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EE学术||蒋承等:基层就业大学生如何才能“用得上、留得住”?

蒋承 罗尧 周京博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 2022-09-15
按语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把基层作为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并对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是因为融入或适应等具体问题,当前基层就业大学生还存在“用不上、留不住”等现象,为了从机制上对这些重要问题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认识,本期带来蒋承、罗尧和周京博的实证分析成果《如何才能“用得上、留得住”——对基层就业大学生工作状态的定量研究》。本研究利用基层就业大学生群体的问卷调查数据,着重分析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多种关键因素对基层就业大学生当前以及未来工作信心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原文载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年第3 期,并全文转载于《新华文摘》2018年第2期。


主要作者:蒋承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教授


“用不上、留不住”等问题阻碍了大学生基层就业

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逐渐上升。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为2000年的7倍,而且预计2017年高校毕业生总数会继续增长至765万,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变得日益严峻且复杂。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与基层单位人才匮乏之间的矛盾,国家采取了多项引导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战略。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解决大学生就业供需不均衡的矛盾,帮助大学生磨练坚强意志、砥砺自身本领以及增长见识和才干;同时,也可以满足广大基层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有利于加强基层的人才建设,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但是,现有研究发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仍普遍存在“用不上、留不住”的典型问题。比如,有调查显示部分村委会认为“大学生村官缺经验,靠不住,而不让其插手本村的政务,仅安排其打字、写报告、送材料等琐碎之事”。“四川省先后选派了8600多名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现仍在村(社区)工作的不足3000人,任村(社区)干部的不足500人,流失率达70%以上。特别是条件较艰苦的地区,几乎留不住人”。工作环境艰苦、生活条件差、工资待遇水平低等问题使得大学生出现心理落差,难以激发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大学生们普遍反映基层工作琐碎繁杂,在实际基层工作中,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本领,还需要具有统筹协调和工作创新能力,复杂棘手的工作问题经常让没有社会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们感到无所适从。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基层地区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积累已久的人事弊端也使得大学生们感到难以融入。有研究表明,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中,存在着县级或者乡镇级权力家族垄断社会资源的现象,而且越落后的地区这种现象越普遍,即使低学历、低能力,也能够通过“走关系”、“跑关系”等手段谋求更高的职位或者利益。比如人民日报上曾发表过“人们习惯找关系‘摆平’人际关系走形变样” 的文章,指出:在一段时间,一些地方和单位人际关系被曲解,人们通过“送礼”、“打点”来搞好关系,坚信“多个朋友多条路”、“公章不如私章”,十分地推崇“关系学”。无论在学术界还是社会上都普遍有这样的认识,即“走关系”、利用社会资本是目前基层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所以,对于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来说,在基层工作过程中,依靠社会关系和运用个人能力,到底哪个更重要?这些因素究竟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总之,如何使得基层就业大学生“用得上、留得住”是本文的讨论重点。


主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工作状态


人力资本理论是由舒尔茨首次提出的,他认为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力资本而存在的一种资本形态,是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健康等质量因素的总和。它独立存在于个体之中,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而学历、工作经历以及学生干部经历是大学生主要积累的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用于指那些能与个体相分离,却仍能为个体所使用的处于个体社会关系网中的资源”。而“大学生社会资本主要来源于家庭和社会(学校)所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他们在就业过程中能从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和机会”。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就业成本,提高了毕业生的资源配置,能够帮助大学生获得就业信息以及就业机会,但也可能造成教育的不公平,不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基于调查问卷,本研究选择父亲工作类型、家庭经济状况、大学生春节期间拜访亲朋好友的数量和获取工作途径等变量来综合衡量社会资本。


同样,基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开展的“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问卷调查”数据,我们用“在当前工作中,您的能力或者创造力是否可以发挥出来”,以及“您对当前工作的未来是否有信心”这两个问题来度量基层就业大学生的工作状态,探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其影响。研究主要发现:只有人力资本中的工作经历和学生干部等因素对当前状态与未来信心有显著影响,社会资本并无显著影响;工作经历主要通过择业动机、基层认知、工作参与等因素对当前状态和未来信心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路径和效果。基于计量模型的三个主要结论阐述如下:


第一,通过对基层大学生就业状态的研究中发现,学生干部经历有助于发挥工作能力,增强就业信心。可能有以下原因:首先,国家开展基层就业项目的目的是选拔优秀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将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技术带到基层,以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一点在基层就业项目选拔条件中就有所体现,比如在《关于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通知》的选拔资格中明确提出优秀学生干部优先、“特岗教师计划”中三好学生有额外加分。此外,基层工作内容琐碎繁杂,“在基层工作,往往不是一人专职干一事,大部分人都会一人干多事,手头的工作杂乱繁多”。基层需要的是复合型和实用性人才,实际工作中,需要基层就业工作者运用综合的知识和技巧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不论是大学期间的任职经历还是在社会就业期间的工作经历,都能够锻炼组织管理、社会实践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运用自身优势、展现才华,发挥自身价值。


第二,我们的研究表明,所谓“跑关系”、“走后门”等途径得到的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状态几乎没有影响。传统上认为社会资本对基层就业大学生产生影响,但数据分析结果却产生了相反的结果,这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家庭经济条件富裕、社会关系丰富的学生由于拥有更加优质的资源,可能会选择到更优越的工作环境中就业,对基层就业的参与意愿较弱,如王友航就发现父亲是非管理技术类的学生到基层工作的几率高于父亲是管理技术类的学生。而有更多研究也证实成绩优异、综合能力比较强的大学生,虽然没有强大的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源,但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层就业的适应性更高。此外,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虽然能够帮助大学生获取职业信息或者职业机会,而在基层的实际工作中,更多的还是要依靠和运用自己的个人能力处理复杂的事务,如果不善于处理实际问题,没有“真本事”,会因难以适应基层工作而失去信心


第三,有工作经历的人当前虽不能很好地发挥个人能力,但是对基层工作的未来充满信心,可以“留得住”。通过研究发现,有工作经历的人由于专业不匹配、政策了解不深入以及不关心本地事务的发展导致其工作能力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发挥出来,但是他们由于之前有过工作经历,社会经验比较丰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没有工作经历的人更强,虽然短期内这种能力发挥不出来,但是在基层岗位待的时间越久,会越来越适应基层的工作生活,有能力的人坚信自己的能力可以在岗位上发挥出来,所以对自己的未来很有信心。此外,有工作经历的人比没有工作经历的人更加认可当前基层工作经历有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参与基层工作是为了积累基层的工作经验,由于对基层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动机和认知,有工作经历的人在基层工作中更有动力,对他们当前工作的未来更加有信心。


相应的政策建议


基于研究结论,为了提高大学生在基层就业的参与意愿和适应能力,本文提出如下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加大基层就业项目的宣传力度,将宣传范围从高校扩展到社会,吸引更多有工作经验的人投身基层就业,让有工作经历的人能够“下得去”基层。研究中发现,有工作经历的人的社会责任意识要比没有工作经历的人明显强一些,更愿意响应国家的号召服务社会;基层就业就是服务社会的主要渠道之一,但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口径主要针对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社会上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渠道与高校相比,广泛度和深入度上处于弱势,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体系,使得一些有能力、有技术、想奉献社会的非应届毕业生由于对基层就业政策的了解比较浅显或者不了解,不知道怎样参与基层就业。因此,政府部门应该拓宽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渠道,将宣传阵地由高校延伸到社会,运用主流媒体、互联网等媒介进行基层就业项目宣传,让有工作经历的人可以通过多方途径获取到更多政策信息。


第二,关注基层就业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创造施展个人能力和才华的机会和途径,帮助有工作经历的大学生在基层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让大学生在基层能够“干得好”。目前在一些地区中,大学生来到基层工作岗位后发现无事可做,由长期生活在校园或城市中,对基层的工作不是非常熟悉,导致经常被分配过于简单的任务,比如只要会识字就能做好的工作,而一些经过深入思考得到的创意和想法却往往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和获得重视程度不够而难以付诸于实践,使得大学生对自己的个人能力也失去了信心。为避免人才的浪费和流失,基层用人单位应及时关注大学生的在岗状态,多组织研讨会和座谈会,为大学生多提供发表个人意见和看法的平台和机会,对于大学生擅长的事情,要善于听取他们的意见,对于大学生不熟悉的事情,要积极引导,提高他们对基层就业的敏感度。同时,各基层地区可以通过组织上在人力资源上的协调,帮助大学生找到专业与工作岗位更匹配的工作,使其更好地发挥个人能力。此外,学校可以鼓励在校大学生到基层积极参与工作实习和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愿意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加深对基层的工作现状和优惠政策的了解,为今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打下基础。


第三,引导树立积极正面的“基层就业观念”,让大学生重视个人能力的培养,帮助其形成对基层就业的认同感,保障大学生在基层能够“留得住”。目前在某些大学生群体中有一种错误认识,在地方单位中,搞好关系比发挥能力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很多有能力的大学生宁愿选择在竞争激烈的大城市发展,争取公平竞争的工作机会,也不愿意陷入到小地方的人情世故中。但通过定量研究发现,个人能力才是影响基层就业者工作状态的关键因素,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跑关系”。研究中我们还发现,有工作经历和任职经历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比周围同事预期晋升更快的比例要高于其他大学生群体,而社会资本对个人预期晋升的速度影响不大,这意味着在基层中个人的发展更重要的还是“拼实力”,而不是“拼关系”。因此,广大有能力的青年们应该积极扎根基层、奉献基层。此外,基层用人单位在招募就业人员时,应注意考察其择业动机和职业发展规划,将真正立志服务基层、奉献基层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基层中。同时,也应做好对基层就业大学生的上岗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职业能力,努力纠正和消除大学生对基层工作的偏见和顾虑,注重培养大学生对基层的情感认同。

本期责编:戴君华 何章立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由原国家教委、原国家计委和财政部联合支持设立,是国家教育经济和教育财政问题的重要研究和咨询机构。研究所也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依托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是全国重点学科。

研究所重点发展的学科包括:教育经济、教育财政、教育管理、教育政策等。研究所强化学科发展的意识,成了规范与实证研究结合,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结合,多学科综合研究的特色。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生发展、高考招生、教育经费等研究领域拥有丰富的大型数据库资源。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