙古,北界蒙古国,西通哈密道。真乃四方通衢之要地! 考察组在此碑前合影留影后,又去参观“黑戈壁陈列馆”。

由于是周一,王馆长电话“黑戈壁陈列馆”馆长,特请破例开门让我们参观。陈列馆共收藏1927年—1934年中外学者探险黑戈壁记载、黑喇嘛(丹毕加参)图片、文物等40多件和明水汉代古城照片、马鬃山奇石等。值得一提,杨增新明水军事要塞遗址,是民国时期河西走廊最西端确保兰州至新疆军需物资补给输送的生命线。图片介绍说,该要塞面积约4平方公里。沙石筑建而成的碉堡、战壕、营房、厨房、八角形瞭望台,以及依山而建的复宫等工事。这是西部近代最大而且最完整的一个军事设施。对于研究西北地区民国时期军事防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观完这个不大甚至有点简陋的陈列馆,我作为地学科学工作者,惭愧于孤陋寡闻----竟然不知道发生在上世纪20-30年代那场著名的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及其活动。为此,我在回京后特别补充这部分内容。

在整理这段参观的笔记记录与拍摄的照片,我再从网上查找相关资料,让我感到今天(6月30日,周六)整理材料的加班是多么的快活!但却又带着伤感、却又心生动容。五味杂陈大概如此。那就请允许我(首先,我要对在网上搜集、摘录这段材料中涉及到的作者们表示感谢!!)把整理的这段历史,简要节录整理、供人知晓,引起对那场“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更多的关注与思考!

距今将近100年了!上世纪的20-30年代,中国正处于连年战火、内忧外患、民生凋敝、科教衰落的苦难年代。

但是,在1927年到1934年间,中国和瑞典却组成“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对中国西北区域进行探险与科考。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成员有中方人员10人,欧洲人员17人(瑞典5人,丹麦1人,德国11人),考察内容包括地质学、气象学、人类学、考古学、民俗学等。考察任务可不仅仅是考古研究,要为当时准备开通欧亚航空航线准备气象资料,为要重振丝绸之路勘测汽车、火车交通线路,还要调查西北资源。科考队不但要做气象观测,要测绘地形、考察地质,还要进行考古调查,判断古今环境的变迁等等,可谓任务非常繁重。

考察团设立双团长:外国团长是大名鼎鼎的瑞典探险家、地理学家斯文·赫定。1927年,61岁的斯文·赫定第五次来到中国。这回不再是探险,而是得到国民政府的支持下的科学考察。考察团中国团长是北大哲学教授、曾任北京大学教务长的徐旭生。一个哲学教授为何要参加西北野外科学考察,且担任团长?了解了此中的故事,真可谓是“临危受命”,“国家担当”!

事情回到1925年:美国的兰登.华尔纳来华,要再去敦煌“考察”。此人就是第一个采用化学方法盗揭敦煌壁画的人,这次意在更大规模盗取壁画。他在给斯坦因的一封信中写道:“我还特别希望能获准移走更多的一些壁画,将一个小窟室中的壁画全部移走。”

北大的沈兼士、马衡、徐旭生等人,得知情况后,非常着急却无权制止。当时的中国,国土尚且不保的情况下,保护文物谈何容易!徐旭生对此十分感慨,他写道:外国人“则利用其优越的财力,对于我国的科学材料,‘予取予求’,毫无限制,而对于珍贵不可多得的材料,则巧取豪夺,潜运境外!如果这一类的情形,不能有所挽救,则我国学术前途,要受到无从计算的损失。”于是,他们开始酝酿自己组织起来,开展科学考察,但是苦于经费无着。最好的办法是争取中外真正的合作,来结束在中国考察却唯独中国人没有说话权利的局面。

恰在此时(1927年3月),瑞典大探险家斯文·赫定率一德瑞合组的大型探险队到了北京,正准备出发到中国西部考察。他已取得了北洋政府的批准,接受中国派3名地质、考古学家参加。但是这项协议权力仍然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中国人只是参加而已。采集品需先运往国外研究。这正是徐旭生、沈兼士等人所担心的。于是,他们立刻行动起来,联合北京的各学术团体成立了“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起草了维护我国学术主权的6项原则,发表了“反对外人采取古物之宣言”。中心意思就是强调学术主权问题:在中国考察必须以中国为主,中国是主人,外国是客人,双方要平等合作。

这个中国通的斯文·赫定不愿意受制于人,他致函协会并想用对付中国官方惯用的办法——宴请协会成员,在饭桌上解决问题。没想到这次没人出席宴会,碰了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之后,双方唇枪舌剑,多次交锋,最终,斯文赫定基本上接受了中方意见,至4月下旬,双方终于达成了19条合作办法。合作办法确定“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下设“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理事会”对考察团的领导地位;“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设中外两名团长;采集品要运往北京,由理事会处置;有关国防问题不得考察;考察经费由斯文赫定负责;考察期限2年等等,最后的第19条还规定了本办法“附有英文译本一份。应以中文为准”。 这个协议意义重大。它结束了在我国考察只能听命于外国人的历史,为以后外国考查团进入中国考查提供了一个谈判标本。第一次争回了我国的学术主权。

中国西北科学考察的协议形成以及考察过程,其所展示的名族气节与精神,获得的科学研究与外交成果及其影响意义重大,需我们好好研究与总结。有关整个过程中的中方据理力争,维护我学术主权的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可以在网上查阅。

但是需要附上一张照片,以表达对于先辈的敬仰与思念。

我们的车子在戈壁滩地上继续颠簸前行,又迷路了。13:10分,仍寻不得路,车干脆停下,午餐。午餐食品如前天。

食毕,继续赶路。15:00,终于到马鬃山采矿点以及制玉作坊。

这里山体绿黑,矿坑遍布,许多已经土回填。马鬃山玉矿遗址是草原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遗址。近年在马鬃山东又发现寒窑子玉矿遗址,遗址分布于山麓两侧,发现矿坑、斜井、石料堆积、防御遗迹等。通过发掘发现,玉矿遗址有骟马文化和汉代两个时期文化遗存,年代起自战国,以至汉代,并有共存现象,对骟马文化断代有了具体依据。这些玉矿地处我国早期“玉石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重要路段,对早期“玉石之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8:50,回到宾馆。吃罢晚饭,杨文远副主编来我房间聊天,并要我为他的留言簿写几句话。思片刻,草就:

致《丝绸之路》副主编杨文远先生

杨邦德兮丝路行,

文以化兮交朋友,

远程大兮协四方。


接着,覃春雷馆长、王璞馆长、姚娅博士我们又讨论昨天11号烽燧后期进一步研究事宜。

22:00,整理、补写今日笔记。

第五天  6月26日  天气  晴

线路: 玉门市—昌马石窟-天生桥  

8:00, 车从宾馆西北一小段路后,即向西南沿昌马冲积扇西侧行进。

张建军所长提议,车子稍微绕点路,让我们看看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的玉门“风光大道”。只见排排光伏发电机整齐排列、行行风力发电机立在戈壁滩地,形成照壁山前一道美丽风景。照壁山是祁连山的前山,由于断裂切割露出山前断裂三角面。早晨9:00,这时太阳正射山壁,一片金黄。想必照壁山得名如此。此山前断裂,从遥感图像判读,是左旋走滑,导致昌马河在出山口向西转弯。

透过车窗,可以远观祁连山。乍一看,祁连的雪山就是蔚蓝天空中的一道长云。再细看,上层或朵朵状、或絮絮状的云,下面连着的就是雪山。与下面的雪白相比,云色倒是青灰白的了!

我此刻理解为何祁连山又被称为“天山”了!

在这个有几十公里的景深里,我们看到了天-地对称的序列:大地,最远的是东西向长长的洁白雪山;第二序列的是青褐色东西向链形山脉;第三列是土黄色或亮黄起伏的岗地;第四列是灰绿色似刀切开的蔬菜烙饼的断面菜黑色;再近景则是灰黑背景的沙砾石滩地,缀点着骆驼刺等小灌丛。我拍了张照片,把其放大看,原来第三列黄色的岗地其实是南北向的垄岗露出的北侧顶头的侵蚀三角面。第四列如刀切的断面似乎是河道二级阶地的陡坎(?)。在这个伟大的走廊通道里,天也配合着地呈现秩序:天空的长云平行天山的走向-----两道白色长云之间露出蔚蓝天空长条而平行层叠的天山。天空丰富多色且有变化,就如大地的不同序列色彩。我感叹天地这种对称的大美!

我们停下车,照了几张照片,继续前行。豁然看到亮黄色彩的油菜花。高处白云碧空,远处雪景天山,中景绿树伺环,旁边深绿麦苗陪衬,农家的灰黄土墙成为人文背景点缀,亮黄醉心的油菜花让我想起“人间四月芳菲尽”诗句来了。或许由于高寒,此处的油菜花不是绽放,拳拳的,让人更加心生怜悯、疼爱了!

车停在昌马水库大坝东北角。刚才看到的一望无垠的昌马冲积扇扇面,在这里我看到了它的内部—洪-冲积扇剖面壁立垂直高度达30多米。剖面为南--北向,整体呈现土灰色,由大小不一的沙砾石构成,大多为3-7厘米大小。砾石有一定磨圆度,说明河道搬运较长。我初看下,剖面大体可以分成7层,剖面有两层开挖石窟。在第三层,有3个小窟,1个较大窟;第五层有1小窟,约容1-2人。我初步判断,窟是挖在砾石分选性较差的层位,这是便于开挖。而上下分选性较好的层位,结构较稳定,能起到良好支撑作用。

然后,驱车去昌马石窟。在文物专家同仁带领下,我们越过水沟,拾级而上石窟。我注意到,此山崖陡立,总高30多米。河湖相沉积,水平层理发育,沉积层主体为砾石、粘土层,以及页岩层,页岩层黑白纹层清晰。岩层夹石膏层(见到的有2层2cm厚的石膏层)。岩相变化较大,表明当时沉积环境的变化比较剧烈。石窟开凿于厚达7米的粘土泥岩层。我猜想泥岩均质,易于挖掘,且细腻便于作画。在窟的两侧,垂直断裂发育,似乎有上下的错动(是否之前的地震引起?),而就在窟的北侧,有崩落的十多米高的新鲜岩块。此山体比较破碎,给石窟保护提出挑战。

参观完石窟,我们驱车去拱北滩,见一个烽燧。烽燧残高5米许,时代不详,疑似清代。该烽燧夯土层手感松散,亦未见草筋。建造坚固程度不高。

下午三点,去昌马乡天生桥考察。车子停在天生桥西桥头。峡谷二十几米宽,巨厚的砾石层,被疏勒河流水下切,形成我们站着的河流一级阶地。俯视河道,脚下一米宽深数米的河道,这是疏勒河水流在构造抬升情况下快速切割形成的狭窄河道证据。这里河道弯曲的厉害,看来至少受两组断裂控制。向上数米,则见河道葫芦状,宽近10米,再向上看,因河道弯曲,看不见河水了。我弯腰蹬下,抬眼向上望去,只见葫芦段黄色河水,流急打旋,再向上,河面浪起奔流,似有小黄河的气魄!再向上,看不到河道,视线却触碰到横亘的祁连,再向远处,望见的是白云。忽然心生“黄河远上白云间”的王之涣诗句意境。似指此耶?

大家小憩,吃香瓜。谈到此处风景与感受,大笑。

约18点,车至东湾村。只见麦苗肥壮,绿浪滚滚;群山叠嶂,佑护盆地。再次眺望远山雪峰,我依依不舍离去,沿昌马冲积扇东缘回城。

补记:

夜,挑灯独酌由吴蔼宸先生选辑的《历代西域诗抄》。首篇,汉武帝诗《西极天马歌》:“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障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真雄才伟略,千古一帝!又翻到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天山之上,云月苍茫,长风浩荡,诗雄浑磅礴也!随手翻到第31页,王之涣《凉州词二首》:“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忽然思绪在此纠结盘桓,不知诗所意,不知何所指,不知位何方,不知四句情景如何关联。正迷茫间,一白胡长者飘然而至,似王前辈之涣先生。一脸肃然,发蒙教曰:“喂,此诗当活解!”,惚然遁形。心一惊,猛坐起,醒。喟然叹曰:“此乃神游梦境也。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倒下,再寐息。

第六日  6月27日  小雨转晴

线路:玉门市---火烧沟遗址---骟马城遗址---石关峡

凌晨,5时许,听见雨打楼下屋顶的啪啪声。喜雨。

6:20起,收拾行李准备返京。7:30,车沿连-霍高速去机场,顺访火烧沟遗址、石关峡等。昨夜觉不足,车上假寐。

8:45,到火烧沟遗址。火烧沟文化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后期的人类文化遗址,距今约3700年。因火烧沟文化的出土地周围是一片红土山沟,土色红似火烧,所以这一古文化遗址被考古界称为"火烧沟文化"。这个红土,可能是晚第三纪的红层。

我们冒着小雨进行考察。我观察起周围形貌,在ipad的遥感图像上,见到火烧沟的“沟”是来自祁连山的古河道。现在,已经干涸,或者季节性流水了。火烧沟遗址位于河流二级阶地,目估高度约6米。第一级阶地高度约3米,虽不连续,但在河流拐弯处,留有数米的宽滩。看来,河流在此回转,切割成一个高台地。火烧沟的先民就在这里过着依山傍水的生活。

接着驱车去骟马城遗址。这里,今天的村庄与田地伴守着汉、明、晚清-民国(?)古城遗址,分布在骟马河二级阶地上。我们由北而南行进,迎面看到的是兀立河沿且小半拉子不在的骄傲的一座古城遗址。王馆长介绍这是明代的古城。古城由于河道向西摆动,河岸崩塌,危及东侧城墙,遂坍塌于骟马河中,南墙也有一段崩塌,北、西墙体基本完整。该城南北63米,东面58米,残高约9米,四角有高大角墩,南垣开门,宽4米。城外三面存宽约10米的护城壕残迹。河对岸出露的是艳丽的红层,上覆1-2米的灰色沙土层。远处即是舒缓起伏、层层叠嶂直至接天的山峦。

距离明古城西侧100米,我看到有个高约2米许的土柱。这是汉代城墙残存的角墩。这个土柱,犹如一个老兵,一直站在那里,虽然年岁已高,背有点驼,但为了军人的尊严,却一直在那里挺立,看着、守着。让我一阵心酸。我用手触摸他那带着小石子的夯土层的肌肤,钢钢的!比在旁边的明城手感更坚硬!

由于要赶路,我没有更多的时间与这个“老兵”对话。我赶快向北侧的晚清-民国(?)城遗址跑去,虽然该墙体四围尚在,却墙根已经被侵蚀凹进10多厘米,这是此处明、汉城墙未见的。我怯怯地用手摸下,松松的。

呜呼,同样是土夯的墙体,汉的比明的硬,明的比民清的强。岁月沧桑,风雨侵蚀,历史将留下什么启示?后人又如何评说?后来者在做事时,岂不忌惮历史乎?! 

沿312国道,10:50车子到石关峡。我与易华研究员先沿河南侧走,再到北侧。峡谷两侧山体均是青灰、灰绿色的变质岩,山前则是风化岩石的碎石堆积物夹细沙粘土。我时而用望远镜观察岩壁、山体,未见什么古代遗存。

走到石关峡的“最早最晚玉门关”石碑标记处,峡谷豁然开朗,这里是个宽谷地段。峡谷北侧的山前见有2-5米厚层不等的连续黄色粉砂粘土沉积物,水平层理清晰,中间夹来自傍边的山体碎石层,碎石岩块几厘米—几十厘米大小不一。我初步判断,这是风成沉积再加水流作用共同作用而成。或许这里曾经有个小型积水湖泊,后来河流切割而被疏干。遥想几千年前,来来往往的军队或者贸易商人,走在河岸堤上,是否见证这里尚残存的小湖?或者就在小湖边歇脚?这里是否真的就如今人所认为的最早的玉门关口就在这里?我在这里正午的烈日下,寻觅、思索。在另处考察的易教授的吆喝打断我的沉思,时间不早了,我们要回赶与在“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的大部队会合。

13:00许,到博物馆门前。我俩饥肠辘辘,就在门口的一家饭馆,与老易炒两个小菜,三碗米饭,50元,吃的特别香。

然后一起进博物馆参观。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是我国长城沿线第一座专题性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有长城工碑、嘉峪关碣记碑、魏晋画像砖、丝绸、魏晋骨尺等。参观的很有收获,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与屯戍有关题材。

14:30结束参观。15:30到嘉峪关机场,阳光暴热。我们在候机大厅等待。

想一想这次考察,匆匆忙忙一周过去。有感2首。

如梦令 ·考察

边塞、烽燧、关峡,颠簸曝晒饥渴。千转百回寻觅,历史文化考察。考察考察,玉门关城在哪?


七 绝

寻玉门关址不得

 

玉门关城几许高

是否还绕绿丝绦

故人千年来再访

惆怅忘却位何方

 

登机、转机、堵车,一通路途折腾,23:00,到家。



玉门市博物馆参观预约电话号码:

0937-3338708

投稿邮箱:189906039@qq.com



往期好文:

张世英:玉门一位80岁耋耄老人的历史情怀

玉门考察记

玉门:甘肃仍在沿用的最古老行政地名之一

玉门文物待遇高“恒温室”安新家

玉门市博物馆又一批文物向世人展示

千年玉门

玉门市玉门镇古城调查初探


更多精彩,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玉门历史文物公众号
官网:

http://www.ymsbwg.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