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希贵:优秀的学校,一定具备这六个特质——新时代校长应该具备什么“家底”?

更多学校管理精彩内容,请点击阅读

新课标下,重塑学校未来的“五大路径”

李希贵总结的14种教师激励方案,总有一种适合你!

让教育成果扮靓学校品牌

形式主义当休矣!

聊聊校长任期将满那些事儿

办一所这样的学校

学校安全管理,请注意这些细节

开学第一天,有多少学校让家长放心?

薄弱学校,不妨这样“逆袭”发展

对青年教师,最美的语言是激励

“双减”落地了,“双增”还远吗?


优秀的学校,一定具备这六个特质

——新时代校长应该具备什么“家底”?

(来自校长派,作者:李希贵)

1


始终保持激励的文化

一个组织蒸蒸日上的时候,激励比较容易实现,可是, 人们真正需要激励的时刻,却是组织步履维艰甚至深陷困境之时。

面对诸多挑战的组织,往往问题成堆,管理者心烦意乱。


这个时候就是考验组织文化的关键时刻,那些卓越的组织往往时刻为员工着想,始终保持激励的文化。

管理学有一个重要的论断,要什么,就评价什么,就鼓励什么。这样做会使组织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


2


多评价团队

对教师教育教学业绩的评价,我们主张评价团队,放弃对个体的评价。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互帮、互助、互信的团队,才可能在备课组中形成不让每一位老师掉队的文化。

当然,对于那些缺乏敬业精神,始终在团队中不求上进、不思改变的教师,也应该通过给备课组自主组建团队的权力,通过解除聘任来解决。


3


自主权比任何殷勤的服务者都更加可心

我们主张把图书馆里的一部分图书直接放到学科教室,把实验器材直接放在理化生学科教室,把购买图书的权力交给师生。


这样既减少了学校管理者的工作量,又最大程度方便一线师生,方便教育教学,因为自主权比任何殷勤的服务者都更加可心。


4


会议应该是不得已的例外

我们开会时就不能工作,工作时就不能开会,谁也不能同时又开会又工作。


一个结构设计臻于理想的组织,应该没有任何会议。会议应该是不得已的例外,不能视为常规。

其实,一个成熟的组织,必须坚持不懈地向常规性会议开刀。

不可把常规性会议视为当然,而是应该不断探讨用制度代替会议的各种可能性,而这也正是管理者的功力所在。


5


平衡管理与教育的分量

健康的校园生态,必须平衡管理与教育的分量,能用教育解决的尽量不依赖管理。


如果我们是以教育和成长为目标,那么,对待学生迟到一类的问题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态度——任何错误都会成为学生宝贵的成长体验。

这样我们的重点就不再是如何处分学生,而是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错误,从而走出错误的泥沼。

既给学生以恰当的警示,又使其心悦诚服地愿意从中汲取成长的营养。


6


锚定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并不一定是组织里所有人都认同的东西。


正像人们说的,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形成与共识无关。

只要组织里的高层领导身体力行竭力“推广”,尤其是通过制度加以确认, 组织内外的人们很快就可以了解我们存在的方式和我们存在的价值。

正如克里斯咨询顾问埃德蒙兹所说,决策者总是希望制定能够让下属遵循的价值观,其实,恰恰相反,他们只需要制定他们自己必须做到的原则。




延伸阅读


新时代校长应该具备什么“家底”?

来源|名校长工作室


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校长身上的责任大、担子重、琐事多,尤其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学校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校长更是任重道远。那么,除了教育家这个专业追求,新时代校长还应该具备什么“家底”?


当“思想家”,给灵魂一个高度


如何让自己拥有丰盈美丽的教育人生,在生命的挑战与创造中获得职业的欢乐、生命的尊严和事业的激情?唯有思想才能唤醒心中的教育灵魂,点燃教育激情,教育生命才会奏出欢快的乐章。从这个意义上说,校长最重要的是做思想家,要牢牢把握教育思想的领导权,从思想的高度和深度来唤醒教师的自觉成长激情,让教师们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老师,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指引方向。校长要以师德教育为牵引,紧紧围绕打牢思想根基建设进行“补短”,抓住教师普遍关心的热点、疑惑、困惑问题进行正确引领。校长要深入到教师的课堂教学第一线,去听教师上课,去看教师处理与学生有关的各种问题,及时给教师的思想“把脉”。校长还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敏感性,善于在教师的言谈举止,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的实质,给予“诊断”。正是校长的思想才激活了教师的灵魂,才使我们不再是工作的奴隶,而成为一种生命的内在需要,“三尺”讲台成为展示智慧和才华的生命舞台。


当“艺术家”,还成长一个弧度


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其实,管理智慧也孕育在“管”与“不管”之间。时代对教育的最高要求是实现人的共同基础上的差异发展,而要实现人的差异发展,就需要学校实施个性化的管理,使管理对象在一定条件的约束下,具有一定的自我调整、自我选择、自我管理和适应环境变化的余地。校长不妨做艺术家,多留些空间给教师,巧设管理的“留白”,将刚性的、统一的管理制度与弹性的“人本”思想有机结合,在学校各种制度设计过程中,立足学校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现状、教师的特点,多一些充满人情味的、富有人文韵味的弹性思想,大胆地创新学校管理,为学校管理增加新的元素和动力。


当“哲学家”,赋生命一种宽度


在哲学上,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作为校长,要做哲学家,善于调和诸方因素,挖掘人的潜能,在“和”上下功夫。良好的人际环境是学校教育教学目标顺利达成的重要保证。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协调力,以哲学家的眼光深刻认识运动、变化与不断进步的重要性,及时发现并化解教师工作中不和谐的因素,准确洞察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能想办法及时解决。作为校长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前瞻性的思维,从教师的需要出发,观察和分析他们的行为,针对不同的需要和不同行为,分别给予帮助与指导,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当“心理学家”,予人生一丝温度


教师的工作、心理压力加大,导致教师群体存在着阶段性的、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个性发展、学习效果乃至学生未来的发展。为了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以正确的职业生存哲学来引领教师。作为校长要做“心理学家”,从百忙之中挤时间跟教师聊聊,洞悉他们的心灵世界,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视其所以,观其所由”。以平等的身份走进教师群体,以解读一个“自然人”的眼光“读懂”教师,走进教师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困难,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缓地扣动教师情感的琴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了解教师、关爱教师、培养教师、成就教师,才能使学校获得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教师的领跑人,校长就像学校的一面旗帜,他的激情和追求可以感染教师、带动教师。校长只有坚守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满载着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激情,用智慧和汗水去浇灌教育,当好学校教师的“家”,才能擎起新时代教育天空的一方蔚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