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翁”樊建川:我为什么辞官?
2021年4月6日,成都市安仁镇,原宜宾市常务副市长樊建川,穿上女儿送的生日礼物——一身新衣服,一双新鞋。
在自己博物馆门前,他又蹦又跳。开心的样子,就像四川人说的“哈儿”一样。
两天前的清明节,他刚过完六十五岁生日。
也是这一天,他带领博物馆几百名员工、家人,和临时来的游客,在“建川博物馆”的抗战壮士广场和援华义士广场,举行了每年一度的祭奠仪式。
这是这位“老顽童”,少有的风光时刻。
舆论中的他,常年以“欠债”闻名,甚至一度以每年欠7000万被网友围观。
全身上下的穿戴,加起来不到500块。
这是个从“富翁”到“负翁”的典型故事。
一直想写写他,却未敢动笔。
因为他的“破落史”,太厚重,也太精彩了。
很多人可能从未听闻,或略有所知,如果你走近他,一定会对他点10万个赞。
01
1957年,樊建川出生于四川宜宾市。父母都是军人。
父亲樊忠义是山西兴县人,按樊家规矩,到了15岁,男孩必须要自谋生路。
樊忠义十五岁那年参了军,先是参加阎锡山的部队,后来队伍被打散。樊忠义被抓去当了伪军,逃跑三次,每次都被抓回来。后来被八路军俘虏,给了他几块大洋,让他回家好好过日子。
回家路上,樊忠义被土匪抢了盘缠,便回头就投奔了八路军,从普通战士一路干到了连长。后来转业到了四川宜宾。
建设四川。
樊建川、弟弟与父母全家福
建川,今天打架了没有?打赢了没有?
要是打输了,父亲就一脸嫌弃,然后复盘战局,教他怎么打架,能打赢对方。
宜宾位于金沙江、岷江和长江的交汇处。江边孩子以水性论英雄,在父亲放纵下,樊建川从小就和小伙伴们在金沙江里扑腾。
水性好的叫“浮对河娃儿”,水性差的叫“狗刨稍崽儿”。要让小伙伴们赞一声“浮对河娃儿”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得让几个同学共同见证,然后,下水游到金沙江对岸,再立刻转身游回来。樊建川为此苦练了好长时间,终于在一个夏天,通过了小伙伴的“验证”,拿到 “浮对河娃儿”的美名。
这一身还不错的水性,后来还救了弟弟樊建国的命。
有一次,兄弟俩在金沙江里玩,弟弟不小心被漩涡卷进了一艘大船的下面。
樊建川毫不犹豫潜进去救人,刚把弟弟拉出船底,还没浮出水面,弟弟因为害怕,使劲抱住哥哥。尽管樊建川使劲扑腾,也只能勉强浮出水面吸气,又马上被弟弟拉到水下。最后,是船上的工人及时发现,把樊建国救了上来。
以后注意。
02
上世纪60年代末,那场人所共知的运动席卷全国。
樊忠义因曾在阎锡山部队当兵,又曾被抓去做“伪军”,成为批斗对象,被关进牛棚,扣很多帽子。
“想弄清楚怎么回事。”
1975年,高中毕业后,樊建川跟随当时热潮,成为上山下乡的知青。他的“新家”,安在一家农户猪圈旁边原本堆杂物的小房里。
在这儿,他一住就是两年。
尽管父母教育方式与众不同,但樊建川还是被呵护出来的城市青年,骤然直面社会的粗粝现实,不适应也是难免。
首先要解决的是填饱肚子的问题,经常面临饥一顿饱一顿。
幸好房东夫妻俩喜欢这个活泼的城里小伙,把家里口粮省下来给他。每次吃饭,樊建川的碗里总是稠的,房东家人的碗里都是稀的。如果樊建川碗里也是稀饭,那房东夫妇就是去吃红薯了。
这份情谊,樊建川记了一辈子。
03
做知青时,樊建川就以倔闻名。
有次,一位知青的狗咬了樊建川一口。当时缺医少药,连碘酒等基本的消炎措施都没有,更别说打破伤风了。伤口肿了好久才消下去。
樊建川这时已经是知青们的头头了。
后来知青们实在饿的不行,把那只狗打了炖肉吃,叫樊建川也来吃,理由是“这只狗咬过你”。
只有狗咬人的,哪有人去咬狗。
去当兵。
近视眼不能当兵,他就撺掇当兵的同学“帮忙”,检查视力时偷偷给他做动作,不想竟蒙混过关。就在手舞足蹈之际,他被举报了。
感觉特别丢人,此时此刻,身上那股不认输的劲又涌上来,他跑到另一个部队,找到招兵的副团长说“我多才多艺,你们就收了我吧。”
说完,他就耍起了做文青期间练就的“十八般武艺”:吹笛子、拉二胡、拉手风琴、唱歌、写毛笔字。
“行,你小子来吧!”
04
1976年底,樊建川参军,被分配到遥远的内蒙古。
樊建川所在连队,负责守卫一个山头,周围几十里荒无人烟。军队生活相对单调,樊建川和队友们最渴望的,就是守备一师宣传队的演出。
作为文艺骨干,樊建川被选为连延长组组长。也因为平时优异表现,他即将被提为连长。
但是这个时候,1977年,一个震动全国的信息传来:恢复高考。
如何抉择?
留在部队,有一份保障;参加高考,前途未卜,如果没考上军校,再错过提干,未来可能两手空空。
樊建川想起了父亲,有次自己打架打输了后对他说:做人要有股拼劲!
那就拼一把!
这一拼,竟拼进了西安政治学院,整个六十九军数十人参加考试,只有樊建川一人“中举”。
彼时高等院校刚恢复元气,教育资源有限,樊建川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可学校里连相关教材都没有,干脆让学生直接学马克思的《资本论》。
那时,西安政治学院的校区包涵历史建筑小雁塔。樊建川常到小雁塔下读书,虽书本有限,但善于思考的他,写了一篇理论文章《论林业的生产周期》,发表在《陕西日报》,后又接连写了《充分利用农业中的非劳动时间》等几篇文章。
窥斑见豹,当时的樊建川,就显出比同学更善于钻研、求解的劲头。
两年后,拿到大专文凭的樊建川,被分配到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做老师。
从西安到重庆,因铁路出了事故,他破例坐了飞机。
当时,坐飞机是县团级以上人员才有的特殊福利。樊建川上了飞机,发现飞机座椅自带烟灰缸,当场突发奇想,要是能收藏这么一个座椅就好了。
这个想法一直搁在脑海里,直到后来当了“破烂王”,费劲好大周折,真收藏到这样一副座椅。
在第三军医大学工作,安稳的校园生活,稳定的收入,可以预见的上升通道,令很多人艳羡。但在这里“安稳”8年后,樊建川又觉得,不能再这样“虚度”人生了。
1987年他选择了复员转业,到宜宾地委政策研究室,成为一名基层公务员。
樊建川是个实干派,他理论基础扎实,对事务多有独立思考,为摸清宜宾市情,几乎跑遍每个村子,撰写多个调查报告,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把他给我弄来当秘书吧。”
只当了一年,又被提拔为宜宾市常务副市长。这一年,他年仅34岁,是当时四川最年轻的常务副市长。
05
宜宾经济不够发达,但宜宾产酒,五粮液就是出自这里。
要多多和省上领导、中央领导多喝酒。领导来了,和他们喝酒才有机会要到更多的钱,更好的政策。
他爱开玩笑的个性也是一点不改:
喝醉了休息不算请假,算公休;要是喝酒生病了,吃药住院单位给报销;再厉害一点如果是喝死了,那直接就算烈士。
而做副市长之余,樊建川也没放下“收藏”的爱好。工作之余,便骑自行车四处转悠找“破烂”。
一个月一百多块钱收入,按说可以满足一家人生活。
但樊建川的“收藏”爱好胃口可是太大了。在他眼中,哪怕只是几十块钱小物件,只要见证了历史,樊建川都往家里买。
这样积少成多,靠吃工资根本扛不住。
当领导这些年,每天回到家里,就有四个家长等着警告他:樊建川,你今天贪污了没有?
因为岳父岳母也是领导干部出身,自己父母本身是干部。
这样,樊建川头上多了四个紧箍咒。
老婆有点慌了,有次小声地提醒他:建川,我们只有一千块钱了,你买东西的时候注意点。我们一家子还要生活。
官员的额外收入从哪里来?难道真要走上四个老人害怕的那条路?
1993年,组织找樊建川谈话:“准备提拔你做市长。”
当市长工资太低了。我兴趣是收藏,收藏需要钱,但我总不能去贪污啊!
樊建川一咬牙,辞职下海!
06
一九九二年,小平南方讲话。这一年,被后世评论家认为是中国现代企业元年。
自此,大量的官员、学者下海经商。研究者称呼这一批人为“九二派”。
樊建川,也可以说是九二派的一员。只是他没有像许多代表人物那样,后来收获醒目的社会地位。
我个头不够高,就是因为小时候睡的沙发太短!
公司宗旨多少有些江湖味道:忠义勤信。
很多老板建房子都偷工减料,“偷偷”省下30%的安全系数建设支出,但樊建川是个异人,“谁敢偷工减料,谁就走人。”
房子盖出来了,可销售成了问题。
虽1993年已经召开全国第三次房改工作会议,但是个人住房商业化方面,还只是起步阶段。
1、该赚一块时赚八毛; 2、不打广告; 3、物业管理自己做。
供应商上门要钱,职工上门要工资,银行上门要钱。
此时的樊建川,一度四面楚歌。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双流机场”要给职工购买几栋楼作宿舍用。樊建川抓住机会,打开房屋销售渠道,赚到了第一桶金。
“感谢樊建川,建这么好的房子。”
因为实在,建川地产口碑爆棚,崛起成为四川TOP5房地产开发商。
“然后我就被《福布斯》盯上了,2003年,我的财富排名在300名左右。”
07
别人搞收藏是做倒手生意,樊建川却是只进不出,一样不卖。
腰包鼓了的樊建川,终于能够大展手脚。
2001年,卢沟桥博物馆搞了一个抗战文物展。
“14件可以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比卢沟桥博物馆还多。”
受此启发,樊建川觉得,如果只是单纯做收藏,这些宝贝就蒙尘了,只有建一个大家都能来看的博物馆,才能让更多人看到它们,惨痛的历史才能被铭记。
为此,他决定拿500亩地,建一个博物馆群落。
当时,朋友圈一片哗然。
很多人都劝他放弃这个想法。
在一般人认知里,他是个前途无量的地产商。有良好社会口碑,有扎实的市场经验和团队积累,所有人都觉得,樊建川已经走上通往财富帝国的金光大道。
任谁也不可能在坐拥金山之时,只满足于取一瓢,就匆匆抽身。
很多人笑他蠢:要毁掉一个人,就让他吸毒,要毁掉一个企业家,就让他建博物馆。这个樊哈儿,阳关大道不走,偏偏自己往绝路上跑。
甚至有同行直言他是个傻x。
他不管不顾,跑了北京、上海、重庆等几十座城市,走到哪,当地官员都意味深长地看着他:
你要五百亩地,是不是拿二十亩建博物馆,其余四百八十亩地用来做房地产开发。建川啊,你也是做过领导的人,不敢这样坑我们。
还有地产同行嗤笑:樊建川这是想要靠建博物馆捞政绩,好回去当官!
“你哪个这么傻呦!博物馆的投资,怎么可能收得回?”
08
不为所动。
2003年,碰了一鼻子灰的樊建川,叩开了四川大邑县政府的大门。
终于,几天后,县政府开会决定卖给他安仁镇500亩土地。
不过,价格是商业用地的价格。
樊建川却高兴得又哭又跳,像个孩子。
当时,樊建川还有个合作伙伴,到安仁镇考察后,吓了一大跳:
去他妈的,这鬼地方黑灯瞎火,离成都开车都要两个小时。
“樊傻儿,干下去铁定赔,要干你自己干!”
“我不做一流,要做只做第一。”
为了聘请最好的设计师,他使出了洪荒之力。比如他五顾茅庐,最终才以一份美军援华文物照片,打动美国国家建筑师协会主席怀东,由他出山设计援华美军馆。怀东本来收费很高,但他被樊建川赤诚所打动,只象征性收取两万美元。
参与设计中国历史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的张永和先生; 参与设计北京人民大会堂、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建筑的程泰宁先生; 参与设计巴塞罗那奥运会场馆、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的矶崎新先生;
09
2005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
必须在200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这天开馆。这对我们中国人有特殊的意义。
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
那是他人生中最忙碌的9个月。
2005年8月15日,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中流砥柱馆”、反映国民党抗战的“正面战场馆”、纪念美国援华义的“飞虎奇兵”馆和“不屈战俘馆”以及“侵华日军罪行馆”,如约开放。
因国家正式审批还没下来,樊建川就用“预展”的方式,硬着头皮展出。
他捏着一把汗,不知这种“擦边球”,会不会被有关方面追究责任。
开馆仪式上,他讲话时,突然下起了大雨,奇怪的是,雨水只是下到博物馆这块地。
苍天有眼!
当天,涌现很多感人画面。
美国飞虎队陈纳德的队员、援华老兵,84岁老人格鲁伯坐着轮椅赶来。
他刚进了“援华美军馆”,第一句就是“樊先生,你这个大房子全是美军的东西吗?”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专门纪念美国志愿航空队的纪念馆。我的青春,我最好的青春在中国。”
两人的手久久都没有放下,只有眼中的泪光,微微颤动。
10
为收藏这些民族精神与国家情怀的载体,樊建川已经成魔。
一次在云南,樊建川看到有人炸碉堡,一看发现是抗战留下来的。樊建川当场付钱,愣是把50吨的碉堡奔波两千里,运回四川。
当然还有樊建川买不到的文物,买不到,就“觍着脸”去蹭,去“抢”。
有一年,樊建川区台湾国民党党史馆参观,看到蒋经国办公桌的笔筒上,放了好几支毛笔。
他一边说“蒋经国在抗战时也做了不少事”,一边拿了一根毛笔插在自己上衣口袋里。
台湾陪同人员看到也是哭笑不得,“你的心情我们理解。这样,下次专门给你带过去……”。
举凡和抗战有关的,无论国共两党,无论是英雄,还是从未被歌颂的俘虏兵,在樊建川眼中,他们的付出与牺牲,都是值得纪念的对象。
他曾独自跑到日本,一口气买下全日本市面上的中国战俘“遗照”。
在战俘馆,最引人瞩目的,是一张15岁少年的照片。
这个孩子名叫季万方,他两只脚立正45度,是非常标准的军人姿势。
是的,他是一名中国军人。
那是长沙会战之时,日军围攻一个村庄,久久不能攻下;当日本军官焦头烂额,终于将其攻破之时,发现其中“顽强抵抗”的,只是三个中国小孩。
季万方就是其中之一。
樊建川说:他们即使战败被俘,我们也不能遗忘他们。我们有什么资格,遗忘他们?
每一个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魂都该被永久纪念。
日军一日不退出中国,川军一日不得返川!
在“抗战老兵手印广场“,一排排玻璃上,4000多名抗战将士的鲜红手印,震慑世界。
其中,就有川军士兵张朝轩的手印。
300多万川军抗日,有一半人永远留在了战场。
成都人民公园立着一块碑,战士塑像就是以“幸运”归来的张朝轩为原型。但60多年,老人只字不提,家里人也不知此事。
樊建川得知后,觉得一定要将老人手印留在广场。
“一个民族不能忘记她的捍卫者。留下一个手印,就留下了一份历史,和一份怀念。”
11
手写资料二三十吨,书信三四十万封,日记一万五到两万本,像章上百万枚,经鉴定的国家一级文物就有400多件。
2006年,王石来到博物馆,参观战俘馆时,王石放声痛哭,对樊建川说,“感动、震撼,非常感染人。”
越来越多的人,被他的行动打动。他们的父母当年曾为对手,如今子女却圈成了樊建川的“朋友圈”。
参加央视某节目之时,樊建川的“亲友团”阵容强大到主持人咂舌。
他们有:周恩来的侄子周秉钧、侄女周秉德、彭德怀侄女彭纲、任弼时女儿任远芳,邓子恢儿子邓淮生、左权女儿左太北、陈毅儿子陈丹淮、黄克诚儿子黄煦、陈赓儿子陈知建、戴安澜儿子戴澄东、卫立煌儿子卫道然等。
究其原因,是樊建川的奔波与付出,触动了人心的共鸣与共振。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樊建川筹备向抗日将士致敬仪式。
当时,参加仪式的有毛主席女儿李敏,而抗战将士中有蒋介石的塑像。
樊建川心里有些不安,这岂不是会出现毛主席女儿给蒋介石塑像鞠躬的画面?
他辗转反侧,对第二天的仪式流程有些动摇了。在仪式举行前,找到了李敏本人。
“他们都是长辈嘛!”
12
2007年,评估机构评估建川博物馆群落,差不多价值80亿元。
有商人想出资购买,结果被樊建川一口回绝。
我死后,建川博物馆群落,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
“不是我了不起,我仅仅是做,做算什么啊?让博物馆一直存在下去,才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我只花几十年时间而已,但保存,需要几千年,一直保存下去!”
但对他的遗嘱,却坚决不肯签名。
把遗体捐给重庆三医大,希望用自己的皮,绷一面军鼓,放在博物馆里。
这个老顽童的“疯”劲,连身边人都能吓到。
他不忌讳生死,因为他的梦想,已经远大过个人渺小的生命。为支撑博物馆的庞大开支,他穿几十元的衣服,吃路边摊,抽10多块的烟,身为集团董事长,过的却如同苦行僧。
2018年8月,一张照片刷屏网络。照片里,一个中年男人席地而坐,背一个破旧帆布包,他脱掉脚上的凉鞋,正在看手机。
这个男人,就是樊建川。
为给博物馆“捞钱”,他自诩已经到了“不要脸”的地步,写字卖钱,不论大小,一万一幅。
为了和平,收藏战争; 为了未来,收藏教训; 为了安宁,收藏灾难; 为了传承,收藏民俗;
如今,樊建川为了未竟的梦想,仍在奔跑和求索,他说:
“中国有几万家房地产开发商,少我一个没关系。中国13亿人,12.5亿都该过平淡正常的生活,但也该有人挺起脊梁,敲响警钟。一个人要成长,记忆一定要健全,一个民族要成长,记忆也一定要健全。我就想做这样的一个敲钟人。”
毫无疑问,在许多人眼中,樊建川是一个傻子。
但如诗人牛皮明明所说,他却是一个最酷的傻子。
他为了梦想放下面子的自嘲“不要脸”,更是为了一个民族最深沉的尊严。
如2008年,美国布莱恩大学授予樊建川名誉博士学位,终身教授杨洪写下的推荐语所说:
“我体会到一位有民族尊严的人,想为自己国家,甚至世界文化史,留下真实记录的豪迈。”
他身上流淌着的是最纯粹的热血,他眼中的泪与欢笑,都在为这个民族最闪光的部分高歌,他散尽万金、呕心沥血,以一个人毕生的燃烧,向人类文明中最崇高的抗争欺辱与暴力、追寻正义的精神致敬。
有樊建川这样的赤子在,无论我们行经怎样的风浪,都必须坚信,有一群勇敢而坚毅的人,始终在那里,守护我们民族光明的灯塔,亘久不灭。
他们值得被记住,被传扬,被每个你我呵护和珍惜。
他们和那战争岁月里冲锋陷阵、挥洒热血的英雄一般,彼此接力,推动我们社会的巨轮,穿越一切泥泞与流沙,向敞亮、开阔、美好的未来驶去。
虽万死而不辞。
作者:风生水起 酌月
编辑:所说倾听 审核:Linn
PS:很多人都说公号改版后找不到秦鉴君了,其实只要把秦鉴加入星标就OK了。只需三秒钟,现在就教你如何置顶秦鉴,第一时间阅读火热出炉的文章。
更多「秦鉴」专栏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