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有故事的人
“我觉得我挺好的,
我也想对各位家长说,
你们明白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吗?”
不管是视频里男孩的哽咽和低落,还是孩子微不足道却让家长不解的细节,他们的每一个行为都表达了其全部的生活和个性人格。
站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条长河里审视,儿童长期以来是不受关注的。朱永新曾指出,我们教育最大的弊病之一,就是“看不见儿童”。
“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儿童不是“小大人”,不是小号的成人。
将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然-社会人看待,意味着要以孩子为中心,让他们站在舞台中央,去创设自己的未来,让自由活泼的情感和天然的自我成长力在真、善、美的土壤中生长。
可以说,独立性会在孩子身上形成胚胎,让他们成长为一个个有故事的个体。
教育人影评不动声色的镜头记录,传达出积极鲜明的教育理念——未来学校的阳光,就是爱、梦想、个性、自由和心灵的舒展。
——李镇西
新教育研究院院长、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原校长
『相信孩子对未来的创设』
当老师?当护士?为国争光?顶级特工?坚定的期许和意料之外的梦想交织,形成布满星体的“星云”。
这种孩子潜在的内心力量,能够引导他们走向一个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也昭示着孩子自身对于个人未来发展的独立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
自由和探索是孩子的天性和本义,他们能够带着实现个人志趣的渴望,不受约束地进行想象,也能够带着一丝思辨,规划自己未来的图景。
作为自己未来的探索者,这群孩子眼神明亮、目光坚定,积极且活力满满地向外拓展,寻觅属于自己的方位。
独自探索未来路径的过程,正是孩子的积极思考、自由成长展现力量的过程。
教育人影评在唤醒孩子的梦想原动力上,最大的问题可能是:孩子并不在自己梦想舞台的中央。老师和家长主动退后,学生才可能走到前台。
——殷涛
常州市朝阳中学校长
『看见孩子的情感厚度』
“我真的很后悔以前会这么吼她,因为我也不知道她哪天,就会突然间离开我。”
话语之间,视频中的男孩洞悉自身情感,从对待外婆时的烦躁转 为感知亲人可能离开的懊悔,从不以为然,再到反思自身,并带着后悔的情绪重新认知自身的态度与家庭关系。
这种富有张力的自我内心探索,正是许多家长探知不到的属于孩子的情感厚度。
从童年到青春期过渡,孩子开始对真正的自己感兴趣,也体会到成长所带来的种种变化。他们感知到这种变化,经历着这种变化,却不理解它。
由此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情绪,如希望、好奇、恐惧、热情、愤怒、共情等。大人们往往低估了青少年的情绪感受,将一切反常归结为孩子的叛逆和任性,因而情绪常常引发“战争”。
教育要回到常识,正是从“看见”这些开始。
在《未来学校》,看见学习该有的样子,看见教育本来的样子,看见孩子未来的样子。因为看见,才没恐惧。因为相信,才有未来。
——詹大年
昆明丑小鸭中学校长
『尊重天性的力量』
在学校操场上飞奔着展现活力的男孩,却在自己家长眼中是个“问题”少年;在给小组起名字时表达自己独特想法的女孩,却在家庭环境中沉默寡言,和父母好似“最熟悉的陌生人”;哽咽着安慰同伴的女孩,已经作为新生体验营的“小老师”,不断给小组带来新的活力;要把自己的梦想表演出来,那个勇敢表现自己的男孩最终当选为“小导演”。
每个孩子都在新生体验营的不同方位,发着属于自己的光亮,这种被“未来学校”激发出来的多元化,展示着孩子们各具特色的天性的绽放。
其实,在自然而然的教育观中,成长本身具有隐秘性和模糊性,好像成长很羞涩,TA要独自面对很多生命中的错误、尴尬、烦恼、痛苦,然后让你看到一副明丽的面容。
对孩子来说,成人的经验可以成为成长的养分,也可能成为毒药。
真正的教育,不是让孩子成为一个不会犯错的人,而是恰到好处地保护孩子自然生长的能力,保护他对学习的热情、对自我的信心、对生命的尊重。一个能够常常被倾听、理解、支持的孩子,将获得巨大的快乐与自信。
在此过程中,孩子的自我成长力,伴随着自身的体验、质疑、肯定与否定的交替,营造出隐秘和模糊的磁力场,教育又在此之上形成复杂的艺术。
教育人影评天下功夫,唯快不攻;可育儿,越快越不行。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淡然,少一些横向的比较,多一些纵向成长的捕捉,关注孩子个体的生长。
——郑佳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中央花园校区
“我的孩子还是挺好的”
一个兔子拿着萝卜在钓鱼?它能钓到鱼吗?
常识告诉我们,鱼不吃萝卜,兔子肯定钓不到鱼。这个小故事映射出一个教育观点:爱一个人要用他喜欢的方式。
或许,长期以来,我们就在给孩子这个世界上最温柔的漠视。而当父母试着换位思考,站在舞台中央的人实现换位,在自我生命舞台上遁形的孩子才能被“看见”。
那个“准问题”孩子的妈妈也曾束手无措,在争吵和误解中,孩子的独立性早已不知隐于何处。试着从孩子的世界出发去看待孩子的言行,去爱自己的孩子,去发现:我们的孩子,其实挺好的。
未来的教育应该向‘以共创和创新为中心’的4.0不断发展,教师成为园丁,和学生共同成长。我们希望用教育电影作品,为教育赋能,为社会赋能,为未来赋能。
——徐立
《未来学校》导演、
极乐影业/言观教育创始人
直播-《未来学校》电影发布会暨教育电影云论坛
戳下图,参与话题互动
分享#我的孩子其实挺好的
『李镇西』 好的关系即教育的开始
『殷涛』孩子先被看见,才能看见自己
『詹大年』唯有陪伴,才能成长
『徐立』“光影参差,教育百味”——电影中的教育学
本文内容转载来自:伊顿纪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