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EE学术 ║ 卢晓东等:打散分班原理探析:返回赫尔巴特

卢晓东 满都拉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 2022-09-15
按语

日本小学实行打散分班制度,其起源受到日本教育学家谷本富影响。谷本富的两个核心教育概念是“自我发展”和“顺天”,其教育理念与赫尔巴特教育学相关联。从内心自由和个性发展出发,赫尔巴特主张警惕“过度的教育”和“强制”,提醒教育者不要与固定学生相处太久,避免让教育者的“手”经由长时间的热情施教而伸入学生心灵深处的角落,影响学生的内心自由和不同于教育者教育目标的个性发展。赫尔巴特主张教育者要竭力避免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塑造学生,教育者需要悬搁自己的教育目的和判断,这两点有利于儿童创造力的生长。教育制度安排的现实出发点应该是,每一名教师都是不完美的;即使一个教师是完美的,他在逻辑上仍不可避免地具有片面性。合作育人是现代学校的核心本质和制度优势。打散分班是细心保护学生天然荣誉感的教育制度,有助于学生在交际中自由成长。打散分班有助于培养出具备独立判断力、审辩批判性思维的学生,学生不进入范式陷阱因而更具有创造力。打散分班很可能是中国未来小学分班制度的发展方向。本期带来北京大学教育经济所研究员卢晓东和日本Benesse教育综合研究所持任研究员满都拉的《打散分班原理探析:返回赫尔巴特》。本研究原文载于2018年《教育学术月刊》第1期。


作者:卢晓东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打散分班制度概要

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小学如何分班是一个重要但尚缺乏深入研究的问题。传统上,大陆小学在一年级采用“阳光分班”确定学生的班级组成之后,一年级到六年级班级的学生组成基本不变。“打散分班”主张小学期间每学年(或者隔年)进行班级学生重组,之后教师重新选班。理论上,打散分班会在八个方面会带来新的教育价值:第一,幼儿园升入小学的任何考试、面试都是无用功,本质上有害。第二,从语义上,也从教育实践中根本消解了“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家喻户晓的隐喻。第三,使得学生与固定教师相处短暂,学生没有充分时间被教师“确定地”、“毫无怀疑地”戴上“后进生”的标签;“后进生”概念从根本上被消解,“后进生”转化工作也从逻辑上被取消,“留级生”概念将淡化。第四,在小学教育中引入了更多真实、频繁的变化,给予学生机会在真实、具体的频繁变化中学习变化、习惯变化。第五,帮助学生从固定的小“朋友圈”中走出来,形成大的“朋友圈”,使学生在小学就开始学习与陌生人快速熟悉, 有珍贵的机会去快速认识和熟悉新朋友、新环境,使其能适应分工与合作的现在与未来。第六,师资资源的分配将比“抽签”公平更加公平公正,学生向名师学习的机会更加均等。第七,旧的分班制度使学生成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人质”,打散分班使学生不再是“人质”而获得解放。第八,彻底消解了家长择班动机。因此,打散分班可能是未来中国小学分班制度的发展方向。


日本很多小学都实行打散分班,每年或隔年都要打乱原来班级的学生组成,之后再次对班级学生重新组合,任课教师也重新分配选班。一般情况下,一个学生从小学入学到毕业至少要经历3至6次的班级学生组成打散和再次分班,学生因而在全校范围内会有很多同学和朋友。日本小学打散分班模式来源悠久,已经成为其基础教育最为正常和普遍的制度,家喻户晓,对于家长已是再一般不过的现象。打散分班制度下家长择班没有意义,因此“分班焦虑”在日本并不存在。


起源:返回赫尔巴特

从赫尔巴特的“内心自由”、“个性发展”概念出发,日本教育家谷本富提出了两个很具有日本本土文化色彩的概念。一是“自我发展”。这一概念强调教育要克服机械的、统一的模式,通过让儿童自由自在的发展来引导、引发出他们最大的潜能和才能,而教师不能干涉或干预他们的活动。二是“顺天”。这一概念强调顺着儿童的天性、顺着自然规律宽严适当地去促进儿童的身心协调发展。


1
内心自由与个性发展

学生的志向一直在生成和变化。教育者(包括家长)不可能正确地判断出孩子的志向和才能,孩子的志向和才能也不是固定不动的石头,等待我们去敲敲打打。如果教师一定要基于此时此地对孩子志向和能力的判断去热情地教学,其教学对于孩子具有“内在的坚定性”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反而有害。


美国华裔经济学家陈志武先生曾经提出问题:美国基础教育质量在世界上被认为竞争力不强,美国学生在阅读、数学和基础科学领域的能力和水平较差,在各种测试中的成绩常常低于平均值,但一个水平很低的基础教育却支撑了一个水平最高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也许是世界教育史上最吊诡的现象之一。但从赫尔巴特教育学看来,这其实一点也不吊诡,美国的小学教师可能正在精心呵护着学生的个性发展,唯恐以过多知识、过于精确的知识和统一化的要求,打断和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


如何实现以上目标呢?赫尔巴特认为不是单一教师长期的辛苦教学育人,而是多条教学线索并进,以此激发出学生不可预见的、多样化个人兴趣和个性。“从教育的本质看,统一的教育目的是不可能产生的”,“因为人的追求是多方面的,所以教育者所关心的也应当是多方面的”。


儿童兴趣的多样性和性格的多样性其实是人类多样性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人类多样性的起点。如果教育使得儿童的兴趣是单一的,性格是单一的,那么这类具有一致性而非多样性的儿童们成长起来,其适应能力较弱,生存几率较小。


与固定班级、固定教师的班级组织制度相比,打散分班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教师,带来“若干条教育线索”,并且藉由多位教师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教育愿望而有利于学生多样性的兴趣和个性发展;反之,固定班级、固定教师的班级组织制度是否可能导致“过度的教育”与“强制”呢?


2
“过度的教育”与“强制”

正因为需要帮助学生不同于教育者教育愿望的自我性格成长起来,教育者特别需要避免对学生进行过度的教育。


“过度的教育”与“强制”在教育系统中有两种隐蔽内涵。一是教育系统要求教育者必须教授的知识数量太多,教育者因而也强求学生必须学习很多知识,进行反复练习和刷题;二是教育者与固定的学生相处时间太长,因其热情施教而对学生产生更大、更深入的影响。“深入”并非好事,因为教师经由长时间施教,会把他的“手”伸到学生“不能侵入的地方”,导致“施教的暴戾”。


打散分班可以显著减少固定教师与固定学生的相处时间,避免教师的“手”经由长时间的热情施教而伸入学生心灵深处的角落,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内心自由和个性发展。


3
“悬搁判断”与不得不悬搁判断

为了尊重和精心呵护学生的内心自由,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自由生长,教育者要努力避免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塑造学生,从而为学生不同于教师目的的成长留有空间和可能。


赫尔巴特要求优秀的教育者“必须立即放弃他自己的愿望,如可能,甚至连表达这样的愿望也必须抑制住”,其实就是要求教育者悬搁判断。


经由打散分班和班级学生组合的不断变化,经由教师多次抽签选班,将使得教师刻意或者不经意间对学生之“材”的判断、使得教师的教育愿望和教育目的不得不一次次地被“悬搁”起来,使教师的判断难以对学生发展产生特别影响,难以产生出“教育效果”/“教育恶果”。从这个角度判断,打散分班显然有利于实现赫尔巴特的教育主张。


4
不完美的教师与完美教师的片面性

中国小学传统的学生班级组合不变、班主任和主要任课教师不变的固定分班当然具有诸多优点,例如有助于形成连贯的班级文化、有助于促进持续、深刻的师生交往等,然而以上目标的实现都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前提,就是该班级的教师必须非常优秀。然而这一前提在教育现实中是否普遍存在?


教师并不都是教育家,有些水准不尽如人意,可能耽误和误导学生。在固定班级、固定教师的分班制度下,如果一个班级的教师在教育学判断力、学科能力方面存在较多问题,而小学六年这个班级都没有机会更换教师,这个班的学生发展其实非常危险。此时,学生特别需要新教师,而教师也需要新学生的帮助去增加自我认识和不断调整进步。


班级教师并不优秀,学生可能是不幸的;学生进入了优秀教师的班级,他们似乎是有福的和幸运的。然而,何种危险在等待他们?赫尔巴特指出了常常被忽略的危险:片面性。优秀教师在逻辑上仍无法避免片面性,而片面性与多样性矛盾,因而也与创造力生长相矛盾。


因此,在中国,在今天,我们仍然需要从这样的教育现实出发,那就是大部分学生在班级教学中所面对的都是不完美的教师;即使有幸面对了完美教师,其在逻辑上仍必然是片面的。从这个角度出发的教师政策必须有两面:第一面是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包括准入和在职终身学习;同样重要并且立即可行的第二面就是经由打散分班制度使得学生有机会离开不完美的教师,有机会向很多教师学习以避免片面性。


5
合作育人

既然大部分教师都不完美,那么何种机制使得由不完美教师组成的现代学校能够得到政府和社会的信任呢?何种机制是其本质,使得现代学校超越了古代的家庭教师呢?为何现代中国社会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私塾教育呢?赫尔巴特认为是教师合作育人。


学校中全部教师合作育人,学生将从何获益?赫尔巴特指出,每名教师可能是片面的,但如果学生有机会向多个教师学习,那么,“学生面临的错误影响中一部分会相互根除”,“教师不同的片面性注意使部分学生变得较少具有片面性,部分学生能找到适合其特质和爱好的东西”,更好地达成教师合作育人的良好效果。


合作育人是现代学校的核心本质和制度优势。与固定分班、固定教师制度相比,打散分班制度才能促进学校的合作育人,这一点是被我们长期忽略的班级教学组织关键之一。


6
公平与机会均等

小学都有优秀教师,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接受优秀教师的指导,向优秀教师学习,这是择班的主要原因。但是,即使在阳光分班情况下,教师资源的分配在其本质上仍然是抽签公平,使得“公平”、“不公平”并存。


打散分班会给予所有学生更多公平的机会向优秀教师学习,因为优秀教师所教的学生和班级都在一直变化,受益学生更多,这有助于促进“现存公共财富的参与与分享”,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机会均等的政策核心所在。这是古老的问题,也仍然是当代中国基础教育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7
荣誉与交际中的学生成长

在对“训育”进行深入考察中,赫尔巴特提到了“荣誉”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因为天然的荣誉感随着体力与智力的增长将渐渐地缓慢地发展起来,所以我们必须细心地保护它,防止它受到致命伤害。因为人在生活中需要荣誉。假如教育的矫揉造作对这两者的自然发展有所阻碍和耽误的话,那么这在以后将造成一个人无可救药的懦弱,或者使突然觉醒的感情产生突变和较容易接受最普通的偏见。


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经由与固定学生长期相处、经由多次考试对学生所形成的判断和印象,如果被学生的表现反复印证,那么教师初期有些不自信的判断就会转变为刻板印象。教育者针对某些同学不佳的刻板印象有时可能对“学生天然的荣誉感”产生深刻影响。 经由打散分班和班级学生组合的不断变化,经由教师多次抽签选班,学生将不断面对新教师和新环境。教师来不及形成刻板印象,来不及给学生的荣誉受到致命伤害;同时,打散分班的制度设计也应当允许学生将这名教师列为下一年级需要回避的教师。打散分班将消解“后进生”概念,使得“快慢班”丧失理论意义。从这个角度看,打散分班是细心呵护学生天然荣誉感的教学组织制度。


在固定分班情况下,小学生一年级到六年级都在一个班级。班级中当然会有一些学生如鱼得水,但也一定会有学生难以获得伙伴重视,有些还可能因为缺点而被伙伴所嘲弄。赫尔巴特认为,这样的交往中那些难以得到同学重视、受到伙伴嘲笑的学生将会受到心理伤害,留下巨大创伤。赫尔巴特建议,应当给这样的孩子更换伙伴,更换交际环境和对象。


打散分班将带来根本变化。经由打散分班和班级学生组合的不断变化,经由教师多次抽签选班,学生将不断面对新同学。呵护学生“天然的荣誉感”,促进学生在交际中的健康成长,这是赫尔巴特教育学中打散分班制度关键的制度优势之一。


结语

中国对赫尔巴特教育学的学习本来“先天不足”,之后在杜威实验主义教育学和凯洛夫教育学的背景下,在中国复杂的时代背景下,赫尔巴特教育学难免背上“传统”、“保守”、“落后”、“资产阶级反动势力”等各类“帽子”,阻碍了对其教育学“诚实和深思”的理解和阐释。此外,我国之前的时代背景中如“集体主义”等观念也使得“内心自由”、“个性发展”长期难以进入教育学思考和探索主流。只有在当前“钱学森之问”和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与创造力生长相关联的“内心自由”和“个性发展”才能再次成为我们理解赫尔巴特教育学的视角。


那么,经由赫尔巴特理想的教育,学校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呢?

学生将自己进行判断。他在怀疑中开始检验一切;他将进入别的、与习惯思想对立的见解范围,以便摆脱习惯思想范围的禁锢。新事物的魅力推动他获得奇特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有利影响下,其头脑中逐渐产生的、以往未被注意的各种观点的细微差别获得表达出来的机会,并有所增长。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按照赫尔巴特的理想,在内心自由基础上个性自由发展的学生将在未来具有多样性,他们具有独立判断力和审辩的批判性思维,他们不容易进入范式陷阱因而将具有创造力。这样的学生是中国现在和未来所格外需要的人,是进化论视野下中华民族生存竞争力的关键。


打散分班很可能是中国未来小学分班制度的发展方向。


*本公众号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

本期责编:何章立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由原国家教委、原国家计委和财政部联合支持设立,是国家教育经济和教育财政问题的重要研究和咨询机构。研究所也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依托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是全国重点学科。

研究所重点发展的学科包括:教育经济、教育财政、教育管理、教育政策等。研究所强化学科发展的意识,成了规范与实证研究结合,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结合,多学科综合研究的特色。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生发展、高考招生、教育经费等研究领域拥有丰富的大型数据库资源。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