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肖培东《周亚夫军细柳》(八上24课)教学实录
更多语文名师精彩课例,
请点击阅读
初中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视频、实录、设计66节)
肖培东《周亚夫军细柳》(八上24课)
教学实录
(来自中学语文同步教学)
利用文本资源真教自读
一、自读课文,掌握难读难写的字词
生:《史记》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作者是司马迁。生:司马迁写《史记》受过很多的苦,他受过宫刑入狱,但他没有放弃写《史记》的理想。师:知道作者,还知道作者的相关故事,真好。生:鲁迅曾经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师:作家从史学和文学两个角度对《史记》进行了高度的赞扬。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周亚夫军细柳》。这篇文章是自读文章,同学们说说看自读文章的第一步是什么?生:我觉得自读就是自己读,要先把文章看一遍然后试着朗读。师:大家先轻轻地读,自由地读,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哪些字可能读错、写错。(生开始自读)师:这篇文章哪些字可能会读错或者写错呢?你给大家提示一下,好不好?每个同学提示一字。生:“曩者霸上”的“曩”,这个字很容易写错。(教师要求学生写、读、释义,下同)生:我觉得“彀弓弩”的“彀”也容易写错。生:我觉得“持兵揖曰”的“揖”可能会读错或者写错。生:我觉得“介胄之士”的“胄”容易读错,它跟“胃”字有点儿像。…………(字音字形掌握后,学生朗读文章)师:嗯,这一遍读得非常好了。接下来同学们再想想,你会提醒大家哪一个字很可能会翻译错误?生:我觉得“军”这个字很容易翻译错,因为这篇文章中“军”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作动词,一个是作名词。(具体解释)师:好,同学们注意了,“军”有两个意思,这叫一词多义。生:我认为“已而之细柳”的“之”有难度,因为我们以前学过的文言文里面的“之”都是代词或者是“的”的意思,这个“之”是有实义的,它是“到,往”的意思。
【文本解读】教学由《史记》切入,让学生自己说说《史记》,既紧扣阅读提示对《史记》的简要介绍——“《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传记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又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吸引过来,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本文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力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自读课学习效率。文言文阅读教学,首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从音、形、义诸方面突出对文章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周亚夫军细柳》一文内容理解不难,但文中难读、难写以及解释容易出错的字词还是较多。自读课,要让学生主动探索,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把字词教学的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求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自己找出“曩”“辔”“彀”“揖”“介胄”“棘门”“被甲”等难读难写的字词,并对这些字词的读音、字形加以巩固,当场完成对字词读写的掌握。文言文字词理解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周亚夫军细柳》故事浅显,整体把握上基本没难度,但也有一些较为关键的文言字词需要理解,比如“军霸上”和“上自劳军”中的“军”,“之细柳”和“久之”中的“之”,“使使持节”中的两个“使”,“被甲”“锐兵刃”“天子且至”“天子为动,改容式车”“固可袭而虏也”中的关键词,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文中涉及古代礼仪的词语,如“持节”“揖”“拜”“改容式车”等。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让学生自己寻找文中释义容易出错的字词,教师适时点拨整合(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并结合“思考探究”第三题加以检验,使教与学结合,主导与主体结合,不仅加强了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且促进了学生智能的发展。
(下面内容以图片形式呈现,可放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