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EE学术 ║ 马莉萍:入学后选专业有助于提高本科生的专业兴趣吗?——基于配对抽样和固定效应的实证研究

按语

专业选择时机与专业兴趣的关系广受关注,但是选择性偏差的存在可能导致研究结论的偏误。本期带来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教授马莉萍的《入学后选专业有助于提高本科生的专业兴趣吗?——基于配对抽样和固定效应的实证研究》。研究以某重点大学入学前选专业和入学后选专业的学生为比较对象,通过配对抽样、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和配对固定效应回归模型的方法,保证项目学生和非项目学生在可观察和不可观察特征上的可比性,以克服选择性偏差问题。入学后专业选择的机制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研究发现以此为未来可能实行的入学后自由转换专业制度提供研究借鉴。本研究全文载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年第2期。


作者:马莉萍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教授


1

大学生专业兴趣的特点


兴趣常常被定义为个体在获取信息、学习、探求和认知过程中得到满足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带有积极情绪色彩,是认识事物、学习和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影响因素。

津茨伯格指出兴趣的形成并不是从小就定型了,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分化。国内外关于兴趣发展规律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兴趣是不断变化的。

兴趣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大学生的专业兴趣缺失已成为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一些调查显示: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度普遍较低,高达三分之一的大学生表示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

大学生缺乏专业兴趣可能与我国现行的大学录取机制和专业选择机制有关。一方面,入学前确定专业可能剥夺了学生探索专业和了解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入学前填报大学和专业可能导致学生无法就读自己偏好的专业。

大学生缺乏专业兴趣还可能与我国大学的专业转换机制有关受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限制,学生转换专业的门槛较高、名额较少,无法自由地转换专业。

近年来,出于对入学前选专业弊端的担忧,我国一些高校开始实验入学后选择专业的模式:学生在第一二年级接受通识教育,在三四年级进入某一专业领域学习。通过延长学生确定专业前的学习探索时间,增加了学生找到专业兴趣的机会。


2

专业选择时机影响专业兴趣的可能机制


专业选择时机可能影响学生的专业兴趣以及是否希望在毕业后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等,如果学生缺少专业兴趣,就可能转换专业。但是,入学前选专业与入学后选专业对专业兴趣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两者都有可能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

此外,专业选择时机还可能对学生毕业后的发展产生影响,如影响大学完成率、就业选择、毕业后的工资收入等。

关于专业选择时机及其影响的讨论很多,尤其是专业选择时机与专业兴趣的关系。尽管这一议题一直广受关注,但仍然缺乏严谨的实证研究多数研究没有考虑可能存在的选择偏差,即入学前选专业与入学后选专业的学生可能在很多不可观察的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专业选择时机和专业兴趣之间的关系仍然有待进一步的实证检验。


3

研究方法与数据描述


>>>

抽样策略

本文以进入某重点大学入学后选专业的S项目作为研究对象。被S项目录取的学生可以利用大学的前两年修读不同专业的课程,并在大二结束前确定专业。相比之下,非项目学生在一入学就确定了就读的大类专业,且转换专业的机会很小。

S项目在专业选择机制上更加灵活自由,受到学生的青睐,那些高考成绩更高的学生进入S项目的可能性更大。因此,若直接比较两类学生,则可能产生一定的选择偏差。为克服这一选择偏差,本文没有采用传统的随机抽样方法,而是采用配对抽样的方法。具体做法是:

(1)从学校管理部门收集S项目中二至四年级全体学生的基本信息;

(2)针对S项目的每一位学生,从传统专业院系中选择与其同年入学、来自同一生源省份、同样入学方式、同样高考文理科类型以及相同专业大类的学生作为控制组;

(3)对于那些通过高考入学的学生,还要控制项目学生与非项目学生在高考成绩上的差异不超过20分。保证这两类学生在能力、入校后的发展等方面不会存在显著差异。

通过这种抽样方法,实现项目学生与非项目学生的一一配对,即找到若干组“双胞胎”。

>>>>

测量工具

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专业兴趣,其中专业兴趣的测量指标主要参考了国内外学生发展调查中关于专业兴趣的调查方式,从3个角度衡量,被调查学生需要针对这三个问题进行1-10分的评价。

(1)入学后专业兴趣发生变化的程度;

(2)对目前所学专业的兴趣度;

(3)对目前所学专业的归属度,即希望未来从事与当前专业相关的工作的愿意程度,是专业兴趣在职业上的进一步深化和成熟。

问卷中还设计了关于学生个体基本情况的题项。由于项目学生和非项目学生同处一所大学,因此外界环境如学术氛围、办学条件等对学生的影响可视为无显著差异。

为了控制学生入校后的发展情况,问卷还涉及有关学生发展的题项,如参加学生组织活动的频率、参加文体活动的频率。可以认为,在控制了这些变量后,两类学生入校后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专业选择的时机

除了问卷调查之外,本文还对该校主管领导、S项目负责人、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这些质性分析研究为定量研究的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的阐释提供了依据。

>>>>

计量回归模型

由于不同省份在高考命题、评分标准、赋值方法、录取方式等均存在不同,省际的高考成绩缺少可比性,因此本文首先建立了一般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来分析专业选择时机对专业兴趣的影响:

Yi ββ*Si β*Xi γi ei

其中,Yi是一系列代表学生i专业兴趣的变量;S代表学生i是否属于项目SXi是一系列代表学生i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高考特征的变量;γ是代表省份和入学年份的固定效应,以此来保证省际高考成绩的可比性;ei 是随机扰动项。 

上述模型尽管控制了很多变量,但仍然可能存在一些无法观测的变量会影响学生的专业兴趣,如学生的动机、学生入校前的专业意识等。因此,本文进一步建立了配对固定效应模型:

Yi ββ*Si β *Zi γpair ei

其中,YiS和模型1中的含义相同,Zi代表学生i的基本特征,但不包括年级、高中文理科类型、入学方式这些每对项目学生与非项目学生都相同的特征;γpair代表每对项目学生和非项目学生的固定效应,即针对每一对项目学生和非项目学生,以固定效应来代表那些难以观测、但可能会影响专业兴趣的变量。

>>>>

数据描述

由于不同省份在高考命题、评分标准、赋值方法、录取方式等均存在不同,省际的高考成绩缺少可比性,因此本文首先建立了一般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来分析专业选择时机对专业兴趣的影响:

Yi ββ*Si β*Xi γi ei

其中,Yi是一系列代表学生i专业兴趣的变量;S代表学生i是否属于项目SXi是一系列代表学生i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高考特征的变量;γ是代表省份和入学年份的固定效应,以此来保证省际高考成绩的可比性;ei 是随机扰动项。 

上述模型尽管控制了很多变量,但仍然可能存在一些无法观测的变量会影响学生的专业兴趣,如学生的动机、学生入校前的专业意识等。因此,本文进一步建立了配对固定效应模型:

Yi ββ*Si β *Zi γpair ei

其中,YiS和模型1中的含义相同,Zi代表学生i的基本特征,但不包括年级、高中文理科类型、入学方式这些每对项目学生与非项目学生都相同的特征;γpair代表每对项目学生和非项目学生的固定效应,即针对每一对项目学生和非项目学生,以固定效应来代表那些难以观测、但可能会影响专业兴趣的变量。

由于项目学生的平均高考成绩显著高于非项目学生,因此并非所有项目学生都能被配对。S项目中二至四年级的学生共有561人,最终,通过配对抽样的方法共获得315对共630个样本,其中78对四年级学生、108对三年级学生和129对二年级学生。

两类学生仅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而在民族、父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受教育程度、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毕业于重点高中、生源所在地类型以及高考成绩方面均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配对抽样的方法获得的项目学生和非项目学生在入学前的基本特征上具有可比性

(具体的实证结果见原文)


4

研究发现


从入学后专业兴趣变化程度的回归结果来看,不管是一般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配对固定效应模型,入学后选择专业的系数均为正显著。这说明,入学后选择专业的项目学生相比入学前选择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兴趣变化程度更大。

可能的原因是,项目学生在入学后不必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的学习,而是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自由选择课程、不断探索专业兴趣,而非项目学生则不具备这样的自由度和选择权,因此更加专注于选定专业的学习,转变专业兴趣的可能性就会更小。

从专业兴趣度的回归结果来看,一般固定效应模型和配对固定效应模型中入学后选择专业的系数均为正显著,这说明,入学后选择专业的项目学生对当前专业的兴趣度更高。

可能的原因是,项目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通过修读不同专业的课程,逐渐加深对专业的了解,从而逐步确定自己喜欢的专业。同时,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在多元文化和独立思考精神的熏陶下,逐步摆脱依赖权威的二元思维模式,发现自我的能力已经大大增强,因此最终确定的专业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从专业归属度的回归结果来看,一般固定效应模型和配对固定效应模型中入学后选择专业的系数均不显著。这说明,入学后选择专业的项目学生,并不比入学前选择专业的非项目学生更希望将来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可能的原因有:首先,低年级学生可能还没有特别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而本文中低年级学生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其次,该大学作为研究型重点大学,对学生的培养更加侧重宽基础的通识教育,本科毕业就参加工作的学生比例很小,因此还未做出清晰的职业规划;最后,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预期可能也与专业的就业前景有关。

本文还研究了基于配对固定效应模型的入学后选择专业对专业兴趣的异质性影响。

整体来看,入学后选择专业与女生、家庭所在地位于大城市、母亲学历为大学及以上、高中理科生和高年级的交互项回归系数多数并不显著,说明入学后选择专业尽管对学生入学后的兴趣变化和专业兴趣度有显著影响,但是其对不同群体的异质性影响不大。

具体来看,仅有入学后选择专业与高中理科生的交互变量系数显著,这说明在入学后选择专业的项目中,高中理科生进入大学后专业兴趣的变化程度要低于高中文科生。


5

结论


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于我国高考改革以及大学专业转换机制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国内外关于兴趣发展规律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兴趣是不断变化的,而本文的研究发现进一步证实,学生进入大学后,一旦被给予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深入了解各个专业,其专业兴趣较入学前就很可能发生较大变化,而一旦选定了某一专业,其专业兴趣相比那些入学前确定专业的学生更强。

然而,在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下,高中生既没有动力也没有机会在高中阶段了解大学的专业设置、专业方向及自身的专业兴趣,如果学生被要求在进入大学前必须选一个专业作为大学四年的主修专业,且入学后基本没有转换专业的可能,那么大学生专业兴趣普遍低下的现象就不难以理解了。

尽管浙江、上海高考改革方案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尤其在志愿填报阶段,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学生选择专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高中生不了解大学专业、不了解自己专业兴趣的问题,学生仍然需要在进入大学前选定一个专业。

大学仍然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专业探索空时间,尤其是于那些入学前专业兴趣不明确的学生,灵活的专业转换、双学位、修等制度非常必要

2016年,北京大学出台《2016年本科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点(试行)》,提出“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全校本科生在专业教学计划和院系导师指导下自主选择课程,各院系本科必修和限选课程在教学资源许可的前提下向全校所有本科生开放。

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在校本科生可以在第一学年末或第二学年末自主申请转专业,原则上学部内可以自由转专业。”这意味着学生获得了更大的选课和选专业的自由度,从本文的研究发现来看,这一改革方案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

*本公众号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

本期责编: 何章立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由原国家教委、原国家计委和财政部联合支持设立,是国家教育经济和教育财政问题的重要研究和咨询机构。研究所也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依托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是全国重点学科。

研究所重点发展的学科包括:教育经济、教育财政、教育管理、教育政策等。研究所强化学科发展的意识,成了规范与实证研究结合,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结合,多学科综合研究的特色。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生发展、高考招生、教育经费等研究领域拥有丰富的大型数据库资源。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