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袁方《周亚夫军细柳》(八上24课)教学实录

更多语文名师精彩课例,

请点击阅读

初中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视频、实录、设计66节)

初语各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初语各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初语各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初语各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初语各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袁方《周亚夫军细柳》

教学实录

(注:本课为2017年河南省优质课,来自河南省名师工作室联盟)

导入:

孩子们,中华上下五千年,一部《史记》就记录了中华三千多年的历史。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从三皇五帝到将军名士,。史记为我们精心刻画了上百个耐人寻味的人物形象。比如,西楚霸王项羽;完璧归赵的蔺相如;还有负荆请罪的廉颇;悲愤投入汨罗江的屈原。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传奇的西汉名将,周亚夫。板书课题:《周亚夫军细柳》。 

一、解题

师:请同学们一起往钱看齐读标题:《周亚夫军细柳》。题目中的“军”是什么意思?

生:“驻军,驻扎”的意思。

师:标题是什么意思呢?

生:周亚夫驻扎在细柳。

师:课前已经要求大家预习课文,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把课文朗读一下,谁来朗读课文?你来读第一段,你来读第二段,你来读第三段。其他同学听的时候,要用唇读的方式,不出声,只动嘴巴,轻轻的跟着读。

师: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三个读的字音是不是准确?同时了解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事?开始。

生读。

师:看来大家预习得很认真。刚才在大家读的时候,发现有一个音读得不是很熟练,大家看黑板“彀弓弩”,你发现这三个字共同拥有一个什么偏旁?

生:“弓”字,那可见这个词应该与“弓”字有关。

师:“彀弓弩”这三个字,你认为是什么意思?

生:“张开弓弩”。

师:同学们拿出笔,把这个字写一遍,尤其注意这个“彀”字,“弓”上面有一个短横。有个词叫“剑拔弩张”。

二、整体感知主要内容,了解写作背景

师:在读这篇文章之前,老师还提前让大家关注了一件事儿。你关注到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儿?你注意到了吗?谁来说一下?

生:记叙了汉文帝到周亚夫的细柳营慰问军士的事。这位同学关注到了文章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很好。

师:那么大家想这篇文章发生的背景是什么呢?你能不能从第一自然段中帮老师找到答案?哦,找到了,你来说。

生: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师:很好。在西汉王朝建立之后,最大的外患就是当时在北方的匈奴。在西汉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汉王朝和匈奴之间始终对峙,并且发生了许多的战争。这一次,匈奴大举入兵就是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那么汉文帝选将在三个地方驻守,分别在什么地方?能找出地名来吗?

生:霸上,棘门,细柳。

师:嗯,读书很认真。

师:作者在写这三个地方驻军的时候,哪个地方写得最为详细?

生:细柳。

师:大家找一找,文中从哪一句话开始写汉文帝去细柳营慰问的情况?

生:“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到“成礼而去”。

师:那么我们,大家把这部分内容读一遍,关注汉文帝到细柳营劳军的细节。好,看着课文,大声朗读。生读。

师:字音读的非常准,也比较整齐。这段话中哪句话描写的细柳营驻军的情景?

课件: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师:你能不能给大家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呢?

生:不久,皇帝的车队前往了细柳军营,军营的将士都身披铠甲,刀出鞘,张开弓弩把弓拉满。

师:他看这句话“已而之细柳军”的“军”是什么意思?

生:军营。

师:那么它和题目中的军营的意思一样吗?不一样,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名词。这里的“锐兵刃”是什么意思?

生:“锐兵刃”是“刀出鞘”的意思。

师:那“锐”是什么意思呢?想想“锐”在现代汉语中的本意是什么呢?

生:锋利。

师:那在这里是当“锋利”来用的吗?“刀出鞘”要有一个什么样的动作?怎么让它出鞘,对,拔开。在这里,“锐”是当作动词来用的。

(1)既然“锐”是一个动词,那么我们能不能把“锐”换成“持”呢?把“锐兵刃”换成“持兵刃”呢?

生:不能,“锐兵刃”更能够体现出这里军纪严明以及戒备森严的情况。换成“持”的话,就没有这样的一种表达效果。

师:哦,你是怎么感觉到它戒备森严的呢?

生:因为当皇帝来到细柳军营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显现出来那种军纪涣散的情况。而是站在城墙之上,时刻准备着,给人戒备很森严的感觉。

师:想想“锐”这个词它本身的作用,“锐”本身是“锋利”的意思。当刀出鞘的时候会让我们感觉到那个刀锋如何?刀锋是什么样儿?

生:非常的坚韧。

师:当所有的将士们都把刀拔出鞘,此时在刀刃之上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光在刀刃之上闪现呢?威严之光还不够准确。其他同学还有谁能感受到吗?锐利的寒光。我觉得这个“寒”字用的特别好。当大家把刀剑都拔出了鞘,此时从锐利的刀锋之上,让我们感受到了寒光在闪。这是一个杀气腾腾的军营。这种杀气腾腾的感觉,其实就是通过“锐”这个字来表现的。它本身是一个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之后保留了词语本身所具有的画面感。

师:其实司马迁用了很高明的语言。他是名副其实的语言大师,一字传神。大家再看一看这句话,这句话当中还有没有别的字,用的非常妙?体会一下,还有哪个字儿能给你一种画面感?一种张力?

师:那么抬起头来,我们把这句话先读一遍。这个“彀”字表明了皇帝的先行军来的时候,他们要剑拔弩张的那种状态。“彀”是什么词,是动词。“彀“是“张开”的意思。

师:大家来看最后一个字,“持满”。一个“满”字说明了什么?大家知道?“满”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吗?现在把你的两个胳膊拿出来,会拉弓吗?有没有那个动作?

师:看看老师,你也做一做这个动作是“持满”吗?不是,怎么叫“满”?还要怎么样?往后一直拉拉到最满,还能再拉得动吗?如果此时如果有人来侵犯,拉到最满,然后手一松,“嗖”的一下就出去了。这个“满”字,其实它写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军营呢?

生:整装待发,严阵以待。咱们就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读出这种整装待发,严阵以待的感觉。我觉得还没有读出那种紧张感,能不能读出那种剑拔弩张的感觉?

师:再来读一次,注意这些动词,我们在读的时候把这些短句子读得快一点,紧张一点,急促一点,也许就有那样的一种感觉了。我觉得这个“满”字的味道还不够,我们刚才说“满”字是把弓拉得怎么样?特别的到位,拉到不能再拉。那么这个“满”字,我们在读的时候就要把它读到最满。“饱满”、“满”,再拖一点音就更有味道了。

师:那么此时汉文帝劳军的车马,此时正浩浩荡荡的快马奔驰,向周亚夫的细柳军营而来。那么汉文帝是不是就直接进入了细柳营了呢?不是。看一看,其中经历了几次波折?

生:第一次,是天子的,先行引导人员来的时候。结果是“天子先驱至,不得入。”生:第二次是天子到来的时候,又不得入。“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师:“居无何”是什么意思?你来说。

过了不久。那句是什么意思呢?“居”的意思是“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生:“无何”是指“不久”。

师:在我们生活当中“居”是什么意思?

生:居住。

师:这是一个典型的古今异义词。大家看,登天子的先行人员,来到这威严的细柳军营的时候,没有进去,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当汉家的天子,至高无上的皇帝来的时候,来到了,这威严的军营之时,他也进不去,我们不禁会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军营?他的背后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将军呢?

师:我们先来看一看第三次波折。第三次,进去了吗?两次不得入他做了什么?生:“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璧门。”

师:这个句子中有两个相同的字,你发现了没有?文中有两个“使”字,那么这两个意思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第一个“使”是动词,“派遣”的意思;第二个是名词,“使者”。这是一个一词多义。

师:大家看,当高高在上的天子,走不进这威严的军营的时候,一个使者,手持符节,却走进去了。为什么呢?他手里拿的什么?

生:符节。

师:好,我们来了解一下“符节”是什么?找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生:符节就是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金、铜、玉、角、竹、木、铅等不同原料制成。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如兵符、虎符等。

师:好,你能不能结合这段材料来说一说,为什么使者凭借符节就走进了这戒备森严的军营?

生:因为这个“符节”是皇上征调兵将的一种凭证。

生:当这个皇帝的使者,把这个符节给改军门都尉氏都尉,他就拿着这个符节验一下真假,一看是真的,所以就打开了营门。

师:看来周亚夫是通过这个符节辩明了天子的身份才让他们走进军营的。终于,汉文帝进入军营了。

师:可是这个时候枝节横生,一个微不足道的士兵又把他们给拦住了。怎么回事儿呢?谁给大家讲一讲?

生:将军有令在军中,不能驾着马,飞奔驱驰。他们只能步行来到军营。

师:步行的速度怎么样?

生:比较慢。书上有一个词叫“徐行”。

师:在这里“徐”是什么意思?

生:慢慢的、缓缓的。其实在现代汉语里面很多成语也是“慢慢”的意思,比如说,我们慢慢的说话叫什么?

师:“徐徐道来”,那如果是风轻轻的吹来呢?

生:对,微风徐徐。

师:也就是古今意思是一样的。那么至此,皇帝的车驾,终于走进军营了。

师:在这样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我们一定很好奇,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军营呢,竟然一次又一次的把天子拒之门外?现在你能不能用一两个词来说一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军营?

生:这是一个军纪严明的军营。

生:军令如山。

生:恪守军规军纪。

师:让我们来朗读一下这样一波三折的情节。这样精彩的情节,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来读呢?

师:首先让我们来读一读情节的反转,看老师的划线句子。划线句子中哪个字最能体现出情节的反转呢?有四个,同样反复出现的字。

生:四个“不”字。

师:加重字音,强调他,然后读出这种情节的反转。读画横线的四句话,开始。四个“不”字写出了汉文帝在周亚夫的军营中反复碰壁这样一波三折的情节。其实,在这部分内容当中还有几组对话,特别有意思,我们来看屏幕上的话。

课件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师:屏幕上的话代表天子一方的人是谁?

生:先驱。

师:先驱一张口,她说出的前两个字是什么?

生:“天子”。

师:对,可见在先驱的心目中,谁最大?

生:天子。

师:至高无上的皇权,当然是天子最大。再来看,这组对话当中,将军一方的人是谁?军门都尉和壁门士吏。再来看一看他们说的话,他们一张口说出的前两个字是什么?

生:“将军”。

师:从都尉到士吏,张口闭口,首先提的就是“将军曰”“将军令”。即使是面对至高无上的天子,或者是面对天子的先行人员,他们有没有一丝的犹豫?没有。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

生:一种对将军的崇拜。

师:也就是在他们的心目当中,谁最大?

生:将军。

师:将军最大,军令最大。他们要严格的遵守军纪军令。

师:即便是面对天子,他们也依然不卑不亢。我们来读一读这几组对话,看你能不能读出,天子所象征的那种皇权的至高无上与将军所代表的军令之间的交锋。这几个字我放大了,我们能不能用那种夸张的语气来说呢?试一试。

师:我听出来大家在读的时候,有意的把“天子”“将军”这几个词读的夸张了一些,可是老师觉得读的味道好像还不够,下面听老师来读一下。

师:体会一下,读出这种波折,读出这种交锋。再来试一下。

师:经过了前面层层的铺垫和渲染,既写出了军营中的军容风貌,又通过写都尉和壁门士吏,表现的军营当中的军风军纪。板书:军容、军纪。

师:那么,在这样的层层铺垫之后,真正的主角才千呼万唤始出来。该谁出场了?生:周亚夫。

三、人物形象分析

师:找出文中唯一一处正面描写周亚夫的句子。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师: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来说一说。

来到营中大帐前,将军周亚夫手执兵器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用军礼拜见。”

师:那么在这个句子当中出现了两种礼节,我们来了解一下。找同学来读一下。

揖,是指古代的拱手礼,古代的军礼,右手握拳,左手四指并拢自然覆于右拳上。

拜是指两手及地,磕头,表示最高崇敬,古人认为不跪不叫拜。

师:哦,了解了两种礼节,我们再来看这句话。看一看这句话当中有哪些有意思的细节能表明周亚夫的性格特点呢?一般我们说,在塑造人物性格的时候,一般会用哪些描写方法?抓住那个点去说。来。

生:这句话是正面描写,运用语言描写来写出周亚夫那种不卑不亢的态度。

我认为“军礼见”这三个字,体现出了周亚夫的那种刚正不阿以及他的那种恪尽职守。

师:那么刚才这两位同学抓住了,周亚夫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表明了周亚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刚正不阿、恪尽职守的、不卑不亢的将军形象。

师:那么到这汉文帝到周亚夫的军营慰问,基本上结束了。其实他还去了另外两个地方。哪里?

生:霸上和棘门。

师:把那个句子读一遍,齐读。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师:那么在另外两个军营当中,汉文帝是怎样进入的?找关键词。

生:直驰入。

师:那当时军营的场面是怎样的,找关键词。

生:将以下骑送迎。

师:也就是说,军营当中的所有将士们都如何?

生:骑着马,列队相迎、欢送。

师:大家想一想汉文帝在灞上和棘门,直驰入,齐送迎;在周亚夫的细柳营中,却一波三折才进去。面对如此巨大的落差,汉文帝有什么不同的评价?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囊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范犯邪!”

师:汉文帝对周亚夫的军营有什么评价?

生:“可得而犯邪!”,这是不能侵犯的意思。他怎么评价周亚夫呢,三个字?

生:真将军。

师:那么对于霸上和棘门这些列队欢迎的军营,他们是如何评价的?

生:若儿戏耳。

师:大家看这样的两种落差的待遇,汉文帝又给出了超乎我们想象的评价。在这种鲜明的对比中,周亚夫的形象就更加的鲜明生动了。在通过对周亚夫的描写当中,对周亚夫军营中的军戎的描述,以及军纪军里的描写,表现出了周亚夫治军有方、恪尽职守、刚正不阿。司马迁用这样一段短短的文字。就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如此真的将军形象。

师:那么读到这里,我还想问大家,你对周亚夫有没有什么别的看法?

师:没有的话,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周亚夫的人生经历。在这次劳军的时候,汉文帝发现了周亚夫治军之才。很快他就一步步的,提拔周亚夫。把他调到了军中做中尉。从此,周亚夫一步一步的走向了他人生的巅峰。在汉景帝时代,周亚夫凭借平定了七国之乱,从此封侯拜相,风光无限。但是遗憾的是,一向兢兢业业为国谋划的周亚夫却因为过于自怒,触怒龙颜,最后以谋反的罪名被判入狱。在大狱之中绝食5日,呕血而死。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种悲剧的结局。

师:那么回忆回忆课文,对于周亚夫的这种悲剧的,命运,司马迁有没有给予我们一些蛛丝马迹的暗示呢?我们来看一看周亚夫说的那句话,看屏幕。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师:多么刚正不阿。现在老是把这句话改一改,齐读一遍,开始。

“将军亚夫揖曰:吾乃介胄之士,恕不拜,请以军礼见。”

师:对比一下哪句话更柔软?

生:第二句。

师:假如周亚夫用第二句这种柔和的语气说话的话,他还会因为过于自傲而触怒龙颜吗?他还会去触犯这种至高无上的皇权,触犯这种军威吗?

生:也许不会。

师:可是历史上会少了这样一位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周亚夫的刚正不阿,令人钦佩。但同时他的悲剧命运也让人唏嘘不已。

师:正如司马迁在文末评价:

太史公曰,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

周亚夫的用兵一直保持威严庄重,坚韧不拔,可惜他能谨守节操,但不知恭顺,最后以穷途困窘而告终,真令人悲伤啊!历史并不总是光鲜亮丽,这样的悲剧命运,也许会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小结:

好同学们,其实在史记当中,有很多我们能耳熟能详的名字,这一个个名字的背后,都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更是一段段精彩的历史。正如鲁迅先生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课下让我们去选感兴趣的篇章来读一读,了解史记的写人艺术。好吗?

师:我们这节课就先上到这儿,同学们,下课。

课下作业

《史记》中不乏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如廉颇,蔺相如,屈原,项羽,张良,韩信,李广等等。请同学们从中选择一位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借助工具书,阅读相关的本记、世家、列传,了解其生平事迹,领略人物的风采,感受史记的写人艺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