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草根聊课”,请点击阅
【草根聊课】许玲燕《我们奇妙的世界》(三下22课)实录、视频及评析
【草根聊课】张祖庆《我们奇妙的世界》(三下22课)实录、视频及评析
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欣赏、评价能力例谈
近日整理四年级下册22课《墨梅》的教学资料,想起来自己曾经听过的特级教师魏星老师执教的《墨梅》,仍为魏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折服。特别是魏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欣赏、评价能力的方法,很值得学习借鉴。 学习必须发生在学生身上,学生欣赏和评价能力的提升,也应该从学生“自悟”开始。如何引领学生“自悟”呢?请看魏星老师的教学片断: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巧为善教者也。”魏老师可谓“善教者也”。《墨梅》文字不多,又很浅显,学生经过自读应该能较容易地理解字面内容。学生都懂了,老师怎么办?他用一句话又把问题抛给学生,并引发学生自读自悟,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同时,也是在深入感受和理解文本,并进行初步欣赏和评价。 师:祝贺你荣获咱们班的“好声音”!请你发表获奖感言。 师:还要抑扬顿挫,读出音乐感。好!请你朗读一遍好吗? 传统的语文教学,常常将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预设为零,而从上面的实录可以看出,学生是有一定的欣赏和评价基础的,魏老师设置这一环节,正是通过学生展示来搜集信息,进而评估学生的认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措施,使学生提升欣赏和评价能力。 师: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一下,你认为哪个字最能表现王冕的美好品德?将答案写在黑板上。(第一次思维碰撞)(第四次树梯子) 生经过讨论,写出的答案有淡、清、满、只、不、流六个字。 师:同学们通过比较再思考:你认为哪个字最准确?(第二次思维碰撞)(第五次树梯子) 这一环节,通过小组交流和全班展示,让学生经历了两次思维碰撞——这是魏老师的精彩之笔,他把学生的思维差异当成了课程资源,以多维对话使学生思维碰撞,在思维碰撞中,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得到了提升。 如果说上一环节学生的思维碰撞是浅层次的,那下一环节魏老师通过特定语境,把学生的思维碰撞引向了深入。 师:请同学们思考“流”这个字:为什么作者用“流”而不用“留”呢?(第六次树梯子) 生1(简短交流后):“流”是传播的意思,是动态的,“留”是留下的意思,是静态的。 师:对了,“流”可以看成这首诗的诗眼,只要抓住诗眼,就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这一环节,魏老师通过“流”与“留”的比较,让学生在特定语境中学会“抓住诗眼”;通过“咬文嚼字”,提升了学生欣赏和评价的品质。 接下来魏老师又让学生思考得票最少的一个字——“不”,让学生感受这个字前后文字的变化,并引导学生理解本诗“前半部分描写墨梅的姿态,后半部分抒发了作者的感情”的特点。(第七次树梯子) 然后魏老师用多媒体打出《梅花》、《早梅》、《玉楼春》、《石灰吟》、《咏柳》、《游园不值》、《赋得古原草送别》、《早发白帝城》、《题西林壁》、《独坐敬亭山》等一组古诗,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体会“描写——抒情”的写作手法,进一步体验“不”字之美。 这样的设计,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便于学生进行积累,而且教给了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阅读方法,学生的欣赏、评价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最后,魏老师设计了“练笔”环节。他用多媒体打出流星、滴水、萤火、激流、荷花、竹子、秋菊、落叶、野草、胡杨等一组词语,让学生运用“描写——抒情”的方法创作一首诗歌或写一段话,借助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时间是四分钟。 四分钟后,有不少学生完成并展示了作品。学生的作品虽然显得稚嫩,但先描写、再抒情的方法运用得非常好,说明学生真正掌握了这种方法。魏老师这种学用结合的设计,使学生的欣赏、评价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提升。 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轻松愉悦、兴味盎然,不仅感受和理解了诗歌的内容,还学会了欣赏和评价诗歌的方法,并将所学转换成能力,运用到写作之中,欣赏和评价能力得到了充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