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变革·创新:高校学生发展与就业国际论坛”隆重开幕
2018年5月26日上午,“变革·创新:高校学生发展与就业国际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拉开帷幕。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在内的34位著名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高校管理者以及商界精英汇聚一堂,共同探讨高校学生发展、就业与教学改革等重要问题。
开幕式和主题发言由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丁小浩教授主持。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张力,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名誉院长、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闵维方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张力秘书长首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宏观发展做出了展望,他指出,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将跨越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战国时代”的来临将是其显著的特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将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等教育应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优化结构、深化改革为动力,更加注重与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融合发展,重视产学研创新的协同发展。
闵维方教授首先代表论坛组委会对各位来宾表示欢迎,他指出,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进程中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劳动力市场上合适的岗位越来越少,与此同时要求却越来越高。为此,高校应致力于改革其教学过程以使毕业生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他表示,相信此次论坛能够为来自全球的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一个平台,共同为年轻一代的发展做出贡献。
开幕式结束后,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乔治·库(George D.Kuh)教授,德国卡塞尔大学的乌尔里希·泰希勒(Ulrich Teichler)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岳昌君教授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与政策系系主任鲍威副教授分别进行了主题发言。
乔治·库教授以“学业能力倾向:21世纪人才的必备能力”为题发表了精彩演讲。他指出,21世纪劳动力市场要求当代高校毕业生在专业技能之外,还需精通“学业能力倾向”。“学业能力倾向”包括“人际交往能力”、“个体内省能力”与“认知能力”,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研讨会、合作学习、本科生科研以及社区参与等多种形式,帮助毕业生应对今后工作生活的挑战。此外,电子学档平台的发展将有助于高校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跨边界的综合性学习。
乌尔里希·泰希勒教授从比较教育研究的视角分析了高等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他指出,高等教育不应该只为就业服务,高校不能仅仅关注就业情况,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价值观、就业环境等问题。同时,高收入并非每个学生的就业追求,高校需要在学生培养上更加灵活。泰希勒教授还认为国家情境影响着教育与就业的关系,因此应提倡不同国家之间的比较研究。
岳昌君教授基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归纳总结出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就业的十二大趋势与特点。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三个特征,以及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和创新经济的世界发展三大趋势,分析了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增值评价的结果显示,我国高等教育的供给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需要进一步改革与发展。
鲍威副教授介绍了北京大学高校教学质量与学生发展项目,她认为,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大学适应障碍、自主性学业参与度低、学业评价尺度单一及未来生涯发展定位模糊等问题,促进学生转型的有效策略是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机制,可采取的手段包括建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管理制度、规制与互动结合的课堂教学方法、强化课外师生互动以及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校园经历等。
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和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办,并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高等教育教席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的支持。与会专家学者将围绕“高校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估与提升”、“高校教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高校教学改革与院校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的实践探索与成效”四个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本期责编:何章立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由原国家教委、原国家计委和财政部联合支持设立,是国家教育经济和教育财政问题的重要研究和咨询机构。研究所也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依托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是全国重点学科。
研究所重点发展的学科包括:教育经济、教育财政、教育管理、教育政策等。研究所强化学科发展的意识,成了规范与实证研究结合,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结合,多学科综合研究的特色。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生发展、高考招生、教育经费等研究领域拥有丰富的大型数据库资源。