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宇宙第一房企到底缺不缺钱?

局姐团队 地产知识橘 2023-04-07
为防忽然失联,麻烦大家加下面这个小号,万一发现我们超过一个礼拜没更新,基本就可以去【地产知识橘Pro】找我们了……



8月最后两日,宇宙第一房企的中报姗姗来迟。


就像盈利警告中提前打过的“预防针”那样,碧桂园这次的成绩单确实差强人意,不但净利润下跌了九成以上,上半年的销售也不太理想——

权益销售的缩水幅度,接近40%。


面对业绩下滑,CEO莫斌多次致歉,并在业绩会上表示“会在市场分析、政策分析、冷静投资、区域布局等进一步加强”。


于是,我们能看到的是,杨老板最看重的下沉市场已经逐渐淡出碧桂园的视野。碧桂园在上半年新入的项目不多,但结构和目前的销售情况是完全反过来的——


70%的占比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另一个可供对比的数据是:去年同期,这家房企拿下的土地,60%位于三四线城市,甚至以下。


这家曾经对低线城市执着了多年的巨无霸,如今真的开始“逃离三四线”了。


到底是什么促成了杨老板的彻底妥协?


我们深挖了一下财报,发现碧桂园转向的背后,还有一个无法被明示的原因……


现金流。



碧桂园到底缺不缺钱?


之前虽然业内人士众说纷纭,但主流声音,其实是“不缺”的。


每次发报时,碧桂园都会公布自己手握的现金储备,今年虽然低了些,只有1480亿,但还是足以秀一把肌肉的。



但这次,有一个指标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受限资金比例。

说到这里,要先给大家捋一下房地产的资金来源。


在对外融资受阻的大环境下,对于很多房企而言,销售回款就是资金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


但销售回款也不是铁板一块,国家统计局曾披露过这么一组数字——


2021年,房企的销售回款占到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的半壁江山,其中定金及预收款占比36.8%,个人按揭贷款占16.1%。


所以,预售资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去年年中,恒大集团出险,预售资金监管大面积收紧。


到了今年上半年,为了维稳房地产,各地预售资金监管似乎有了一些放松,开发商也暂时松了一口气。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随着保交付的压力与日俱增,尤其是7月份突如其来的停贷风波,上层部门对于售资金的监管非但没有放松,反而加强了。


就在这方面,宇宙第一房企吃了个大亏。



很多人就要问了,所有的房企都有预售资金收紧的问题,为啥对碧桂园的影响就特别明显呢?


还是因为三四线的项目太多


今年初最新出炉的全国性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规定,监管额度根据商品房项目建设工程造价、施工合同金额及项目交付等因素确定,超出监管额度的部分,则可由开发商自由提取使用。


前不久,在金地的投资者会议上,高管也证实了这一点——


目前,资金监管是针对建设资金的部分,并非销售回款。


具体来说,资金监管的额度就是在建面积,或者还没有交付的住宅面积,乘以每平方的建安成本。


但是实际上,建安成本的差别无论在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都是不大的。


这就造成监管资金比例在不同能级的城市,相差格外悬殊


就拿济南和北京举个栗子吧。


目前,北京规定预售资金监管造价成本不低于5000元/平米,如果按照新房均价50000元/平米计算的话,监管比例大约为10%。


另一边,济南则按照3300元/平米的造价进行监管,但新房均价在16000元/平米左右,换算下来,监管比例为21%。


如果能级再稍微差一点,监管资金的占比就更可怕了,而这些城市吧,偏偏又是之前预售资金管理最松的城市


所以,碧桂园贵为“三四线之王”,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


乍一看上去,碧桂园手握近1480亿元现金,但报告中展示出了一丝破绽——


截至今年6月末,碧桂园的“受限制资金”为245亿元。


此外,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一栏中,还有同样作为“预售监管资金余额”的462亿元。

 


讲真,我很少看到有房企在财报中列出两个不同的“受限制资金”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245亿元是建设中项目的钱,预期1年内可以解禁,另外的400多亿元,可能被完全监管住,短期内没办法动的?


无论如何,把两个受限资金相加,就有716亿元了,按照1480亿元的碧桂园的实际预售监管资金比例,监管资金的比例竟然高达47.8%。


也就是说,碧桂园会有将近一半的现金受限,躺在账上,但却不能拿出来花。


这个数字,与其他深耕主流城市的房企相比,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扒拉了下数据,发现在今年6月的同一节点上,万科、龙湖、中海和碧桂园四家的监管比例,是这个样子的——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再回到管理层在业绩会上的口径,未来一年内,碧桂园要归还700多亿元短债


嗯……扣除预售监管资金后,资金面就显得有点捉襟见肘了。


所以前段时间,在停贷风波发酵后,就算宇宙第一家房企已经到了骨折价,但还要低位配股,这,也就不难理解了。



最后,再说几句。


长期重仓三四线城市的碧桂园,在上一波城镇化的浪潮中,确实享受到了巨大的市场红利。


前些年,就算有很多开发商开始逐步撤离低能级城市,杨老板还是非常看好下沉市场,曾经多次这样公开表示——


农民工赚了钱就会去县城买房,一二线买不起,但县里五六千块的房价嘛,还是消费得起的。


杨老板的判断并非全错,从中指院数据来看,三四线城市虽然价格下跌,但是成交面积一直没有垮得很厉害



而且,由于碧桂园在小县城有着极高的产品溢价,所以,直到今天,碧桂园的销售数据其实还是可以“跑赢大市”的,甚至跑赢了TOP50房企的平均销售额降幅。


如今,“三四线之王”也要被迫和大部队一起,“卷”回一二线了。


作为深耕下沉市场的公司,碧桂园早已经形成了一套与当地相匹配的打法和产品


而在一二线,与其他开发商相比,碧桂园自身又有什么优势呢?


这,就真得且行且看了。


以上为正文,来自熊先生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我们的市场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